第514章 “皆大欢喜”

“快点!”

熊况的进军可以说是神速,他只用三日时间,就从均州(十堰)杀到了金州(安康),然后迅速包围了金州城。

熊况这一次带的都是六磅的轻炮,其实并不擅长攻城,但是熊况依然让士兵们将轻炮都排在金州城前,开始了一轮轰炸。

金州城内的明军,也没有想到东南的速度会这么快。

更没有想到熊况根本不打均州,而是直接冲向后勤更加薄弱的金州。

除此之外,熊况又绕过金州,在金州上游设置水闸,拦截从汉水上游运输的明廷辎重船,并且不断滋扰上游前往金州的明军。

围城两日,熊况就炮轰了两日,金州城内的明廷守军彻底绝望,出城向熊况投降。

熊况立刻让人沿着汉水,向均州(十堰)方向传播金州投降的消息。

均州的一万五大军,完全都要靠汉水从上游补给,而金州是这条补给线路上的重镇。

听说了均州已经被东南新军攻占之后,金州城内的守军立刻没了战斗意识,向率领步兵炮兵围城的林德阳投降。

就这样,出兵五日之内,东南就先后攻下了金州和均州,打通了进军汉中的通道。

熊况攻下了金州之后,又派出士兵散播消息,说东南新军在汉中投入了大军,马上就要截断几座返回关中的古道,要将留在汉中的陕西军队关门打狗了。

正在汉中府督战的郭朴听到了这个消息后,立刻召集手下军议。

郭朴身穿朱红色的文官朝服,看着手下的武将问道:

“如今东南大军入汉中,诸将有什么想法就畅所欲言。”

一名身穿精致甲胄的武将站出来说道:“总督大人,卑职以为东南势大,我们应该退回关中,然后死守几条入关通道,保障西安无虞就可以了。”

这个武将名叫孙耀,是秦中卫世袭的千户,因为懂得练兵被郭朴提拔重用,是郭朴所练陕西新军的协长。

郭朴其实也没有继续打下去的想法了,他刚刚得到了消息,均州已破,自己在汉中白白折损了两个协的兵力,现在一枪不打就直接退走,那也太窝囊了。

靠着搜刮宗室和兴办矿场,郭朴总共在关中凑齐了五个协,也就是两万五千人的兵力。

守卫均州的虽然是战斗力比较差的两个协,但也让郭朴元气大伤。

孙耀看出了郭朴的心思,继续进言道:

“总督大人,我们关中其实距离汉中补给困难,而且汉中出关的道路易守难攻,原本我们不用在汉中蹚浑水的。”

“相反,汉中是蜀中要害,您向四川要粮,他们都不肯给,我们陕军为什么要给川军卖命啊?”

孙耀又低声说道:“总督大人,河南的陈帅和四川的江帅,都对我们陕西虎视眈眈,河南一直在上书要设立关内总督,统筹河南和陕西的战事。四川的江帅也提议成立川陕总督,全面负责四川和陕西的战事。”

“若是您这次损兵折将,恐怕朝廷真的要同意他们的请求了。”

郭朴一惊,他意识到自己的部下说的还真的有可能。

陕西和河南,就是唐宋的核心地区,长安和洛阳地区,在防务也是一个整体。

四川和陕西之前也说了,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川陕总督在清代都是一个常设的职位。

郭朴立刻意识到了,如果自己的本部兵马折损太多,恐怕真的要被两个虎视眈眈的邻居吞并。

而一想到自己是在四川巡抚江东臣守大门,还折算了两个协的兵力,而江东臣一点补给都不肯给,郭朴更是没有任何作战意志。

但是他还是有些犹豫,自己在汉中也经营了很久了,而且放弃汉中,东南新军也有从三条古道北伐的可能性,那样西安也就危险了。

孙耀立刻说道:“总督大人,其实我们可以和东南谈的。”

“谈?”

孙耀说道:“都说东南这一次是倾巢而出,那后勤补给肯定巨大,均州的一万五俘虏也是人,东南一向标榜自己爱民,肯定也要让他们吃饭,这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总督大人完全可以和东南谈判,要求他们放归我们在均州两个协的兵力,我军就撤出汉中。”

听完了孙耀的话,郭朴立刻大喜,他意识到这确实是可以谈判的内容。

汉中府从三国开始就是西南重镇,历经了很多次战火摧毁,又多次重建。

如今汉中府城墙上不仅仅有火炮,周围还挖了堑壕,可以说是相当的难攻。

郭朴如果提出主动撤出汉中,那对于东南新军来说绝对是好消息。

孙耀看到郭朴被自己说服了,立刻说道:“末将愿意前往敌营,和东南贼谈判!”

郭朴走下来,拉着孙耀的手说道:“将军若能成事,那对关中父老就是大功一件!回去之后我一定给君请功!”

孙耀领命而去,立刻骑上马出汉中府,前往金州去和东南新军接触。

孙耀觉得自己已经很快了,但是没想到熊况更快。 熊况用金州城内明军的军服,乔装成金州败退的溃兵,炸开了子午谷的出口洋州城。

洋州,是连接关中的子午道在汉中地区的出口,东南新军占领了洋州,就意味着切断了一条汉中关中的通道。

而更加致命的是,东南新军占领了洋州之后,如果从子午道北上,就可以直接攻击西安了。

这是孙耀这些关中的军头完全不能接受的事情。

郭朴在陕西所练的新军,军官和士兵基本上都是关中人,在汉中打仗他们不在乎,但是东南新军要是打入关中,那他们就要着急了。

不过幸运的地方是,子午道是三条关汉通道中最难走的一条,而且郭朴在出征汉中之前,也在子午道出口留下了防守的军队。

孙耀这下子不敢继续耽误,东南进军的速度实在是太快,看来传言说的没错,东南是精锐尽出了。

自己的陕军不能继续在汉中消耗了,必须要立刻退回关中建立防线。

孙耀亮明了身份,找到了前线指挥官熊况。

熊况听说明军的使者来了,立刻心领神会。

他在攻占了安康之后,立刻进攻洋州,夺取子午道的入关通道,就是为了在战略上威慑陕军。

果然和熊况想的一样,陕西明军守卫汉中的意识并不强烈,在自己的战略恐吓下很快就屈服了。

对于孙耀开出来的条件,熊况自然是漫天要价。

均州的两个协明军可以带走,但是武器装备必须留下来。

汉中的明军撤走,补给都要留在汉中。

孙耀听到熊况的条件,血压也有些高了。

陕西本身就不富裕,关中这些粮食和武器是好不容易凑齐的,如今就要送给对方。

但是形势比人强,现在熊况占了洋州,确实威胁到了关中安全。

孙耀也知道包括自己这样的军官到普通士兵,都没有在汉中和东南新军决战的心思,这样的军队根本打不赢仗。

一番讨价还价后,孙耀终于和熊况达成协议。

均州的一万五千陕西明军,只撤走精华的八千人关中人,剩余的七千人留给东南整编。

汉中府的城防和火炮都留在汉中,明军只带走轻步兵装备和粮食。

双方都将这个协议带给各自的上级,很快都得到了批准。

郭朴带领陕军北上,从褒斜道撤出汉中,返回关中地区。

被俘的八千关中子弟,也被送到汉中府,由他们分批撤离。

等到陕军撤出之后,东南新军就占领汉中地区。

除此之外,郭朴还和东南新军达成了一项秘密约定。

那就是东南新军不北上攻打关中,而陕军也不主动南下攻打汉中,双方秘密停战一年。

虽然双方都知道,这种秘密条约根本没有任何效力,但也算是一次默契的合作。

对于这次的密约,林德阳也是很高兴。

苏泽制定的战略,本来就是先汉中再四川的,陕西本来就不是他的主攻方向。

东南新军占领四川后,那明廷在西南的势力就剩下了云南和贵州,这两块地方就成了飞地,随时都是东南新军的盘中餐。

等到那时候,苏泽准备腾出手处理西南夷的问题,那东南新军就能占领整个南方地区了。

所以不攻打关中,本身也是苏泽战前的战略。

十二月十五日,虎头蛇尾的汉中之战终于结束。

东南新军占据了汉水流域的一系列城市,彻底控制了汉中地区。

而陕军则基本上完好无损的撤回了关中,算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那么,谁受伤了呢?

第264章 扬州盐商第82章 织布机(求订阅!)第130章 佛郎机炮第294章 技能:博物学第355章 国之命脉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192章 乡试临近第398章 你的方案还是太保守了!第130章 佛郎机炮第471章 蛮夷也,不辩经第355章 国之命脉第598章 系统性歧视第404章 《请裁驿站疏》第288章 是时候开始加速了!第153章 何谓正义?天降正义第580章 信心比白银重要第343章 骄兵和悍将第399章 改道黄河之志第407章 夸父号升天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107章 凉茶,传奇戏第522章 东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647章 宫廷开支第342章 汝最类父第309章 吊民伐罪(加更求票!)第223章 冲天大将军第245章 李时珍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88章 火器制造技能到手第595章 重注第404章 《请裁驿站疏》第580章 信心比白银重要第673章 定草原第553章 解散国子监第660章 大一统的曙光第335章 火器制造技能,突破(恢复更新,求第609章 做空第614章 投降主义谋士第262章 明亡于开中法废第251章 发钞第639章 集团利益和首领意志第559章 沐家请降第678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535章 伐蜀准备第527章 赚钱的都写在禁令中第572章 汤显祖的诅咒第625章 三本书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131章第202章 新钱发行第299章 减租减息第008章 属性点第543章 期货祖师爷于公子第520章 新阶层和新教第019章 科举技能第013章 开荒忙,煎人寿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366章 新务运动第328章 九边,救俞第92章 杀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订阅)第111章 卫所事忙,科举升级第538章 大都督已经决定就是你了第564章 怎么交税?第321章 谭纶欺天了!第296章 水清水浊论第308章 诬陷造反时,最好真的要反第95章 中华茶道,医局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为道第335章 火器制造技能,突破(恢复更新,求第334章 钻膛炮第508章 公办和私人书院第237章 水战第211章 冲绳第685章 苏泽之问(大结局上)(全书完)第93章 农事忙,技能涨第642章 民族决定论第658章 少爷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106章 红阳教第134章 倭乱的根源第287章 放弃劝谏情结,尊重大明命运(卷末第428章 民族主义的觉醒第85章 县衙情况(求订阅)第422章 制宪会议开幕第246章 实证医学第562章 爆火的剧团第495章 阳谋第684章 苏泽之问(大结局中)(马上更新下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290章 庙算之道第269章 文学的紫色被动第294章 技能:博物学第034章 精制第308章 诬陷造反时,最好真的要反第107章 凉茶,传奇戏第312章 “苏汝霖!干恁娘!”(加更)第331章 还政于民檄文(卷末求票)第319章 猪突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