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李成梁的手段

赵南星和邹元标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睛看到了犹豫。

自己好不容易来到国子监,眼看着混出了名声,就能参加科举成为官员了,可现在李成梁竟然一下子就要解散国子监!

将国子监改为军校,两人都是书香门第,是看不起武将的。

但是山蒿先的态度非常强硬,士兵已经鸣枪示警了,如果现在不做选择,恐怕这些如狼似虎的军汉真的会将监生们赶出国子监。

邹元标硬着头皮,站出来说道:

“山先生,您的文章是国子监最受欢迎的文章,每一期的《山东新报》一出,都会洛阳纸贵。”

山蒿先摸着自己的圆脸,露出一丝笑意。

邹元标立刻说道:“此等人生大事,能否让我们同学们思考一下,再做决定?”

邹元标在国子监中颇有名望,他这么一说,众监生们纷纷支持他起来。

却没想到,山蒿先的脸色立刻一变:

“就是你们这些书生,整日的空谈误国,才让国事颓倾到现在的地步!“

“能让你们入京师军校,这还是我向大将军求来的,报效朝廷还挑肥拣瘦,犹犹豫豫的,果然百无一用是书生!”

“既然这样,那就不要选了!士兵们,给我腾空校舍!”

山蒿先大手一挥,身后的士兵鱼贯而出,手持火枪冲进了国子监中。

整个国子监混乱不堪,这些士兵冲到国子监的校舍中,将监生的物品直接往外扔。

遇到值钱的东西,则直接塞进怀里。

那些想要反抗的监生们,哪里是这些如狼似虎的精兵的对手,阻拦的人要么吃上一顿重拳,要么直接被推出国子监。

有些衣着华丽的监生,直接被军士们扒掉了身上的衣服,扔到了寒冷的街道上。

看到这样的场景,邹元标和赵南星心中一寒,他们果断冲回自己的校舍,将一些之前的东西胡乱塞上,然后冲出国子监。

在国子监前的广场上,众多监生围着两人,邹元标狼狈的拱手说道: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诸位同学就不要让邹某再出头了,邹某要返回故乡侍奉父母了。”

说完这些,邹元标立刻就带着东西就走。

等到出城之后,赵南星立刻赶上了邹元标。

“邹兄,你父母不是已经从江西到太原了吗?伱怎么往天津走?”

邹元标看到赵南星,长舒一口气说道:

“赵兄,你不是和我一样的心思吗?”

赵南星叹气说道:“可听说东南人才济济,我们哪里有出头的机会啊?”

邹元标却说道:“人才济济也不是没有机会,总比在京师等死强,看这位大将军的手段,我们留在京师怕是早晚也要被清算,速走!”

赵南星也点头说道:“速走!”

李成梁在把持到国政之后,却一反常态的没有对自己的老对头,河南总督陈以勤下手。

相反,李成梁拿出了陈以勤从前的奏章,开始对郭朴汉中作战和坐实东南新军入蜀这两件事进行调查。

当消息传到了陕西之后,郭朴自然是暴跳如雷。

自从丢失汉中之后,陈以勤和郭朴的关系也恶化。后来东南新军入蜀的时候,陈以勤也和江东臣一起弹劾郭朴,说他坐视东南贼坐大。

郭朴也在这个时候和陈以勤结下了仇怨。

本来郭朴是很乐于见到李成梁上台的,因为李成梁和陈以勤矛盾不断,差不多是生死之仇了。

可没想到,李成梁上来之后,却没有收拾老对头陈以勤,还和陈以勤一起联手对付自己。

欺人太甚!

京师发出诏令,要求郭朴前往京师接受质询,郭朴自然不肯。

河南总督陈以勤发出通告,如果郭朴再不进京,那就是叛乱行为,那河南的军队就要入陕平叛了。

郭朴也连忙调集军队,他同样通告全国,表示自己愿意接受调查,但是要求京师派人来陕西调查。

这边郭朴和陈以勤的冲突愈发的激烈。

挑起争端的李成梁,却突然撒手不管了。

就在这个时候,李成梁下令,以在朝鲜作战不力的名义,罢免了主帅李洵的职位,要求在辽东的李如松兼任李洵的职位,并且带兵进入朝鲜。

这道命令一下,更是全国震惊。

这时候大家才发现,李成梁这个粗鄙武人,权术竟然玩的这么溜?

如今大明的地方实力派当中,还剩余这么几支。

陕西的郭朴,河南的陈以勤,九边和山西则以李洵为首,剩下的就是掌控山东和辽东的李氏父子了。

至于云贵的沐家,如今整个云贵和明廷的联系都被东南切断了,云贵已经是飞地了,对于明廷大局的影响力微乎其微。

说白了,如今的地方实力派就是这么四股力量,李成梁挑起了陈以勤和郭朴的对立,自己则拉着儿子去接收李洵手里的九边新军,这算盘可以说是非常的精妙了。

可偏偏郭朴和陈以勤的关系势如水火,本身就已经非常激烈了,有了李成梁在其中挑事,自然很容易就起了冲突。

陈以勤到了这时候也不可能退缩了,他的军队已经在潼关前集结,如今手下已经是蓄势待发,就要入关中去抓捕郭朴问罪了。

而郭朴的军队则在潼关驻守,双方已经是剑拔弩张,随时可能擦枪走火的状态。

九边这边,对于李氏父子的夹击,则表现出毫无抵抗之力。

李洵在朝鲜是毫无寸近,如今平壤都快要丢了。

李洵的表现确实拉胯,而且九边新军本来就是新军化最晚的军队,战斗力也是垫底的。

九边虽然靠着草原贸易繁荣,但是因为人口不多,所以军队的数量和工坊的数量一直不多,所以是最弱的一个环节。

李成梁的计策可以说是相当的毒辣。

次月,也就是十一月的时候,朝鲜国主跨过鸭江,来到京师向大将军李成梁哭诉,说援助朝鲜的九边新军统帅李洵在朝鲜养寇自重,不仅仅贪污腐败,挪用大明朝廷援助的物资,还在朝鲜行为僭越,使用他国主的仪仗。

这件事迅速成为了导火索,李成梁立刻出兵山西,控制九边,发诏书前往朝鲜,要求李洵带兵返回京师问罪!

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247章 讲学泰州第148章 鸡肋的紫色被动第675章 宣传战第072章 巧破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646章 兰州第93章 农事忙,技能涨第316章 共轭货币第552章 李成梁入京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209章 收获满满第233章 门庭若市第233章 门庭若市第496章 未曾开发的宝库第418章 公车上书第118章 长宁卫新貌第606章 欧陆来信(续)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131章088章屏蔽了第484章 狂热和克制第388章 印花税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233章 门庭若市第665章 海参崴第77章 三江感言第202章 新钱发行第564章 怎么交税?第352章 大明马嵬坡第384章 枪炮 病菌与玻璃第237章 水战第305章 礼乐征伐自何处?第516章 时代帷幕拉开第033章 晒盐第122章 鞋带定理,买文第343章 骄兵和悍将第540章 挖人第570章 黑船来袭第675章 宣传战第484章 狂热和克制第194章 大撒币工程第223章 冲天大将军第584章 备战睢阳第201章 衣锦还乡第429章 填报志愿第114章 头号二号冤种第551章 李春芳倒台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576章 李成梁的抉择第295章 爆炸就是艺术第066章 山雨欲来(三更)第238章 合龙门(加更)第327章 张居正谏行一条鞭法第467章 骑兵再上历史舞台第003章 占卜第051章 邸报消息(加更,晚上还有)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95章 中华茶道,医局第275章 医生会武术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245章 李时珍第574章 欧陆来信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427章 汤显祖考申论第413章 新务救不了大明朝第300章 成立农会第056章 脱毒难第289章 水师新军和火器坊第072章 巧破第234章 箪食壶浆第147章 双双升级第114章 头号二号冤种第033章 晒盐第623章 教乱第635章 军功章第498章 巴巴罗萨行动第063章 月港船会第131章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361章 留下的伏笔第454章 战争史的新一页第679章 雨将军第233章 门庭若市第117章 办报打擂台第632章 富者恒富,弱者恒贫第207章 航行澳门第531章 歌舞团第068章 再入县城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订)第355章 国之命脉第664章 铁路司的畅想第395章 父与子,夫与妻第506章 发展不平衡矛盾第209章 收获满满第230章 上海缉私总团第550章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