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

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

对于所得税的事情,苏泽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和上一次一样,让内阁、户部和一部分制宪会议代表公议,商讨任福主动交税的事情。

苏泽看着手里的情报,这是在京师的王世贞和陆添寿传回来的消息。

李成梁接触了九边新军统领李洵的职位,也将李洵辽东总督的职位转授给了他的儿子李如松。

紧接着,李成梁宣布将九边新军收编,组成京师新军第四镇和新军第五镇,统制官依然由九边将领出任,但是中层军官都宣布向李成梁效忠。

如此一来,李成梁彻底吞并了九边的新军。

如今李成梁控制了京畿、山西、甘肃、辽东和山东,彻底压过了河南的陈以勤和陕西的郭朴,成为明廷第一的实力派。

等到了这个时候,陈以勤和郭朴这才反应过来,两人立刻互相派遣使者联络起来,共同对抗李成梁。

陈以勤和郭朴甚至迅速放下成见,结成了儿女亲家,释放出团结的信号。

李成梁有些遗憾,陈以勤和郭朴联合的太快,没有给自己各个击破的机会。

而他目前的实力看起来很强的,但是需要承担的防务也多。

李舜臣在汉城宣布成立朝鲜国后,定国体为共和,他效法东南出任第一任大统领。

朝鲜和安南一样,在东南的政治体系中享受“外省”的待遇。

十年后再由朝鲜国民决定,是变成朝贡国还是并入中原。

李舜臣在任命了一批大臣之后,立刻带兵前往鸭江,陈兵在鸭江之畔。

在吞并了李洵的军队之后,李成梁立刻让儿子李如松带领辽东的军队出兵鸭江,在鸭江边上修建棱堡,和李舜臣的朝鲜军队隔江相望。

除此之外,李成梁还要承担山东防线的重任,他的新军班底精锐也都在山东。

李成梁的实力,单独吞下河南或者陕西还行,但是陈郭二人联手,那就不是他胃口足够好就能做到的了。

所以李成梁果断也放弃了吞并他们的打算,放缓了动作。

李成梁先是以朝廷的命令重申了二人的职位,然后又以私人名义给二人结亲家送上了礼物。

陈以勤和郭朴这才松了一口气,这么看来,李成梁暂时不准备对他们下手了。

不过陈以勤和郭朴也没有和李成梁翻脸的打算,他们也宣布支持李成梁改组明廷,给李成梁私人回礼。

地方实力派都解决了,李成梁这才开始解决明廷的问题。

他的几条政令都非常炸裂,引起了京师的地震。

首先是解散了都察院和六科十三道,李成梁给言官两个选择,一个是从军一个是辞官。

这自然引起了剧烈的反弹,就在京师所有人都认为这又是一场巨大政治地震的时候,李成梁麾下第一镇的军队开进了京师。

手持火枪的精锐士兵冲进了都察院和六科十三道的衙门,冲进了从建立之初就在明廷政治体系中拥有超然地位的言官官署,将这些在明廷政坛引起无数风暴的言官们从官署中驱赶了出来。

言官们的公文被查抄,私人信件也被带走,那几个言官中的领导者们,则被山蒿先拿着名单,直接送入了诏狱中。

第二天,大明的七名言官,在他们的私人信件中搜出了勾结东南的罪证,然后直接拖到了菜市口枪决。 在明廷文官的错愕中,他们彻底恐惧了。

就是发动大礼议,清洗过朝堂的嘉靖皇帝,对待言官的办法也是绕过正常的体系,使用锦衣卫廷仗来惩罚言官。

直接处死言官的次数,整个大明朝都屈指可数。

在大明的政治惯例中,言官享有近乎是超然的地位,甚至是某种免死金牌一样的待遇。

但是今天李成梁使用血淋淋的尸体告诉所有人,文官政治时代已经彻底落幕了。

停留在过去思维的人,必然会被历史埋葬。

听说七名言官被枪决的消息,那些曾经弹劾过李春芳的言官们都吓尿了。

九成的人直接上了辞表,“自愿”的辞去自己的官职。

剩余一成的人愿意转入军中,担任李成梁的行军参赞。

李成梁直接照单全收,收下了他们的辞表。

对于那些愿意加入军中的,李成梁却没有照单全收,而是将他们送入军营,说是要通过基础士兵的考核,才能给大将军做事。

这些文官们哪里受过这种苦头,很多人连第一天的操练都没撑下来,到了晚上的时候,山蒿先拿着纸笔,让那些愿意辞官的人写下辞表,有几个连胳膊都抬不起来的人,山蒿先直接给他们代笔,然后按上他们的手印。

就这样,又有七成的人被淘汰,最后留任的言官只剩下十几人。

李成梁第二个动作,就是将国子监改成了京师陆军学堂,监生的待遇和言官一样,要留下来从军必须要通过军训,就这样,大量监生被赶出了京师。

第三个动作,则是山蒿先直接冲进了京师各大报纸的编辑部,然后接管了所有的报社。

所有的印刷机都被搬走,由原来的《山东新报》和所有的报社合并成《明报》,各省的地方报纸全部取缔。

等处置掉了三个让李春芳下台的罪魁祸首之后,李成梁又开始改组明廷。

六部之中,兵部和工部合并,组成军机部,由李成梁亲自担任尚书,这个部门负责军事训练和装备的生产,掌管明廷控制的军事作坊。

吏部、户部不变,礼部则和刑部合并,组成法部,专门负责司法事务。

明廷大量的官员被裁撤,军机部的职权则大大的加强。

军官晋升,军事训练,后勤补给,军队调动,全部都被抓在这个部手里,而整个明廷则被改造成一个战争部门。

苏泽看到了李成梁的举措,颇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在所有文官改革失败之后,激进的军政府果然出现了。

不过一个军事强人的出现,却不代表明廷就能团结起来。

李成梁只是压下了明廷内部的矛盾,抢夺了原本属于文官的利益给军方,获得了支持罢了。

苏泽轻敲指节,不能让李成梁这么舒服。

(本章完)

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262章 明亡于开中法废第629章 法律变革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127章 文学技能升级第225章 诸夏夷狄论第93章 农事忙,技能涨第039章 肝技能(今日加更,九点还有)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641章 攻占陕西第376章 草芥飞长,破土欲出第613章 扮猪吃虎第299章 减租减息第009章 寒菜粥第421章 水晶宫制宪会议厅第677章 毫无诚意第264章 扬州盐商第526章 橡胶种植园第632章 富者恒富,弱者恒贫第519章 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恶第552章 李成梁入京第536章 特别都察院第532章 女真叛乱第302章 重商主义第066章 山雨欲来(三更)第521章 破坏圣像运动第225章 诸夏夷狄论第684章 苏泽之问(大结局中)(马上更新下第352章 大明马嵬坡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650章 无烟火药第626章 秩序解体第88章 火器制造技能到手第388章 印花税第362章 谣言,民心第441章 大人说的对!第263章 解决方法(三更,求票)第399章 改道黄河之志第027章 鸳鸯阵第234章 箪食壶浆第355章 国之命脉第032章 精盐第104章 射击技能突破第671章 新农牧模式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190章 不入宫可惜了!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040章 蓝色被动(晚上还有)第066章 山雨欲来(三更)第104章 射击技能突破第362章 谣言,民心第143章 一网打尽!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274章 送技能的陆二第521章 破坏圣像运动第602章 干嘛嘛不成第388章 印花税第212章 杀倭使!(求月票)第115章 真传一句话第335章 火器制造技能,突破(恢复更新,求第197章 乡试魁首第542章 富可敌国的于公子第217章 朱熹王阳明都错了!第566章 睢阳第675章 宣传战第223章 冲天大将军第434章 铁路公债第136章 倒霉的矿监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615章 仇国新论第007章 军籍第511章 进攻学说第498章 巴巴罗萨行动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283章 改稻为桑的关键第575章 太先进了第488章 婆罗门和回教第035章 谨慎第280章 振武营兵变第068章 再入县城第010章 赶海第198章 解元!第651章 新火枪第143章 一网打尽!第229章 税收契约论第530章 父母之爱儿,则为之计深远第576章 李成梁的抉择第667章 政治仗第626章 秩序解体第601章 从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第011章 准备开荒第263章 解决方法(三更,求票)第182章 数学技能升级第197章 乡试魁首第642章 民族决定论第509章 陆上丝路第591章 千年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