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又在六国下矣

李成梁并非是蠢人,他在山东能和东南对峙多年,能力自然也是有的。

以他的经验来看,确实和山蒿先所说的那样,东南死磕山东的可能性不大。

可是不大是不大,依然是有这个可能性的。

万一是真的呢?

万一苏泽的进攻目标真的是山东怎么办?

罢免言官,取消国子监,李成梁在京师的一系列行为,可以说是将大明的读书人都得罪死了。

李成梁很清楚,之所以自己还能继续执政,主要靠的就是自己手里的新军。

也是靠着这支新军,所以李成梁才能把控住明廷局势。

李成梁很清楚,什么是自己的根基。

而新军也和旧时代的军队不同,旧时代的军队主要靠的是士兵,很多古代名将把自己的亲信部曲打光了就一蹶不振,所以古典主义时代最看重的是下属的荣誉和忠诚。

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战争比拼的不再是士兵的勇猛。

武器装备,后勤补给,这都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

而山东是李成梁的老巢,大量的兵工坊都在山东,一旦山东丢了,就算是还握着新军,那战斗力也会衰落不少。

所以山东是李成梁的命根子,他不敢去赌,也舍不得去赌。

但是山蒿先继续说道:

“大将军!我大明的局势,就如同六国之于秦。”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五城,如果我们不能团结起来对付东南,那就会被蚕食殆尽了!”

“河南和陕西,和我们都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如果不支援他们,那等到陕西和河南都被贡献,仅仅靠着山东京畿和辽东,如何对抗东南?”

山蒿先发出振臂一呼,也让李成梁再次动摇了。

山蒿先说的自然是没错,从丢失湖广,到丢失汉中,再到丢失巴蜀,如今云贵也投降了。

这些年来,苏泽一直都用的这种蚕食战术,一部分的吃下了明廷的地盘。

李成梁能够代替李春芳上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大明上下实在无法忍受这种姑息政策了。

今天输一个府,明天丢一个省,再这么输下去,京师让给东南算了。

李成梁解散言官和国子监,也是因为明廷中很多官员都认为之所以李春芳执政一事无成,就是因为这些言官在拖后腿,让朝廷无法形成统一的力量来对抗东南。

这份民意,也是依然有很多文官继续在李成梁麾下效力的原因。

所以李成梁自己也很清楚,无论是谁都无法承受再丢失河南和陕西的损失了。

到底要不要支援河南,要用多大的力度去支援河南?

这又是一个抉择。

如果下了重注支援河南,万一山东空虚被东南攻打了呢?

如果只是象征性的支援,那不是肉包子打狗吗? wWW⊙ttk an⊙C〇

李成梁的心再次乱了,他再一次怀念起当年带兵打仗的日子。

那时候自己只需要遵守上面的命令就行了,根本不需要思考这么多复杂的问题。

为什么自己进了京师,反而比在山东的处境更困难了?

李成梁实在想不明白这个道理。

他捂着脑袋说道:“当务之急,还是先弄清楚东南的主攻方向,让军情处继续搜集情报,等搞清楚了再议。”

说完这些,李成梁直接站起来,走向后宅。

而山蒿先张大嘴巴还想要再劝,但是话又说不出来,只能长长的叹息一声说道: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山蒿先想了半天,最后还是以《六国论》最后一句话作为结尾,留下这句话后离开了大将军府。

明廷的军情处,是在东厂的基础上,成立的部门。

这个部门对应的就是东南的情报站,不过从张居正成立了这个部门之后,长期都没什么像样的成果。

山蒿先很清楚,交给军情处去打探消息,怕是等到东南新军打过来了,他们的情报也还没送过来呢。

指望军情处的情报,还不如等前线的战报。

先让军情处去打探消息,那就等于李成梁不愿意现在做决断。

可一旦东南真的动手了,再支援陕西或者河南就晚了。

山蒿先对未来感觉到了悲观。

京师国子监,如今已经改成了京师武备学堂。

佟安换上了一身便装,走出了武备学堂。

祥子已经在学堂门口等着他了,佟安上车之后,祥子立刻说道:

“先生,还是去颜先生那边?”

佟安点点头,祥子立刻拉着绿包车,向城南跑步而去。

解散国子监后,佟安大部分同年都退学了,不过佟安还是选择留了下来。

佟安是亲眼看着明廷一步步走到这一步的,他留在国子监的原因,就是想要看到最后的结局。

当年的同学会已经荡然无存了,京师的戒严比往年更严重,才过了新年路上就无比萧条。

国子监边上的酒楼都关着门,有的挂着转让的牌子。

佟安回想起这里曾经的辉煌,不由的叹息了一声。

国子监变成了军校,曾经畅谈国事的学子都不见了,这些依靠学子们的酒楼哪里还有存活的空间?

其实不仅仅是酒楼,整个京师街头都是紧锁的店铺,很多店都已经关门了。

不过这些店铺门口也很干净,佟安明白这些店铺都改成了夜里开门。

现在京师到处都是“鬼市”,好好的店铺白天不敢开门,因为一开门就会被税吏盘剥,都改成了夜里卖东西。

商人根据贩卖的商品不同,聚集在特定的街道上,在听到脚步声的时候就打开灯罩,吸引路人过来买东西。

双方都看不到对方的脸,交易完成后就立刻离开,一旦有巡城的吏员出现就躲进黑暗中。

如今还敢开着大门做生意的,基本上都是有靠山的商人。

“祥子,今天是最后一趟了?”

祥子有些低落的说道:“是,先生,城里的绿包车都快没了,俺今天是最后一趟出车了。”

商铺都不开了,京师也没什么人再用车了,就算是车主降了租,祥子也已经赚不到钱了。

“你不拉车了,有什么打算?”

第504章 政治的妥协第005章 破浪第123章 打擂台第491章 橡胶树第276章 生产力爆炸!第620章 诛心,出版大明实录第459章 云南沐家那档子破事第677章 毫无诚意第443章 “固若金汤”第674章 夜航船第219章 关中大地震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税收不可避免!第590章 夷夏首足论第048章 岳阳楼记第020章 四书五经大全第683章 苏泽之问(大结局上)第010章 赶海第270章 小说引起的风暴第561章 崇明岛度假村第161章 连环巴掌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100章 父女,回卫所第172章 榜一第066章 山雨欲来(三更)第685章 苏泽之问(大结局上)(全书完)第642章 民族决定论第476章 东海贸易公司第376章 草芥飞长,破土欲出第270章 小说引起的风暴第529章 电磁第007章 军籍第221章 五星连珠第576章 李成梁的抉择第026章 武穆遗书第221章 五星连珠第677章 毫无诚意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489章 登陆,仁川第608章 疯狂的股票第399章 改道黄河之志第034章 精制第071章 破题第168章 东南局势大“好”第161章 连环巴掌第134章 倭乱的根源第328章 九边,救俞第015章 朝堂一纸风第664章 铁路司的畅想第523章 无序政绩竞争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305章 礼乐征伐自何处?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503章 弄不完的权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205章 医术被动,打飓风第220章 走哪条道?第356章 北归和南归第533章 活该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179章 来了的,走了的第359章 敌军气衰第656章 分工体系第522章 东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118章 长宁卫新貌第306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第554章 李成梁的手段第496章 未曾开发的宝库第358章 大沽血战第149章 主动出击的计划(中午十二点加更)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193章 将铸新钱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419章 高拱倒台第026章 武穆遗书第447章 琉球内附第215章 黄老爷竟是我?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533章 活该第453章 这是好事啊!第194章 大撒币工程第231章 当家难第236章 秘传真传第630章 女王朝贡第279章 紫色讲学被动第157章 送上门的肥羊第016章 被动技能属性点第441章 大人说的对!第581章 货币和财政政策第672章 最终还是练兵第522章 东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653章 滚雪球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觉中招了,今天请假欠第404章 《请裁驿站疏》第634章 争陕西第423章 凝聚“共识”第467章 骑兵再上历史舞台第299章 减租减息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160章 掀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