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土豆粑粑

杨烈没想到的是,他本来以为手到擒来的播州城,竟然三天都没有打下来!

由于明廷对于西南土司的姑息政策,导致这些世袭土司在当地的权利极大,地方流官根本不敢管理他们,只要在自己的领地中就是土皇帝。

这也是为什么杨烈竟然敢在自己的地盘蓄养阉人的原因,这种事情放在大明其他地方都是非常炸裂的重罪。

东南禁止蓄奴,更不要说是阉人奴隶了,杨烈明明知道无论哪边这都是重罪,但是依然蓄养阉人奴隶,也可以看出这些西南土司的疯狂。

杨烈听说阉人逃跑之后,立刻起兵攻打播州城,他的想法也很简单,只要攻打下播州,就以播州为据点,联络周围的部族一起造反,只要将西南的局势扰乱起来,他就可以向明廷要求册封和后勤。

可是杨烈带着士兵来到播州城下,新到任的播州知州却将他派入城中招降的使者斩杀,并且穿着甲胄登上城门,表示坚决不投降杨烈。

杨烈为之大怒,播州这个新任知州是东南首次科举的进士,名叫张寿臣。

张寿臣是乙等进士,选择前往广西担任县丞,在一年后的考核中获得优秀,接着担任广西的县令。

在顾宪成主持的优待边地官员升任的政策下,在广西处理民族问题非常不错的张寿臣,吏部给了他两个选择。

一个是返回南京,但是品级不变只能算是平掉,可以进入七部五寺二监工作。

二是继续在西南地区升迁,但是可以从知县升任知州,在品级上直接升到六品。

张寿臣非常的意外,当年考上乙等进士,选择去广西做官的时候,张寿臣并没有太多的想法。

他在同年里的年纪已经算是比较大的了,考上的时候已经三十九岁了,家里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多年读书家中也没有太多的积蓄。

选择前往广西当官,纯粹是因为广西当官有偏远地区的补贴,这样的俸禄才能养活一家人,并且供应两个儿子上学。

张寿臣在广西做官的时候矜矜业业,没想到一年多就可以升迁了,而且按照这个样子,他已经追上了甲等进士的升迁进度。

要知道很多甲等进士也才刚刚通过选调考试,不过也是七部五寺二监里的低级官员。

在面对这两个选择的时候,张寿臣犹豫了。

按照吏部的说法,如果张寿臣继续在西南地区做官,他下一次考核优异还能继续选择,吏部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在西南的官员的。

张寿臣最后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继续在西南为官,因为他的长子今年才考上军校,而次子也刚刚入学,女儿马上也要到成年出嫁的年纪了,需要用钱的地方多。

就这样,张寿臣到任播州。

担任知州后,张寿臣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推广种植土豆和红薯。

这也是张寿臣在广西为官能得到考评优异的原因,靠的就是不遗余力的推广土豆红薯。

从苏泽穿越之初带来的红薯土豆种苗已经出现了种苗退化的问题,不过随着农业技术开始发展,总算是保住了一些高产土豆的品种。

天工书院的农学专业,根据大都督苏泽的育种方法,对土豆进行脱毒育种。马铃薯在培育的过程中,会因为病毒感染而导致种性退化,产量也会随之降低,品质也会变差。

通过显微镜,对不含病毒的茎尖进行剥离育种,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育,可以得到脱毒的“原原种”。

再通过培育筛选,就能够得到产量更大更稳定的“原种”。

张寿臣小时候就经常种地,长大之后生活一直艰苦,所以对农学很有兴趣,他在广西担任县丞和知县的时候就最重视农学,自学土豆种植和培育技术,并且在全县推广土豆。

到任播州之后,张寿臣在处理政事之余,也是漫山遍野的在播州推广种植土豆。

这位知州为了推广土豆,还亲自写了一套土豆烹饪的食谱。

土豆粑粑,这是张寿臣发明的一种土豆美食,将蒸好的土豆做成泥,然后添加一些调味做成馅料,油煎之后就能外焦里嫩,非常的美味。

也因为张寿臣这种朴实的作风,加上他关心农业,所以到任之后很得到播州百姓的尊敬。

在得知了杨烈起兵后,张寿臣立刻请来了播州兵备。

兵备是内阁在西南地区专设的职位,兵备是由现役军官或者退役军官担任,负责西南各州县的治安和民兵工作。

播州兵备吴璟也是一名敬仰丰富的军官,因为在战斗中炸瞎了一只眼睛退役,在听说了杨烈起兵之后,吴璟也立刻向张寿臣建议,立刻关闭城门,召集播州城内的百姓抵御杨烈。

原本张寿臣有点担忧:“杨烈在播州经营许久,杨家在播州又有人望,若是死守播州能守住吗?若是守不住,我等自然是以死殉国,但杨烈性格残暴,会不会屠杀百姓报复?”

播州兵备吴璟却斩钉截铁的说道:“杨烈虽然久居播州,但是也因为性格酷烈,又经常欺压其他部族,并不如知州您得人心。”

“而且播州百姓都知道杨烈的为人,城内有识之士都知道杨烈不能成事,那就更不可能有人去投降他。”

“杨烈虽然手下号称有五姓七部,但是并没有火器,也就是旧军的作战水平。我们播州城是山城,城防坚固,必定能守住。”

听到吴璟这么说,张寿臣立刻在播州城内征召青壮死守,果然城内百姓踊跃报名,城内大户还主动献出粮食犒劳军队。

张寿臣亲自登上城门鼓舞士气,而兵备吴璟则带着自己训练的播州城防军,再加上精心挑选的一些青壮,组成了一支百人的队伍。

吴璟带着众人磨合了三日,趁着夜色出城,直接袭击了杨烈的军队。

杨烈的军队是旧式军队,军官对士兵动辄打骂,还经常克扣军饷,很多士兵本来就不想要叛乱。

被吴璟夜袭后,杨烈的军队竟然发生了营啸,吓得杨烈连夜带着军队后撤。

等到这个时候,一路急行军的熊况,终于快要抵达播州了。

第456章 乏味的时代,激荡的世纪第014章 种田要用脑第419章 高拱倒台第102章 火器时代秘籍步法第158章 冤案第173章 案首第156章 “倭”乱未平第049章 县衙第488章 婆罗门和回教第535章 伐蜀准备第164章 谁是绝户?第657章 拼命第466章 争湖广第575章 太先进了第584章 备战睢阳第238章 合龙门(加更)第328章 九边,救俞第455章 将军和参谋第634章 争陕西第232章 倭寇再临(卷末,求票!)第226章 抵达南京第548章 城市与乡村第102章 火器时代秘籍步法第666章 弃辽第603章 河南请降第540章 挖人第113章 金色被动,六经注我第500章 马尼拉总督人选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367章 留学生们第150章 敏捷属性的用处(加更求票)第339章 疯狂的冬衣第451章 僭主第211章 冲绳第277章 一书惊起千层浪第497章 老殖民主义了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359章 敌军气衰第674章 夜航船第465章 辅政和垂帘第048章 岳阳楼记第027章 鸳鸯阵第054章 抵捐第250章 胡宗宪来访第618章 舍不得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536章 特别都察院第235章 乡人乡党第540章 挖人第659章 碾碎第524章 连根拔起第531章 歌舞团第415章 潜伏的新阶层第188章 大明形势大好!第458章 豺狼当道,安问狐狸第587章 物价再涨第602章 干嘛嘛不成第318章 两头下注第251章 发钞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650章 无烟火药第240章 缉私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95章 中华茶道,医局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654章 朝鲜的变化第050章 账房技能第561章 崇明岛度假村第328章 九边,救俞第388章 印花税第674章 夜航船第288章 是时候开始加速了!第029章 凯旋第590章 夷夏首足论第561章 崇明岛度假村第605章 这个办法好第101章 大数据练兵第685章 苏泽之问(大结局上)(全书完)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181章 定亲(求月票!)第619章 自治社区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321章 谭纶欺天了!第295章 爆炸就是艺术第588章 低道德优势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极端了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136章 倒霉的矿监第619章 自治社区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438章 出兵借口第330章 大都督让我给您带句话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会第413章 新务救不了大明朝第361章 留下的伏笔第253章 筹办婚礼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357章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