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夜航船

不过此时的明廷,已经没有精力关心草原上的变化了。

黄台吉本身也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他可以对明廷去可汗称号自称顺义王,自然也可以向俞大猷投降。

板升城投降之后,俞大猷又亲自带领大军扫荡了草原上一些强势的部落,这才向兰州发去了报捷文书。

但是与此同时,东南的各种物资和人员,都在向徐州前线集结。

胡宗宪的心情复杂,作为工部大臣,这些年来他虽然都在为东南做事,但是都在避免参与到了东南的军事决策之中来。

这倒不是说胡宗宪对于明廷还有多少旧情,只是他实在是不愿意自己这辈子从事最多的军旅生活了。

胡宗宪在野外修建水利工程的时候,偶尔也会想起自己在浙江抗倭的这段日子。

他也曾经梦到过自己的老上司张经,当年为了抗倭,胡宗宪在严党麾下的时候诬陷张经,他曾经以为自己已经放下了,但午夜梦回他梦到张经的时候,剩下的只有无尽的惶恐和忏悔。

胡宗宪试图让自己忙起来,他风餐露宿,主持修建了东南多个水利工程,从浙江、福建修到了湖广、苏北,他跋山涉水亲自查看地形地貌,是所有东南大臣中最忙碌也是最苍老的。

在疏通整个淮北水路的工程中,潘季驯也起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很快他就发现,自己这位弟子兼助手,在水利上的天赋相当了得!

胡宗远一开始也很奇怪,为什么苏泽会给自己安排这样一个助手,他曾经询问过潘季驯,对方对于水利工程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也对水利工程的事务没多大兴趣。

这一次出征山东,大运河淮北段作为主要的物资运输水道,胡宗宪和潘季驯作为工部的主要官员,负责保障大运河通畅。

潘季驯成为胡宗宪的助手之后,立刻表现出极强的水利天赋,在几次重大水利工程中,潘季驯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而且比胡宗宪的方案更加全面。

胡宗远最后还是以这样的方式,参与到了对明廷的最后一战之中。

站在胡宗宪身边的是淮北水利大使潘季驯,这位曾经在广东推行里保法,试图通过改革地方而改革明廷的官员,在投降了东南之后,就被苏泽安排到了水利工作上,成为了胡宗宪的助手兼弟子。

潘季驯提出的治理京杭运河淮北段的方案,恢复了淮北黄泛区的大运河段通行问题,抬升了淮北大运河的水位,疏通了大运河淮北段的运输能力。

“时良啊,百川东到海啊,为东南效力,最后还是免不了这遭啊!”

胡宗宪一开始还认为是东南没有人才,所以大都督随意塞了一个人来敷衍自己。

潘季驯正在检查沿途的水道,前面一艘运输枪械的船只搁浅了,潘季驯组织工部的人员将这艘船只拉到了岸边上,保障其他货船的通航。

忙完了这件事,天已经黑了,每一艘运输船上都挂着鲸油灯,在夜色的笼罩下一艘接着一艘的继续通航。

胡宗宪有些失神,他向身边的弟子问道:

“听说淮北要修建南京到徐州的铁路,一旦完工之后,这漕运还有用武之地吗?”潘季驯笑着说道:“恩师,铁路不可能完全取代漕运,而且大运河除了运输功能,也有分散泄洪、连通河泽的功能,您重修淮北大运河,也是功在千秋的事情啊。”

胡宗远沉默不语,这样的话他已经听了很多次,但是昨天夜里他又梦到张经了。

梦中的张经披散着头发,拉着胡宗宪问道:

“吾不恨汝夺吾功劳,为何要反明啊!”

胡宗远就在这样的斥问中醒来,今天一天都有些恍惚。

这大概就是年纪大了吧,胡宗宪有些失神。

年轻的潘季驯说道:“恩师,工部已经在准备了,等到灭明之后,就立刻组织治理黄河的水利工程!”

“这件事就要放在制宪会议上讨论了,大都督已经表态了,‘治理黄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制宪会议通过之后,等我们拿下山东,就可以开始准备治河了!”

胡宗宪突然想起来,他当年投降的时候,他提出要去治理水利后,苏泽曾经开玩笑的问他是否想要治理黄河?

那个时候的东南虽然已经占据三省,胡宗宪并不觉得苏泽能够这么快的全有天下,再说了历朝历代黄河都在泛滥,真正下大力气治理黄河的朝代屈指可数,胡宗宪只当是苏泽给自己画饼了。

可没想到才这么点时间,苏泽就已经带领东南席卷天下,明廷龟缩在京畿山东山西三地,马上就要发动灭亡大明的战争了。

而当年苏泽承诺的治理黄河的事情,竟然也要提交制宪会议讨论,准备在战后立刻开始修治黄河的工程。

这可是治黄啊!

从宋代开始,历经宋元明三代治理都不果,黄河还经常泛滥,黄泛地区的百姓苦不堪言。

治理黄河,这件事无论成败,主持的官员都必将青史留名。

胡宗宪看着身边的助手兼弟子,他这些年身体越来越差,治理黄河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保守估计没有十年不可能有初步成效,自己还能坚持到十年后吗?

胡宗宪第一次开始羡慕年富力强的弟子潘季驯了,以目前东南在水利工程上的资历,潘季驯无论是能力、声望、技术,都是日后接替自己主持黄河工程的第一人选。

有了这份资历,潘季驯在新朝的地位将不亚于那些名将们。

还是年轻好啊,胡宗宪看着夜航的运输船,这么多的物资和士兵汇聚徐州,明廷真的能撑得住吗?

等到了灭国一级的战争的最后时刻,其实战胜胜负已经没有多少悬念了。

这场必然而来的决战,就和早已经退位的嘉靖皇帝的葬礼一样,不过是走个形式罢了。

不过这场葬礼对于生者的意义更大,东南陆军海军两军,除了在草原的熊况外,旅一级的军官齐聚在徐州。

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觉中招了,今天请假欠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83章 练铳兵第522章 东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615章 仇国新论第352章 大明马嵬坡第427章 汤显祖考申论第567章 论资排辈第646章 兰州第002章 家廟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620章 诛心,出版大明实录第600章 三三制第149章 主动出击的计划(中午十二点加更)第583章 九州讨伐第593章 女王的决断第95章 中华茶道,医局第667章 政治仗第634章 争陕西第362章 谣言,民心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154章 大胜!何以酬功?第184章 劳动者的智慧第331章 还政于民檄文(卷末求票)第062章 三角贸易第168章 东南局势大“好”第445章 致进步者的演讲第201章 衣锦还乡第053章 虎狐犬第656章 分工体系第119章 拍案惊奇第537章 人事办人事第369章 改土归流第446章 万国博览会第531章 歌舞团第241章 朕的钱!第150章 敏捷属性的用处(加更求票)第499章 马尼拉海战第189章 钱法困境第152章 飞翔的荷兰人第007章 军籍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烟!第635章 军功章第79章 亡于洪武第644章 藩属国条约第600章 三三制第069章 县令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为倭第625章 三本书第四卷总结第062章 三角贸易第391章 《十日谈》和肺鼠疫第046章 南平县学第343章 骄兵和悍将第312章 “苏汝霖!干恁娘!”(加更)第309章 吊民伐罪(加更求票!)第529章 电磁第598章 系统性歧视第003章 占卜第592章 曼陀罗花第293章 照明推动启蒙第376章 草芥飞长,破土欲出第276章 生产力爆炸!第323章 胡宗宪献策郑国渠第104章 射击技能突破第316章 共轭货币第578章 恶性通胀第509章 陆上丝路第209章 收获满满第682章 最后一战第069章 县令第190章 不入宫可惜了!第187章 愚智对答第509章 陆上丝路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优势,人市第658章 少爷第536章 特别都察院第440章 交趾糖业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门户开放第542章 富可敌国的于公子第179章 来了的,走了的第169章 过年,县试报名开始第659章 碾碎第205章 医术被动,打飓风第466章 争湖广推一本朋友的书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优势,人市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068章 再入县城第500章 马尼拉总督人选第009章 寒菜粥第391章 《十日谈》和肺鼠疫第041章 螳螂和黄雀第178章 平步青云第065章 购糖(周末三江,加更,晚上还有)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318章 两头下注第335章 火器制造技能,突破(恢复更新,求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