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石咏想到便做, 第二天便给他和李卫的车驾上各自挂了个大风铃,还是从通州城里借来的, 据说是通州那座高耸入云的燃灯佛舍利塔上所挂风铃的配件。他与李卫骑起车来, 就一直叮铃叮铃地响动, 很远处都能听见, 避免了很多尴尬的局面发生。

巡视通州仓的工作繁重而琐碎,石咏等人一直足足忙了九天,才将西仓的所有仓廒与露囤一一检查完毕, 又去帮助隔壁仓廒数量最多的中仓, 一直到十月十八日,方将通州仓所有的巡检工作做完。

这几日下来, 石咏早先带来的三十余驾自行车都打包卖给了户部, 同时他又接到订单,有不少户部官员想要订购这种交通工具, 甚至得到康熙突然降旨, 升任两江总督的兵部侍郎查弼纳, 也对这种车驾特别感兴趣,想要订购几辆带到南边去,两江总督的府衙里用, 并且指名车上最好能带上风铃。

石咏的自行车加工厂如今完全是橡胶轮胎厂的附庸, 没有半点存货,所以对于这些充满热情的订单,石咏只能说抱歉了,他目前的存货水平就只能满足户部的集体采购需求。

可这毕竟是十六阿哥帮他争取来宣传机会, 因此石咏认认真真地记下了这些官员们的姓名与住址,打算等自行车解决一干技术难题,能够量产的时候以这几户为突破口,在京中打开市场。

雍亲王带领一干人等勘查通州三仓,的确将仓廪的情形完全摸透,不仅掌握了详细的仓廒、露囤和米粮的数字,且对米粮支领的制度进行了修订,拟定了变色陈米的处理方法,以避免日后再出现这般争抢新粮的情形。

折子递上去,翌日下来,朱批两个大字:“依议”。

雍亲王明显松了一口气,一向全无表情的面孔上多现了一点儿笑模样。余人也精神大振,显然这桩差事办得不错,所有的工作都做得扎实,措施得力,建议可行,因此得了康熙的赞许。

随即对“京通十三仓”的盘查转向京仓。石咏因为已经“熟悉业务”的关系,继续被这支巡仓小队强留着,转向京仓。又因为查弼纳升任两江总督的关系,巡仓小队只余延信、弘升、孙渣齐、隆科多、吴尔台五人。石咏依旧跟着隆科多这一队,巡查南新仓、北新仓、富新仓、太平仓。

这一次巡仓工作,比此前在通州的耗时更长,一干人等花费了十几天,才将将把南新、北新、富新三仓一一巡过,太平仓巡仓还未开始。

这日已经是十一月初五,李卫与石咏带着几个户部主事赶到太平仓。李卫望着阴郁郁的天,缩了缩脖子,将领口拉得更高些,道:“今日怕是要起风!这差事,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这一位显然非常怀念在户部衙门里办差的日子——至少暖和些。

“原本老子也不用出来这么挨冻的,不过就是看王乐水那老小子老胳膊老腿,在外头这么一冻,怕是会要去他半条命,这才请命,替了王乐水下来,谁能想到竟会这么久……茂行,咱们巡仓且得巡了一个月了吧!”

还未等石咏接口,已经是一股子寒风吹到。此刻石咏觉得身上的官袍根本就不保暖,冬日里的北风从领口直灌进去,能将人灌个透心凉。石咏赶紧将李卫一扯,两人避到一间仓廒内,顿觉好些。

石咏从怀中拽出个用小羊皮裹着的橡胶热水袋,塞到李卫身上,说:“先用这个暖和暖和,顶一阵,咱们不都已经是最后一个仓了吗?再撑两天,就完事儿了。”他没想到李卫竟是为了王乐水着想才来巡仓的,这莫名让石咏对李卫的好感大增。

李卫想想也是,眼下反正也别无它法,唯有憋着一股劲儿将差事办完,他接了热水袋,顿觉一股子暖意被捧在手中,接着四肢百骸都舒服起来,可是他嘴上还免不了抱怨:“这眼看就要冬至了……”

两人带着户部几个主事稍歇了一回,差事不等人,石咏他们硬着头皮又继续巡仓巡下去。雍亲王这日在户部办差,太平仓这里,隆科多却也不见人影。复检的事就只能攒着,等那两位到了再说。

待到傍晚,石咏觉得这天气更加不对劲,比早上更冷了时分,他早先借给李卫的那个热水袋也早已没了温度,伸手一摸沁心凉。但是雍亲王已经赶到,谁也不敢怠慢,只能老老实实地在一旁候着,等李卫将所有巡仓之事一项项地向雍亲王禀报清楚。

隆科多依旧不见踪影。

李卫将将禀报完,问起雍亲王应当如何复检之时,只听远处急促的马蹄声过来,隆科多带着两名从人亲自赶到。很明显,雍亲王神色之间一凛,随即离开李卫,背着手,立在两座仓廒之间。隆科多则一跃下马,疾奔上前,想要向雍亲王施礼,被雍亲王拦住,两人就在那仓廒之间的空地上,一问一答起来。

石咏忍不住兴叹:这风口里……得多冷啊!

可好处是隆科多与雍亲王两人的对答,旁人无人能听见,最多只能看见两人的神情。果然,只见雍亲王深深蹙了眉头,凝神沉思一阵,走过来对李卫说:“还剩多少未巡?”

李卫便道:“我等这一组只有太平仓尚未巡完,弘升世子与镇国公那里,尚有丰益、海运两仓未完。”

李卫每天巡仓之后,还要赶回户部衙门,将几处巡仓的进度汇总。

雍亲王此刻将心一横,道:“李卫,你即刻回户部衙门,将所有巡过的仓廒、露囤所贮米石数字,全部汇总,今晚一定要整理出来,明天一清早交给本王!”

李卫与石咏都是一怔:京通十三仓,京仓还有三仓未巡完,怎么竟突然要汇总结果了。

雍亲王的眼光扫至石咏身上,一时记起他不是自己的手下,登时温言道:“十六弟近日在畅春园,内务府府署里想必还有不少差事。从明日起,你先回内务府府署去吧!”

石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这雍亲王当真是抓壮丁的时候爽快,放的时候也爽快,毫无征兆,说放就放了。但他无法违拗,赶紧应了声是。

这边李卫赶回户部衙门去,石咏为了向这位“队友”表示支援与敬意,转头又送了好几个热水袋到户部衙门,另外知道李卫他们要挑灯夜战,石咏又特地在外头的馆子里订了些食盒,送到户部去。李卫出来相谢,直嚷嚷着说石咏够兄弟,但是他时间紧迫,还来不及谢过石咏,立即又转回衙门去忙碌了。

这日京郊畅春园,一样的阴云密布,北风呼啸。康熙皇帝心事重重,不顾魏珠相劝,执意去西花园的海子旁便走动散心。

日前他已经做了个决定。

然而决定已经做出,这位帝王心头却无半点爽快,反而一再质疑与纠结——他这决定,究竟是对了还是错了?

魏珠在背后悄声说:“皇上,您将这大毛衣裳披上吧!”

康熙恍若不闻,心道若他年轻个二十岁,不必,只消他年轻十岁,区区这点寒冷,又奈他何?往年这个时候,他应当尚在南苑围猎,而不应像现在这样,困守在畅春园里。他毕竟是老了。

康熙又负着手,在海子边站立了半晌。在他面前,往日平静无波的海子,也因今日凛冽的寒风而变了模样:水面是灰色的,浪头一个接着一个,直冲岸边打过来。康熙依稀能感觉到冰冷的水点扑在他的皮肤上,这寒冷如此的真切,竟让他心底暗暗庆幸——他到底还活着。

老皇帝终于打了个寒噤,一转身,披上魏珠手中的大氅,回身道:“走!”

魏珠连忙命抬着帝辇的内侍上前,看着康熙坐上辇轿,赶紧说:“摆驾清溪书屋,快,快走!”

辇轿还未至清溪书屋,康熙皇帝已经面色发红,隐隐有些作烧。他半闭着双目,随着帝辇的起伏,似乎有些睡着了。

昏昏沉沉之间,他依旧在问:“朕所选的,究竟是对了还是错了?”

黑暗中有个苍老的女声冷笑着:“果然又犹豫了。这也原属寻常,立储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作下的决定。”

康熙的眼珠微微转动:“你……镜中人?”

那个女声幽幽地应道:“是朕!”

康熙陡然像是抓住了一枚救命稻草一般,高声问:“武皇,你当年……你又是如何,又是如何……”

镜中人淡淡地答道:“很多选择,无所谓对还是错,只有好和更好,或是无奈与更无奈……这一点你早已尽知。”

康熙一惊,瞬间冷静下来。他平生最钟爱的皇子,莫过于元后所出的二阿哥,曾经二立二废,奈何二阿哥一再令他失望。不损其性命,令其安然终老于郑家庄,是他这位老父亲最好也是最无奈的安排。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康熙喃喃地道。

“你既然已经选了,却没有把握所选的是最好的,这原也不须太过遗憾……你比朕已经强了太多,朕是‘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说到这里,那声音饱含着无限追忆与痛楚,渐渐转为低沉,随即悄不可闻。

康熙熟读史书,唐时的事烂熟于胸,怎么不知道这是昔年章怀太子李贤所做的《黄台瓜辞》。这么一想他果然释怀了不少,但兀自心有不甘,登时开口道:“武皇,请留步!”

旁边魏珠轻轻推他的肩膀,低声道:“皇上,皇上!”

康熙茫然地睁眼,他兀自身在帝辇之上,只是帝辇已经回到清溪书屋。他无法辨清适才当真是遇上了镜中人,还只是自己偶然一梦。

康熙由魏珠扶着,下了帝辇,迈入清溪书屋。清溪书屋里非常温暖,魏珠还未来得及给康熙解下身上披着的大氅,康熙已经面色潮红,呼吸急促,踉踉跄跄地往内室行了几步,身体朝榻上一歪。

魏珠吓了一大跳,赶紧先命人去传太医。他再进来看时,只见康熙皇帝脸露轻松,安然高卧在榻上,虽说面有病容,但显然心中有一个结已经解开了。

第二日,十一月初六,雍亲王带同国公延信、世子弘升等五人一起前往畅春园,面见康熙,就京通十三仓中十仓的情形向康熙禀报。

康熙面见六人,并逐一询问诸仓巡检的情形。雍亲王有李卫整理的账册在手,所有数字准确具体,因此能够对答如流。只在康熙问到具体某仓的情形时,雍亲王会转而命延信等人作答。

康熙此刻的确面有病容,时时气虚咳喘,且显得十分消瘦。渐渐地议仓务的时辰久了,雍亲王心中有些不忍,几次想要终止众人议论,却都被康熙拦住。好容易待众人将仓务议完,康熙将雍亲王单独留下。

“皇上命儿臣代为祭天?”雍亲王实未想到会有这一出。

他已经听隆科多转述了康熙的病状,心中忧虑,当机立断,索性借仓务之事进畅春园,向康熙禀报,探视康熙的情形。一番看下来,康熙确实是病了,但看起来病得不重,情形尚好,唯需静养痊愈而已。

“初九南郊大祀,胤禛代朕去吧!”康熙声音沙哑,态度淡然。

代天子祭天、祭祖之事,雍亲王干过很多回,已是熟门熟路。去年康熙六十年时,雍亲王还曾同十二阿哥胤裪一道,代皇父前往盛京祭祖。只是这一回雍亲王却觉得皇父的态度有些不同。他不假思索,马上应下,并保证在初九天坛大祀之前一定将京通十三仓之中余下的三仓全部巡完。

“天寒地冻的,辛苦你了!”康熙难得冲这个儿子露出一点温煦。

“仓储关乎国计,有幸巡验漕粮,见证丰年,儿臣心中唯有‘欢欣’二字而已。”可怜雍亲王听了这点软乎话,心头一热,险些连说话也说不利落了。

康熙微微点头,想起另一个儿子,便道:“胤祥一向乐意与你一处,天坛大祀,让胤祥与你同去。”

雍亲王听见皇父提十三阿哥,立即想起十三阿哥的腿疾,晓得他受不得寒,心里顿时“咯噔”一声,连忙抬头看向康熙,想要替十三阿哥讨情,却见康熙精神短少,微闭上双眼,似乎将要睡去。

雍亲王将心一横,心道反正皇父只说了让十三阿哥“同去”,没有说十三阿哥也要祭祀,到时便寻一处馆驿,让十三弟歇着便是。

想到这里,雍亲王连忙告退,任由魏珠扶康熙休息。

初七日,雍亲王等人再度前来畅春园请安,得到的消息却是龙体不虞,暂免一切请安。雍亲王无奈,只得命孙渣齐带同手下,先将巡仓之事完成,好歹做到有始有终。

石咏则回到了内务府府署。正如雍亲王所言,十六阿哥一直待在畅春园,内务府府署里乱作一团。最要命的就是钱:康熙皇帝刚刚接见过外藩,各种赏赐赠礼之后,内务府又如被打劫了一样。然而马上便是祭天,各种支出都堵在内务府跟前。

石咏没办法,只能劝礼部官员去找户部解决问题,毕竟雍亲王这次代天子主祭,户部也无法袖手旁观,看雍亲王出洋相不是?若是还不行,那就只有上畅春园去找十六阿哥。

也不知礼部的人是怎么运作的,在初九日当天,十六阿哥从畅春园回来,回到了内务府府署。他一回内务府府署,立即将石咏召去,同时命小田在外守着。

石咏见到十六阿哥那副尊容,也着实吓了一条,小声问:“十六爷,您这究竟是……”

十六阿哥眼里全是血丝,眼下发青,下巴上则全是胡茬,一副几日几夜没睡好的样子。他这时候盯着石咏,问:“茂行,你说,爷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