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杀,贬,恕,弃,留,启

皇帝赐宴,分为大宴礼、中宴、常宴、小宴。

大宴礼属嘉礼之列。一般只有在朝廷重大庆典、冬至、正旦、大将凯旋时才会举行。由礼部主办,光禄寺负责具体事宜。

今夜,弘治帝于乾清宫开大宴礼,迎接怀恩。

用如此高规格的礼仪,给一个太监接风,若太祖爷知道了,恐怕棺材板儿都压不住了。

但是,怀恩配得上大宴礼!

常风人生第一次参加了大宴礼。糖糖是女眷,不能参加。

张皇后得知恩人的妹妹进了宫。干脆在坤宁宫那边开了皇后赐宴。宴请刘笑嫣和糖糖。

常风虽因品级太低,坐在大宴礼的尾席,却是春风得意,志得意满。

不少高官勋贵,时不时朝着他点头致意。

大宴礼刚进行了一半儿。宴会的两位主角弘治帝和怀恩却离开了。

二人迫不及待的到了东阁畅谈。

弘治帝给怀恩赐了座。主仆二人坐定。

怀恩道:“如今大势已经趋于安定。皇上打算如何治国?”

十八岁的弘治帝,有着远超同龄人的谋略。

弘治帝道:“治国,其实就是治人。”

说完,弘治帝拿起御笔,“唰唰唰”写下了个六个大字。

“杀,贬,恕,弃,留,启”。

怀恩道:“敢问皇上,这六個字是?”

弘治帝道:“第一个字,杀。如李孜省、继晓等人。他们靠着进献春药、仙丹得到先皇恩宠。”

“这些年他们祸乱宫廷不说。还欺压百姓。继晓为了建大永昌寺,强拆了数百户百姓的家。”

“李孜省把内承运库当成了自家私库。一粒仙丹用料不过五两银子。他敢跟先皇要五千两!”

“其余什么强掳民女、强占民田之罪,数不胜数!”

“朕大婚之前。李孜省、继晓竟跟万喜合谋,绑架朕的妃选,想用她们的血给万贵妃炼什么延寿丹。”

“若不是常风办事干练,及时找到了她们。恐怕朕现在的那些后妃早就香消玉殒了!”

“这种人,不杀不足平官愤、民愤、朕愤!”

怀恩提醒弘治帝:“不仅要杀!如今帑藏空虚。他们聚敛了那么多家财。也该收归官家了。”

“常风那小猴崽子擅长抄家。他可以派上大用场了。”

弘治帝点点头:“嗯。对待这些人,就要用雷霆手段。”

怀恩问:“那这‘贬’字,皇上打算用在谁的身上?”

弘治帝道:“司礼监的尚铭、梁芳。这二人是先皇宠信的内臣。虽有大过,但伺候先皇始终有苦劳。”

“且尚铭那人虽贪佞,干出过绑架富户的荒唐事。但他所得脏钱,一多半儿都用在了扶老济困、兴建义学上。”

“就凭他的这一点善念。朕不杀他。”

“朕打算将尚铭、梁芳都贬到孝陵去。”

怀恩点点头:“尚铭、梁芳若心存良知,就好好在孝陵服侍太祖爷,消一消罪孽。”

弘治帝说到了第三个字“恕”。他接下来的话令怀恩震惊不已。

弘治帝道:“朕打算宽恕万家三兄弟。”

怀恩目瞪口呆。

万家三兄弟那是谋杀弘治帝生母纪太后的幕后黑手啊!

宫里多少保护过弘治帝的宫女、太监,都死在了这三兄弟手上。

弘治帝看穿了怀恩的想法,解释道:“朕恨不能将他们碎尸万段!”

“可惜,朕如今是大明天子。做任何事不能只怀私恨,不怀公心!”

“万家三兄弟这些年在朝中树大根深,权倾朝野。其党羽遍及天下。”

“他们的党羽之中,既有庸官、贪官,也有贤官。有一大批贤官为了保住官帽,为民做事,不得不向他们低头。”

“这道理,就像当年王越依附于汪直一样。”

“如果追究万家三兄弟,必将在朝中掀起大狱。到那时,便是一案牵百案,一案飞十里。受牵连的官员太多。”

“需知,案上一点墨,诏狱千滴血啊!那些曾依附于他们的贤官吃了他们的瓜落儿,朕也不能再用。”

“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朕必须要放下私恨。”

怀恩感慨:“宽恕比复仇更需要勇气。皇上能够做到这一点实乃明君气度!”

弘治帝道:“朕打算革除他们的一切官职,将他们遣送回原籍。不过,他们这些年积攒的钱财,必须要交出来。”

怀恩道:“这是自然。皇上饶了他们的命,已是开恩。他们应该识趣些,将钱财吐出来。”

弘治帝又说到了第四个字“弃”:“像内阁首辅万安、阁员刘珝这种尸位素餐的庸官。朕是一定要弃用的。”

“还有什么泥塑尚书、洗鸟御史。”

“跟这群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治理好大明?”

“朕给他们一个金台阶走。老内相,这条金台阶要你去铺。”

“你刚回京。自然该跟官员们聚会饮宴。你要替朕暗示他们,速递告老手本。”

怀恩有些奇怪:“皇上您刚才说要弃用万安、刘珝。却未提及刘吉,难道您”

弘治帝点点头:“对,这就是朕的第五个字。留。”

“朕不但要留用刘吉两三年。还要升他做内阁首辅!”

怀恩有些不解:“敢问皇上,为何?”

弘治帝道:“原因有二。其一,古今成大事者,以找替身为第一要务。”

“朕要在朝堂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势必会伤及一些人的利益。”

“那时候,就要把刘吉推出去,替朕挨骂!”

“刘吉绰号刘棉花。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怕挨骂。”

“他是朕留在朝堂上,替朕挨骂的替身!”

怀恩问:“第二个原因呢?”

弘治帝道:“自太宗爷建内阁,至宣德末年,内阁势力已经尾大不掉。对皇帝束手束脚。”

“朕初登大宝,要清扫成化朝后期的倾颓,就必须改变许多国策。这需要摆脱内阁的束缚。”

“刘吉这人没什么能力。让他做首辅,才不会束缚朕。”

怀恩用钦佩的目光看着弘治帝:“皇上您定能成为贤明之君。”

弘治帝道:“最关键的,是第六个字,启。”

“王恕曾对朕说过。国家强盛的根本,在于亲贤臣、远小人。”

“朕想做大事,必须启用贤臣。朕暂时有几个人选。”

怀恩问:“哪几个?”

弘治帝说了三个名字:“王恕、马文升、刘大夏。”

说句后话,这三个名字,日后会被世人尊称为“弘治三君子”,协助弘治帝开创“弘治中兴”。

怀恩道:“老奴也举荐一人。”

弘治帝问:“谁?”

怀恩答:“王越。王越虽曾依附于汪直。但他是大明最能打的疆臣。说是成化朝第一名将都不为过。”

“他曾三次出塞,收取河套。两次深入草原腹地,奇袭鞑靼”

弘治帝道:“嗯,此人朕知道。是个做疆臣的好材料。朕看,就让他做甘凉巡抚,总制甘、凉、延、宁四镇军务吧。”

第四十九章 常风,调任回京!第八十二章 杀,贬,恕,弃,留,启第三十七章 秋决第一十二章 银砖第二十一章 大记性恢复术第三章 大同婆姨与扬州瘦马第六十章 蛛丝马迹第八十一章 常风,大出风头第二十二章 隔空取物的秘诀第二十九章 冷血的朱骥第五十章 虫豸第六十一章 大永昌寺第七十章 陪嫁第二十七章 刘珝第五十六章 巴结第二十九章 冷血的朱骥第一十八章 九姑娘第三十五章 扬眉吐气第四章 尝粪镇抚使第一十五章 选择第四十一章 孔府宴第五十三章 鸳鸯帕第八十四章 谁占谁便宜第三十章 朝堂反转第二十六章 纸糊三阁老第一十九章 福禄街第三十三章 刘瑾第一十三章 左右都是死第四章 尝粪镇抚使第五十三章 鸳鸯帕第六十六章 三个问题第六十三章 长生库第二十二章 隔空取物的秘诀第三十三章 刘瑾第二十四章 生存法则第七章 板藏与梁藏第六十章 蛛丝马迹第五十七章 时隔十一年,妖狐再现世第四十八章 成化朝第一狠人第二十六章 纸糊三阁老第四十五章 异灾计划第六十五章 暗道第七十二章 指银为金(一)第八十章 出城相迎第四十六章 说服徐永安第五十二章 无耻都御史第二十八章 言,兵器也第五十九章 召集人手第二十章 老瘸子第六十六章 三个问题第十章 似在水中,实在土中?第二十九章 冷血的朱骥第六十八章 那就我可不客气了啊第六十一章 大永昌寺第五十八章 妖狐往事第四十九章 常风,调任回京!第一十九章 福禄街第二十八章 言,兵器也第一十一章 天不绝我第十章 似在水中,实在土中?第一章 抄家总旗,常风第一十四章 漫漫黑夜,举火而行第四十三章 京中变故第五十四章 冲喜第七十二章 指银为金(一)第四十一章 孔府宴第六十章 蛛丝马迹第三章 大同婆姨与扬州瘦马第六十三章 长生库第四十六章 说服徐永安第八十五章 尚铭的家财第六章 粪藏第三十九章 晚生王守仁第五十二章 无耻都御史第四十章 刘大夏与衍圣公第二十四章 生存法则第七十二章 指银为金(一)第四十三章 京中变故第七十章 陪嫁第一十八章 九姑娘第六十九章 父亲的坟该不会喷火了吧第一十一章 天不绝我第一十六章 隔空取物第八十六章 节节高第四十四章 怀恩的勇气第五十章 虫豸第五十五章 老泰山!贤婿!哈哈哈!第一十一章 天不绝我第六十三章 长生库第六十三章 长生库第一十四章 漫漫黑夜,举火而行第四十三章 京中变故第五十章 虫豸第四十八章 成化朝第一狠人第八十章 出城相迎第八十六章 节节高第八十三章 蔚为壮观第八十二章 杀,贬,恕,弃,留,启第四十八章 成化朝第一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