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大明万胜

天启六年三月二十八

今天是江宁军得胜回朝的日子,天启皇帝天不亮就爬了起来,在皇后张嫣的服侍下洗漱完毕,宫女们则是捧来了一套大红色衣服,颜色非常的喜庆,就跟新郎官的衣服一模一样。

可以说朱由校长大这么大,头一次穿除了黄色以外的服饰,而这套衣服也叫做武弁服。

这套武弁服上部尖锐,弁身作十二缝,缀五彩玉珠,落落如星状;韎(mèi)衣、韎裳、韎韐。款式和颜色跟其他的礼服没有太大的差别,由于朱由校的肤色较为白净,加之今年的他也才二十一岁,是以穿上这套武弁服后,衬托得他很是有股清秀少年的味道。

张嫣将一枚刻着“讨罪安民”四个篆文大字的玉圭系在了朱由校的腰间,打量了一下自己的丈夫眼中露出一丝迷醉的神色,情不自禁的说道:“陛下穿上这套衣裳可真好看,臣妾还是头一回看到陛下穿这套衣服呢。”

朱由校哈哈一笑,脸上先是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伸手刮了一下张嫣的脸蛋调笑道:“你倒是真会哄朕开心。”

张嫣俏脸一红,辩解道:“才不是呢,妾身是真的认为这套衣裳好看嘛。”

朱由校又笑了起来,随后才轻叹了口气:“是啊,朕也以为这套衣裳很好看,只可惜朕登基六年了,还是第一次有机会穿这套衣裳,若非是杨爱卿,恐怕朕这辈子都没有机会穿了。”

武弁服也是明朝皇帝的典礼服饰之一,但不同于冕服、皮弁服或是通天冠服,武弁服是只有皇帝进行亲征、遣将或是迎接得胜还朝的将军时才有机会穿的礼服,朱由校登基六年以来一直都是深居皇宫,平日里穿得最多的也就是日常服,哪里有机会穿武弁服,今次若非要亲迎得胜归来的杨峰,恐怕他一辈子也不会穿上这件礼服。

看到朱由校脸上浮现出的那丝惆怅的神情,张嫣心里也暗叹了口气,脸上却微笑着握住了丈夫的手掌安慰道:“陛下莫忧,这世间之事有一就有二,今日陛下可以出城迎接得胜归来的杨总兵,焉知他日没有机会迎接更多的得胜归来的将士?如今大明在陛下的带领下国事一日强过一日,这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哈哈哈……”

朱由校哈哈大声笑起来,想到近年来有了大明皇家商行提供的不菲的钱财,又想到刚出现不久的土豆,他的脸上露出了欢畅的神情,有些感慨的说道:“是啊……想那杨爱卿为朕提供的近两百万两白银和那堪称神物的土豆,如今又得胜归来,朕想要出城亲迎杨爱卿,那些文官们都要阻止朕。朕实在是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连这样一位忠心为国的忠臣都容不下来,难道那些人的心都被狗吃掉了吗?”

说到最后,朱由校脸上浮现出一丝愤恨之色喝道,“有朝一日,朕一定要将朝堂上的这些蝇营狗苟全都扫出朝堂,还我大明朝一个朗朗乾坤!”

“陛下,慎言!”

张嫣被吓了一跳,他朝周围扫了一眼,看到身边只有自己的两名贴身宫女,这才松了口气,转头对俩人道:“适才本宫和陛下所言谁也不得泄露出去,否则你们知道有什么后果!”

两名宫女也吓得脸色煞白,赶紧跪了下来:“皇后娘娘请放心,奴婢决计不敢。”

看到张嫣如此谨慎,朱由校不由得安慰道:“梓童不必如此担心,这里除了你我二人便无他人。况且紫烟和夏荷又是你的贴身宫女,她们是决计不会说出去的。”

张嫣轻叹了口气:“陛下,正所谓君不密失其国,臣不密失其身,几事不密则成害。您可知道适才陛下所言若是传出去,那可就是把满朝的百官都给骂了,您又不是不知道那些人可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

听到这里,朱由校的神情也开始肃穆起来。他立刻联想到了晚明的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大案,尤其是移宫案距离现在才六年,朱由校作为当事人还记得非常清楚。

其实这三起事件本身并不是很重要,但这三件事却标志着明末的纷乱和衰弱的开始,也证明了那些文官集团是如何的肆无忌惮和猖獗,这件事若是换个时间,譬如换做是在洪武或是永乐年间,借那些文官十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做出这样的事。

朱由校用力握住了张嫣的小手,郑重的说:“梓童说得好,朕受教了。”

看到丈夫郑重的神情,张嫣却是嫣然一笑,犹如牡丹花开般美丽:“陛下严重了,夫妻本事一体,何必言谢?”

“好!那朕就先出去了。”朱由校低头在张嫣的脸上亲了一下,在张嫣还没来得及反映过来之前便哈哈大笑着大步走了出去,只留下在原地跺脚嗔怒的张嫣……

皇帝出行自然是极为隆重的,朱由校的銮驾在皇宫侍卫的护卫下浩浩荡荡的出了紫禁城南面的承天门,当队伍来到了北安门后又有数千名锦衣卫加入了护卫的队伍,紧接着文武百官也加入了行列。

当銮驾走到大街上时,发现整条大街上到处都是百姓,一行人一路向西而行,一直到了德胜门这才停了下来,而这时候整个德胜门外全都挤满了密密麻麻的百姓。

此时,德胜门外,作为皇帝的朱由校的銮驾自然是位于正中央,在朱由校的左边站着司礼监的秉笔太监魏忠贤,右边则是站着内阁首辅、上柱国太师顾秉谦,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黄立极以及丁绍轼、施凤来等阁老以及各部的尚书。至于那些五品一下的官员……不好意思,你们级别太低,还是和老百姓们站到一块去吧

三月的北京天气还是有点凉,朱由校在龙撵上呆着有些气闷,坐了一会后便走下了龙撵,魏忠贤赶紧迎了上来劝道:“陛下,外面风凉,您还是回龙撵上歇息吧,待会杨大人到了奴婢再让人禀告于您。”

“不了!”朱由校摆了摆手,“这点天气算什么,昔年成祖皇帝亲率大军五度深入草原追击蒙元余孽,那里可真是滴水成冰的的地方,为此成祖甚至驾崩在北征的途中,朕若是连这点冷都受不了还有什么脸面自称是成祖的子孙。”

看到朱由校连永乐大帝都搬了出来,魏忠贤还能说什么呢,只能苦笑着低头站到了后面。

朱由校左顾右盼了一会突然问道:“魏忠贤,成国公在哪?”

“陛下,臣在此!”

随着朱由校的声音,一名年约三旬的中年人大步走了过来。这名中年人长着一张国字脸,身材高大,他戴着云翅盔,穿着长身罩甲,还戴着臂手,都是明甲样式。身后背着弓箭,腰间悬挂着宝剑,甲叶似乎最新涂刷过,在初生朝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成国公朱纯臣。

朱由校看了眼威风凛凛的朱纯臣满意的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成国公,朕曾经在江宁卫的江东门千户所见过杨爱卿的卫所军士,可谓是一支精锐之师,杨爱卿的江宁军待会就要到了,日后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多向他请教一下,相信对你肯定会有所帮助的。”

朱纯臣眼中闪过一丝不满之色,不过京营之糜烂连小孩子都知道,他实在是不好意思说出京营也不比江宁军差这样的话来,只能是躬身说了句:“陛下放心,臣一定虚心向杨大人请教。”

朱由校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若能如此那就最好不过,希望爱卿不要让朕失望。”

“是……陛下若无事那臣就先下去了。”朱纯臣行了个礼这才退了下去。

魏忠贤看着面带悻悻之色的朱纯臣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转头看向了北面的官道,眼中异彩闪动,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时间又过了两刻钟,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两名骑着战马的斥候从北面远远跑来,他们一边跑一边大声喊道:“报……江宁军已至城外十里……”

时间又过了一会,又有两名斥候策马跑来,他们的声音又在前面响了起来:“报……江宁军已至城外五里……”

当第三波斥候赶到的时候,江宁军终于到了。

“到了……到了……江宁军到了!”

“快看啊……这就是江宁军吗?”

道路两侧的百姓们指着从远处慢慢靠近的江宁军脸上满是兴奋之色。

慢慢的……先是隐隐约约的人影,随后一阵咔嚓咔嚓的声音传了过来,紧接着所有人便觉得脚下传来了阵阵微微的颤抖。

不少人都被吓了一跳,怎么地面会有震动的感觉,难道地龙又要翻身了么?古代百姓对于自然科学的认知几乎为零,所以向来把地震称之为地龙翻身。

但很快他们便意识到这并非是地龙翻身,而是由于从对面开来的那支军队步伐实在是太过整齐,成千上万人一起用相同的节奏踏在地上时便会发出这种震动。

这时,刚才还是一脸不屑模样朱纯臣神情立刻变得凝重起来,他也算是行伍世家,虽然带兵的水平比起他的老祖宗第一代成国公张玉来说差得不止十条街,但最起码的眼光还是有的,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能一起迈出相同的步伐并不难,只要大家调整好走路的频率就可以了,可要是让成千上万人都用同一个频率走路,那样的难度可就太大了。

这时,初生的太阳终于爬出了山峰开始露出了他的呻吟,一抹金色的阳光开始照耀在大地上,慢慢的一抹鲜艳的红色旗帜开始出现在众人的面前,跟在这面旗帜的后面则是一队六人并排而行的军士。

这些军士全身都披着铁甲,火红的衣甲,火红的旗帜,外面还罩着火红色的鸳鸯战袄,一队队的军士迈着沉稳的步伐朝着城门走来,他们的脚步看似缓慢但却走得异常的沉稳,在他们的身上还笼罩着一股令人感到压抑的气息,有懂行的人立刻就看了出来,这是行伍之人特有的杀气,一股股浓烈到化不开的煞气、血腥气、铁血之气,在城北的上空蔓延着。

老百姓们纷纷面露慌乱之色,就连站在朱由校右边的文官们也是一脸的惊骇之色,绝大多数平日里只会夸夸其谈的他们何曾见过真正的铁血之师,今日一见自然是看得大惊失色,就连顾秉谦这个内阁首辅也是神情凝重的低声说了一句:“好一支大军,煞气竟然如此之重。”

朱纯臣此时早已没有了刚才那种不屑的神情,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煞白,他看了看周围那些维持秩序的经营兵丁们,发现那些平日里总是自吹神勇的家伙此时也是一个个脸色惨白,有的人甚至连多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

不一会,这支军队便走到了德胜门前,众人这时候才看清楚,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名骑着战马的年轻将领。这名将领同样穿着一身大红色的精良板甲,身后披着一件大红色的披风,只见他大声喊了一声,只听到哗啦一声,长长的队伍仿佛中了定身咒一般全部停了下来。

这名将领下了马,大步走到朱由校跟前单膝跪了下来大声道:“臣……大明南京总兵官,江宁卫指挥使杨峰,奉吾皇之命出征辽东征讨不臣,现奉命班师回朝向吾皇缴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杨峰的话音落下,在他的身后的军阵里也同时传了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声音。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好啊!”

听着身前传来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朱由校兴奋得满脸通红,他有些失态的快步上前一把将杨峰扶了起来,仔细打量了他好一会这才笑道:“爱卿,上次一别已有大半年,今日又得见爱卿朕心甚慰!”

杨峰站了起来,看着含笑看着自己的朱由校,又仿佛看到了大半年前那位缠着自己讲大明局势,讲西方世界局势以及历朝历代兴衰历史的年轻人,脸上露出了一丝感慨的神情。

他突然站直了身子,对朱由校大声道:“陛下,此地臣与建奴大战与锦州城外,共斩获建奴首级13268枚,杀死努尔哈赤第五子三贝勒莽古尔泰,并斩获其首级,缴获贼酋努尔哈赤大纛一面,特呈现与陛下!好叫陛下与我大明百姓得知,犯我大明天威者,虽远必诛!”

紧接着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大明万胜……”

“吾皇万胜……”

第九百六十二章 愧疚第三百一十一章 封赏第七百八十章活捉第四百三十六章 咱们撤兵第三百七十六章 残酷的肉搏战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杀人立威第八百四十九章 婉拒第五百二十七章 千钧一发第一千零九章 码头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奉陛下之名而来第八百三十七章 杨峰的烦恼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好东西第七百三十二章 鞑子也有火器?第一百零四章 崩溃(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恭喜你,你出名了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狗屁叨叨的破事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观察第三百八十六章 购买战船第七百五十九章 都留下来陪朕吧第五百八十六章 你们猜对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杀第七百九十四章 替我得罪人第八百七十八章 让我们用火枪和大炮来说话吧第九百零一章 是走是还是再玩一会第四百六十八章 下定决心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江南之乱(二)第七百六十九章 进攻和反击第三百九十六章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第八百四十六章 买车第八百零四章 讨债第九百一十九章 没有标题第七百一十二章 摊牌第一千二百章 悲剧就这样发生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火起第五百七十章 舍命陪君子第三百八十五章 争议第四百二十六章 对峙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明船队第三百三十九章 避嫌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把注意打到这里来了第七百六十六章 你是谁第一百三十章 立威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查案(五)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拜访第二百二十七章 激烈攻防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怒的朱由校第二百一十一章 入场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请教第三百二十八章密谋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我不背锅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家中第二百一十章 后金军攻城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乌合之众第六十三章 言尽于此第七百五十九章 都留下来陪朕吧第三百二十八章密谋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砸摊子第七百二十六章赶到第六百四十二章 城墙塌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刘香来投第九百八十六章 三省总督第五百六十四章 胆子太大了第四十三章 倾诉第八百零四章 讨债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说服第七百三十一章 浇冷水第六百九十一章 我有权制止你的违法行为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京城形势第八百章 深夜里的黑影第一百七十一章 心疼的徐弘基第一百四十五章 哑巴亏第十九章 认识嫦娥姐姐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督战队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江南之乱(十五)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砸摊子第七百六十七章 想逃是不可能的第三十七章 不同的声音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捏碎第一百零三章 崩溃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要如何处置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想屁吃第一百九十九章 这里是你们的天堂,也是你们的地狱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钞能力的威力第七百八十四章 无偿耕种第十二章 好高骛远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惊慌第五百七十一章 这么快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咯噔一声第三百八十五章 争议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讲事实摆道理第六百六十章 我又回来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霹雳手段第五百九十章 全面逼近第六百零三章 猪队友第二百三十六章 庆功宴第七百一十二章 摊牌第五十七章 江边对峙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骂大街第六百二十六章 求情第一千零九章 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