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第158章 高公纪:家贼,尔敢如此?

和高公纪一样,向宗回也选择穿上了甲胄。

别问为什么?

单纯就是气那个司马光!

高公纪和向宗回,早就打听清楚了,司马光为什么反对他们去熙河路。

怕他们去了熙河路生事,怕他们挑动战争。

所以要防患于未然,因此不能让他们熙河。

高公纪和向宗回都被气笑了!

他们都还没有去,就断定他们去了,就会生事,就会挑动战争?!

怎么?

我们高家人、向家人生下来就有罪?

我们都还什么都没干呢!

再说了……

我们去熙河路,奉的是皇命!

小官家和两宫叫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你一个连三省两府都没进,也不是御史言官的老东西,怎么手就伸的这么长?

还能管我们在熙河路做什么?

岂有此理!?

所以,两位国亲才在今日光明正大的穿上甲胄,就这样大摇大摆的在好多外戚子弟和勋臣子弟的簇拥下,进了宣德门。

这主要就是为了面子!

堂堂皇亲国戚,太皇太后的亲侄子,皇太后的亲弟弟要是被一个老东西随便说几句话,就要缩起头做事。

那以后在这汴京城里还怎么混?其他人怎么看他们?

高公纪和向宗回在内东门下递了帖子。

很快就得到了召见。

他们今天是来陛辞的,明天就要跟着从熙河路来的那几个西蕃大首领,一起启程前往熙河路。

不过,这两个家伙总算还是知道轻重的。

在内东门下就找了个地方,卸了甲,换上正常的公服才敢去保慈宫面前。

……

福宁殿。

赵煦此刻正在看书,宋用臣就悄悄的到了他面前,低声道:“大家,向宗回与高公纪入宫了,此刻正在保慈宫里拜谒两宫……”

赵煦点点头。

“两位国亲,乃是穿甲入宫的……”宋用臣兼着内东门司,自然知道每天入宫的人都是谁?又是怎么入的宫?

赵煦放下手中的书,问道:“两位国亲这么大胆吗?”

穿甲入宫,想做什么?

需知,内东门之后就是大内,大内之中除了御龙诸直和有带御器械的内臣外,是不允许有人持任何兵刃出入的。

连兵刃都不许,何况是甲胄?

要知道,甲可比兵刃威胁大多了。

民间玩刀玩枪玩弓玩弩的大有人在。

可谁要玩甲?

直接就会被定性为图谋不轨!

“那倒不敢……”宋用臣笑着道:“两位国亲知道轻重,在内东门下就卸了甲,换了公服……”

“嗯?”赵煦知道,肯定还有后续。

“臣听说,似乎太皇太后身边的粱惟简,也知道了此事……粱惟简又将此事告知了张都知……都知则将此事告知了两宫慈圣……”宋用臣平静的叙述着。

赵煦放下手里的书,站起身来,吩咐道:“走吧,去保慈宫!”

“别让两位国亲被训斥的太久!”

“要是骂哭了,可就不好了!”

……

赵煦到保慈宫的时候。

果然看到了两个国亲,直愣愣的站在殿中,低着头,瑟瑟发抖。

显然都被训斥了一顿狠的。

“官家……”

看到赵煦来了,无论是向宗回还是高公纪,都是如释重负,赶紧上前行礼。

“两位国亲免礼!”赵煦微笑着说道然后就到了帘前,给两宫问了安。

然后赵煦问道:“太母、母后,缘何不开心?”

太皇太后叹了一声,道:“官家来的正好!”

“看看这两个不成器的!居然敢穿甲入宫!”

“他们把国家法度,祖宗制度当成什么了?还嫌外面的人说的闲话不够多吗?”

赵煦微微笑道:“两位国亲如今不是没有穿甲吗?”

“太母、母后还请息怒!”

帘内的向太后顿时笑骂了一句:“六哥,你就尽护着他们吧!”

赵煦笑着说道:“两位国亲,皆我至亲,我不护着谁护着?”

这话一出,帷幕内的两宫,都是笑了一声。

太皇太后的脸色,也终于缓和了不少,对高公纪骂道:“今日要不是官家给汝求情,老身定要用家法,狠狠教训汝这个不孝子一顿!”

高公纪什么人?

一听就马上打蛇随棍上,拜道:“臣知道的,官家只是孝顺娘娘,不过是看在娘娘的面子上,才加了少许余泽,庇佑于臣……”

向宗回也说:“臣也明白,官家纯孝太后,对臣不过爱屋及乌……”

两宫听着,心情总算舒服了些,向太后对这两个家伙道:“尔等既然知道官家是因本宫和娘娘之故,才对尔等青眼相待,尔等就该明白,要报答官家,要效忠官家,不要给官家添麻烦……”

高公纪和向宗回都是耷拉着脑袋,规规矩矩的说道:“是!两宫慈圣教诲,臣等知错了……下次不敢了!”

然后又看向赵煦,躬身行礼:“臣等当誓死效忠陛下,为陛下赴汤蹈火!”

外戚就是这样的。

稍微给点阳光就得意忘形,一掐脖子就求饶。

尤其是高公纪、向宗回,现在都是三十来岁不到四十岁的年纪。

对大臣来说,这个年纪或许已经成熟了。

可对外戚来说,三十几岁刚好是最容易飘的年纪。

因为他们没有受过挫折,也没有尝过任何苦头。

可赵煦怎么能容许他们就这么认怂?

不行!

必须给他们打气加油助威,让他们知道——放心搞事,朕护着你们!

所以,赵煦笑着说道:“两位国亲不必多礼!”

“都是一家人,什么话都好说……”

“穿个甲而已又没有真的穿入宫中……也不是什么大事”

两宫听着,正要说什么。

赵煦却已经提前开口了:“不过,两位国亲当切记切记……”

“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当知,武,乃止戈也!”

“到了熙河切记勿要生事……”

帷幕内的两宫听着,顿时欢喜起来,都说道:“官家教训的好!尔等仔细着听了!”

“若是去了熙河,惹事生非,惹出祸事来!”

“即使官家护着尔等,家法也绝不容情!”

高公纪和向宗回,立刻就拜道:“臣等谨记陛下圣训,两宫教诲!”

赵煦看着气氛差不多了,就对两宫道:“太母、母后,既然两位国亲也都知道错了,也都记住了,不如就这样算了吧……”

说着,赵煦就吩咐着左右:“还不快给两位国亲赐座?!”

他自己则走入了帷幕之中,坐到两宫身边,当起了乖宝宝。

他知道的,两宫怎么舍得真的去责骂、为难高公纪、向宗回。

一个是亲侄子,一个是亲弟弟。

都是她们最亲最亲的人!

毕竟,无论是高遵甫也好,向经也罢,都只有两个宝贝儿子!

高家、向家就指着他们传宗接代,开枝散叶了!

……

高公纪和向宗回,出了保慈宫。

两人在宫阙下,对视了一眼。

他们知道,有人告密!

不然两宫慈圣如何知道他们今天穿甲入宫的事情?

在他们原本的算计里,这种事情两宫知道的时候,他们早就出了汴京了了。

到那个时候,两宫慈圣最多也就派人来告诫他们几句,不会像今天这样被当面训斥!

“若被我知是那个混蛋在慈圣面前说我的坏话……”高公纪咬着牙齿说道:“我必不饶他!”

向宗回也是用力的点头,说道:“今日错非官家救场,伱我不知要被两宫训斥多久!”

这能忍吗?

不能忍啊!

这两个家伙想了想,就到了内东门下,找了通见司的人,问道:“今日司直内东门的内臣是谁?”

通见司的人,怎么敢得罪两位国亲,立刻说道:“今日司直内东门的,当是官家身边的宋用臣和太皇太后身边的粱惟简……”

官家自是宋用臣通知的。

那么两宫呢?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家贼!”高公纪立刻在心中骂道:“尔敢如此!”

粱惟简是保慈宫太皇太后身边的人。

不向着他这个太皇太后的侄子就罢了,居然还敢告他的密?反了!

“粱惟简没这个胆子!”向宗回知道的,粱惟简是不可能冒着得罪国亲的风险,在两宫慈圣面前胡言乱语的。

所以……

高公纪点点头,对向宗回道:“国舅,此事决不能放纵!”

“必须查清楚!”

“某回家后,会与舍弟说清楚……”

向宗回也点点头:“某也会跟向宗良讲明!”

这是一颗钉子!

埋在两宫身边的钉子!

必须找出来,将它拔掉!

不然得话,他们以后还有好日子过吗?

特别是这两个家伙只要想起今天,错非官家护着他们,恐怕现在都还在保慈宫里挨训!

他们的心中的愤怒,就已经不可抑制!

……

司马光放下手里的书。

他的手微微颤抖。

两位国亲,公然穿甲入宫!

还带着人在宣德门下招摇过市!

他们这是赤裸裸的挑衅,也是没有将国家法度放在眼中!

他们在汴京都敢穿甲入宫,到了熙河路,岂不是就要掀起风浪了?!

“纯甫!”

司马光说道:“为老夫准备纸笔……老夫要上书弹劾!”

这个事情,司马光觉得他必须管。

范祖禹咽了咽口水,连忙劝道:“司马公……不可啊……”

本来两宫就已经因为外戚的事情,对司马公很有意见了。

现在再上书弹劾外戚,不是明着去触霉头?

再说了……

范祖禹拉着司马光的衣袖子,道:“此御史之事也!”

“明公若是强行参与,不仅仅得罪两宫,更会落把柄给新党群小……”

“还请明公忍耐……”

司马光摇摇头,道:“老夫若连上书言说外戚的资格都没有了!”

“那留在汴京还有何用?”

“今日就启程回洛阳好了!”

范祖禹顿时急了,连忙再次劝道:“司马公,您即使不为天下事着想,也该为少主着想啊……”

“若连您都弃少主而去汴京城群邪当道……”

“天下何辜?苍生何辜?”

司马光听到这里,才终于闭上眼睛,深深的吁出一口气,道:“也罢……也罢……”

“为了少主,老夫且忍了这一回!”

这对他来说,是前所未有的牺牲!

更是前所未有的退让!

因为,在过去十五年中,他在洛阳都是不平则鸣!

从来不在乎汴京的天子喜不喜欢,也从不在乎,新党大臣怎么看。

他就写他想写的,他就说他想说的。

也就是现在,也就是如今,在宫中陛见了少主,知道了少主聪俊仁圣后。

他才终于有了牵挂,也才终于肯做出这样的让步。

“不过……”

“若是汴京无人上书,谈论此事……”司马光道:“那老夫也依旧会上书言此!”

范祖禹听着,总算松了口气。

只要这位老相公现在不去触两宫霉头,那一切都还好说!

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30章 赵煦:我还只是一个孩子啊第593章 闻战则喜(2)248.第236章 刺激经济199.第189章 文彦博:汝若是男儿身,那该多第573章 外交(1)469.第445章 战后(1)400.第380章 欲加之罪第546章 让英雄去对付英雄,让好汉去收拾好汉136.今天没有了358.第339章 王安石:少主是否有一个大计划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惊魂一日(1)449.第426章 韩绛:累了,毁灭吧!218.第207章 辽使眼中的魔法:交子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453.第430章 有人要反攻倒算91.第90章 至善至仁(2)第9章 蔡确的野望第571章 寿宴(3)364.第344章 千古佳话411.第390章 斗纽与带泄第625章 赵煦:尔等竟敢孩视于朕?396.第376章 欠了朕的钱不还,还想白嫖朕?374.第354章 弟弟们第575章 混乱的东南亚(1)第597章 西北狼烟(2)第624章 拽厥嵬名二进宫(4)第47章 司马光455.第432章 李常杰:老夫将再次拯救大越第541章 格物风潮(1)148.北宋弓箭手营田制度第33章 瞬间爆炸!(求月票,求打赏,求追读454.第431章 交趾群臣:北朝能签澶渊之盟,485.第459章 司马光:只要陛下是知老夫的就第588章 逼捐(5)第557章 西南忠孝之家257.更新要晚一点184.第175章 迂回370.第350章 升平楼之问224.第213章 黄履请郡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303.第288章 吕嘉问:子继父道妙啊!第17章 母子(1)315.第299章 各有稻粱谋403.请假条第36章 命运之日(3)312.第297章 三国刊行463.第439章 还不如让吕惠卿来呢!481.感冒了481.感冒了第34章 命运之日(1)第572章 文彦博:妥了!142.最后一天,求月票!328.第312章 工具人司马光(2)第522章 和离408.第387章 立功心切的大宋武将们225.第214章 开心的王安石第506章 入瓮258.第244章 黄金的呼唤(1)200.第190章 赐进士出身第555章 逆鳞113.第109章 想卡位塞人的曹家193.第183章 过犹不及207.第197章 西夏的条件494.第468章 宽厚仁圣409.第388章 开启潘多拉的魔盒200.第190章 赐进士出身第556章 现实的天龙八部191.第181章 太皇太后:下发!立刻下都堂!144.第137章 火上浇油463.第439章 还不如让吕惠卿来呢!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终于死心了442.第419章 谋国(求订阅)203.第193章 兀卒第514章 贾种民:汴京城能自己长金子了!(新春快乐)233.第221章 这条鱼有点大第612章 司马光之死(3)205.第195章 汴京沙盘263.第249章 新役法(2)98.第95章 文彦博回京 (求追定,求月票啊!132.第127章 分裂的痕迹195.第185章 赵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兴,392.第372章 优秀的匹配机制第16章 王珪的心思第549章 圣天子(2)237.第225章 赏罚要速第501章 出幸文府(2)125.第120章 君前独对第49章 高太后:太子果然这么说的吗?502.第476章 辽国 高丽交恶之始447.第424章 开战178.第169章 无语的吕公著第502章 朕根本不喜欢钱!别拿钱考验朕!第628章 舆论造势462.第438章 有关皇后的想法195.第185章 赵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兴,第533章 招安潮下的海贼们(2)第626章 圣明天子第539章 坐而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