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第166章 自有大儒会为朕解经

第166章 自有大儒会为朕解经

第二天,沈括再次进入皇城。

很快,他就被召见,召见之地,依然在崇政殿便殿。

沈括到的时候,便殿内外,依旧甲士林立。

沈括被内臣引领着,到了殿中,便见着少主已经端坐在御座上。

“臣提举专一制造军器局括,恭祝皇帝陛下圣躬万福!”沈括规规矩矩的持芴两拜。

“免礼!”殿上的少主吩咐着:“给沈爱卿赐座!赐茶!”

一条椅子被搬到了沈括身后,一盏雪白的茶汤,送到了沈括手中。

沈括谢恩再拜,然后才坐了下来。

御座上的少主,却在这个时候,拍了拍手。

一直侍奉在少主身边的内臣,就对着他躬身一礼,然后领着身后的宫女、左右的近侍,统统离开了殿上,推到了另外一侧的便道上。

显然,这是少主早就吩咐过的事情。

沈括的心情,莫名的紧张了几分。

他坐在椅子上,喝了一口茶汤,缓解了一分紧张后,才持芴说道:“臣启奏陛下昨日,都堂执政章惇曾奉两宫慈圣旨意,到了专一制造军器局中……”

“章惇?”殿上的少主听到章惇的名字后,语气竟有了一分调侃的味道:“他到专一制造军器局中,看了胆水浸铜之法,他怎么说?”

沈括低下头去,答道:“章执政言:神乎其神!此非方术乎?”

少主非常好奇的问道:“爱卿怎么回答的?”

“臣答:此格物致知也!”

“章执政问:何谓格物致知?”沈括颤抖着身子,说着:“臣不能对……”

“故入宫,求陛下赐教……”

“何谓格物致知……乞陛下圣训……”

这才是他今日入宫的重点所在。

什么是格物致知?!

总不能他这个当臣子的一拍屁股,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解释吧?

万一解释错了岂不是马屁拍到了马大腿上?

所以,必须天子亲口画出范围或者指定一个方向。

……

赵煦看着沈括的样子,深感欣慰。

“不枉朕费尽心思,也要将汝从随州召回!”赵煦在心中想着。

对赵煦而言,沈括的优点太多了。

懂技术、懂工程,主观能动性强,进取心旺盛,还是个待制级别的文官士大夫!

最重要的……

看看人家这灵活的身段!

苏颂能有这样的身段吗?没有!

“所谓格物致知……”赵煦站起身慢慢的走下御阶,来到靠近沈括的地方。

对沈括招了招手。

沈括连忙持芴凑了过去,凑到君前三五步的地方,他才停下来。

然后,他听到了少主稚嫩的声音轻声说道:“圣人不是很早就已经说过了吗?”

“致知在格物!格物然后知!”

“天地万物,皆如此道也!”

“为何胆水之中放入生铁,就可以得到铜泥?”

“为何不是其他东西?”

“这其中必然有着缘故、道理!”

“圣人之义理,也必然蕴藏在其中……”

沈括听着,咽了咽口水,拜道:“请陛下明示……”

“天地万物自有其形态……”赵煦说道:“正如水加热,会有水气,水气遇冷又会凝结成水珠……”

“阴阳造化之妙,莫过于此!”

“这胆水遇铁,便有铜出……”

“会不会也是如此呢?”

“这就是沈提举要做的事情了!也是需要沈提举,以圣人经义解释的了!”

沈括听着,明白了,懂了。

用圣人的道理,来解释胆水炼铜。

这倒是难不倒他!

再怎么说,他也是儒臣!

一身儒学造诣,虽然称不上顶尖,却也是当代一流的学者。

儒家经典烂熟于心,可以信手捏来。

譬如,在这一刻,沈括就想起了当代的诸多学派的解释。

张载的气学说——万物皆气,理在气中。

于是,推崇士大夫‘以德识物,道济天下’。

他也想起了王安石三经新义之中的一些描述……

只是如今王安石还在,最终解释权在王安石手中!

那个拗相公,实在难搞!

同样,二程的儒学解释,也被他放弃了——活人在呢!你瞎扯小心被人家打上门来。

邵雍对于天地的一些理解,也可以用上。

麻烦之处在于,邵雍之子邵伯温是个难搞的。

胡媛、周敦颐两位先生的一些见解,似乎也用得上!

这样想着,沈括便低下头去,持芴而拜:“臣明白了!陛下教训,臣铭记在心!”

赵煦点点头,忽然问道:“沈提举,章子厚昨日问了格物致知……今日提举回去后,会和章子厚也提及君前对问的事情吗?”

沈括先是摇摇头,但当他看到少主嘴角的笑容时,又点点头。

赵煦微笑着:“此间事,卿知,朕知,章子厚就让他去猜吧!”

“而余者……就不必知道了!”

“臣谨遵陛下旨意!”

沈括听懂了。

今日在这里发生的事情,他个人知道就好了,但可以透露一些细节,或者暗示,让章惇去猜。

而其他人,则绝不能说。

只是……

少主对章子厚的态度,有些微妙啊!

沈括已经看出来了,这位少主虽然掩饰的好,但可能是因为在私下,没有外人在场,所以他每次提及章惇章子厚的时候,竟多是调侃、玩笑、恶趣味一样的心态!

……

送走沈括,赵煦弹了弹衣袍,然后微微吁出一口气。

他倒不是没有想过,干脆和沈括挑明现代的一些化学常识的事情。

可是,那太过惊世骇俗了。

而且,沈括也未必接受得了,当今天下的士大夫们就更不必说了。

还是先用儒家理论包装一下,先让人们知道有这些事情、道理和规律的好。

至于将来?

自有大儒为朕解经!

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也自有科学精神诞生!

当然,如此一来,也难保不会出现一些抱着孔孟之书钻牛角尖的人。

可,这有什么关系呢?

赵煦在现代的时候,还认识过几个相信地球是平的,认为人类是所谓的耶和华创造的洋妞呢!

但这一点也没有妨碍赵煦和她们发生一些促进国际不同民族宗教文化交流的事情。

“走吧!”赵煦对着迎上来的冯景吩咐:“先去坤宁殿里,给母后请安!”

这一章,先补昨天欠的两千字!

(本章完)

345.第328章 战前部署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试牛刀388.第368章 熬鹰与义商第598章 西北狼烟(3)322.第306章 猛踩油门106.第102章 章惇在暗中观察 【四更12000字359.第340章 朕祈雨成功了!78.第77章 失眠的章惇299.第284章 不可治罪445.第422章 廷推之议310.第295章 生日156.第147章 赵煦:乌鸦们,起来干活了!449.第426章 韩绛:累了,毁灭吧!460.第437章 心潮澎湃的刑恕450.第427章 廷推(1)282.第268章 再次接头262.第248章 新役法(1)第480章 朕爱大臣!477.第452章 血手人屠章子厚104.两宣麻大拜除。380.第360章 既要又要还要第12章 刘惟简220.第209章 乃圣乃神,乃文乃武400.第380章 欲加之罪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韩绛502.第476章 辽国 高丽交恶之始374.第354章 弟弟们136.今天没有了83.第82章 进击的曾布243.第231章 别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491.第465章 要顾全大局啊第604章 回扣发挥了作用318.第302章 苏辙 (补更1)83.第82章 进击的曾布173.第164章 报功130.第125章 心累的司马光第645章 宋夏交子138.第132章 太皇太后的转变193.第183章 过犹不及86.第85章 赵煦上上辈子的梦魇记忆145.第138章 广告牌(6000月票加更!)292.第277章 蔡京:我就要飞黄腾达了!92.人事原因。第608章 战局(2)98.第95章 文彦博回京 (求追定,求月票啊!216.第205章 赵煦的底牌第560章 封赏(1)213.第203章 养女171.第162章 提醒沈括第44章 两宫听政第547章 向宗回 高公绘: 我也可以听话,我也可以做事第534章 仁义在口,刀剑在手(1)293.第278章 深夜边报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韩绛第28章 高太后:误会了啊443.第420章 司马光的最后执念84.第83章 烦躁的钓鱼人234.第222章 辽国还得感谢大宋 【9000月票加257.更新要晚一点405.第384章 小官家是圣君啊!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185.第176章 动物园之说第43章 茶艺大师第582章 大和尚的钱,三七分账第508章 宰相的交易345.第328章 战前部署267.第253章 张茂则之死(1)191.第181章 太皇太后:下发!立刻下都堂!314.请假条107.第103章 想要为国捐躯的赵煦231.第219章 辽使的算计第544章 司马光的病情484.第458章 开门!市场经济!304.第289章 宋辽友谊,蒸蒸日上!( 电饭煲265.第251章 兰州第622章 拽厥嵬名二进宫(2)159.第150章 软肋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432.第409章 宋誓(1)438.第415章 战前的双方240.第228章 难得硬气的太皇太后第576章 交趾的命运116.第112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 高公纪的美官113.第109章 想卡位塞人的曹家235.第223章 赵煦的解释495.第469章 转移视线第491章 赵佶想改生辰?第508章 宰相的交易377.第357章 琼林苑会议(1)496.第470章 唯恐天下不乱的赵煦382.第362章 奇兵突起第498章 熙河(1)240.第228章 难得硬气的太皇太后464.第440章 南方有孤忠?不!南方皆忠臣第513章 城管祖师爷(2)87.第86章 京东铁马(1)380.第360章 既要又要还要360.第341章 稳重的天子 (1000月票加更)215.今天更新晚一点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