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拉扯

第20章 拉扯

当天晚上,赵煦用过晚膳,正准备去花园散步消食。

冯景就来通报:“殿下,保慈宫皇太后殿祗候老宗元,奉娘娘旨意来了!”

“老宗元?”赵煦微笑起来。

这可是个熟人!

上上辈子赵煦殿中的祗候内臣就是此人了。

赵煦亲政后,就被贬出了京城。

之所以没取其性命,只是念及九年朝夕相处的感情罢了。

不然,杖毙都是轻的!

“请他进来说话吧!”赵煦保持着笑容。

“是!”

片刻后,一个身材瘦弱、白皙,约莫三十岁上下的内臣,就被带到了赵煦面前。

“臣,皇太后殿邸候宗元,敬问延安郡王无恙!”

赵煦点点头,道:“我无恙!”然后,他就坐直了身体,审视了一下这个上上辈子的熟人,结果赵煦发现,哪怕是曾经和他朝夕相处了几近九年的老宗元,他也差不多将对方的模样忘掉了。

便在心中感慨了两声,才接着问道:“太母遣邸候来,可有旨意?”

老宗元低着头答道:“娘娘有感殿下纯孝,是命臣来给赐殿下玩物……”

说着就要从怀中取出一份礼表来。

赵煦摇摇头,道:“太母好意,我心领了!”

“然则,我正是读书之时,不可玩物丧志也!请祗候转告太母,便言:太母慈爱,孙臣感激涕零,然孙臣已立志读书,太母若赐,请赐圣人经书!”

说完,赵煦就对冯景招手:“冯景,且将老祗候送出殿去!”

上上辈子,在高太后阴影下蛰伏、学习了整整九年。

赵煦还能不知道,高太后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又如何不知道,他该说什么话,才会叫高太后开心?

……

老宗元回了保慈宫,见了高太后,将在庆宁宫中的事情,说与高太后知晓。

高太后听完,沉默片刻,才道:“果是天佑大宋乎?”

迄今为止,六哥在她面前表现出来的是孝顺,是聪明,是懂事,还有好学。

几乎就是她心目中完美的孙子。

于是,就将粱惟简叫到她面前,低声问道:“老身听说,汝妻子擅长女工?”

粱惟简俯首答道:“贱内粗艺,不值入娘娘眼!”

“着她私下秘缝一件小儿衮服,以备非常之时!”高太后吩咐着。

粱惟简抬起头,有些错愕,然后迅速的低下头去:“臣明白了!”

然后,高太后对老宗元道:“六哥既爱读书,汝明日便去翰林学士院,命学士院有司,上《春秋》之经义,送去庆宁宫,着六哥好生研读!”

王安石推崇孟子,要‘一道德、同风俗’,批驳《春秋》为断烂朝报。

高太后就反其道而行之,赐春秋与皇子。

……

翌日,赵煦如同往常一样起来,洗漱完毕,正欲用早膳。

老宗元就又来了,他还带来了,高太后赐的书。

《春秋》。

赵煦命冯景将高太后所赐的春秋接下来,当着老宗元的面,放到自己的书案上,表示一定会认真学习。

待老宗元一走,赵煦走到书案前,看着那几本崭新的书籍。

“太母果然是太母!”

不过,赵煦会认真的读这些书的。

他不仅仅会认真读,还会做记注,不仅仅会做记注,还会写读后感。

写完之后,还会命人送去保慈宫,给高太后看。

上上辈子为君十五载,又留学十载。

赵煦已经知道,事情是做给人看的。

就如礼法,是做给活人看,而不是死人看的一样。

便让冯景搬来椅子,他坐上去,瘦弱的小小的身体,靠着椅背,多少有些滑稽。

但他依然坐着,端端正正的坐着。

然后,拿起一本春秋,开始阅读起来。

说起来,也是奇怪,自从在庆宁宫中醒来,重归少年之后,赵煦已经很久没有咳嗦了。

可能和赵煦只喝过滤后的白开水有关,也可能和他规律的作息有关。

不管怎样,他的身体,确实比上上辈子要好。

想到这里,赵煦就对冯景道:“冯景,替我去太医局,招呼一声,着太医钱乙,明日入宫为我诊脉!”

想了想,赵煦补充道:“再与太医局吩咐:往后太医钱乙,每五日入宫,为我诊脉一次!”

这是赵煦在现代学到的经验。

要想身体好,定期体检少不得。

如今,没有那些现代的仪器,就只能让钱乙,多辛苦辛苦了。

五天诊脉一次,应该就可以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之中。

如此,善战者无须赫赫之功!

……

当天下午,高太后想起了自己赐给庆宁宫《春秋》的事情,于是招来刘惟简询问。

刘惟简自然不敢隐瞒,

“六哥果真在读书?”高太后听完粱惟简的报告,顿时就奇了。

虽说,皇宋皇子们,喜爱读书,不是什么新闻。

可六哥才多大?

八岁的孩子啊!

旁的孩子,这么大的时候,会知道要读书?就算知道得读书,他们有那个自律心吗?

这六哥也太懂事,太乖巧了!

粱惟简低头答道:“奏知娘娘,庆宁宫中诸人皆言:延安郡王今日早起之后,便为大家抄写佛经,然后读娘娘所赐之经书,还曾与人言:太母厚爱,赐我经书,奈何我年幼愚钝,多有不解之处,实在惭愧,恐有负太母厚爱!”

这些事情,粱惟简知道,他不说其他人会说的。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是人,会愿意替那位深居于庆宁宫的皇嗣扬名!

而且,粱惟简还明白,在这个事情上,他但凡有一个字隐瞒,一旦被查出来。

那就是大罪!

死全家的那种!

更将授人以柄,外朝的士大夫们只要听到一点风声,就会拿来做文章——看吧,我们都说了,阉寺之人,不值得信任吧?!

“这样啊……”高太后内心是欣慰的。

不仅仅是因为六哥懂事。

更因为六哥对她的尊重!

她赐下的经书,六哥真的在读!

这种尊重,这种态度,让高太后非常受用,也非常满意。

“官家真是好福气!”高太后说道:“老身有此佳孙,甚幸之!”

在高太后身边的粱惟简,深深低下头去,他知道的,该押注了!

……

注:祗候,恭候、顺服之意。续资治通鉴长篇记载‘……粱惟简兼太皇太后殿祗候,老宗元兼皇帝殿祗候’记在四月八日密记条。

注2:续资治通鉴长篇卷三百五十一记载:神宗弥留,后赦中人粱惟简:令汝妇制一黄袍,十岁小儿可衣者,密怀以来。

(本章完)

479.第454章 条约与尊号第31章 首议立储,王珪失分(求追读,月票第598章 西北狼烟(3)第644章 视察193.第183章 过犹不及157.第148章 望母成龙368.第348章 交子务234.第222章 辽国还得感谢大宋 【9000月票加306.第291章 汴京义报第623章 拽厥嵬名二进宫(3)第607章 战局(1)200.第190章 赐进士出身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试牛刀235.第223章 赵煦的解释294.第279章 两宫:竟有人结党?好贼子!第21章 王珪的选择第485章 王家是病虎291.第276章 还是钓鱼第625章 赵煦:尔等竟敢孩视于朕?175.第166章 自有大儒会为朕解经第646章 朕才不需要大臣的把柄!136.今天没有了375.第355章 陛下,请听臣解释!91.第90章 至善至仁(2)第531章 点下重商主义的第一个点数第568章 见贤思齐199.第189章 文彦博:汝若是男儿身,那该多443.第420章 司马光的最后执念484.第458章 开门!市场经济!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败307.第292章 苏轼在登州119.第114章 司马牛第536章 公摊与房贷445.第422章 廷推之议94.乙未日加封、推恩名单第587章 逼捐(4)【还债140】第561章 封赏(2)243.第231章 别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248.第236章 刺激经济225.第214章 开心的王安石399.第379章 原木立信383.第363章 神仙下凡也难解288.第274章 两宫:又有人要来欺负我们孤儿193.第183章 过犹不及240.第228章 难得硬气的太皇太后414.感冒了。273.第259章 灵驾发引240.第228章 难得硬气的太皇太后317.第301章 天胡开局410.第389章 交子开始流通第5章 心动的皇后156.第147章 赵煦:乌鸦们,起来干活了!386.第366章 谋国第13章 乖巧懂事462.第438章 有关皇后的想法第569章 寿宴(1)240.第228章 难得硬气的太皇太后430.第407章 虚空造牌第578章 极限施压第538章 吐蕃使者278.第264章 君臣独对(1)142.最后一天,求月票!445.第422章 廷推之议336.第319章 开战!开战!(4)第499章 熙河(2)345.第328章 战前部署193.第183章 过犹不及第595章 战前(2)376.第356章 大奥295.第280章 蔡京499.第473章 白嫖就是香!(感谢十二月的星250.8月总结,九月展望。191.第181章 太皇太后:下发!立刻下都堂!223.第212章 赵煦:《字说》有问题?不可能480.第455章 韩绛被人恨死了445.第422章 廷推之议139.第133章 好人就会被人欺负477.第452章 血手人屠章子厚244.第232章 梁太后:假意悔过,日后再犯 (454.第431章 交趾群臣:北朝能签澶渊之盟,201.第191章 赏功257.更新要晚一点274.第260章 司马光和汴京新报355.第337章 苏轼在登州361.第342章 种家兄弟 (1)234.第222章 辽国还得感谢大宋 【9000月票加490.第464章 重商主义的萌芽之地227.第216章 赵煦鸠占鹊巢的计划 (8500月票第619章 战局(1)346.请假条第25章 真香282.第268章 再次接头151.第142章 互相渗透 (6500票加更!)413.第392章 童贯的野望254.第241章 威权立矣!213.第203章 养女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韩绛第4章 扼住命运的咽喉434.第411章 国书与报告第522章 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