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命运之日(3)

第36章 命运之日(3)

福宁殿前,无声的御龙直们,笔直的站立着。

穿着甲胄,全副武装的大将,将那柄跟随了他南征北战无数岁月的斩马刀,拿在手里。

身旁,数十名亲卫士兵,紧紧簇拥。

他望向前方,看向那内东门下,正拖曳而来的皇后、皇子、宰臣队伍。

于是,他长舒了一口气。

“终不负官家托付矣!”这大将轻声说着。

左右将领,也都是跟随了他十数年的亲信,看着这个始终带着他们冲锋在前的将军。

有人忍不住低声说道:“殿帅,您何必如此?”

“自古以来,大将参与皇家家事,大都下场惨淡啊……”

这大将摇头道:“不然!我受官家大恩,为官家亲拔为天下武臣之首也!”

“自蒙官家恩遇以来,常立功在后,赏拔在前,今当报效之时,虽死何憾?”

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当年,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三班小使臣。

是官家亲自拔擢他,赏识他,委以重任,予以信用!

一路将他这个当年,小小的三班小使臣,拔擢为国家大将,升任正任节度使,用为三衙殿帅,位在天下大将之上!

他永世都不会忘记,官家在拜将制词之中,对他寄托的厚望和信任!

“祈父之官,司王爪士!上将之任,为国虎臣……惟威爱足以临下,惟忠义可以报君!勤懋乃心,钦迪朕意!”

去年,又加恩下诏,勉励他说:“严严三帅,夜警于帷宫。既获考于礼文,宜肆均于神惠!”

君以国士用我,我当以国士报之!

结草衔环,冲锋陷阵,马革裹尸,在所不辞!

身旁的将领,看着自己的将主坚定的神色,叹息了一口气,道:“即使如此,您也不必亲自来此啊!”

“您是殿帅,一举一动,皆摇动人心!若叫其他宗室看到了,难免有人说闲话的……”

大将摇头,坚定的道:“正是如此,我才要甲胄来此,护卫皇嗣!”

“以此震慑奸邪,威慑乱臣!”

“尤其是皇族之人!”

“我要让他们看到,皇子嗣储,天意人心也!”

“敢有作乱者,先问过我手中兵刃!”

说话间,宰臣们簇拥,御龙直们护卫的皇后、皇子仪卫就到了近前。

这大将率着部下,当即退避到一旁,然后长身而拜。

大将看着那步撵帷幕珠帘内的皇子身影,更是热泪盈眶。

他的使命!

官家托付给他的使命,总算是幸不辱命!

……

步撵,在福宁殿前落下。

赵煦端坐在其中,隔着珠帘,远远的看到了一位身材魁梧,穿着衷甲,持着斩马刀,远远的就对着他长身而拜的大将。

“燕达啊!”赵煦在心中感慨着。

“你的命运,我也已经改变了!”他悠悠说着。

上上辈子,元祐三年七月初九。

检校司空、河南郡开国公、持节武信军节度使、殿前司都指挥使燕达燕逢辰暴毙于家,年仅五十九岁!

这个在赵煦立储之前,为他扫清了无数障碍,为他遮蔽了无数风雨的大将。

在立储时,亲自带着兵马,为他值守宫宿的殿帅。

在登基之日,亲自持着兵刃,立在宫闱前,公开放话:“天子新即位,我坐甲于此,以备非常,万一有奸人随皇族而入,则事起不测,又岂能人人可辩?”的忠臣。

就那样死在家中,没有人知道死因,也不会有人去调查死因。

但燕达口中的所谓皇族是谁,所谓奸人又是谁?

一目了然,无须多言!

这本来也只是犯忌讳而已。

可这种级别的大将,只要不造反,不谋逆,再怎么犯忌讳,也会被纵容、优容,顶多申斥、罚铜,了不起,降上几级罢了。

此国朝善待大将之制也!

但是……

赵煦低下头,他知道的,在他亲政后,全面彻查了他立储前后、登基前后发生的种种事情。

所以,他知道,燕达说那样的话,给他自己惹下了多大的麻烦!也叫他被多少人,视作了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如今,赵煦提前三天,来到了他忠诚的福宁殿。

无数危险,无数暗雷,无数日后元祐时期种种乱流的源头,因此被提前排除。

燕达,就不再是那个元祐群臣眼里的眼中钉。

他的命运,或许已经改变,他或许不必在五十九岁,这样一个武将最黄金的年纪暴毙。

而,这正是赵煦努力的原因。也是赵煦之所以要委曲求全,在高太后面前表演的原因所在。

赵煦深深的看了一眼燕达的方向,然后,就被向皇后抱着,走下步撵。

宰臣们,在他身后,低着头,持着玉芴,紧随其后。

福宁殿的正门,已经被人打开。

他深邃的宫阙,向赵煦敞开。

那大宋最高的权柄,也向赵煦张开臂膀。

一个内臣,从大门中走出来。

赵煦看着,他知道,那是石得一!

这个他父皇最忠诚的内臣,也在元祐垂帘时期,被旧党们攻仵的‘四凶’之一。

他持着一根净鞭,走到福宁殿的御阶前。

双手轻轻一挥,净鞭撕裂空气,发出清脆的声音!

“皇后、皇子、宰臣入觐!”

在福宁殿东阁的屏风后,被高太后旨意传来的起居郎、中书舍人蔡卞,开始提笔,在天子实录的御册上,写下文字:

元丰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庚寅,宰臣上表皇太后,请谒皇子庆宁宫,恭请皇子移殿,皇太后慈旨亲答:可!

时日,辰时,宰臣朝皇后、皇子于庆宁宫,群臣入见,称颂皇子精俊,可堪社稷,皇后谢群臣,言:我儿日后尚需诸位髃臣辅弼保佑。

群臣上贺之,皆曰:皇子既蒙皇后殿下亲自抚养、保佑,实乃祖宗之幸,天下之幸也!

于是皇后携皇六子、延安郡王,为宰臣拥戴,入福宁殿正殿,朝上御前。

时日也,皇子移殿福宁殿,中外欣然,朝野称颂。

放下笔墨,蔡卞低头检查了一遍文字,确认无误后,将这一份文字,放到一旁,命人去誊写,然后送皇太后、皇后、宰臣确认。

而在他身前,屏风之前的殿堂上。

皇后抱着的皇子,已经走了进来。

帷幕摇动,殿中宫人、内臣、太医,都已经站起身来,向着正走向天子御榻帷幕内的皇后、皇子行礼。

而在帷幕中,高太后已经换上了太后舆服。

皇后舆服,也已经被人准备好了。

只等着皇后入内,然后在禁中后殿更换。

同时,皇太后已经命人,传召来六部大臣到福宁殿候旨。

吏部尚书曾孝宽、礼部尚书韩忠彦、户部尚书王存,翰林学士承旨邓润甫、翰林学士曾布,都已经在福宁殿外的回廊侯旨。

此外,高密郡王、安化军节度使、大宗正赵宗晟,相州观察使、同知大宗正事赵宗景,以及嗣濮王赵宗晖,也都被皇太后派人去传召过来见证。

感谢孔春申打赏的1500起点币,感谢 sdtwk打赏的500起点币,感谢金名合鸟、钟元zhongyuan打赏的100起点币

(本章完)

161.第152章 撤退第32章 向皇后:远近亲疏,一目了然 (求追180.第171章 吕公著的上书194.第184章 司马光请郡226.第215章 罢三路保甲第502章 朕根本不喜欢钱!别拿钱考验朕!220.第209章 乃圣乃神,乃文乃武第39章 太子(2)466.第442章 决战之前192.第182章 文彦博:司马十二要倒霉了第571章 寿宴(3)249.第237章 重赏之威!280.第266章 伴读和涟漪第494章 安惇:我太想进步了404.第383章 春秋决狱382.第362章 奇兵突起195.第185章 赵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兴,第21章 王珪的选择第602章 开战(2)第569章 寿宴(1)第526章 文彦博:还是得继续攒嫁妆94.乙未日加封、推恩名单第7章 向皇后的手段第580章 你怎么穿老刘家的衣服?116.第112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 高公纪的美官243.第231章 别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288.第274章 两宫:又有人要来欺负我们孤儿385.第365章 南下的人们405.第384章 小官家是圣君啊!268.第254章 张茂则之死(2)第509章 朕受伤了,需要哄才能起来第589章 绝杀第526章 文彦博:还是得继续攒嫁妆第44章 两宫听政419.第397章 伤兵院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惊魂一日(1)146.七月总结,八月展望。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50章 两位王叔159.第150章 软肋233.第221章 这条鱼有点大第498章 熙河(1)第50章 两位王叔375.第355章 陛下,请听臣解释!第9章 蔡确的野望469.第445章 战后(1)373.第353章 向太后的提醒第582章 大和尚的钱,三七分账389.第369章 赵煦:他们应该感恩戴德第42章 卡bug第580章 你怎么穿老刘家的衣服?第483章 耶律延禧:孤必报今日之仇248.第236章 刺激经济208.第198章 横渠门下第581章 财神爷爷下凡了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245.第233章 太医局改革254.第241章 威权立矣!95.第92章 上货!上货!(1)217.第206章 再次打窝291.第276章 还是钓鱼第478章 吴安持:我必令汝家破人亡153.第144章 吕公著:君不见唐代牛李党争乎第26章 曾布第603章 环庆路就是绞肉机第595章 战前(2)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449.第426章 韩绛:累了,毁灭吧!256.第243章 母慈子孝474.打磨剧情,请假一天。356.可以订阅了!319.第303章 蔡京的决断182.第173章 挟契丹自重!225.第214章 开心的王安石第503章 断尾求生199.第189章 文彦博:汝若是男儿身,那该多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败358.第339章 王安石:少主是否有一个大计划82.第81章 王珪之死280.第266章 伴读和涟漪第486章 蔡京:我就只值三千贯吗?第552章 凄惨的吴家245.第233章 太医局改革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惊魂一日(2)第591章 郭贵的请求第50章 两位王叔480.第455章 韩绛被人恨死了311.第296章 西夏的计划229.第217章 该害怕的是他们!第582章 大和尚的钱,三七分账第41章 太子(4)第54章 仁恕天子第8章 故园投足总阳春151.第142章 互相渗透 (6500票加更!)182.第173章 挟契丹自重!212.第202章 加一分第484章 卧龙凤雏 (为了道歉而加更)313.第298章 吕公著的提醒497.第471章 请君入瓮153.第144章 吕公著:君不见唐代牛李党争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