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第330章 司马光:交趾瘴疠不毛之地,得

元祐元年正月辛亥(22)。

赵煦在两宫簇拥下,驾临紫宸殿。

并在这里,接见了被任命为‘熙州资圣禅院主持、御赐紫衣首座大僧正’的智缘禅师。

这位已经垂垂老矣,须发皆白的大和尚,在民间传说中是一个传奇!

传说当年熙河开边时,他一人一僧袍,行走熙河各部之中,所到之处,各部头人无不夹道欢迎。

结吴叱腊、俞龙轲、禹藏纳令等西蕃大羌都因他的说服而臣服大宋。

故此,这位大和尚在汴京城中,广受欢迎。

wωw⊙тt kán⊙C 〇

他所在的寺庙的香火,仅次于大相国寺、开宝寺这样的皇家寺庙。

其所经营的质库的买卖,更是做到了大名府。

可谓是名利双收!

“经略大师,此去熙河,当为熙河不幸死者,诵经祈福,教化当地百姓,去杀去贪,皈依佛法慈悲!”赵煦端坐在御座上,对着大和尚慰勉着。

已经年近七十的智缘僧念了一声佛号,便拜道:“老僧虽是方外之人,亦有一颗济世之心,必从陛下、两宫慈圣之诏,于熙河之中,诵经念佛,超渡死者亡魂,教人向善,普渡世人……善哉!善哉!”

不要看这位大和尚,已经须发皆白,可他的容貌依旧是宝相庄严,富态而红润。

一席紫衣僧袍在身,看上去慈祥亲和,两只耳朵大而肥厚,简直就是菩萨降临凡尘了。

两宫隔着帷幕看着,也是满意无比,都纷纷嘱托:“熙河有大师,定可去贪去杀,使熙河上下,感受佛法普照……”

“阿弥陀佛!”智缘稽首:“老僧自当谨遵慈圣教诲!”

于是,再拜而辞,恭恭敬敬,但神态平和的退出紫宸殿,准备启程前往熙河。

赵煦看着这个大和尚的模样,对两宫赞道:“智缘大师果然不愧是一代‘高僧大德’!!”

“此去熙河,必可以佛法化解恩怨,超渡历代亡魂!”

两宫崇佛,最喜欢听这种话了,自然是口诵佛号,都说甚好。

赵煦却在心中,为未来的熙河各族人民,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因为赵煦清楚,智缘僧根本就不是什么慈悲为怀的高僧大德,更非忧国忧民,入世济世的经略大师。

此人,就是一个实打实的骗子!

而且,还是一个胆大包天的骗子!

为什么?

看他吹嘘的那些功绩就知道了。

俞龙轲(包顺),在他去之前,就已经臣服了,还已经上奏,请求赐了包姓。

禹藏纳令,则是被王韶在王安石的指挥下,用银弹攻势给打下来的——动用了几乎整个雄州官仓里储备的金银,重贿之!

只有结吴叱腊,是他说降的——可是,结吴叱腊当时已经走投无路了。

在王韶的兵锋下瑟瑟发抖,朝不保夕,他不降就死!

所以,这是贪天之功!

也是仗着王韶已死,当年开边的见证人,也都不在朝中。

同时也仗着郭逵默认(郭逵和王韶不和),所以才能到处传扬、吹嘘他当年如何如何说降各部的功绩。

至于,这个大和尚自吹自擂的神奇医术什么的。

更是早就被人戳破了虎皮。

仁庙病重、英庙病重的时候,他确实参与救治,但一言未发,一药未开。

约等于我和科比合砍八十分——科比得八十,我在电视机前!

其后,更是闹出了大丑闻——富弼之子富绍隆得病,富弼请智缘诊治,然后富绍隆就死了……

但是……但是……

这个和尚的形象好啊!

哪怕是现在,都依旧是圆脸大耳,一双眼睛大而明亮。

欺骗性太强了!

所以,赵煦选中了他,还派人去给他送了些日称、金总持等人翻译的密宗佛经。

更派了童贯,去见了他好几次。

明示、暗示了他一个好处。

而那个好处,智缘僧无法拒绝。

于是,就有了经略大师智缘听说了朝廷正欲募高僧往熙河教化众生,普渡亡魂的事情后,主动投书应募的事情。

……

赵煦回到福宁殿,石得一就迎上来,禀报着:“大家,太医局刚刚来报,卧病的执政司马光今日已经大好……”

“甚至起床活动了许久,还吃了一大碗的饭……”

赵煦楞了一会,才笑道:“善!”

他清楚,司马光从此就要开始反反复复的卧病、告假的时期了。

WWW☢ ttκa n☢ Сo

这就很好嘛。

司马光揭开了熙宁刑统的盖子,然后就一直卧病,几乎无法参与刑统的修正。

而赵煦委派的大臣们,则可以代替司马光做出属于司马光的修正。

然后,新的刑统就等于得到了新旧两党的一致背书。

谁敢不承认呢?

……

司马光在他的养子司马康的服侍下,走出了他住了大半个月的院子。

阳光落在这位大宋执政身上,和煦而温暖。

但司马光知道,他的身体已经非常糟糕。

因为他能感觉自己的虚弱——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

恐怕不修养个半个月,是无法骑马上朝了。

于是,他看向那匹被养在马厩里的马儿,叹息一声。

“大人,要不要上书朝廷,请天子赐肩舆?”司马康见着自己父亲的神态,低声问道。

司马光立刻怒目而视:“士大夫,岂能以人为畜?!”

以人为畜,自身也会变成禽兽!

何况,请赐肩舆,基本就相当于致仕辞官。

司马光怎么肯致仕?

他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

他还没有看到天子长大!

司马康顿时不敢再说话了。

这个时候,父子两人就已经走到了外宅。

吨吨吨……

外面传来了重物凿击之声。 司马光听着,便问道:“何物在外凿地?”

司马康自然不敢隐瞒,答道:“回禀大人,是神卫军的士兵在凿井……”

“凿井?”司马光不解。

司马康连忙解释起来:“听说是官家命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苗授率部凿井,以对抗旱灾……”

“于是,赐给苗帅宫中图册,苗帅以此,教神卫、龙卫等军于汴京内外凿井……”

“如今已因宫中所赐秘术,于汴京城内外,凿井百余口……”

“皆深达十余丈,皆是自流井……”

司马光听着,楞了一会,然后才对司马康说道:“带老夫去看看……”

汴京城最贵的就是土地,而土地上最贵的是水井。

特别是一口水源干净,四季皆可自流的水井,几乎堪比沿街店铺,可以传诸子孙。

然而,这样的水井极为稀少。

于是每一口都是一条街巷的核心。

水井的主人,每年光是靠着卖水,都能赚上数十贯乃至上百贯——就这,还是只卖邻居、友人的缘故。

一般人想喝水?

就只能喝从汴河中取来的水。

汴河水浑浊不堪,所以,汴京城的明矾是和食盐一样的必需品。

樊楼因此兴盛!

在司马康的搀扶下,司马光走到了门外,看着数十名禁军,正围绕着一个大木架子,轮流上前踩踏的景象。

司马光楞了好一会,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凿井之法。

“大人,听说此法是以富顺监凿盐井之术,改进而来……”

“以此法凿井,若选的位置好,半个月就能凿出数丈深甚至十余丈的水井……”

司马光问道:“十丈?这么深?他们不怕井壁塌陷?”

开封府的土质松软,一般凿井一两丈,最多三丈后,井壁就会因为土质松软而塌陷,最后出来的水,浑浊不堪,需要沉淀好久。

所以,汴京城的大多数水井,出水都很少,遇到旱季更是一滴水也没有。

司马康答道:“据说他们用的是富顺监的技法,以竹木保护井壁,使其不塌……”

司马光点点头:“如此,真善事也!”

司马康说道:“听说,官家已经命神卫军、龙卫军等诸军,在开封府各地,皆择地而凿井!”

“乃是欲引井水抗旱……”

司马光听着,叹道:“至今都未下雨吗?”

司马康点头:“为此,朝廷已经从河北、河东抽调驻泊禁军万余人回京,以协助开封府凿井、修渠、营造翻车……”

“同时命天旱之地,或凿井,或因地就宜,造翻车汲水以灌溉……”

“翻车?”司马光听到这个词汇,问道:“是昔年梅尧臣诗云:‘既如车轮转,又若川虹饮。能移霖雨功,自致禾苗稳。’的翻车?”

司马康答道:“回禀大人,确是此物!”

“不过,此翻车据说是经过了苏公子容的改进,以适应于汴河、黄河堤坝上取水……现已下发有关各地,命地方官以宽剩钱雇工打制!”

“听说,在白马县等地,如今已有数架翻车,日夜汲水灌溉农田……”

“哦!”司马光对此并不意外,苏颂在朝中素以喜欢百工之术,犹爱摆弄那些器械而闻名。

父子两正说着话,远远的就看到一人骑马而来。

那人到了近前,就翻身下马,对着司马光拜道:“司马公,您终于康复了!”

司马光看向那人,笑了笑,道:“是明叟啊!”

“明叟不在御史台,怎来了老夫这里?”

此人正是司马光举荐入朝的监察御史王觌。

王觌恭敬的说道:“下官听说司马公康复,便深感欣喜,当即告假来此!”

司马光点头:“劳烦明叟挂记,实在不敢当!”

于是,命人将王觌请入府中。

司马康却是看着王觌,皱起了眉头。

官家可是给他下过严令:不可惊扰司马公休养!若有闪失,就要治他不孝之罪!

然而,看着司马光的神色,他又不敢不将王觌请到府中。

只能叹息一声,希望王觌不要跑来,将朝中正在准备派兵南下的事情捅破。

司马康是知道自己的父亲的性子的。

他若知此,肯定会拖着病体,去宫中力陈不可兴兵!

而御医可是叮嘱过他——相公当静养,不可过激,更不可劳神。

这要真出个什么万一……

然而,司马康的希望,终究还是落空了。

王觌进了司马家的宅邸,就直接和司马光汇报了近来的事情。

包括,章惇已经落职,正准备和狄咏一起陛辞南下。

司马光听完,当即就激动起来:“朝中宰执,缘何不劝谏?”

“那南方交趾之地,皆不毛之土,瘴疠所在!”

“便连先帝,也弃而不用!”

“如今兴师讨伐,于国何益?”

对司马光来说,他连熙河都不想要。

只要西贼愿意拿了熙河,就不再和大宋为敌,从此太太平平,就可以把熙河赐给西贼。

何况是那广西以南,交趾的不毛瘴疠之地?

于是,当即就对司马康吩咐:“康儿,为我准备笔墨纸砚,老夫要上书天子,请求陛见独对!”

275.第261章 西夏想用马换交子?401.第381章 武装移民481.感冒了第633章 烧钱的战争295.第280章 蔡京122.第117章 文府夜宴(2)481.感冒了153.第144章 吕公著:君不见唐代牛李党争乎第490章 好人就会被人拿枪指着246.第234章 黄河秋汛174.第165章 章惇:难道真有人能生而知之?324.第308章 狄咏:臣愿为陛下效死尽忠281.第267章 蔡确:衣锦还乡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326.第310章 王安石的心,活了!320.第304章 天人感应和交趾入寇第498章 熙河(1)357.第338章 爱上厨艺的王安石325.第309章 赵煦:要断章取义第520章 辽国想嫁公主?430.第407章 虚空造牌117.司马光四月十七日洛阳上书195.第185章 赵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兴,第10章 天子325.第309章 赵煦:要断章取义281.第267章 蔡确:衣锦还乡237.第225章 赏罚要速396.第376章 欠了朕的钱不还,还想白嫖朕?475.第450章 司马光在行动(3)255.第242章 王安石:看戏就已经很好了497.第471章 请君入瓮284.第270章 仁多家来投第52章 重大情况通知!很重要!请各位读者赏217.第206章 再次打窝425.第402章 学区房225.第214章 开心的王安石第477章 文彦博要被文及甫蠢哭了396.第376章 欠了朕的钱不还,还想白嫖朕?262.第248章 新役法(1)431.第408章 感动的群臣395.第375章 告状的来了177.第168章 大行皇帝到底留了多少奏疏?440.第417章 茶叶倾销事件第35章 命运之日(2)248.第236章 刺激经济205.第195章 汴京沙盘179.第170章 卧底426.第403章 提议增加宰执86.第85章 赵煦上上辈子的梦魇记忆417.第395章 战前(1)378.第358章 宝津楼会议(2)158.第149章 天生圣君 (6500月票加更)234.第222章 辽国还得感谢大宋 【9000月票加463.第439章 还不如让吕惠卿来呢!459.第436章 无师自通的耶律琚284.第270章 仁多家来投299.第284章 不可治罪338.第321章 天子赐神物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惊魂一日(2)第11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361.第342章 种家兄弟 (1)223.第212章 赵煦:《字说》有问题?不可能259.第245章 黄金的呼唤(2)260.第246章 秉常:朕要生儿子94.乙未日加封、推恩名单364.第344章 千古佳话418.第396章 战前(2)379.第359章 宝津楼会议(3)226.第215章 罢三路保甲342.第325章 预算86.第85章 赵煦上上辈子的梦魇记忆362.第343章 种家兄弟(2)第498章 熙河(1)193.第183章 过犹不及270.第256章 西夏起风云第494章 安惇:我太想进步了第30章 赵煦:我还只是一个孩子啊第579章 茶香四溢297.第282章 招考吏员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彦博居然看上了老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惊魂一日(2)444.第421章 爱干干,不干滚175.第166章 自有大儒会为朕解经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155.第146章 憋屈的司马光第613章 议谥413.第392章 童贯的野望223.第212章 赵煦:《字说》有问题?不可能第38章 太子(1)166.第157章 地震和琐事179.第170章 卧底255.第242章 王安石:看戏就已经很好了467.第443章 决战(1)364.第344章 千古佳话221.第210章 佛牙舍利起风浪126.第121章 沈括的想法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惊魂一日(2)第621章 拽厥嵬名二进宫(1)第518章 朕就是想给太母 母后修个园子,朕有第552章 凄惨的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