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第385章 大宋养士百二十年,仗义死节就

第385章 大宋养士百二十年,仗义死节就在今日!

元祐元年闰二月甲寅(26)。

赵煦早上起来,照例去了御花园中锻炼身体。

他现在已经开始晨跑了。

当然,控制在五百米上下的距离,每跑一圈就会休息一会,喝些水,让身体适应。

同时,他还会做些舒展筋骨的运动。

钱乙依旧是雷打不动的每五天就来给赵煦诊脉一次,同时记录心跳、呼吸,以及大小便情况。

按照钱乙的说法是——陛下龙体愈健,实乃天下之幸。

这也不是拍马屁,而是真的。

因为在上个月,赵煦感冒了一次,还有些发烧。

结果没两天就完全康复。

这在他的上上辈子,是不可想象的。

哪次生病感冒,他不得折腾十天半个月的?

这让赵煦越发重视每天的晨练。

同时,在经筵之后,他也会和伴读们一起,跟着种家兄弟锻炼个小半个时辰。

在御花园里锻炼完毕,赵煦回到福宁殿,在宫女们服侍下,沐浴了一番,换上干净的衣服。

他正准备着稍作休息,就去庆寿宫和保慈宫问安。

向太后就已经带着人,来到了福宁殿。

赵煦赶紧迎出去:“母后怎来了?”

“来看看六哥。”向太后微笑着说道:“顺便,也给六哥带些点心。”

说着,文熏娘便将一个食盒,呈递到了赵煦面前。

赵煦打开一看,顿时眼前一亮。

有用着奶油、蜂蜜还有蔗糖制造的滴酥,这种点心的卖相,甚至比赵煦在现代见过的那些花里胡哨的点心还要漂亮。

虽然只是指甲盖大小,但一枚滴酥上,都有着复杂、典雅的螺旋纹。

几乎和艺术品一样,让人看着就已经食欲大开。

也有着看着简单,实则内里有着多种馅料的糕点。

还有着如今这年月,官民都一致好评的蜜煎干果——其实就是和现代的冰糖葫芦差不多的零食。

只是选用的果子,不是山楂,而是时下人们所喜欢的那些干果。

比如樱桃干、桃干、龙眼干一类。

这样的零食,也是汴京城里最畅销的零食。

当然了,皇帝家吃的要精致、干净,也更昂贵就是了。

赵煦拿起一枚滴酥放入口中,尝了一口,立刻就笑起来:“母后,这点心真甜!”

向太后笑起来:“六哥喜欢就好!”

“不瞒六哥,这些点心,都是熏娘和几位我宫中的尚宫一起做的呢。”

文熏娘顿时红着脸,低声道:“奴家手艺粗鄙,让官家见笑了。”

文熏娘入宫,也有好几个月了。

小姑娘也开始进入了发育,胸脯开始微微鼓起,就是性子似乎还是没变,特别是害羞的时候,说话总是如同蚊呐。

赵煦看了看这个小姑娘,就柔声谢道:“辛苦熏娘了。”

“能服侍官家,是奴家的福分。”文熏娘依然低着头。

说话间,赵煦就已经扶着向太后,走到了内寝,坐到了内寝的坐褥上。

左右侍女,奉来茶水,文熏娘则默默的站到了向太后身边。

向太后看着坐在她身边的赵煦,就微笑着问道:“六哥,昨日在开封府,听说是责罚了不少人?”

赵煦点点头,答道:“母后是不知道,有些人,简直坏透了!”

“特别是那个叫张吉的勋卫郎中,不仅仅在其父亲死后,忤逆父亲的遗愿,一度想将妹妹嫁给他人为续弦,就为了多拿两千贯聘礼!”

“不仅仅如此,此人还胆大妄为,私吞本该属于妹妹的嫁妆!”

“实在是可恨!”

赵煦说着,就变得严肃无比,甚至有些咬牙切齿的模样。

向太后见着,不免心中一动,想起了这个孩子的身世。

先帝早弃天下,留下六哥和她这孤儿寡母的在宫中。

她又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她自己当时的惶恐和害怕。

于是,看着赵煦的神色就变了。

“六哥说的是,这种无父无母,不忠不孝之辈,正当严厉责罚!”向太后沉声说道。

她也理解了这个孩子,为何会对张吉下那么狠的手了。

这样的人,都不严惩的话。

岂不是可能壮乱臣贼子的胆子?

所以,那张吉纯粹是撞在枪口上了。

外人的猜测、怀疑,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这孩子这么善良,这么宽厚。

会为了几个铜钱,就不顾勋贵体面?

分明就是那个张吉做差了事情!

不然,为何只有张吉被追毁出身以来文字,还刺配沙门岛?

为什么其他人,最多也就是编管罢了?

“只是,六哥……张吉乃是功臣之后,其高祖是真庙、仁庙时期的元老重臣徐国公张耆。”向太后轻声说道:“这张吉固然是罪该万死,但六哥是天子,天子要有宽宥之心,不能绝人祭祀香火啊!”

追毁张吉出身以来文字、刺配沙门岛。

等于是将整个张家都一网打尽。

所有人都没有好果子吃,都会打入另册。

这才是追毁出身以来文字最让人恐怖的地方——连坐。

而且不是一代人,是整整三代人。

赵煦对此,自然是早有准备的,他嗯了一声,看着向太后,道:“母后的意思,儿臣自然知晓。” “只是,若是罚的太轻了的话,儿臣担心,从此以后风气败坏,国将不国。”

“诸勋贵外戚家族子弟,恐怕会越发放浪形骸,无视国法。”

“六哥说的是……”向太后点头赞同。

作为士大夫家教出来的皇后,她的屁股自然会倾向于士大夫。

同时,向太后也明白,这个事情,六哥说得对。

假若连张吉这样的人都得不到严惩,那么国法的威严就要荡然无存了。

一个小小的勋卫郎中,都敢忤逆父亲的遗愿,都敢扣留妹妹的合法财产,却没有得到惩罚。

这对整个社会的风气,都会产生巨大影响!

搞不好,会有无数孩子,活不到成年。

“但,总该给徐国公,给真庙、仁庙留些体面才行。”

这也是无数人的诉求。

从昨天下午开始,就已经有人开始入宫说情了。

今天一大早,更是出现了好几个命妇入宫,来向两宫说情。

好多人都说,张耆乃是国公,还当过宰相,又是章献明肃生前最信重的大臣,再怎么样也要给一个体面。

老实说,向太后一开始根本不想管。

可是庆寿宫那边,也来劝说她。

都说那个张吉是个坏事的,但张家的其他人并无罪。

所以,让她来劝一劝。

当然了,也只是劝一劝。

官家真要如此,拦得了一时,拦不住一世。

高家、向家也不可能为了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张家搭上自己的前程。

赵煦迎着向太后的目光,点头道:“既然母后这样说了,那儿臣看在母后的面子上,也看在徐国公侍奉两代先帝的情分上,略做宽宥吧。”

向太后顿时笑起来。

赵煦却道:“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当编管偏远军州,以儆效尤!”

“应当的,应当的。”向太后微笑起来。

张吉的死活,压根就没有人关心。

勋贵外戚关心的只有一个事情——不能开将一个勋贵外戚子孙,直接追毁出身以来文字,刺配沙门岛这样的先例。

赵煦也跟着笑起来。

在大宋,皇帝一般情况下,在外戚、武臣面前,都是唱红脸的。

那么问题来了,谁唱白脸?

答案是文臣!

不要被史书上,那些文臣的骄横、狂妄,蒙蔽了眼睛。

事实是——文臣们在武臣、勋贵外戚们面前的骄横狂傲,是皇帝惯出来的,甚至是有意引导而成的。

在大宋,很多事情,根子向上追溯,问题都出在皇帝身上。

譬如说,狄青被贬出知。

仁庙真要保,难道还保不住?

恐怕,仁庙也想让狄青出知,才是问题的关键。

所以,在大宋就出现了一个奇迹般的景象——哪怕是农民暴动、兵士作乱,他们打的旗号,多半也是反贪官不反朝廷。

而赵煦在这个事情上,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他从来不轻易当恶人。

坏蛋都是别人!

……

门下省。

给事中彭汝砺,看着被送到他面前的诏书草稿。

他的眼睛立刻放出锐利的光芒来。

彭汝砺当即说道:“此乱命也!”

“中书舍人为何草诏?”

他提起笔,直接在这诏书下面,写下自己的意见:勋卫中郎张吉,不忠不孝,无信无义,此陛下当众之明言也,追毁张吉出身以来文字,刺配沙门岛,更乃陛下圣裁也!

朝野皆以为善,何故如今仅止编管?

此定是有小人,谗言两宫,蛊惑天子!

给事中臣汝砺,不敢奉诏!

直接毫不客气的将这道诏书打回去。

这是他的权力!

中书省制定,门下省复核,尚书省执行。

三权分立,互相制衡,互相牵制。

除非,皇帝通过翰林学士,直接宣麻拜除或者布告天下。

不然,任何人事任命、法令政策,都必须得到门下省给事中的附署。

给事中不同意,皇帝就只能换一个人。

且不谈彭汝砺,为人正直,刚正不阿,素以清正闻名。

换任何一个士大夫,在他的位置上,都必然做出和他一样的选择!

这是什么?

这是天上掉馅饼了,送名声来了。

来吧!

你们这些邪恶的外戚勋贵来吧。

吾,一声正气,不惧尔等魑魅魍魉,见不得人的小人!

绝不会被尔等吓到!

大宋养士百二十年,仗义死节就在今日!

(本章完)

344.第327章 章惇出知广西第521章 汴京学府的商业逻辑第565章 不可名状的熙河路(1)99.第96章 觐见481.感冒了114.第110章 对李宪的安排第37章 间幕:兄弟244.第232章 梁太后:假意悔过,日后再犯 (第18章 母子(2)349.第331章 潜移默化第35章 命运之日(2)232.第220章 辽使:我们遇到了一个怪物!398.第378章 忠君报国的土司们211.第201章 赵煦巧学成王318.第302章 苏辙 (补更1)284.第270章 仁多家来投480.第455章 韩绛被人恨死了200.第190章 赐进士出身426.第403章 提议增加宰执303.第288章 吕嘉问:子继父道妙啊!388.第368章 熬鹰与义商415.第393章 耶律洪基:朕欲法南朝,与士大第638章 伎术官的春天(1)184.第175章 迂回435.第412章 登州鱼风靡汴京439.第416章 进击的高遵惠218.第207章 辽使眼中的魔法:交子104.两宣麻大拜除。151.第142章 互相渗透 (6500票加更!)第62章 条贯341.第324章 封妻荫子第62章 条贯466.第442章 决战之前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第541章 格物风潮(1)150.第141章 司马光的宣战书499.第473章 白嫖就是香!(感谢十二月的星82.第81章 王珪之死157.第148章 望母成龙344.第327章 章惇出知广西第526章 文彦博:还是得继续攒嫁妆77.第76章 祀在戎前第513章 城管祖师爷(2)307.第292章 苏轼在登州253.第240章 新约(2)404.第383章 春秋决狱93.第91章 烈火烹油412.第391章 初幸专一制造军器局第636章 章惇在广西司马光三月十二上书295.第280章 蔡京第611章 司马光之死(2)第580章 你怎么穿老刘家的衣服?392.第372章 优秀的匹配机制第490章 好人就会被人拿枪指着170.第161章 刘昌祚430.第407章 虚空造牌第582章 大和尚的钱,三七分账第53章 陈美人第624章 拽厥嵬名二进宫(4)第576章 交趾的命运425.第402章 学区房393.第373章 掮客第11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第603章 环庆路就是绞肉机第620章 战局(2)244.第232章 梁太后:假意悔过,日后再犯 (216.第205章 赵煦的底牌第12章 刘惟简217.第206章 再次打窝235.第223章 赵煦的解释142.最后一天,求月票!第632章 器以藏礼,礼以出信93.第91章 烈火烹油191.第181章 太皇太后:下发!立刻下都堂!第521章 汴京学府的商业逻辑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韩绛185.第176章 动物园之说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赶紧还钱第622章 拽厥嵬名二进宫(2)第59章 太皇太后:王珪之罪,罪莫大焉!第633章 烧钱的战争472.第448章 司马光在行动(1)第71章 要做事就先喂饱人285.第271章 仁多保忠:求赐姓414.感冒了。第580章 你怎么穿老刘家的衣服?第3章 两宫274.第260章 司马光和汴京新报235.第223章 赵煦的解释400.第380章 欲加之罪469.第445章 战后(1)243.第231章 别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525章 文彦博:叫汝多管闲事477.第452章 血手人屠章子厚310.第295章 生日279.第265章 君前独对(2)第22章 忽闻暗箭来第44章 两宫听政443.第420章 司马光的最后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