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第395章 战前(1)

三月的升龙府,天气已经很热了。

李乾德摸了摸嘴角的水泡,心中有些烦躁。

宫中的妃嫔,还是没有人的肚子有动静。

朝中的大臣们,又开始催促他,从宗室子弟里选一个孩子,收养到宫中。

他怎么肯?

北朝的那位仁宗皇帝的教训还不够?

况且,他还年轻,还等得起。

想起北朝李乾德就问着他身边的内臣:“北朝那边最近有什么动静吗?”

那内臣答道:“陛下,据去北朝的商旅报告说,今年正月以后,北朝的廉州、钦州、邕州等地都在修缮城墙。”

“修缮城墙?”李乾德疑惑起来:“有知道为什么吗?”

无缘无故修缮城墙,这有些不寻常啊。

李乾德很容易就想起了,十多年前的事情。

那时候,北朝的两任广西转运使,都在暗中筹备对大越用兵。

然后就被大越发觉,大越于是果断先发制人。

可惜,大越的精兵,虽然打赢了北朝的广西厢军,却被北朝从西北调来的精锐,打的一败涂地。

幸好黄龙庇佑,上苍赐福。

让富良江暴雨倾盆,也让北朝大军疫病频发。

终于是让大越国渡过了那亡国的危机。

事后,又靠着议和,靠着北人不习惯大越的气候,慢慢靠着谈判,让北朝皇帝归还了在战争中占领的大越之土。

那一战后,大越对北朝的动静,就越发关注。

“不知道!”内臣答道:“但迄今为止,我朝商贾依然可以正常进入北朝,与之交易。”

“就是,广源州杨知州言侬贼智会,依然在勿阳、勿恶等地,还在整训侗丁,似乎想要寇犯广源!”

“故而,杨知州乞朝廷遣使责问北朝!”

李乾德哦了一声,道:“那就遣使去北朝的邕州,责问其经略使,命其遵守约定,将侬贼智会调回邕州!”

“与之言明:侬贼非但乃我大越叛贼,也是大宋叛臣。”

“侬贼长留边境,非两国之福!”

对李乾德来说,他依据上次战争的经验,知道北朝若要对大越动手,是有几个先兆的。

首先,当然是杜绝两国贸易。

但现在,大越商队依然可以正常往来,这就说明北朝没有动手的意思。

不然,大军调动,大越商队自然能遇到、看到,也就可以及时预警。

其次,则是会在其内河打造船舶。

现在,也没有这种迹象。

至于修缮城墙?

李乾德感觉,应该是北朝的城市的正常维护。

再说了,他们修城墙也只是防御性的。

李乾德对此自然不会有太大反应。

何况,李乾德还知道,现在北朝是少主在位,后宫垂帘听政。

以他自身的经历来看,在这样的时候,北朝肯定会以稳定为主,轻易不会兴兵。

毕竟,主少国疑,是每一个王朝的忧患。

于是,也就不再关注北朝了。

他转而开始关注,近来不稳的南方的地哩、布政、麻令三州。

这三州都是在他在位时,开疆拓土的成果。

也都是从南边的占城人手中夺来的。

但也正是因此,大越和占城的矛盾,积累深厚。

迄今已经打了两次越占战争了。

第一次大越赢了下来,占有三州,第二次却遭到了失败,损兵折将,只能议和罢战。

而每个人都知道,第三次战争一直在酝酿中。

占城人不肯放弃收复三州的执念。

而大越也绝不会放弃灭亡占城,消灭这个自己背后的心头大患,使得大越可以全力全对北方宋朝,实现一个大越国的野望的野心。

鲸吞宋国的广西、广东,据有岭南,独霸天南。

这是秦汉赵佗的故国。

再进一步,觊觎江南,长驱建康,此南朝陈霸先之故事。

即使是每个人都知道这很难。

难于上青天!

但人总要梦想,国家也是一样。

万一实现了呢?对吧。

于是,李乾德吩咐着:“去将近来占城人还有真腊等方面的动静报告文书取来,朕要仔细查阅。”

消灭占城、真腊,这是李乾德给自己定下的人生目标。

这样他的子孙后代,才能有机会,可以展望岭南。

……

狄咏的大军,列阵走在官道上。

漓江之上,无数竹排,正在缓缓而下。

竹排上满载着粮食和铜钱。

而在官道中,青壮民夫们驱赶着骡马、驴子还有牛,推着手推车、鸡公车,汇聚成了一条长龙。

御龙第一将的士兵们,打着绑腿,轻装健步行走在道路上。

他们的甲具、武器、兵刃,都在民夫青壮们手中的车辆上。

“总管!”一骑轻骑,来到狄咏身边,报告着:“邕江巡检司来报,再次抓获交趾商贾十余人。”

狄咏颔首,道:“知道了。”

这已经是他的大军从桂州出发后,抓到的不知道第几批交趾商贾了。

地方官看上去是很努力。

但狄咏知道,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所以,大军南下的动静,交趾人肯定会知道的。

地方官的搜捕,只是在拖延时间,也只是在演戏给交趾人看。

这也是庙算之一。

打草惊蛇!

将难题抛给交趾人。

……

广源州,广源城。

杨景通看着那个跪在他面前的狼狈不堪,衣衫褴褛的商人。

“北朝的国舅出现在顺安州?”杨景通问着他。

“是!”“汝亲眼看到了?”杨景通追问。

“没有。”那商贾磕头道:“小的若是看到了,哪里还能有机会逃回来?”

杨景通顿时沉吟起来。

“北朝的国舅,去顺安州作甚?”杨景通不由得想起了去年他打归化州的时候,在路上斩杀的那个北朝内臣高官养子。

他还曾担心杀了这样的大人物,会被北朝怪罪。

一度提心吊胆,但北朝人却没有在乎,甚至没有追责。

就在他放下心来的时候,现在又听说有北朝皇亲国戚到了顺安州。

这就不免让他狐疑起来了。

北朝怎么回事?

锦衣玉食的达官贵人,不在汴京城里享福,来这种南方偏远瘴疠之地作甚?

这鬼地方,山高林密,穷的就剩下密林和黄金了。

等等……

黄金?!

杨景通站起身来。

该不会,那些该死的侬家人,把黄金的秘密卖了吧?

这就让杨景通有些心慌了。

只是,仅仅是黄金,北朝应该也不会派遣一位国舅来啊。

来一个内臣就不错了。

所以……

杨景通问着那商人:“那位国舅,汝可听说他姓什么吗?”

“似乎是姓高?”商贾磕头回答着。

“姓高?”杨景通回头看了一眼他的堂弟杨景文,杨景文立刻说道:“北朝皇帝的太皇太后正是姓高,据说这位太皇太后乃是北朝大将高琼之后,其家族枝繁叶茂,足有数百口。”

“哦!”杨景通点点头,一个几百人的大家族,派一个人南下,也说得过去了。

估计,此人是族中不太受宠的旁支。

不然的话,杨景通就想不清楚,为什么他要放弃汴京的奢华享受,冒险南下了。

想了想,杨景通就对杨景文道:“景文啊,汝素来熟悉北朝之事,不如汝去顺安州,拜见一下那位北朝国舅,打探一下他的来意?”

“看看他南下到底意欲何为?”

“假若他真的是冲着黄金来的,那就麻烦了。”

杨景通忧虑起来。

顺安州、归化州才多少黄金?

估计也就虎跳大峡谷里有。

可那地方,只适合在旱季淘金,到了雨季洪水泛滥、蔓延就得歇菜。

而且,大都是金砂,没有什么大块头的金块。

但广源州就不一样了。

广源州的金子,块头特别大。

迄今为止,最高记录是在数十年前,由侬智高的父亲侬福全进贡升龙府的那块生金,称重后重达一百一十余两。

而在传说中,侬家还藏了几块特别大的生金。

最大的传说超过二十斤。

据说侬智高曾想过,若北朝接纳他,愿意给他一个名分,并册封他世袭广源州节度使的话。

那么他就会将那块黄金进贡北朝。

然而,北朝根本看不上他。

所以才有了侬智高之叛。

……

邕州。

章惇又迎来了一位,来到邕州的土司。

而这一位土司,是重量级人物。

而且,他和其他所有土司都不同。

他是奉圣旨而来的。

大宋思州巡检使、忠胜义军指挥使、总管泸南诸公事田仕儒!

思州巡检,是田家从唐代就世袭的土官官职。

忠勇义军,则先帝圣旨御赐的军名。

总管泸南诸公事,则是先帝有感田氏为大宋征讨四方,平定泸州乞弟、南平李光吉以及交趾刘纪等贼而给田家的赏官。

自熙宁以来,举凡朝廷用兵西南,思州田氏素来冲锋在前。

他们是王光祖麾下,平定泸州的先锋。

也是孙构建立南平军的助力,还是熙宁南征和燕达并肩作战的友军。

先帝曾称赞田家的忠胜义军:神军天下无双!

田家的这一支忠胜义军,几乎参与了所有大宋在西南的军事行动。

他们以擅长山地伏击、山林作战而闻名。

一手悄无声息的有毒弩箭,让人闻者丧胆,见者惧怕。

而这一次田仕儒从南平、梓州路等地带来了驻防在这些地区的一千五百名忠胜义军,赶来助战。

而朝廷给他们的赏格很简单。

每个出战的义军,给钱一千为安家费。

很廉价对不对?

但他们很开心。

上次,他们协助王光祖平定泸州乞弟叛乱,先帝给他们的赏钱是三千。

这次才出发就给一千钱!

对这些人来说,朝廷实在太大方了。

所以士气高昂,得旨之后就立刻南下。

注:有出土的《宋敕赠少师思国公田祐恭墓志铭》可考。

PS:根据记载,田家人还迎娶过一位徽宗的帝姬。

所以靖康之后,田家人深感国仇家恨,一直给赵家卖命。

田氏的忠胜义军,根据史料记载,作战骁勇,有典型的山地部队特征。

田家是南宋抵抗到最后的军队。

一个土司,为了赵家奉献子孙百余年,实在是太稀奇了。

根据史书记载,这些田家的义军,轻装、敢战、骁勇,擅长毒弩。

PS的PS,播州的土司杨家,此时还是田家的小兄弟。

貌似杨家也同样是和田家一样抵抗元军的土司。

历史上熙宁元丰元祐绍圣时代,田家的义军广泛驻扎在南平军、梓州路、成都府路、泸州等地。

从史料看,军纪甚至比大宋官军好,因为有史料记载地方舍不得义军离开,上书朝廷请求留下义军的记录。

77.第76章 祀在戎前136.今天没有了188.第179章 经筵之地194.第184章 司马光请郡第602章 开战(2)304.第289章 宋辽友谊,蒸蒸日上!( 电饭煲第478章 吴安持:我必令汝家破人亡101.第98章 平章军国重事447.第424章 开战296.第281章 润物细无声264.第250章 章惇发现了曾布的秘密第534章 仁义在口,刀剑在手(1)198.第188章 赏要快432.第409章 宋誓(1)495.第469章 转移视线105.第101章 仁庙他显灵啦!227.第216章 赵煦鸠占鹊巢的计划 (8500月票第55章 蔡确陛辞荐元老第625章 赵煦:尔等竟敢孩视于朕?166.第157章 地震和琐事第540章 御前演武324.第308章 狄咏:臣愿为陛下效死尽忠第501章 出幸文府(2)第532章 招安潮下的海贼们(1)第598章 西北狼烟(3)162.第153章 向太后:吾必杀汝!第46章 文德殿(2)第477章 文彦博要被文及甫蠢哭了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639章 伎术官的春天(2)247.第235章 嘱托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486章 蔡京:我就只值三千贯吗?196.第186章第625章 赵煦:尔等竟敢孩视于朕?217.第206章 再次打窝405.第384章 小官家是圣君啊!455.第432章 李常杰:老夫将再次拯救大越第523章 说客(1)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惊魂一日(2)第632章 器以藏礼,礼以出信第501章 出幸文府(2)第582章 大和尚的钱,三七分账418.第396章 战前(2)322.第306章 猛踩油门390.第370章 有钱一起赚第555章 逆鳞355.第337章 苏轼在登州226.第215章 罢三路保甲356.可以订阅了!第560章 封赏(1)319.第303章 蔡京的决断237.第225章 赏罚要速395.第375章 告状的来了459.第436章 无师自通的耶律琚79.第78章 司马光入觐(1)第554章 难道他的魂魄被恶鬼夺走了?433.第410章 宋誓(2)第60章 朕的钱!!!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第45章 文德殿上 (1)193.第183章 过犹不及375.第355章 陛下,请听臣解释!193.第183章 过犹不及第548章 圣天子(1)第46章 文德殿(2)245.第233章 太医局改革195.第185章 赵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兴,307.第292章 苏轼在登州295.第280章 蔡京268.第254章 张茂则之死(2)482.第456章 新的问题269.第255章 血洗亲贤宅第3章 两宫第42章 卡bug391.第371章 糖衣炮弹296.第281章 润物细无声390.第370章 有钱一起赚第554章 难道他的魂魄被恶鬼夺走了?456.第433章 山上没有水76.第75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286.第272章 党争的味道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试牛刀99.第96章 觐见第561章 封赏(2)214.第204章 赵煦:王安石何人也?【8000月第625章 赵煦:尔等竟敢孩视于朕?463.第439章 还不如让吕惠卿来呢!253.第240章 新约(2)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243.第231章 别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493章 端午众生(二合一)133.第128章 赵煦:吕惠卿 苏轼,现在尔等都351.第333章 锦囊妙计391.第371章 糖衣炮弹232.第220章 辽使:我们遇到了一个怪物!313.第298章 吕公著的提醒425.第402章 学区房382.第362章 奇兵突起91.第90章 至善至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