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说客(1)

元祐元年六月丙申(初十)。

一大早,大宋的勋贵外戚武臣们家里的命妇,就开始络绎不绝的入宫。

这些命妇们都带着一个或者两个,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小姑娘。

两宫看的,眼睛都挑花了。

于是,都笑了起来。

“太后,这许多的小娘子,可都是冲着官家来的呀……”太皇太后隔着帷幕,见着这盛况,非常高兴,对向太后问道:“太后可有中意的?”

向太后摇摇头,道:“奏知娘娘,新妇素在宫中,鲜与外廷往来,与诸勋贵外臣家的女儿,并不了解……”

太皇太后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她的权力欲很强,控制欲自也差不到哪里去。

至少,想要在未来的后宫里,拥有足够的发言权。

这是当年,还在濮王邸的时候,就认下来的。

也比如说文熏娘在日常会喜欢读书、写字。

提起孟氏女,太皇太后的脸上就洋溢起了止不住的笑容。

自然,很想主导着这个宫里面的事情。

可是……

文熏娘终究是士大夫家里教出来的女儿。

自然与向太后更亲密。

最重要的是——她是太皇太后看着长大的。

太皇太后轻笑着,道:“不瞒太后,老身在今日入宫的这许多小娘子中,还是有几个比较了解的。”

刚好,孟氏女年纪也只比官家大三岁。

简直就和亲孙女一样!

没办法,孟氏之母,华元郡君王氏是这位太皇太后的干女儿。

文彦博的孙女,延安郡君文熏娘,虽然乖巧懂事,甚得她喜欢。

比如说,文熏娘去保慈宫的次数更多。

其出生后,就被送到宫里面,给她瞧过。

很多细节上,都能表现出来。

“比如说,故眉州防御使孟元的孙女孟氏,就是老身看着长大的。”

那个小娘子,她是真喜欢!

连小名都是太皇太后金口所取。

性格温柔,为人恬静,年纪虽小,却非常懂事。

这就多少有些不美了。

女大三,抱金砖。

太皇太后觉得很合适。

正好,荥阳郡王曹佾也上表推荐了孟氏女。

这让太皇太后很开心。

曹佾,是勋贵外戚的代表。

他推荐了孟氏女,自是意味着勋贵们不会有意见。

所以,孟氏入宫就剩下最后的障碍了——向太后。

毕竟,自古婚姻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而向太后是官家嫡母,母子感情又极为亲密。

向太后却是皱起眉头。

“娘娘……”她轻声笑了笑,勉强维系着一个媳妇在姑前该有的体面:“孟家的门第,是不是有些?”

孟家和这位太皇太后的关系,向太后当然知道。

王广渊的外孙女太皇太后的干女儿所生嘛。

不然,王氏的华元郡君诰命怎么来的?

难道还是靠她那个在汴京城里混吃等死的丈夫?

只能是太皇太后的恩典!

可问题是——孟家已经衰微了!

孟父孟在为,现在只是一个合门邸候而已。

而大宋历代皇后,都是什么人家?

真庙的元后章怀皇后,出自大名府潘氏,乃父就是国朝名将潘美。

仁庙的元后郭氏是平卢节度使郭崇之女。

便是英庙,当年还只是团练使的时候,就蒙了仁庙恩典,指婚了如今的太皇太后。

而太皇太后,出身亳州高氏。

乃祖就是国朝名将高琼! 至于她这个太后,更是出生于国朝宰相之后。

怎么,到了六哥这里,皇后备选居然出身一个小小的防御使?

孟家的地位,太低了!

根本拿不出手!

太皇太后微笑着,握住向太后的手,道:“太后,章献明肃出身也低,但不也照样母仪天下,扶保仁庙?”

向太后不说话了。

章献明肃,那是真庙自己选的。

人家乐意!喜欢!

现在算什么?

而且,哪怕是章献明肃那么强势的人,当年给仁庙选后,也是千挑万选。

虽然没有如仁庙愿,选他喜欢的。

可至少,选上来的郭皇后,无论身世还是门第、教养、模样都是上上之选。

即使如此,仁庙亲政后,郭皇后还是逃不了被废的结局。

太皇太后看着向太后不说话,知道这个媳妇在心里面计较孟家的门第。

于是,笑了笑道:“这也不是说,孟氏女入宫就要立后。”

“皇后还是要看官家喜欢的……”

向太后这才露出笑容来:“新妇一切都依娘娘的……”

太皇太后微微颔首。

她所求的也只是将孟氏女带入宫中。

至于之后?

那就要看孟氏的造化了!

毕竟,现在的官家,年纪虽然小,但却不是个可以被人随意糊弄和操纵的。

最重要的是——他已经得到了朝野的拥戴和支持。

无论是宰执,还是士大夫,甚至太学生们。

都已经归心于他。

三衙禁军,更是早早的就已经效忠于他。

燕达、苗授、刘昌祚。

这三位禁军大将,如今更是干脆一副‘天子爪牙、官家鹰犬’的做派。

特别是苗授——他连凿井子太尉的诨号,都欣然接受。

所以,哪怕是太皇太后,也知道,其实皇后的选择权,在那个孙子自己手里。

哪怕是她这个太母和向太后联起手来,他若不喜欢,也不可能硬塞一个皇后给他。

何况,向太后这个样子,像是会跟她这个姑后联手的吗?

恰在此时,帷幕外传来了粱惟简的声音。

“太皇太后、皇太后……”

“彰德军节度使张公之妻随国夫人入觐乞见。”

“随国夫人怎么入宫了?”太皇太后和向太后都很诧异。

张方平的妻子随国夫人马氏,可不是简单人物。

马氏是马条的女儿。

马条此人在国朝名声不彰,很少有人知道。

但,他有个好爹——马诰。

没听说过?不要紧,马诰有几个名声不算太大的好朋友。

他们的名字是:寇准、向敏中、王旦、李沆、张咏……

这些人加上马诰,共同组成了太平兴国五年的进士天团。

他们的关系非常亲密!

因为这些人都是姻亲!

比如说,马条的大女婿是王绎——王旦的次子。

他的小女婿就是张方平了。

现在知道,张方平的入仕早期的靠山是谁了吧?

而张方平和马氏所生的女儿,后来又嫁给了王巩。

王巩他爹叫王素,祖父是王旦……

而王巩和苏轼又是好朋友,关系铁到亲兄弟一般。

所以乌台诗案,王巩是被牵连最深的人,跟着苏轼一起倒霉,被贬去了广南西路的宾州,监酒税去了。

去年才被圣旨起复,和苏轼一起回朝了,出任了宗正丞。

所以,张方平为什么这么喜欢苏轼,原因就在这里了——自家女婿的铁哥们啊!

所以马氏在宫里面的关系网也不简单。

最起码,她在向太后这里是说得上话的——她是向太后的生母,向老太夫人的干女儿。

就和华阳郡君王氏在太皇太后面前的地位一般。

第486章 蔡京:我就只值三千贯吗?186.第177章 汴京胆石贵243.第231章 别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199.第189章 文彦博:汝若是男儿身,那该多440.第417章 茶叶倾销事件371.第351章 涟漪408.第387章 立功心切的大宋武将们192.第182章 文彦博:司马十二要倒霉了第595章 战前(2)482.第456章 新的问题第488章 机会第487章 这是陷阱!第535章 仁义在口,刀剑在手(2)162.第153章 向太后:吾必杀汝!第11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473.第449章 司马光在行动(2)151.第142章 互相渗透 (6500票加更!)467.第443章 决战(1)第592章 闻战则喜(1)482.第456章 新的问题443.第420章 司马光的最后执念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败第23章 赵煦:攻仵李宪,就是打我402.第382章 周淑妃教女199.第189章 文彦博:汝若是男儿身,那该多340.第323章 辽使:南朝有事,我大辽必须帮第26章 曾布261.第247章 赵煦:还是灭了西贼最划算500.第474章 显贵的燕家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诱降攻势142.最后一天,求月票!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272.第258章 流血的兴庆府482.第456章 新的问题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惊魂一日(2)354.第336章 王大枪的悲喜经历434.第411章 国书与报告262.第248章 新役法(1)429.第406章 热闹的靖安坊第529章 蚕盐226.第215章 罢三路保甲417.第395章 战前(1)182.第173章 挟契丹自重!145.第138章 广告牌(6000月票加更!)390.第370章 有钱一起赚第554章 难道他的魂魄被恶鬼夺走了?第554章 难道他的魂魄被恶鬼夺走了?第20章 拉扯252.第239章 新约(1)158.第149章 天生圣君 (6500月票加更)213.第203章 养女195.第185章 赵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兴,337.第320章 开战!开战!(5)377.第357章 琼林苑会议(1)433.第410章 宋誓(2)368.第348章 交子务246.第234章 黄河秋汛220.第209章 乃圣乃神,乃文乃武175.第166章 自有大儒会为朕解经第11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第71章 要做事就先喂饱人393.第373章 掮客第637章 御花园中的新菜地339.第322章 吕公著:现在也就只能指望王介第562章 仕途高歌的苏轼第498章 熙河(1)99.第96章 觐见243.第231章 别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533章 招安潮下的海贼们(2)第571章 寿宴(3)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彦博居然看上了老第36章 命运之日(3)第37章 间幕:兄弟第613章 议谥302.第287章 贬官280.第266章 伴读和涟漪第647章 鹰犬与捷报第497章 两宫的裂痕476.第451章 司马光:陛下定与我一般,心忧79.第78章 司马光入觐(1)第487章 这是陷阱!167.第158章 高公纪:家贼,尔敢如此?142.最后一天,求月票!第613章 议谥第499章 熙河(2)124.第119章 画饼 (12500更新完毕,继续求423.第401章 大兴土木吧!太皇太后!92.人事原因。216.第205章 赵煦的底牌174.第165章 章惇:难道真有人能生而知之?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500.第474章 显贵的燕家第54章 仁恕天子第19章 高太后:到头来,竟还不如六哥知礼数153.第144章 吕公著:君不见唐代牛李党争乎84.第83章 烦躁的钓鱼人199.第189章 文彦博:汝若是男儿身,那该多111.第107章 李宪回朝第641章 不肯让赵煦白嫖的漕司将士150.第141章 司马光的宣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