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事先安排好的

“幸亏小牧来了我们这儿哩,否则我们也过不上这样的好日子,以前村子里过得可苦哩,种树吃沙子,村子里的地都被沙子也淹没了……”

“现在这树种起来可容易哩,不信我可以教你的嘛,你自己种一棵试试嘛,这些都是小牧他们林场的树苗,基本上一种就能活……”

“我们以前都是徒手把树搬过来,要不就是驴子,驴子舍不得用嘛,牲口贵重得很嘛,现在小牧给我们卖了拖拉机,就不一样了哩……”

村子里的人文化水平虽然不高,可是都很会说话的人,他们知道是谁给他们带来现在的好日子,所以面对镜头、面对柳曼青的提问,好话像是不要钱似的说出来,巴拉巴拉个没停。

如果一句给五毛的话儿,能给到陈牧破产。

陈牧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这么当面被夸,感觉就很尬。

他转头看了一眼坐在不远处抽大烟的贾马勒老人,偷偷的小步跑过去,问道:“贾马勒大叔,这不会是你事先安排好的吧?这样是不是不太好,感觉有点过分了,显得多假啊。”

“你小子胡说的嘛,我为什么会事先安排好的嘛?”

贾马勒老人一瞪眼,露出不高兴的样子来:“我可是gcd员嘛,怎么会做这种弄虚作假的事情嘛?”

在这一片荒漠上,那么多个村子的村长,就这位贾马勒老人是gcd。

要知道维族自小信奉胡大,让他把信仰放下,信奉gcd,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即使如维族老人这样表现非常好的维族人,也没有加入gcd,倒是贾马勒老人当年因为对gcd的认同,年轻的时候就加入了进去,一直到今天……成了这一片荒漠唯一的一名gcd员。

陈牧本来在心里腹诽了一句“很多gcd员才……”,可是考虑到这话不能播,他就没腹诽下去了。

贾马勒老人说道:“以前我们巴扎村过得是什么日子,现在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大家都很清楚的嘛。

平时对着你一个人的时候当然不会说这样的话儿,因为村子里的人都当你是自己人哩,说这些有什么意思,你们夏族人说大恩不言谢,我们都是懂的。

可是现在你在拍电视哩,当着那么多外人,当然得帮着你说说好话的嘛。

这都是他们自己的主意,和我可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也夸得太过了。”

陈牧看着又有一个村民面对柳曼青和主持人的提问,在镜头前口沫横飞狂夸他的情形,真有点感到心虚,就很不好意思。

贾马勒老人“扑哧扑哧”的吸了两口大烟,吞云吐雾道:“那你说说,村子里的人说的是不是实话嘛?”

“……”

陈牧无语。

当然是实话,这是可以肯定的。

可是他们这么当着镜头说出来,他不好意思也是肯定的。

贾马勒老人又说:“既然是实话,那有什么不可以说的嘛,你担心什么哩?”

说得好有道理,陈牧既无言以对。

想了想,事情都已经这样,还烦恼个什么劲儿,顺其自然好了。

所以,陈牧也不再折腾了,默默站回到节目拍摄现场的那边去,等待刘万钧宣他进场。

他不知道,他虽然没在摄像头前,可他胸前的麦一直都是打开的,被调整到了另外一个频道,连接着另外一台音频采集器里面去,所以他和贾马勒老人的对话已被全程记录下来。

那一边,主持人和柳曼青轮番和村民们说话。

一开始的时候,只是柳曼青的即兴行为。

渐渐的,主持人发现这样挺有意思的,所以为了配合柳曼青,也加入了进去。

两人听了一会儿村民们的话儿,心底都有点疑惑。

巴扎村的这些村民,一个劲儿的夸陈牧,实在让他们觉得这有点假,好像事先就打好草稿,配合在一起似的。

因为这一点存疑,所以他们俩变着法子询问村子里的事情,也变着法子想要“拆穿”这些村民们“事先准备好”的说辞。

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不管他们怎么问,不管他们问哪一个人,村民们嘴里的话儿居然都能够做到内容自洽、逻辑合理、前后呼应……一点破绽都没有。

两个人问了一会儿后,实在没什么好闻了,只能停下了这种“无聊”的行文。

从镜头前下来后,主持人和柳曼青相互对视了一眼,心底的疑惑一点也没有得到解答,反而更加闹心了。

他们实在很想知道,村民们这样的表现究竟是自发的,还是事先安排好的。

如果是事先安排好的,那必定是花了大心思的,否则不可能让那么多人的说法都一致,而且让他们两人问不出哪怕一丁点的问题。

如果是自发的,那就震撼人了。

说明陈牧真的在这片荒漠做了许多好事,使得他的“威望”极高,很得“人心”。

对于媒体工作者来说,他们见过的人和事远比普通人要多,当然见过一些人,为家乡或者工作所在地方的老百姓做出巨大贡献,得到当地老百姓的衷心支持和热烈拥戴的。

可那样的人,一般年纪都比较大,都是因为长年工作中积累下来的“威望”。

像陈牧这么年轻的人,就得到这么多当地老百姓的支持,倒是他们从没见过的。

而且,他们都看过陈牧的背景资料,知道他是一名辍学大学生,因为父母的意外去世来到了这么一个地方。

然后在这里从事育苗事业,渐渐把生意做了起来。

当然,他们也在背景资料中了解到,陈牧在望西省和疆齐省都搞起了所谓的农民合作种树项目,无偿支援农民种树。

这个项目非常成功,尤其在望西省的北棹口一带,已经成了国家专门发文件高度赞扬的项目。

各种官媒报章杂志,纷纷发文介绍、夸赞,总之声势很大,非常成功。

可是这些事情,节目组的众人和柳曼青都是从纸面上了解到的,并没有亲身感受过。

所以这么乍一来就听到那么多人对陈牧进行“吹捧”,实在让他们有些意外,也有些接受不过来。

也正因为如,他们才会心中存疑,一直想找找茬儿。

晚上的时候,众人就住在巴扎村。

现在巴扎村附近,也建起了十栋民宿,虽然并不算多,也没办法让节目组的众人都住下,不过几个主创倒是可以住进去了,环境非常不错。

至于节目组其他人,则分别住在村民们的家里,就当是接待农家乐的客人了。

陈牧当然不会住民宿,他第一时间就被贾马勒老人拉到了家里,给他做羊汤,请他吃羊肉手抓饭。

晚上,民宿里。

制作人和导演正坐在电脑前,回看今天拍摄到的所有素材。

这是他们的工作流程,每日下来,必须把所有的东西回放一遍,查缺补漏,做赛后检讨。

看看有什么是没有拍好的,第二天可以补拍一下。

看看哪里拍得不好,以后要注意。

还有就是看看有什么地方是拍得好的、有意思的,可以抓住深挖。

总而言之,这是他们每天必做的工作。

看视频的同时,他们还会聆听所有的音频素材。

他们把不同的麦采集到的音频存放在不同的频道,随时可以合在一起,也随时可以拆分。

正好,他们听到陈牧跑过去质问贾马勒老人那一段对话,两个人都忍不住微笑了起来。

相互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底的心意。

这一瞬间,两个大老爷们,就很有点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特别基。

“这一段一定要放进去,肯定很有意思。”

刘万钧开口就说。

他是制作人,虽然总管全组,可是节目拍摄的一些事情,他还是得尊重导演的意见。

导演点点头:“我们可以用一些字幕或者特效强调一下主持人和柳老师的疑惑,然后再插入这一段,因为会特别有说服力,也特别有意思。”

一瞬间,两个人就达成了协议,把这一段“记”下来,准备回头剪辑的时候,要重点关注,看怎么样能把这件事情有意思的点弄出来。

两个人正弄着的时候,房门突然被敲响了。

刘万钧过去打开门,发现门前是主持人和柳曼青。

“你们怎么来了?”

刘万钧怔了一怔,张口问道。

女主持人道:“我和柳老师今天拍摄下来,心里有点疑惑,想过来问问你们,弄清楚。”

两个上镜的节目主创过来找制作人和导演……

这情景让人忍不住一下子就想到了“潜规则”三个字。

可是刘万钧压根不敢往那个方向想,别说柳曼青的人气了,就算这个女主持人,也是个不小的腕儿,以知性和言辞锋利著称,根本潜规则不起。

刘万钧连忙把女主持人和柳曼青请进房间,房内的导演连忙也站起来,打招呼寒暄。

等他们端茶倒水忙活了一会儿,四个人才坐下来了。

刘万钧问道:“不知道你们两位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可以和我们说说。”

女主持人就把今天和那些村民对话的事情、以及她和柳曼青心里的疑惑说了一遍,然后问道:“这些村民的说辞……不会是事先安排好的吧?”

刘万钧和导演闻言,忍不住相对一笑,然后才说:“原来你们两位疑惑的地方在这里,正好,我们今天回看拍摄素材的时候,发现了一点东西,你们两位可以来听一听。”

“哦?”

女主持人好奇了:“是什么东西?”

刘万钧也不回答,直接给导演打了个眼色,然后房间里地位最低的导演都屁颠屁颠的过去,播放之前无意中发现的那一段音频。

……

过了一会儿,音频播放完毕。

事情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女主持人消化了一会儿后,既有些好笑,又有些释疑的说道:“想不到这个陈牧年纪轻轻的,就在这里有那么高的人气,真是……真是让人想不到。”

除了想不到,还是想不到,女主持人有点词穷了。

她访问过很多人,听过、见过很多的事。

她知道西北这边民情复杂,想要获得这些常年在荒漠上生活的老百姓的支持,有多么的困难。

要知道半隔绝的地理环境,导致他们有着半封闭的生活方式,他们的许多思维是最难扭转,别说得到他们的支持了,就算想走近他们,都是很难得。

可是陈牧短短几年间,就能做到这个地步,只看贾马勒老人在音频里说话的状态,就知道巴扎村的人是真的把陈牧当成了自己人,这如果细想起来,简直有点不得了,真的会令人惊叹。

柳曼青没说话,性情清冷的她在很多时候都是一个聆听者。

只有在镜头前面,她才会变得不一样,演绎出不同的角色,这和她喜欢聆听的习惯分不开。

她虽然不动声色,可是心底同样感到惊讶。

她这两年一直在大西北做支教的工作,接触到很多大西北的人和事,要了解到很多的民情。

因为她投入的是公益慈善的事业,所以平时在当地,收获到了很多尊重和友善。

可即使是这样,她也从没觉得当地的人会把她当做自家人,那种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还是在的,并不是因为她的性子清冷,也不是因为当地人的排斥,而是他们彼此原本就分属于两个世界,仿佛永远不可能融合。

也正因为这样,她之前才会对村民们的讲话存疑,不能相信。

可是现在,她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陈牧已经完全融入这里了,他仿佛就属于这里,和当地的人一点隔阂都没有。

柳曼青正想着的时候,女主持人又开口了:“这倒是个挺有意思的点,我觉得我们接下来可以多做文章。”

毕竟是有着多年做节目的经验,女主持人一下子就发现了这段音频的价值。

刘万钧点头:“我们也正商量这事儿呢,虽然还没有想好要怎么做,不过我们的想法是完全一致的。”

女主持人问道:“只有音频,没拍到影像吗?”

“没有!”

刘万钧有点遗憾,不过随即他又说:“不过这事儿很容易解决,我们明天拍摄的时候,留意一下陈牧会不会和贾马勒老人走在一起,偷拍几个镜头补回来就行了……嗯,不然直接让他们站在一起,让我拍几个镜头也行,反正后期剪辑把音频配上去就行了,这简单得很。”

第859章 专业人士第597章 人浮于事第337章 赶往L市第三百四十八章 餐厅构想第二百八十章 潜伏得更深(四千字,求票求订阅)第584章 离她远点儿第一百一十六章 独立研究所第三十七章 郁闷来袭第1072章 有意思的节目Pro第653章 我想有个家第五十六章 陈医生真美第360章 英语很好(连续万更啊求月票求订阅)第418章 我没钱(四千字求月票订阅)第六十五章 招聘和广告第340章 到底经历了什么(五千字求月票订阅)第563章 你想割韭菜第819章 他们的申请直通第797章 她是孕妇(4000字求推荐)第一百四十三章 为了补助而努力第356章 有结果了(四千字求月票求订阅)第813章 名声在外(4)第一百五十九章 搬第1087章 新一轮融资第402章 天上掉好事儿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山獒犬第763章 主动出击第一百九十二章 德艺双馨第三十章 不要受国外的影响第754章 拉黑之虞第932章 普法和遗嘱【求票求订阅】第877章 赶走和留下(求订阅求票)第773章 这顿饭不白吃第1160章 解忧第322章 遇见熟人第1090章 套路很多第1171章 调教结束第1152章 格局第二百五十二章 你不负责任第529章 很好忽悠第九十九章 珍贵苗木第504章 推特账号第一百二十章 五个供应商第513章 学习第六十章 还是聊聊陈医生吧第1062章 打发缠人精第1184章 有机认证第685章 钱不够花第1165章 打脸的来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是我没准备好第1092章 颁证仪式第401章 搞搞平衡(求月票订阅)第830章 我会准时到第1010章 介绍认识第1117章 彻底澄清第600章 谁搭理你第1130章 被观察了第415章 李家的烦恼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点也不藏着掖着第691章 超出预期的惊喜第315章 更加辉煌(三章求月票订阅)第882章 两家对比(求票求订阅)第468章 优秀的登山者第1173章 反抗第429章 遇到专家了第906章 一次全体员工大会(4)第871章 打听消息第301章 两件事情第622章 参观稻田第1098章 找上门第一百五十章 百万升级第一百零七章 当哥的人第八十一章 大傻砸第一百九十章 这算是示威吗第二百七十二章 拿捏得死死的第396章 前辈?第385章 老牧民第928章 老鼠屎的决断第七十二章 方寸区域第一百四十四章 现在开始吹爆第1201章 急转直下第1106章 最强补药第838章 回头很难第454章 进山第六十二章 询问承包第648章 新功能:修复第643章 用过都说好(2)第717章 第一次这么财大气粗第一百二十三章 见谁灭谁第320章 一起去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是来卖水的第376章 那我可帮不你了第634章 与国同休第820章 剧本第一百九十一章第1021章 李少爷要大展宏图第432章 偶然事件?第955章 有点不对劲第一百三十五章 你以为是古时候吗第996章第505章 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