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好被褥铺盖,检查好门窗,拉上电闸,再到宿管处填写离校时间,一切都处理妥当后,郁湛笙才拉着行李箱离开宿舍楼。五点半的阳大校园很是安静,所以他拉着行李穿过学校的声音显得尤其刺耳,到底是谁想的非要在水泥地面上弄成一条一条凹凸不平的杠杠,这摩擦力得多大,真不是自己故意制造噪音扰人清梦的,好在并没有人因此惊醒隔着窗户来骂他。但是声音实在是太吵了,连他自己都有些受不了,于是便收起拉杆改用手提。
按照约定出租车司机已经提前在校门口等着了,所以郁湛笙一出校门就可以立刻出发。又因为提前买好了汽车票所以他有足够的时间在汽车站附近吃个早饭,当然前提是不堵车。好在阳城并没有辜负郁湛笙的这份期待,二十分钟后他平平安安的出现在了汽车东站。汽车站外围都是些卖小餐点的流动小摊贩,郁湛笙特别喜欢阳城的卤豆干还有粉丝豆腐馅儿的包子,于是一下出租车就奔着买这些东西的摊子去了。
首班车的发车时间是6点15分,这也是郁湛笙要坐的班次,但是由于车上不让吃东西,所以郁湛笙只得捧着热包子在候车室呆到了6点10分才急匆匆的上了车。早班车的好处在于一车并不会坐满人,空气也会相对好一些,毕竟冬天车上都开了暖气,人一多就躁得慌。郁湛笙左右环顾了一下这班车的上座率大概也只有百分之四十左右。阳城和融城一江之隔,因此不到一小时车子就停在了融城汽车站。融城动车站就在汽车站旁边,这倒是省了时间省了路费。和阳城到融城的车程不同,从融城到北京的高铁也要近七个小时,因此午饭定然是要在车上解决的,车上的盒饭郁湛笙向来是吃不惯的,因此过完安检就直奔小超市去了。买了一些零食,但说起长途旅行餐,跟它最配的果然还是泡面。
检完票,上了车,找到位置,放好行李箱,郁湛笙首先给家庭群里发了条安全上车的消息。汇报完毕后再拿出自己精心挑选的零食和饮料,最后只需要从背包里拿出昨天刚借的书,就可以开始他的长途旅行了。在一众小说里,郁湛笙最后选择还是先来拜读一下顾城的《阳城那些事》。众所周知,顾城是一名历史教授,本以为会是一本阳城历史科普书籍,但等郁湛笙翻开目录时就明白自己想错了,没想到的是顾城也是一个爱好八卦之人,这本书整一个阳城逸闻秘事录啊!
前半本书是人物篇,写了阳城一些名人不为人知的逸闻趣事,后半本书则记录的是阳城发生的一些灵异事件。怪不得这本去年出版的书如今已被翻阅的如此破旧,果然还是因为里面有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虽然之前领略过顾教授的风采,但是郁湛笙没想到这个人写起故事来也这般生动有趣,遣词用句都恰到好处,让人读来身临其境,实在是太有故事感了。前边的逸闻趣事有多好笑,后面的灵异事件就有多骇人。当然阳城大学的红楼也在其中,故事同孔乐那时候讲的并无出入,很难不怀疑孔乐的听闻都来自这本书。那么当时红楼拆除现场,顾教授作为一个阳城历史的研究者大约也是去见证一段历史的结束也是去送别昔时旧友吧,在博物馆那次顾城就说过,对他而言他的研究对象,一切与历史有关的东西都是他的朋友。
除了红楼还有一个灵异事件也跟阳城大学有着些许联系。那条巷子本叫光明巷,有着美好的寓意,但是因为其多发的灵异事件,大家更多的以“无灯巷”来称呼它。至于为什么跟阳城大学有着些许联系,是因为这条巷的地理位置,它在中心校区和路北校区之间。因为灵异事件多发,很多学生夜间不敢经过这条巷子,所以后来两个校区之间特意开了一个地下通道以供往来。
在我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大多数学校会建在坟地上,一来是因为这种地方不好建成住宅区,所以为了合理利用土地会被划给学校;二来是因为他们认为学校是阳气很重的地方,建学校可以压制鬼怪。所以,拥有九大校区的阳城大学自然也有不少校区是建在坟场之上的,只不过这路北校区更为特殊一点,在唐朝的时候这个地方是个屠杀厂,屠杀完后,无人认领的尸首就会长年累月的堆积在此直至腐烂才会被集中烧毁。而光明巷据传就是这些尸体堆积的地方,至于以前它叫什么名字郁湛笙是不清楚了了,书里也没讲,但估计是想它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所以民国后才给他取名光明巷吧。
至于为什么被叫无灯巷书里是这么说的:光明巷里根本不能装路灯,不管你装的是白炽灯、节能灯还是其他灯,总之没有一个灯泡能活过当晚,第二天一看不是被人为破坏,就是莫名其妙地熄灭了。灯泡拿下来从外观上看完好无损的,但仔细一看里面的钨丝已经断了,因此后来再也没有人去装新灯泡,这条光明巷夜间也没有了光明。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巷子里打手电筒也会莫名其妙地熄掉,到了夜间,摩托车、电瓶车之类的东西也无法发动,必须依靠人力推着走。
或许这条巷子里存在着特殊的磁场吧,可是为什么到了晚上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要是走近科学节目还在的话,郁湛笙一定打电话给节目组让他们来探秘,这事情的真相任谁都会十分好奇吧!
高铁出发时不到八点,不知不觉已近十一点,看了快三个小时的书,郁湛笙也有些累了,为了缓解眼睛疲劳,他把看了大半的书合上,打开了车窗上的窗帘,试图用远眺来放松一下,但显然这不是一个好主意,高速掠过的景物让他的眼睛更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