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献降书奉先托孤

后续谈判出奇顺利!

顺帝都接受招安了,下方官吏没有任何反对理由。

况且早就有人盼着这一天,谁曾想幸福来的这么快。

陛下深得我心!

如此君臣上下一心之事,推进起来极快,从早上开始谈判,未到晌午大乾招安使已经带降书回去复命,连午饭都没留。

风声传出去,顺京久违的一片热闹,平日里不敢出门的百姓,也纷纷打探消息。

一些有远见的大顺官吏,已经琢磨换哪里任职,如何隐去叛贼身份。

“陛下,臣等无能,臣等有罪,枉负圣恩……”

真正的聪明人,则是以头抢地,干嚎几声,显露自己忠君为国的高尚节操。

大顺立国匆忙,中下层官吏多是从世家大族遴选,可以迅速安稳地方。。

这些人在大乾治下没有当官资格,转头为大顺摇旗呐喊,得授官职。然后就等着大顺兵败,朝廷为了稳定南疆州府,中下层官吏不会轻易变动。

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这等手段读书人施展起来,丝滑流畅,比水匪山贼优雅多了。

若是下狠心,甘愿为顺帝辞官归隐,待到新帝起复时候,还能赢得忠君不二美名。

顺京高空百丈。

徐奉先凌空而立,低头看着顺京中形形色色,无悲无喜。他本就对大顺文官不抱多少期望,现在见了他们嘴脸,最多说一声果然如此。

徐家根基是龙骑军,军队不乱,其他的只是细枝末节。

“烨儿,龙骑军整顿的如何了?”

徐烨回答道:“即将集结完毕,合计龙骑军三十二万,辅兵杂兵十五万。如今麻烦的是军卒家眷,需要携带家产,如今情况很难变卖。”

龙骑军上下都是徐家铁杆,忠心耿耿,坚决反对招安。

徐奉先一死,他们遭到清算只是早晚的事。

徐奉先说道:“时不待我!打开内库,对外说是愧对一同打拼的兄弟们,徐某临终前赏赐……”

徐烨担忧道:“现在已经有人怀疑龙骑军动向,来我这里打探了。”

龙骑军人数众多,里面也混入了不少探子,瞒不过顺京城中官吏。

“无妨。他们不在乎徐家真招安还是假招安,只要安州重回大乾治下,朝廷需要他们稳定地方,他们就能继续做官。”

徐奉先冷哼一声:“龙骑军镇压安州多年,不知多少人盼着离开!”

安州没了土皇帝龙骑军,空出来的大片利益,足够地方大族吃的满嘴流油。

徐烨迟疑道:“父亲,覆灭蛮族后,你真要……”

“徐某先背叛龙骑军,再背叛朝廷,又背叛人族。本就没几年好活,不如干脆死在真仙手中,比无人问津的老死,来的轰轰烈烈的多。”

“龙骑军依托南蛮群山,又有真仙支持,短时间内不会有危险。”

徐奉先长叹一声说道:“无外敌则生内患,人心最难把握,更何况一群武夫蛮子,稍加挑动就生祸患……”

“父亲放心,孩儿有把握稳定局面。”

徐烨做了几年大顺太子,可不是监国那般委屈,许多国朝大事都出自东宫。

军中武将哪个可以信任,哪个需要提防,谁与谁有矛盾,谁又有什么把柄,脾气秉性,善恶忠奸,早就摸得清楚透彻。

奇士府中的奇人异士,可不止是用来打仗,也有监军之职。

“烨儿想错了,为父的意思是……你那些叔叔脾气暴躁,难免受人诱导犯错。”

徐奉先深深看了徐烨一眼,说道:“若是你哪个落在你手里,希望能网开一面,不要赶尽杀绝,毕竟他们为徐家出生入死数十年!”

徐烨愕然,竟然是如此托孤,只得躬身答应。

“孩儿明白,诸位叔叔有救命之恩,不敢忘记。”

……

万寿宫。

寂静无声。

往日讲经的真人早已不见。

九幽仙莲成熟在即,景泰帝心思紊乱,懒得再敷衍听经。

手捧一卷《十二年阴司游记》,写的是太祖游历阴界十二年,期间九死一生,虎口夺食取得九幽仙莲,最终得证武圣的经历。

书中记载了诸多奇异鬼族,与阳界迥然不同的风光。

景泰帝近些时日,诵读太祖、中宗所留典籍,感同身受。

太祖初建大乾,妖魔环伺,得证武圣震慑四方。中宗正逢乱世,妖魔肆虐,晋升武圣涤荡寰宇……

“朕证武圣,必领兵讨伐魔国妖域,开疆辟土,提三尺剑立不世功!”

景泰帝眼前闪过诸多画面,有征战魔国,有大胜勒石,有史书传颂,甚至有飘飘乎羽化飞升。

忽然。

楚公公出现在身后,躬身递上奏折,出声打断了景泰帝臆想。

“陛下,燕王送来伪顺降书,请您过目!”

“降书?”

景泰帝眉头一皱,生出不好预感。

果然,打开降书后,第一眼就看到徐奉先同意招安,再见到徐奉先愿自缚进京,景泰帝顿时脸色铁青。

大顺立国之后,抓捕的叛逆占据了斩妖大狱大半数量。

一旦战事平息,原本四五年就能成熟的仙莲,或许要拖到十年甚至更久。

景泰帝能不能活十年,都是个未知数。

“奉先,太让朕失望了!”

景泰帝沉默片刻,眼中闪过凶芒,沉声道:“传朕口谕,叛国裂土者罪不可恕,当诛九族,以儆效尤。伪顺上下官吏,按降书所载自徐奉先以下,尽数擒拿押送洛京审判!”

南疆战场既然不能继续,那便一次性收割,反正都是乱臣贼子,死不足惜!

“遵命。”

楚公公躬身领命,正要离去传讯。

景泰帝忽然问道:“内侍司查了这么久,可知真仙身份?”

南疆战场没了,景泰帝还有好几张牌可打,首先考虑的就是白莲圣母的交易,上百炼神妖人是一大笔资源。

况且只要查清真仙身份,又不是想暗害敌对,总不能因为送上神坛享受供奉就翻脸,大乾又不是打不过真仙!

楚公公面不改色回道:“回禀陛下,真仙隐匿术法玄妙,内侍司探查许久未能寻到踪迹。”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洛京只有这么大,挨家挨户查询,总会有蛛丝马迹。”

景泰帝说道:“多派些人手,早日寻到真仙。朕仰慕仙人威名圣德,希望能登门拜访,请为大乾国师!”

楚公公领命离去。

万寿宫中只剩下景泰帝,空荡荡有些寂寥。

“大伴竟然也出异心,朕当真成了独夫,可那又如何?”

“朕即国朝,若是不得长生,国朝延续亦无意义!”

景泰帝面目阴森寒冷,喃喃自语。

……

定襄城。

中军大帐。

燕王李乐收到宫中旨意,立刻召集诸将。

“父皇下令,立即进攻顺京,擒拿伪顺叛逆。”

帐中诸将闻言,面露疑惑。

前日陛下还在感念奉先深情,今天就要灭人全族。朝令而夕改,世上岂有如此之军令,简直不拿前线将士的命当回事!

“莫不是传错旨了?”

“这,打还是不打?”

“明日会不会再变?”

帐中诸将疑惑出声,若能兵不血刃的招安,谁也不想与大顺生死相向。

“当然是打,本王已经再三确认。”

李乐下令说道:“立即扣押军中伪顺官吏,趁徐逆献降书松懈防备之际,攻破顺京。”

“诺!”

齐声应和。

片刻之后十数艘战船腾空而起,遮天蔽日,迅速向顺天成进发。

一路疾行,来到顺天城外,本以为会有一场恶战。

结果城门大开,阵法禁制停止运转,十数位文官带着降书,出门迎接大乾军卒。

“燕王殿下,徐逆携裹百姓,弃城而逃。臣世代承恩,忠贞爱国,绝不与其同流合污……”

为首的官吏详细描绘了徐逆如何严刑逼迫,众人如何宁死不屈,双目含泪道:“臣等谨奉降表,恭惟燕王殿下,静候天军降临……”

李乐立在船头,冷眼看着下方官吏,听的烦了掏了掏耳朵。

“全部拿下,押送洛京候审!”

数道流光落下,同样听烦了的武将一手一个将官吏拎起来,扔进牢房当中候审。

“殿下……臣等同意招安啊!”

“殿下,臣忠于朝廷……”

声音凄厉,感人肺腑。

“混账!尔等叛逆,建立伪顺裂土,我堂堂大乾燕王岂会招安纵容,与尔等同污?”

李乐将降书撕成粉碎,说道:“这等叛逆,竟然编造招安谣言,妄图蒙蔽百姓,妄图逃过律法审判,其心当诛!”

擒人武将顿时明白,一不小心手上用力,将为首官吏脖颈捏碎,骇然惊呼:“殿下,这叛逆畏罪自杀了!”

“乱臣贼子,还算有些胆气!”

李乐剑指顺京,下令道:“攻城!”

大顺京都遍布阵法,堪称固若金汤。

徐奉先经营数十年的军事重镇,不知多少次挡住蛮族进攻,结果不过半个时辰就沦陷易主。

城中只有万余城防营,以及等待招安的官吏,龙骑军主力以及附属军卒早已携带家眷向南逃离。

宫中发来的抓捕名单,上面大半人数都随龙骑军而去。

当即有将领建议道:“殿下,龙骑军携家带口,必然行军缓慢,不如乘胜追击,彻底覆灭徐逆,又能完成陛下旨意!”

“齐将军,穷寇莫追,哀兵必胜的道理,你不会不懂吧?”

一直沉默不做声的秦琼,忽然说道:“更何况龙骑军携带家眷,逃无可逃,必然拼命至死。诸位是不是胜的太顺利,就忘了徐奉先的实力?”

徐奉先,号称大乾最接近武圣的武夫。

帐中单打独斗,秦琼、三悟或许能五五开,其他人完全不是对手。

临死前定能拉上两三个,帐中也就二十余人,说不准谁就没了。

关乎生死,顿时有人出声附和:“攻破顺京,等同覆灭伪顺,必须好生整顿防守,以免徐逆卷土重来!”

又有人说道:“斩妖司须重新建立安州总部,事务繁忙,本校尉就不去追杀徐逆了。”

“……”

一个个理由充分,于是追袭龙骑军就不了了之。

宫中可以下旨追击,然而军卒疲惫,行军缓慢,就是派内侍司来监军也一样。

景泰帝接连变化旨意,军中威望已经大打折扣。

……

群山深处。

蛮族第一大部落,巫神部。

无数新旧帐篷在山林之间连绵,唯有中央巫神庙,由青石筑成。

原本蛮族也有筑城,然而经历几次武圣突袭,索性就住在帐篷里,随着猎物迁移而迁移居所。

一道流光落在巫神庙前,气息展露,顿时惊动庙中祭祀。

为首的老者拄着骷髅头权杖,惊讶道:“大顺帝,你不在皇宫中,来我巫族神庙做什么?”

大乾称呼南蛮为蛮族,意为不通教化的野人,他们自称则为巫族。

徐奉先面露恨意,说道:“大祭司,大顺已然覆灭,徐某如今不过是败家之犬。”

“大顺灭了?”

大祭司面露惊骇,连忙说道:“请徐将军进去叙话。”

神庙中各自落座,徐奉先将燕王假意招安,使顺京人心浮动,骗开城门后大肆抓捕大顺官吏。

“幸好徐某早就识破燕王毒计,携龙骑军逃离顺京,得以保住性命。”

徐奉先说道:“然而大乾兵卒紧追,终究难以抵挡,所以徐某特意来寻求援手。”

“徐将军都败了,我族困苦,哪有什么可支援。”

大祭司说道:“唯一能拿得出来,便是族人了。不如我下令各部,再汇聚五万族人编入将军麾下?”

自从徐奉先叛出大乾,蛮族便难得几年安宁,人口略有上涨。

“大祭司,安州已经尽数落入大乾手中,徐某麾下不止军卒,还有上百万家眷,无处可逃。”

徐奉先说道:“徐某来见大祭司,就是想撤入巫族领地……”

“不可!”

大祭司下意识拒绝。

徐奉先说道:“大祭司,徐某与大乾有灭国之仇,只要能保存实力,以图复国,愿意将龙骑军及百万家眷归附巫族!”

“百万人口……”

大祭司略带犹豫,蛮族许多部落急需新鲜血液。

蛮族屡屡进攻大乾城池,抢夺财富只是次位,掳掠人口才是首要目标。

徐奉先继续说道:“徐某离开顺京时候,已经将大顺国库搬空,也愿意献给巫族……不,献给大祭司。”

“国库……”

大祭司呼吸有些沉重。

大顺最广阔时候,几乎占领大乾四分之一疆域,即使时间短促,所获宝物堪称天量。

“事关重大,本祭祀需要请示巫神!”

“大祭司,徐某归附之后,龙骑军上下皆拜巫神,每日上香祈祷。”

徐奉先取出储物袋塞到大祭司手中,说道:“由于兵卒家眷多是妇孺,山中行路缓慢。国库中金银珠宝太多,车拉马拽难以攀山越岭……”

“还请大祭司向巫神美言几句,派遣巫族祭祀开山辟岭,沿途护送,以免大乾军卒追上来!”

大祭司接过储物袋,神识扫过,见到里面装满各种灵物,眼睛顿时发亮。

“好说!好说!”

第245章 愿者上钩第275章 三悟相邀第308章 势如破竹(中)第296章 国运庇佑第278章 护法神将第355章 十万妖族第394章 魔祖落幕第296章 国运庇佑第七十八章 张诚日记第一百三十四章 算命道人第395章 重立魔道第二十三章 感应天地第一百九十七章 竹杖芒鞋觅天机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生佛性第四十四章 堕落山神第342章 妖神之子第378章 必死无疑第256章 月神传说第十八章 一剑断峰第一百三十八章 万人盛宴第二百二十章 侠客行剑镇萧府第330章 黄袍加身(下)第一百零九章 记名弟子第二百章 斩仙魂执榜封神第一百五十四章 儿臣万死第293章 离京游历第361章 大威天龙第232章 师尊救我第274章 一月之期第一百七十九长 仙佛境界第303章 御驾亲征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龙图谋第一百章 分身妙用(为盟主茶茶是只猫呀加更)第四十七章 幽冥鬼宴第七十四章 晓之以利第367章 立国之战第一百三十六章 美人垂青第280章 道门斋醮第343章 墨家洞天第250章 无戒罗汉第340章 敕封门神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想事成第一百四十章 狐妖驯人第374章 晴天霹雳第263章 返回洛京第三十五章 见面不识第308章 势如破竹(中)第一百三十章 诡秘踪迹第一百三十六章 自投罗网第二百一十章 景泰又施招安计第292章 武圣之威第223章 物部新人第287章 武圣之怒第一百二十五章 龙鱼美味第一百一十章 赏仙丹会(为盟主 不谈真心只谈风月 加更)第244章 垂钓真龙第二十章 有辱斯文第346章 墨圣归来第九十四章 罗汉法相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丘探子第二十七章 四大学宫第237章 卖神鬻祇第283章 仙莲成熟第一百五十三章 四方云动第392章 血月降临第七十二章 武圣手书第七十三章 搜妖书成第241章 真龙图谋第277章 元化真君第八十九章 心魔讲经第360章 群仙斗法第286章 登门拜访第271章 为父报仇第六十一章 不死不灭第378章 必死无疑第九十章 紧闭山门第273章 景泰分身第一百四十九章 趁乱打劫第一百七十九长 仙佛境界第386章 地煞圆满第353章 郎情妾意第一百八十八章 龙宫借宝第398章 神圣传道第二百零三章 红鸾星现耀天穹第249章 仙灵会开第一百五十五章 元辰珠碎第270章 大义灭亲第一百一十六章 亦真亦幻第一百五十章 儒法之争第一百三十章 诡秘踪迹第364章 国号大楚第274章 一月之期第332章 隆庆登基第一百三十章 诡秘踪迹第一百三十四章 算命道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美人垂青第四十九章 世间苦海第383章 末法时代第二百一十七章 真作假时假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