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嫡长女

话音刚落,王景徽的目光便看向了刑部尚书沈霄汉。

沈霄汉也立即会意,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个人站出来说一些王景徽不能去说的话。

王景徽虽是大皇子派系的人,但他现在作为首辅主持朝政,若是他出来站队,难免会让其他人心中感到膈应。

总不能既当裁判,又当选手。

“王大人,还有在座的各位同僚,先皇意外驾崩,这是谁都未曾预料到的事情。”

沈霄汉站出列,然后朗声说道:“而陛下在生前未曾册立太子之位,也让此刻朝堂上陷入无主之地。”

“特殊时期,当行特殊之事。”

“既然先皇未曾册立太子,那我们自当遵循长幼之序来选出新君。”

“大皇子魏宗元作为先皇的长子,不论德行武功,文韬武略,皆不失为继任新君的最佳人选。”

“依本官之见,新君一事,当立大皇子为新君继位”

“各位觉得如何?”

“沈大人所言不错,既然先皇未曾册立太子,那理当遵循长幼之序,立大皇子为新君!”

“立大皇子为新君!”

“沈大人说的不错,下官也认为该立大皇子为帝!”

“.“

一时间,作为王景徽文派势力的官员,纷纷站出来拥护大皇子继任帝位。

而且他们利用长幼之序作为由头,也确实是让人更加找不到弹劾的毛病。

如果仅仅只是说,大皇子魏宗元德才兼备,该立为新君,那么武派马上就能以同样的理由来拥护二皇子。

但是现在好了,长幼之序,你武派又该如何来反驳这一个观点?

王景徽也不由赞赏的看了沈霄汉一眼,显然沈霄汉找的这个理由,确实是深得他心。

不过他也清楚,这场朝堂上的纷争或许没有硝烟,但绝对没有那么容易告一段落。

现在就看二皇子背后的武派会作出何种反击了。

至于三公主魏涟漪,则完全没有被他纳入对手之列。

毕竟就连先皇在位之时,都没办法在文武百官的反对下强行将她册立为太子。

现在先皇驾崩,魏涟漪就更没有多少机会了。

这场新君之争,只会在大皇子魏宗元和二皇子魏宗岳之间产生。

随着大皇子一派的人率先发言,接下来就是二皇子的武派了。

身为吏部尚书的霍宇站了出来,朗声说道:“本官倒是觉得,立大皇子为新君,并不是一件正确的事情。”

“大魏确实是有长幼之序,甚至是在民间,也有长子接过父亲的生意,继续维持经营.”

“然皇位却和民间的生意有所不同,天子事关大魏江山社稷,岂能以长幼之序来决定?”

“天子之位,理当遵循德者居之。”

“这些年先皇一直未曾册立太子之位,本官有理由怀疑,是陛下认为大皇子不适合继任帝位,才会一直心有疑虑,致使太子之位一直旁空.”

听到霍宇这番话,大皇子魏宗元的脸色瞬间铁青。

什么叫先皇没有册立太子之位,就是因为我不适合,所以才一直搁置太子之位的册立?

对方这无异于是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狠狠的扇了他一巴掌。

就连朝堂上的其他人,此刻面色也不禁有些古怪。

看来今天这朝堂上,会有一场好戏啊。

作为中立的官员,此刻嘴角皆是不由自主的掀起一抹笑容,静静的看着这场唇枪舌战的好戏。

霍宇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接着说道:“依本官之见,二皇子魏宗岳无论是文治武功,俱是不失成为一代明君的条件。”

“依照本官之意,二皇子比大皇子更适合新君的人选,不知各位觉得如何?”

“霍大人所言甚是!”

“下官认为二皇子当继任新君之位!”

“下官觉得霍大人说的不错!”

“.”

武派的人皆是站出来拥护二皇子,和大皇子一派分庭抗衡。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众人目光不由看向了新晋户部尚书蒋顺杰。

国库被盗,身为户部尚书的阎忠荣气急攻心而死,致使户部侍郎蒋顺杰担任尚书之位。

作为朝堂上有头有脸的人物,蒋顺杰并未选择站出来支持两方,无疑是让他看上去像是个被孤立的人。

就连中立的一方,此刻面色也不禁有些古怪。

毕竟在他们看来,蒋顺杰完全是捡了一个尚书之位。

偏偏这家伙还不是大皇子和二皇子一派的人。

现在双方僵持不下,蒋顺杰的投票权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迎着众人看来的目光,蒋顺杰心头不由轻叹一声。

他能有今天,可都是托了魏涟漪的福。

若是此刻不站出来拥护魏涟漪,那指不定魏涟漪怀恨在心,就会安排人伪装成江湖武者,深夜去血洗了蒋府。

所以他不论如何,都必须一条道走到黑,坚决的拥护魏涟漪!

蒋顺杰心头一狠,然后站了出来,朗声说道:“各位,下官倒是另有人选。”

“想必在座的各位都还记得,就在数月前,先皇曾带文武百官夏狩,并在夏狩成绩公布后,选择册立三公主魏涟漪为太子。”

“只是当时百官的反对,此事才暂时搁置了下来。”

“依本官看来,先皇既然意欲册立三公主为太子,就可见先皇是承认三公主能力的。”

“三公主加入镇武司不过短短两年,就已经从一个镇武卫晋升至一州镇抚,她的能力想必各位也是有目共睹的。”

“依本官之见,我们理当遵循先皇的遗志,立三公主为新君!”

“各位意下如何?”

哗!

听完蒋顺杰的这番话,立即在朝堂上引起一片哗然。

就连中立一派的官员,此刻面色也不由狠狠的抽搐了一下,似是没有想到蒋顺杰竟然成了魏涟漪在朝堂上的喉舌,彻底打破了朝堂上的铁桶一块。

众人的目光,此刻齐刷刷的朝着一袭孝服的魏涟漪看去,似是想要从她的脸上看到什么不一样的表情。

自夏狩后,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让六部之一的户部尚书转投自己的麾下,若是再多给她一些时间,恐怕她还真有可能会成为太子吧?

文武百官的心头不由升起了这样一个念头。

只是可惜的是,先皇魏晋突然驾崩,也导致了魏涟漪没有机会继续布局下去。

仅仅只有户部尚书蒋顺杰一人支持,还是显得有些独木难支啊。

然而朝堂上这样的变化,还是让霍宇和王景徽面色皆是有些难看。

本来只是大皇子和二皇子之间的纷争,现在又重新挤入一个三公主,无疑是让这场新君之争又多了一分悬念。

蒋顺杰或许是独木难支,但也让三公主彻底的加入了这场新君之争。

正常情况下,朝堂上只有文武两派进行新君之位的角逐。

或许用不了几天,随着双方经过数轮唇枪舌战,这场新君之争就会以一方胜出而告终。

现在不一样了,第三方的出现,让这场新君之争无疑是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起来。

接下来的争夺中,也不得不将三公主加入假想敌的队列中。

但新君之位,不可能一直旁空下去,先皇的葬礼还需要新君主持,如果一直不选出新君,那势必会导致九州极有可能陷入分裂。

所以在双方看来,到最后肯定是某一方占据一定优势,然后再许以另一方优厚条件,让另一方选择妥协。现在就算是想妥协也没法啊,因为三公主的加入,也让三方陷入了三足鼎立。

朝堂上,立即陷入了接头交耳中。

王景徽朝着不远处的公公看了一眼,公公立即会意,手持长鞭蓦然抽在朝堂上。

“啪!”

“肃静!”

清脆的声响,令得整个朝堂上的议论声瞬间弱了下来。

众人的目光,此刻又齐刷刷的看向了王景徽。

虽然已经预料到了今天朝堂上可能不会决出新君,但三公主魏涟漪的加入,着实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而王景徽现在要做的,就是把三公主率先排除在外,然后重新将朝堂上众人的目光,转移到大皇子魏宗元和二皇子魏宗岳的身上。

到了那时候,他则可以在暗地里和霍宇进行商议,朝堂上的双方官员依然维持不变,然后由新君迎娶另一方某个嫡系的子嗣为皇后,以此达到双方握手言和.

这是一个双方都有利的办法。

可因为魏涟漪的出现,也让这场角逐出现了悬念。

如果真的是魏涟漪继任帝位,新官上任三把火,那势必会让朝堂上出现一系列不可控的变化。

“咳咳.”

王景徽干咳一声,然后朗声说道:“自大魏建国以来,就不曾出现有女子继任帝位。”

“当日陛下之所以欲立三公主为太子,无非是那一次夏狩,三公主成功夺得了魁首,陛下一时兴起,才临时起意.”

“然哪怕是天子,也难免会有时会因一时糊涂,而妄下决定。”

“不过庆幸的是,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犯言直谏,才让陛下收回了成命。”

“由此可见,先皇还是能听得进百官的声音,这是一件好事。”

“但大魏天子,从未有女子继任的先例。”

“西周曾有女帝继位,却致使南宫家成功窃取大权,吾等更应该牢记前车之鉴,避免出现西周同样的情况。”

“各位觉得本官所言如何?”

一时间,朝堂上的所有人,纷纷出声附议。

“王大人所言甚是,自大魏建国以来,就不曾出现女子即位的先例,以前不会有,以后也不应该有。”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伴随着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纷纷出言站队,想要将魏涟漪彻底排除在外,然后将这场新君之位重新转移到魏宗元和魏宗岳的身上。

看着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想要将她排除在外,魏涟漪心头冷笑不已。

这样的结果,她早就已经想到了。

不过她也清楚,朝堂上的一切,并不是动用武力就能解决。

她必须做到让这些人心服口服,才能让他们为自己所用。

她当然清楚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甚至在之前苏御告诉她,魏晋得到了三颗凡圣丹,极有可能在未来冲击武圣成功的时候。

她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内心甚至是有些窃喜的。

因为只要魏晋冲击武圣成功,那么未来的数千年里,都将是魏晋把持朝堂。

她自然也就不需要再去争夺天子之位,而是可以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如果可以的话,她希望是隐居在某地,和苏御秘密的在一起,但又不告诉武龄她们,最好是还有个孩子,就这么安静的过完一生。

只是她万万没想到,这一切随着魏晋的身死而彻底远离她。

不论是大皇子或是二皇子继位,都会把她嫁给某一个需要笼络的势力,继而让自己能更加坐稳自己的皇位。

若是不想这样的局面出现,她就只能是殊死一搏,让自己坐上那个位置。

哪怕是因此血流成河!!

若是这些老顽固实在是冥顽不灵,她不介意带领镇武司上演一场兵变!

这是她加入镇武司后,就已经做好的最坏打算。

之前是因为自己实力不济,但现在有苏御在后面鼎力支持,她已经有了肃清朝堂上一切声音的力量。

“王大人所言不错。”

魏涟漪清脆的嗓音在大殿上响起,众人的议论声也立即止了下来,然后目光齐刷刷的看向她,想看看她会说些什么。

迎着众人目光,魏涟漪环视一圈,然后话锋一转,缓缓说道:“不过本宫倒是有一个疑惑,不知王大人,还有在座的文武百官,是否能解本官之惑?”

王景徽轻笑道:“三公主殿下但说无妨。”

“王大人,还有在座的文武百官口口声声说,自大魏建国以来,就不曾出现过女子继任帝位的先例。”

魏涟漪淡淡道:“但让本宫疑惑的是,先祖皇帝建立大魏后,可曾立下律例,不许女子继任皇位?”

听到魏涟漪抛出来的这个问题,在场众人瞬间变得鸦雀无声,被堵得哑口无言。

魏涟漪接着说道:“又或者说,你们是骨子里就瞧不起女子,认为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于朝堂上享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还是说,你们认为,一个女子没资格登上皇位?”

“那在座的各位,难道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不成?”

“你们也是自己的母亲拼着难产身死的危险诞下,而你们却在朝堂上将女子轻贱.”

“两年前,我以一个白身加入镇武司,一步一个脚印积攒功勋,然后在两年的时间里,晋升一州镇抚,在此期间,曾帮助父皇甚至平定过炎州叛乱。”

“这自大魏建国以来,又可出现过这样的皇子?”

“又或者你们口中拥护的大皇子魏宗元和二皇子魏宗岳,有此功绩?”

“你们以西周女子继任帝位,导致被南宫家族窃取皇室权柄为由,就想让本宫退出此次皇位的争夺,又是何等的可笑?”

“本宫身为皇后之女,按照大魏律例,本宫便是父皇的嫡长女,在太子之外不分男女下,本宫将是皇位的第一顺位人选!”

文武百官皆是陷入了沉默,显然也是没预料到魏涟漪的言辞会是如此的犀利,让人根本没办法去反驳。

“三公主一席话,让老臣可谓是振聋发聩。”

王景徽见状,急忙说道:“关于新君继位的人选,恐怕是还有诸多商议,就先暂且搁置。”

“昨晚太安城中也出现了诸多变故,大家已经累了一夜,不如今天的朝会就先到此为止。”

“退朝!”

众人面色皆是有些悻悻,刚刚魏涟漪的那番话,可谓是把他们这群老油条都堵得无话可说。

现在王景徽找出由头退朝,也让众人心中不由长松了一口气。

众人各自对视一眼,面色皆是有些古怪,然后苦笑着摇头,转身往大殿外的方向走去。

看着文武百官悻悻离去的背影,魏涟漪俏脸上却没有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因为她非常清楚,这场位于朝堂上不见硝烟的战争,现在才刚刚打响。

文武百官不会让她登上那个位置,而她也不会让他们如意。

“你们放马过来吧。”

魏涟漪低声喃喃道:“若是真走到了那一步,那本宫就掀了它”

第112章 六大超然势力第219章 日使第187章 地兵第2章 炼体初期第393章 偷袭第224章 麒麟血第214章 狩猎第425章 白虎第135章 拉拢第54章 汇报第432章 威胁第213章 复命第99章 登仙步第151章 杀人不隔夜第274章 气运第82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332章 苏无忧第245章 身孕第54章 汇报第384章 七彩魔章第202章 更替第65章 合作第294章 伏杀第205章 钓鱼第358章 投票第308章 不变应万变第375章 太虚圣地第2章 炼体初期第218章 识破第190章 洛家来人第466章 倒戈第174章 不讲武德第391章 开始第112章 六大超然势力第339章 争第33章 带路第459章 逆转岁月第262章 混战第313章 公布于众第448章 金色气运第49章 宝刀未老第347章 失踪案第339章 争第203章 封赏第166章 审问第175章 购置宅院第365章 投名状(给盟主忘忧洒加更!再次感第10章 你真该死啊第179章 记恨第4章 季龙城第48章 明着捡钱第424章 下饵第256章 悍勇鼓第289章 瞬杀第68章 狐女第295章 退走第160章 漫天血舞第77章 困兽场内第110章 回京第427章 驱虎吞狼第165章 交易第190章 洛家来人第393章 偷袭第82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465章 合作第156章 铁骨第221章 娶亲第122章 来历第110章 回京第102章 擒获第470章 第二阳第124章 建议第132章 踏天行第110章 回京第20章 上古武技第155章 技惊四座第122章 来历第172章 回扣第194章 铁骨后期第258章 碾压第23章 丹术第120章 惊变第189章 强抢第24章 万宝楼第432章 威胁第259章 九幽圣地第404章 蚩尤虎第461章 天池失守第345章 故技重施第153章 避神镯第326章 玄武第115章 搞钱第48章 明着捡钱第90章 失手?第108章 设伏第58章 报答第241章 不轨第308章 不变应万变第210章 晋升鱼跃第108章 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