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一边倒

先前华夏影视对dj的股份很感兴趣,想排挤掉他。二王自认为很惜才,给方沂拿出了置换股份的条件,满心以为他会知趣,安心挂靠过来做小弟。

结果并没有。

反而在自己的老本行上正面被方沂击溃,《通天帝国》这部电影不是烂片,相反,是一部在水准线上的商业片,导演、制作、演员都没有太大短板,但是输的很难看。

这件事情影响到了华夏影视的基本盘,他承诺给股民的提款密码貌似失效了。《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原本是规模宏大的系列片,现在第一炮哑了,到底还值不值得梭哈下去,市场已经开始怀疑。

基于《情书》电影体现出的观影趋势,中影为此开了两次研讨会,郭凡代替方沂去做演讲。

研讨的主题就是:路线之争。

从石破天惊的《英雄》开启了古装武侠大片之后,我们市场就只认定了这一种究极路线,它就是青铜门之后的终极。

不论是冯大炮还是陈恺戈,都技痒难耐,纷纷套了个模板去尝试了一下(《夜宴》、《无极》)。

只有这种类型电影,才可以中外两开花,在全球都取得一定票房。

《无极》差点把这牌子砸烂。但是新出来的《画皮》、《赤壁》在海外票房都不错。他们事实上仍然是古装大片的变种。

问题在于,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套路正在江河日下,被观众迅速厌弃。而市场还找不到观众心目中新的“最大公约数”。

《情书》好像是摸到了边儿?

可惜孤证不代表什么。趋势到底怎么样,恐怕要等方沂亲自来讲才能解惑。

方沂再次回到dj在鹏城的写字楼时,汪涛在大门口亲自来接他,和他介绍了一下现在的业务发展情况:

“你那个电影对dj的宣传效果很大。现在几乎所有的制片公司都知道了你用的设备,他们不知道你怎么成功的,但是他们会模仿你。模仿你的故事,模仿你的设备。”

随着电梯逐渐上升,汪涛打了个响指,有点得意。

“现在订单供不应求啊,我们又在开发新设备了,等会儿可以给你看看。相当于在电影这个行当上,我们已经打响了名气。”

“现在就差卢川导演拍的《我们生活在中国》那个纪录片……那个片子可以去联合国播放,体现出我们dj设备的在特种器材方面的实力——因为我们要拍连绵的雪山,拍无人区的戈壁,拍有晨雾的湿润竹林,这一切复杂的环境全部用一台机器拍下来。麻烦你千万要去配音。”

到现在这一步时,dj基本已经摆脱了前两年窝在寝室研发的尴尬,进入到快速成长期。

汪涛的提起往事语气轻快又感慨,“方沂,我觉得我和你是一样的人。只要我们的东西够好,其他人就斗不过我们,不论块头再大,声势再大……技术本身是公平的。”

他带着方沂去新实验室,并且强调,“这个实验室除了我和研发骨干,没有人可以进来,但你是例外,你不一样。”

一台小巧、精致的4轴航拍设备送到方沂面前。

方沂:“我要戴手套吗?”

“你不用,我平时玩的时候也没有戴手套,它没那么娇贵的。”

这就是表态了。汪涛之前已经表过一次态,当时就偏向于他,“在方沂的电影上映之前,不会做出任何不利他的事情”。

现在再表一次态。

这台设备和原先的aceone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外观。这台是4轴,当它飞在天空中时,它像一个扁平的飞盘一样,而原先那个是小直升机的形状。

在质感上也有进步,新版本的器材明显要更可爱一些,更靠近消费市场。

“还有更有趣的。”

汪涛打开实验室的测试系统,不知道从哪里吹来一股风,而这玩意儿仍然能够保持水平。方沂从接通了的监视器那里看到,画面几乎没有变化。

现在上市大卖的那一款可不一样,它只能拉出几十米远拍远景,拍近景就晃的明显了。

他觉得很有趣,让汪涛再加点风量。

画面开始有小幅度抖动,但是调整的很快。

“还有呢?”

汪涛让他把防护眼镜戴上,两人一起进到了专门的监视房里面,以免叶片扇到自己。

风量开始加大,并且变得随机,同时存在几种方向不同的气流。

这时候画面就晃动得比较明显了,而且也不好操控,汪涛一看到飞机开始歪歪扭扭的往一边晃动,就立马关停风。把自己的宝贝捡起来,仔细检查有没有受到暗伤。

他问方沂,“你觉得这个怎么样?可能要一两年才能真正做出来,那时候如果卖得好的话,我们就可以引入新的投资人了——红杉资本建议我那时候可以上市,我觉得上市之后要对股民负责,天天考虑各种新闻的影响,以后的研发就不纯粹了。”

“你觉得呢?其实不上市一样可以套现股票,只是不公开对外发行而已。我们说到底是一个制造企业,阴差阳错的做成了影视硬件商……我了解到一个鹏城的通信公司,他们业务大得多,而且也没有上市,做我们这种产品研发周期太长了,其实不适合上市。”

方沂点头,“我赞同你。”

汪涛抬头笑:“你讲真的吗?”

“真的。”

汪涛楞了一下说,“果然你和我才是志同道合。你做电影的毕竟和那帮子投钱的不一样。我从写下第一个代码以来,真正帮过我,理解我的,只有我的大学朋友,还有就是你——红杉资本给我钱,但是我看不起他……”

他感慨道,“还是你最纯粹啊,我真的觉得做电影已经是很公平的一件事情了。”

方沂耸了耸肩,两人一起聊了阵近况。随后红杉资本提请新一次“引进投资”的议案,方沂和汪涛出现在会议室中。

现有投资人代表们纷纷和方沂打招呼。

汪涛介绍他说,“方导是我们的第二大个人股东,也是我们的招牌。应该说dj是一个声名不显的制造企业,再过十年二十年都一样,是方导让我们在公众那里出了名,全亚洲到现在为止,有近三千万人次看过用我们设备拍摄出来的镜头——我觉得其他组织或者个人都做不到。”

“我们现在的设备价格昂贵,国产消费市场很小,而方导在海外的名气可能现在还要大于华夏影视了。”

投票结果很显然,华夏影视的进驻计划破产了。如果红杉资本不想再让大家来过家家的话,短时间内不会再提这种议案了。

投票的赞成率是最有趣的。先前几大投资方都在神隐,不下注任何一家,这次纷纷投了反对票。红杉资本的代表是郑秋冬,他在搞砸了事情之后反而很高兴,对方沂眨了眨眼睛。

第二百零八章 准备获奖感言第四百三十四章 玻璃球第四百六十七章 飞车戏的里程碑第三百七十章 7500万的大合同第三十一章 德福(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金鸡第二百一十七章 方沂也会耍大牌吗第一百三十八章 爹味儿第五百零一章 围脖宕机第四十二章 大放光彩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礼包第三百七十九章 戛纳电影节第七十章 我的 我的呀第一百七十九章 被枪毙了血不要沾到我第二百二十四章 标准答案第四十六章 《新三国》进组第四百八十三章 接班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考验一个男人/女人的时候到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风波第五百六十一章 后续反应第三百七十七章 刘天仙的神功秘籍第四百三十八章 为方抗母第四百四十九章 漫天神佛第三百八十二章 戛纳的试映第三百七十六章 3亿美金第五百四十五章 《十二生肖》首映第二十三章 争议第387章 原来是小瘪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考验一个男人/女人的时候到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方沂也会耍大牌吗第二百四十八章 两人都在加戏第二十九章 广告人选第三百章 《情书》的不同第一百八十八掌 假如她没有遇见方沂第二百零七章 电影外交第二百六十一章 安山的大雪第二百章 博出位第一百八十一章 动捕技术第一百七十二章 英雄救美第一百五十九章 这是七形的爱第二百五十章 将气球吹得更大第二百九十一章 抓大放小第五百四十七章 场内场外第一百零二章 谁拍的第五百四十三章 阶梯票房第一百零二章 中国电影出路在哪里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让东洋人鞠躬第二百八十一章 二王vs方沂第七十章 我的 我的呀第五百四十一章 诡异第六章 十八岁的美男子第四百七十八章 推举第三百二十八章 帐篷第二百八十九章 我的银行卡密码是第二百一十四章 新代言人第五百七十一章 铿锵三人行(三)第四百一十章 重返十七岁(完)第一百三十九章 名利场(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君子佩剑第五百五十九章 视察(一)第二十四章 鹤立鸡群第二百零六章 富贵险中求第三百一十五章 已经逝去的黄金年代第三百八十二章 戛纳的试映第三百六十二章 导演方沂的一天(一)第五百七十九章 只要是个男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等中国人第六十九章 谢谢方老师第五百九十九章 谈子为(五)第一百四十二章 争论第四百七十五章 常青藤之歌第二百二十三章 和这些虫豸在一起第五百八十一章 MOSS第五百零一章 围脖宕机第二百四十八章 两人都在加戏第一百二十二章 收视第三百一十二章 铿锵三人行(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金鸡奖(二)第六十章 下一次第三百三十八章 方沂和旅行者一号(大章)第五百四十八章 背影秒杀大哥成第三百五十五章 中山陵第一百四十四章 攒buff第四百七十五章 常青藤之歌第三百零八章 顶级巨星数量为零第一百一十五章 做客第七十九章 微电影播出第五百五十二章 影史第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周第四百四十八章 2012第二百五十章 将气球吹得更大第四十九章 点数五五开第五百九十五章 金鸡第七十九章 微电影播出第一百五十一章《辩护权》(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铿锵三人行(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哥成第三百七十一章 概率问题第三百三十一章 1927年第五百七十四章 加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