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我真伟大【5200字求月票】

牛津教授先是习惯性的想反驳,表示西方世界对东方并没有成见。

但他稍微琢磨了一下,再想了想面前这人的身份,又觉得狡辩毫无意义。

“这成见放不下。但单纯的以语言结构来概括东西方世界的差异,显得有点偏颇了。”

陈锋摇头,“当然不能只说语言结构,不过东西方学者关于两种思维模式的文明差异解析已经写得很多,讲得很透彻了。我个人的看法是,一切现状都不能脱离历史孤立的下结论。”

“不否认近几百年来东方的落后。但我们可以假定一个场景,如果东方不曾落后,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东西方就保持高度信息互通。你觉得现在的世界会是怎样?”

牛津教授想了许久,觉得想象不出来。

当然也可能是他不想答。

陈锋笑了笑,“我可以再告诉你一个更‘虚伪’的答案。我们甚至可以再去做一个问卷调查,我相信,80%以上的汉语母语者都会选同一个答案。如果东方不曾落后,世界会更好,和平也将不再是幻想,说不定人类命运共同体早已成真,人类现在已经很认真的琢磨着火星殖民的事了。”

牛津教授:“那是你们在美化自己的人性。你们的思想工作做得好而已。”

陈锋摊手:“我先前与您分析了汉语和英语的快慢思维结构的差异化。你难道没意识到,具备快速思维的汉语母语者的世界观很难被别人塑造吗?我承认所有国家里主要流通的信息都有一定被系统化加工的性质。”

“但快结构母语者获取信息的速度更快,每天获取到的信息面更大。实施信息加工的人的立场也不完全一致,所以哪怕我们接收到的依然是被加工的信息,但其加工方向是多元化且辨证的。”

“在汉语的世界里,没有任何人和任何势力可以精准的塑造汉语母语者的世界观。我们能有现在的民族自信,形成现在这样的世界观,靠的不是谁给我们塑造,而是我们已经传承了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以及我们每个人每天更主动的吸收的大量信息。”

“汉语母语者的自信和自律,正源自其从小到大快速吸收的大量多元化信息。中华文明以搞建设而著称,也正是因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快就能完成基础知识积累,开始为社会和文明创造财富。”

“我们的普通人的目光也能更脚踏实地的落足于眼前,而不是总去想那些虚无缥缈的未来。相反,英语母语者明明应该更好的打算未来,现在却完全沉浸在超前消费的陷阱里,究竟是谁的错呢?”

牛津教授表示不服,“如果东方领导世界,一样会有掠夺剥削和压迫。”

陈锋:“掠夺的确是人类的天性之一。但实施掠夺的人不同,造成的结果也不同。一个擅长建设的文明,在掠夺他人时想的往往不是竭泽而渔,而是互利共赢。我们肯定也要吃大头,但我们会给被掠夺者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

“在我们的模式之下,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财富是增值放大,而不是单纯的从A地区被转移到B地区。我们的剥削是良性的剥削,已经不能称之为剥削,而是共赢,又可被称之为可持续发展。”

可怜的牛津老教授竟尴尬的发现,自己辩不过眼前这年轻人。

他起初有些恼怒,但心情很快平复。

这种时候,又是陈锋在学术界的江湖地位起到了效果。

别人对他的话容忍度总会更高些。

在补完汉语母语地区的问卷调查报告后,这位牛津教授的项目宣告大获成功。

但他却并不开心,甚至拒绝了陈锋把调查样本进一步放大到一千万人的邀请,带着自己的团队回了国。

陈锋倒也没故意拿腔拿调,很热情的把对方送上飞机,并表示星锋研究院也会成立社科类和经济学类的下属研究机构,再向对方发去了一份十分正式的加盟邀请函,礼节周到,无可挑剔。

回公司后,陈锋一边扫着国际新闻,一边更认真的整理着自己的思路。

虽然他在别人面前嘴很硬,各种吹捧汉语母语,但其实他也很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作为文明领袖不能一昧的只看着别人的短处,忽略自身的弊端。

自己考虑问题必须更辨证,更理性。

其实两种语言各有优劣,也都有其诞生的必然性。

无论何种肤色的人种间均无生殖隔离,人类共用一套基因体系,大脑结构也几乎完全一致,却在历史演变中微妙的产生了两大类截然不同的语言结构。

只有一个原因,文明的本能需要。

这本就是人类竞争本能的驱使。

两种快慢程度截然不同的语言结构各有优劣。

在慢思维的社会中,底层人民往往更比较无知。

因为信息获取速度慢,以及信息获取的时间成本偏高。

但从事学术类工作以及专业工作的英语母语者,可以用更多的累积学习时间弥补学习效率偏低的缺憾,并获得更牢固的知识体系。

慢,则意味着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时间审慎的思考。

在快思维的社会中,底层人民更容易获得基础的信息,民众的智力开化程度相对更高。

但缺点是如果是非专业人员,快思维的人口的多方面知识架构并不牢固,俗称门门通样样瘟。

因为快节奏的知识体系搭建得太快,根基不够牢固。

汉语母语者学东西要浅尝辄止很容易,但如果要学问大成到无懈可击,则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巩固知识体系,慢慢夯实基础。

用量子思维的角度去理解,便是快速建立的碎片化记忆小螺旋需要更多次重复巩固,才能形成更稳定的规律。

这个重新夯实基础的时间,其实比英语母语者短不了多少,基本一致。

可能有部分天才会表现出个体差异化,但陈锋会从更全面的整体框架考虑问题。

因此在基本合格的中上层知识分子层面,快思维的专家级学者占比更高。

但在顶级知识分子的层面,快思维结构吃到的效率红利被吐出来了。

目前全球顶级科学家中汉语母语者占比较低,甚至远低于五分之一的人口比例。

对于这种差距,比较外在的说法是国情差别。

因为快思维的主体——中国目前是在扮演追赶者的角色,并且在追赶的过程中始终需要面对慢思维社会构建的科学封锁线。

在很多领域内的相对落后是客观事实,不因个人意志而转移。

大部分出生在汉语环境中的学者必须先突破封锁线,才能获得真正的顶级知识,快思维的中国比慢思维的欧美多了一重困局。

比较唯心的说法便是陈锋这所谓的语言决定思维模式论。

快思维的社会结构里普通民众的基层知识更好,但在顶层的阶段,快思维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效率衰减。

理论上,如果快思维母语者本身性格比较沉稳,在学习和累积知识的过程中也能做到慢思维者那样一步步夯实基础。

但这又多了个性格沉稳且坚韧的先决条件,因此从比例上讲,慢思维的确容易出中坚层的知识分子,并导致顶级知识分子的数量比例出现差距。

在顶级知识分子的人数上,快思维母语结构的人稍微落后。

原因很复杂,也很多方面,陈锋现在也只能执拗的认为无论何种母语,登顶时代知识终点的难度是一样的。

只是现实世界里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最终导致了如此结果,所以他也只能以既辩证又唯心的想法来看待世界。

他认为,最完美与省力的捷径,是将两种语言的环境完美融合到一起,让后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分快慢结构的思维。

这是先天的融合。

在他身边有个最鲜活的案例。

从小就生长在双语环境,母语根本不分中英的青年学者赖恩。

诚然,赖恩的成功与他个人的天赋和努力脱不开干系,但他的存在起码也给陈锋奠定了信心。

同时陈锋也要追求后天的融合。

www ✿тTk ān ✿¢ Ο

真正的学问家可以跳出先天母语环境的束缚。

幼时生长在汉语环境,在成长阶段进入英语环境,然后以极强的学习能力熟练掌握英语,并将两种语言的优势汇合到自己一人的脑子里。

这种后天的完美融合可以选出的代表人物更多,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童第周等人。

陈锋觉得这也不错,起码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但或许有人会质疑他,对他的看法表示不服,并讽刺他,“你是不是认为纯汉语环境出不了大学问家?”

陈锋则只能无奈的表示,有,但数量和质量还不够让人满意。

并且全球化的意义就在于融合,你非要退融合,只守住自己的语言,那不是开历史倒车,闭关锁国?

每种语言都代表了一种宝贵思想,每种思想都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多元化的语言是文明发展演变的进程中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你偏偏要放弃到手的财富,去推行极端的民族主义?

那当然是不可取的。

世界上的优秀学术论著本就既有中,又有英。

你只看中,不看英?

那你看到的东西永远都片面化了。

这样还指望能出大学问家?

这时候杠精们又有话说了。

那为什么不能把所有有价值的英文论文全部翻译成中文?

陈锋则会两手一摊。

就算他能靠这先知先觉甄选出哪些论文具备价值,也能组织出足够多的人力物力进行翻译。

但却不能忽略了一点,学习者本身的完美领悟需求。

一种语言的文章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改变的不仅仅是表层的意义,其逻辑内核也必然将在这个转译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流失。

只看译文的结果就是,你吸收的东西一定会呈现出部分片面化。

无论中译英还是英译中,都一样。

陈锋想打赢千年之后的战争,所以他得追求极致,从现在开始就要探索符合人类大脑结构的完美逻辑运转方式——快慢结合,中西不分。

他要让后人的大脑里方块文字和拼音文字并行,随时随地无缝切换。

然后,当后人的知识水平不断拓展,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再自行选择接下来的侧重点。

如果部分后人准备从事纯技术工种,则以中文为主。

部分后人准备从事最纯粹的理论研究,则让其思维模式逐渐偏向英文。

这是一种相对的侧重偏向,在具体实践中也会因个体差异而呈现不同选择。

最后必然还有一小部分人从不同的道路殊途同归,对两种语言自然而然的都掌握到熟练精通,可以既广且深的涉猎所有核心知识,成为引领时代的大学问家。

至于陈锋如何实现这看似天方夜谭的构想?

其实一点都不难。

他甚至早就计划好了准备工作,并且其实已经做过。

正是《复眼者危机》游戏。

通过虚拟现实的技术,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覆盖第二世界。

在上条时间线里,十八年磨一剑的《复眼者危机》发布于2038年。

世界从此改变。

人们提前一百年玩到了全方位以假乱真的真·次时代“游戏”。

人们在这游戏里无所不能,既能享受虚拟现实娱乐带来的满足感和愉悦感,还能在这里完成基础知识的奠基。

全球各地的人都因为这一款似游戏非游戏的软件而联系在了一起,许多因为相互不了解而存在的文化隔阂在无形中消弭。

并且更恐怖的是,陈锋完全不像个资本家。

他做游戏的初衷压根就不是为了赚钱,所以他的骚操作很多。

为了防止冲击到第一世界的生产力发展,他将人均在线时长卡得很死。

听说你想增加在线时长?

那可以,你去学东西,去考试,考试合格增加游戏时长。

你要能在游戏里读成个博士,那你每天能玩八个小时。

当然了,博士也有博士的苦,博士的游戏任务直接就变成了要求你在现实里达到什么成就。

就是这么坑,这么霸道。

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

要换个人这样做游戏,早死得透透的了。

但偏偏陈锋手中又掌握着旁人无法企及的技术优势。

并且全球各地政府吃到了《复眼者危机》这种奇葩运营模式的人才红利,非但不捅陈锋的刀子,反而“为虎作伥”,成为星锋游戏的羽翼。

等到星锋研究院和星锋游戏联合开发的全息头盔问世,并且低价全面发售后,人类的全息时代正式降临,《复眼者危机》的影响力再涨,并最终火了两百年,成为了文明大融合的重要助力。

用第二世界去覆盖第一世界,让文化先在第二世界中融合,可以有效消弭矛盾。

ωωω●ttκǎ n●¢ Ο

在上条时间线里,当时陈锋为了方便不同语种的人在游戏里交流,嵌入了统一翻译功能。

这次他拿出了新的主要思路。

削弱翻译功能的适用范围,故意错位不同语种用户在游戏里进行某种互动时的语言。

比如汉语用户要使用某种功能,结果打开一看却是全英文界面,还直接不让开翻译,只能使用游戏自带的字典一个一个的去查单词。

这种功能的奖励还特别丰厚,一旦错过悔恨终身的那种。

甚至更丧病一点,文字都没有,直接就纯语音,逼着你练听读。

当然,他在游戏的推广阶段不会弄得这么丧病,但等稳住阵脚,陈锋就准备开始各种花式作死了,反正别人拿他没办法。

他也不求一蹴而就。

假定这次他加大投入后,《复眼者危机》可以在2035年开始公测,那么他将用接下来的五十年时间,横扫两代人,总能见到成效。

打定主意后,陈锋反手将孟晓舟叫了过来,

“光影工作室和游戏公司的筹备情况怎么样了?”

孟晓舟:“一切顺利,光影工作室最迟两个月后就能挂牌成立。星锋游戏大约还需要五个月。”

陈锋大手一挥,“加大吸金力度!尽快筹备《纵横星空》电影制作团队,去银行洽谈贷款,我要加大对星锋游戏的投入,三个月内,必须给我把摊子搭起来。我这里有一份名单,你按图索骥。”

陈锋给了孟晓舟一份长长的名录。

统统都是在上条时间线中,曾在《复眼者危机》游戏开发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的知名人物,譬如陈良奇、何安琪、向日等人。

这些人在上辈子对陈大师爱恨交加,被他三年又三年的十八年超长开发周期折磨得死去活来。

项目一直在封测,测了又测。

这些梦想青年熬啊熬,等啊等,等不下去了就各种来又走,走了又来。

江湖俗称黄埔军校多次进宫。

更悲惨的是,他们的名字都被陈锋看史料时牢牢记住了。

孟晓舟正要走人,陈锋再叫住了他,重点点了几个名字,“这几个人合同签长一点,工资待遇和业绩奖金额度给高一点。”

孟晓舟不解,“看他们的履历,不是很亮眼吧?”

陈锋笑而不语,“相信我的判断。”

孟晓舟秒懂,看来这些人都是些游戏领域的未来大牛,这是要被陈锋提前收割了。

“好的,那我和他们直接签十八年?”

陈锋摇头,“十八这个数字不吉利,就二十年吧。哦对了,顺便找个最好的心理治疗机构也签一份长期合约吧。”

孟晓舟从陈锋的口中隐约听出杀气,带着对这些人的同情快步离去。

陈大师笑眯眯的表示,我怎么能辜负你们的等待呢。

这一次,我们星锋游戏还是要加油喔,任务又变得更重了呢。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胸口。

我真伟大。

胸口的红领巾变得更加鲜艳了。

第355章 我的游戏,你们的战争第344章 这个世界病了第287章 渗透与种子第185章 冲锋第677章 你别原谅我了第444章 潜航与永恒困惑【5200字】第137章 爆发第586章 诺亚方舟与女娲第213章 战士出征人未还,独留遗愿待天青第70章 机械臂模拟甲第622章 向先哲汇报工作第131章 我或许会不在了第505章 破釜号第635章 大溃败第490章 穹顶再现第629章 人生的意义第652章 迷族改造者,多元宇宙第534章 凌驾全球第155章 前五百年第196章 镣铐【感谢Bugfield盟主打赏!】第29章 一边是喧嚣,一边是落寞第269章 我身负长戟,踏波归来2020年2月打赏感言,自我防疫措施,特别鸣谢疯狂蒙太奇盟主。第204章 锦囊妙计2.0版【感谢湛蓝海岸线白银盟!】第701章 暴走,神的境界【6000字求月票】第561章 “空”的秘密第701章 暴走,神的境界【6000字求月票】第397章 虚伪的文明【4500字求月票】第169章 我的真爱是科学,谁也不能勉强我第560章 燃烧吧,太阳第289章 其实我也想咸鱼【迟来的打赏感言,暨2020年年终总结】第255章 坚定信心第363章 无限套娃深井与新的风暴第254章 第二次认真坦白第302章 群雄并起,归于平凡,重新伟大第161章 我真是闯了个鬼第77章 你过分了第229章 锋回路转【加更】第517章 人工控制第530章 明天的太阳将照常升起【6000字】第642章 绿洲星第495章 开门【感谢灰太狼啊啊啊的五万赏】第704章 女武神·零第385章 完美逻辑推演与早点死第4章 我抄死你第622章 向先哲汇报工作第414章 为了繁衍,不丢人【5500字加更】第625章 意外横生第423章 一张人脸【感谢魔鬼浪人的盟主】第345章 一夜巨变第496章 复眼本质第471章 终是东风压西风【感谢李熙尧天远视盟主!】第54章 摇滚第42章 嘴皮一张黄金万两第98章 创业第484章 第三个知情接引人第582章 新的历史第138章 骚得百无禁忌第229章 锋回路转【加更】第508章 永不停歇的测试第589章 临界文明的概念第147章 保护色第380章 繁星的战争第530章 明天的太阳将照常升起【6000字】第556章 “烟消云散”第654章 先哲的踪迹第311章 卢薇的日记第476章 飞蛾扑火【4000字,感谢CLV橘子大佬的白银盟!】第352章 我欲化人,拥抱死亡【感谢深海哥的第三个盟主!】第390章 资源分配论第313章 音乐、电影、游戏第503章 老银币的拔河技巧第531章 一步一步走第555章 同一个方向第621章 剧痛第148章 我喜欢你第632章 担责第171章 你们到底想干嘛【2020年5月打赏感言】第656章 人类沙文第107章 开局就爆第372章 最锋利的刀,只在决胜时出鞘【2020年8月打赏感言】第30章 人情面子与里子第86章 只能是你第336章 爱情鸟他飞走了第338章 自己的爱情与楚门的战神【感谢深海的盟主!】第351章 给繁星的哲学三连第309章 宿命论【感谢二手型男盟主!】第470章 母星的价值【4000字】第350章 你是要我死【感谢是寒夜啊盟主!】第703章 帝国斜阳第96章 魔鬼与天使之歌第507章 倒计时十三小时第406章 文明的条件反射【4000字求月票】第48章 郎才女貌第701章 暴走,神的境界【6000字求月票】第368章 急转直下第503章 老银币的拔河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