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内斗

问题来的方向不在蜀中,而是在千里之外的后唐首-都——洛阳。

洛阳现在怎么样了呢?

按理说国家打了大胜仗,灭了蜀国,后唐上下应该是一片欢呼雀跃,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才对。

然而现实情况完全不是这样。

朝廷和百姓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朝廷要忙着内斗,百姓要忙着活命。

内斗

不得不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宦官、伶人集团和文官集团的恩怨由来已久,双方争来争去争的就一样东西——权力。

而权力对宦官来说代表的是荣华富贵,耀武扬威;对文官来说除了荣华富贵之外,应该还有匡扶社稷、振兴家国的理想在里面。

但是权力的空间就那么大,皇帝身边的班底也不需要那么多人,所以大家就要争一争,抢一抢,把位子坐稳了,把权力抓牢了,把对方斗走了或者是斗死了,问题也就解决了。

为了解决问题,大家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纵观古中国的封建史,其实就是一部人与人的斗争史。

郭崇韬深感对敌斗争的严峻性,为了巩固既有成果,防止自己离开朝堂后被人抄了后路,他举荐自己的亲信张宪来担任宰相。

临走的时候还不忘跟张宪嘱咐几句:替我看着那帮人!

那帮人是谁呢?包括所有能和文官集团放对的人,刘皇后那里算一拨,宦官算一拨,伶人也算一拨。

郭崇韬的意思是他要一打三,打来打去他也没有落到下风,现在自己要到蜀国去打人了,那么在朝廷里打人的任务就要交给张宪。

郭崇韬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能做的事情张宪也能做,他能打三个,张宪就不会只能打两个半。

但他忽视了一点,那就是自己在皇帝眼中的分量以及对群臣的控制力。

郭崇韬之所以这么能打,是因为有皇帝在支持他,大臣们也不敢跟他叫板;张宪在能力上也许不差,但在支持度和支持率上就不能和郭相公比了。

所以说,郭崇韬前脚一走,后面的宦官就开始向张宪发动进攻。

而协同宦官发动进攻的还有一拨人,这拨人也是文官集团的成员,但却不跟郭崇韬一条心。

这就不得了了,本来一打三就很吃力,现在内部还出了叛徒,怎么看都是要输的节奏啊。

这还没完,力量上不成正比也就罢了,偏偏对方还找到了一个发动进攻的绝佳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在孟知祥身上。

孟知祥现在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他之前也是一个藩镇的头头儿,而且这个藩镇还很重要,哪个地方呢——晋阳(太原)!

晋阳当时是后唐的北都,也是李存勖的发家之地,孟知祥当时的正式职务是“知北都留守事”,管的是之前河东藩镇的那片地方,确实很重要,也很拉风。

现在这个人要到成都去上任了,帝国北都留守的职位就空出来了。但这个职位你不能一直空着啊,空得时间长了容易出问题,毕竟北方还有契丹那个大块头虎视眈眈呢。

接下来大家就要举荐合适的人选。

朝廷里面有一个大臣叫做段徊,这个人当时的职务是枢密承旨,在他的身边团结了一群朝臣。这些人在郭崇韬在的时候低眉顺眼不敢说话,现在郭崇韬走了,张宪上来了,他们开始说话了。

段徊向李存勖上奏,认为北都留守位高权重,一般人担不下来,张宪不是一般人,只有他才能胜任。

但这个理由不够充分,说服力也不强。

北都需要张宪,朝廷也不能缺宰相啊,相比北都来说,朝廷里的事情也很重要啊,让张宪到晋阳去,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了?

然而既然要开口说话,段徊同志肯定是思虑再三的,务求一击而中,所以说他的话还没有说完,这里还有后半句:

张宪虽然有宰相之器(先肯定),但是国家现在新得中原,宰相在陛下您的身边,即便能力不足,不是还有陛下您看着呢吗,出不了大问题。

而北都就不一样了,那里关系帝国北部边疆的稳定,还是帝国的起家之地,不容有失,相比之下更需要有大才能的人去镇守。”

这个理由就很充分了,还顺带把李存勖这位皇帝陛下拉出来拍了一顿马屁,你若是再不同意把张宪放出去,那就变相地承认自己能力不足了。

李存勖是目高于顶的人,在他眼里别人都不行,就他行,你让他承认自己不行,那就是要他的命。

于是乎,张宪立刻得到了自己新的官职:太原尹,知北都留守事。

张宪一看,木已成舟,那也没办法了,走马上任吧,总体来看北都那个地方也不错,不比宰相差。

相比之下,张宪的宰相瘾并不大,他更喜欢在地方任职。然而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这一次职位变换,引起了朝廷一连串的人事变动,并最终为李存勖的败亡埋下了祸根。

张宪除了是宰相,还有一个职位:兴唐尹。

兴唐就是之前的魏博,治所在魏州。现在既然让张宪去到北都任职了,兴唐尹的职位你就得空出来,毕竟不可能让你一个人领两个藩镇,你也顾不过来。

问题来了,魏州这个地方让谁去呢?

答案是让户部尚书王正言去。

王正言又是谁?这个家伙之前露过一次脸,我们在说孔谦那档子事儿的时候介绍过他,他当时是租庸使,孔谦是副使。

这家伙有一个特点,不管事儿,之所以不管事儿,一方面是管不了事儿,另一方面是不想管事儿。说好听一点就是权力欲不强,说难听点就是又懒又笨。

把这种人扶上兴唐尹的位子有一个好处,容易架空他,把他架空了,下面人权力就大了,受益的将是一大帮子人。

这是个一举两得的事情,王正言开心,史彦琼也开心。

Wωω▲ ttκΛ n▲ C〇

史彦琼又是谁呢,这是个伶人,一说伶人,大家肯定明白,这是李存勖的人。

这个史伶人当时的职位是武德使,现在大家都知道兴唐尹王正言不怎么管事,那就要派个管事的人去,李存勖当即拍板,让史伶人去做兴唐监军。

监军这个东西唐朝比较流行,而且基本上是宦官的专利,到了李存勖这里又多了个伶人。

监军的权力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主要是看主将强不强势,如果碰上周德威、李存审那样的狠人,你做监军的就要把尾巴夹紧了做人,要不然容易挨揍;但是现在碰上的王正言这样的货色,监军这份职业的前景就十分广阔了。

接下来史彦琼充分发扬为主将分忧的义务劳动精神,把王正言手上的权力抓了个一干二净,什么人事啦、财务啦、军事啦、政事啦,史彦琼都照抓不误。

王正言落得个清闲,史彦琼赚的可不是忙活。谁的手上有权,谁身边就会围拢一大帮子人,史彦琼身边围拢的是兴唐(魏博)上上下下一整套军政班底,他成功把王正言架空了。

按说架空了就架空了呗,你如果能好好做事,把魏博治理的妥妥帖帖的也无所谓啦。

问题是史彦琼的专业是唱戏,除了本专业外,他还兼修贪污腐败、结党营私、祸乱百姓等辅业,唯独对治国理政这方面一窍不通。

这样一来,那就没得治了,魏博这一镇迟早要被他玩儿坏。而事实上李存勖的危机也确实是从魏博开始的。

百姓

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王彦章第九十七章 钱镠的那些事儿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袭的威力第一百八十章 罗贯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五十六章 东征西讨第七十五章 闹市杀人事件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一百二十七章 锁城术第七十三章 张颢和徐温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四十二章 郓兖之战第一百零五章 枣强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将李存审第一百八十三章 风雨飘摇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战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二百零八章 善后第一百章 柏乡之战(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张承业与李存勖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将李存审第一百六十一章 精明的符习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六十七章 悲催的罗绍威第一百五十一章 徐温其人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一百六十九章 灭梁(一)第一百二十章 徐温父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岌岌可危第二百一十七章 游子归故里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团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边儿那点儿事儿第六十三章 三个刺儿头一台戏(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韬第八十三章 好员工牛存节第一百二十八章 刘掞的苦恼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殇:兴教门之乱第六十三章 三个刺儿头一台戏(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望夫石第一百七十二章 诸侯的应对第五十四章 猛人氏叔琮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八章 黑鸦军第一百四十三章 胡柳坡之战第十九章 马楚政权的兴起第一百零一章 朱温很憋屈第一百零六章 没落的朱温第九十七章 钱镠的那些事儿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八十一章 搞好家务事第一百零二章 脑残的刘守光第三十七章 英雄气短李存孝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二百一十七章 游子归故里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亲王建第六十九章 后梁与诸侯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诈的周德威第九十一章 泼皮无赖也有自己的无奈第二十九章 河阳之乱第十五章 决战汴州第一百章 柏乡之战(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样的太监——张承业第六十三章 三个刺儿头一台戏(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团乱麻第一百五十一章 徐温其人第四十一章 角力河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机发家史第六十五章 可怜的大唐第二百一十五章 书生意气第一百九十三章 内斗第四十五章 巨能作的李罕之第三十章 群殴李克用(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刘掞的苦恼第四十九章 可怜的昭宗第一百六十六章 杨刘第七十三章 张颢和徐温第一百五十五章 镇州之乱第一百四十三章 胡柳坡之战第十章 李克用与朱温第九十九章 柏乡之战(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伐蜀第一百五十三章 刘掞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团第一百四十三章 胡柳坡之战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贞其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战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谦第五十四章 猛人氏叔琮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十八章 崛起一个杨行密(二)第一百零二章 脑残的刘守光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横冲第一百零八章 朱友珪的局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崇韬之死第八十三章 好员工牛存节第九十章 朝廷与藩镇第五十二章 小弟不好当第九十九章 柏乡之战(一)第四十章 王镕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