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杀帅

“使尊,队伍已经都顺利上船出发,此行当可以一路顺水,据船老大说可以前行五十余里。将士们万事俱备,还请使尊马上出发!”一个结实精干的青年跑过来,对郭镜禀报施礼。

“好,能够连夜顺利说服这些百姓,帮助咱们队伍提前一路水道前行,彭骢你此行当记首功!待此次会战事成,本座当亲自为你向组织请功!”听到这个青年的禀报,郭镜也忍不住眉飞色舞起来。

因为和衡州城隔着的距离,郭镜自然担心自己的队伍误事驰援。

在还没有到达湖山附近时,便先派遣人来前面想办法。因为这一路而下衡州,如果走陆路的话,再快的步行也要一天多。而幸运的就是,蒸水直接汇流到湘江衡州段,如果可以走水路的话,肯定比陆路步行快速很多。

几百人的队伍,又是在楚地境内,郭镜自然不会放肆张扬。虽然这邵州往南,周行逢各县府的力量有限,但是也架不住这些人添堵。

哪怕是有一些轻舟顺流而下,当然最好就是有大木船代步,那就是最佳的选择。

不过郭镜据斥候探子回报,还有密党内部传来的准确信息。张文表在西渡古镇设有一座水寨,常年驻扎有几百水兵。而这西渡古镇可是去衡州城最后一站,更有老衡州城之称。

如果要一路顺利到达衡州城的话,走水路到时候自然需要提前上岸防备,能够拿下水寨自然更好。但是问题自然是要提前解决,不然还谈何驰援。

但是大家从邵州一路疾行而来,一路都是翻山越岭的丘陵地带,不但要防备楚军,还要让速度提高。这种强度拉练疾行,大家本来就有些疲劳了。

按照军事战略来说,这种方式乃是兵家大忌。何况郭镜对于这边还是比较陌生,哪里有什么船只可供自己使用?

眼见过了邵州中乡境内,竟然看到了蒸水的源头,郭镜隐隐猜到了这就是皇帝刘继兴说的蒸水。他突然灵机一现。想到如果可以快速从水路走的话,应该可以让此行快捷许多。

于是郭镜在得到当地几个密党向导的支持下,迅速派出去几个将士联络,希望能够说服这湖山脚下,蒸水河边以打渔为生的百姓,让他们让出几艘自己的渔船。

虽然郭镜不抱太大的希望,没有想到彭骢他们居然成功了。就在半个时辰前,船只基本到位。彭骢许下了重金给这些百姓,让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才让在修整的将士们陆续登船。

而且在这个青年彭骢的带领之下,他们居然成功的弄到的五艘大小不一的木船,可以容下诸人还宽松。这可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因为一路上去哪里找这么大的船只?

如今刚刚好可以让大家前行,郭镜心中高兴,看着彭骢更是感觉越看越顺眼。他是东关军院最近这期的学员,皇帝把他派到自己身边了,也是有几分赏识和着重培养的意思。

郭镜虽然依照皇帝的意思安排,但是从来没有刻意照顾某个人,反而彭骢首先便是惯例任职自己的亲卫。短短时间里他便脱颖而出,在前几天邵州会战时,成为自己手下一方翘楚。

这次奔赴衡州驰援,本来路途并不远。但是因为楚地多丘陵,行军实在是困难。郭镜依然带着彭骢和几个军院学员,目的自然是磨砺这些人。

本来郭镜都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因为人总是在磨砺中长大,郭镜知道自己也是这么成长起来的。如今给彭骢这些人一个机会,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提拔,没有想到彭骢居然真的成功了。

因为征集船只的事情,即使提前派人出来联络,队伍还是在湖山附近耽误了近一个时辰。可是如今有船顺水而下衡州,这一路上自然比陆路快上许多。

当真是磨刀不费砍材功。

其实当然要说赶赴衡州城,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如今自然却有些不现实。那就是如果大家都有快马代步的话,自然也可以快速到达衡州城。

自五代朱温代唐以来,没有能够统一全国。各地藩镇诸侯割据自立,大家对这战略物资马匹,可是格外着紧和禁止流通。而楚地地处边境以外,塞外的良马难以得到,所以想在楚地觅马,无异于难上加难。

当然自入楚发展以来,郭镜包括在楚西乃至周边,不断的对楚军发动攻城略地、强取豪夺,在楚地搜刮的也不足一百匹。这对于本来就缺少马匹的周行逢来说,更是紧张的无以复加。

马在内陆藩镇实在是个稀罕物,全国当初产良马的地方,最佳自然来自于塞外。如今北地契丹建立辽国,不但对中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更是严厉控制了马匹的外流。

而唐国能够在南方诸镇里,兵力排行第一,就是因为它和辽国算是盟友。如今楚地的马匹,大多数来自于马楚当年的马匹后代,还有当初唐军攻入楚地后,所留下的一些马匹。

马匹极难驯养,尤其在内地和丘陵这些地方。楚地的牧场本来在邵州附近有一处,在永州附近有一处。永州附近的牧场已经被何逍遥何过所占领,郭镜正在计划抢夺邵州的马场。

邵州牧场守卫森严,邵州刺史潘松这次战败,就是率人逃往了牧场附近。郭镜因为驰援衡州城,虽然派遣了人去骚扰,但是还没有亲自前去攻夺,因为郭镜感觉时机未到。

所以马匹尤其作为战略物资,在楚地更是藩镇的禁肉,哪里能够公然的出现在大众手里。郭镜虽然有这个想法,那也是只能想想而已罢了。

郭镜虽然在楚地有些嚣张霸道,就是看中了周行逢四面受敌,无法静心来围剿自己,所以目前最大的任务就是不断壮大自己。

当初买通了蛮族自任了湘西王,毕竟楚地实际掌权者周行逢,那是无奈也没有承认的。郭镜虽然集聚了一些势力在身边,但是在楚地境内还是打游击为主,就是有马匹也不敢大肆牵出来溜达。

如今中原各地藩镇,虽然有着主导的军阀,但是一定存在着各种大大小小的势力。藩镇和这些势力之间,也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因为私下占据地盘,和公开和藩镇作对,那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如今的楚地比较特殊,不但有楚西各大蛮族的兴起,也因为马家的衰败之后,楚地还没有一个军阀,可以真正的再次统领群雄。在皇帝刘继兴看来,楚地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沦为别的藩镇的兼并。

郭镜随着在楚地日久,对皇帝刘继兴的远见,更是信服和认同。如今皇帝的布局还没有完全,以及楚地周行逢给予的压力,也还没有达到最大的情况下,郭镜是不会把自己过早推到台前的。

楚地在马殷手里的时候,看起来是一个完整的藩镇,到了马殷子弟手里后,楚西蛮族首先便分离了出去,继而便被唐国一个边镐就完全的搅乱。

如今到了周行逢的手里,说的好听他是中原认可的藩镇,说的难听就只是一个势力联合藩镇。

同样在楚地占据自立,楚西几股巨大的土司政权形成,就是中原政权也有些无奈。作为楚地的实际掌权者,周行逢名义上的管理名存实亡。

因为彭家、田家为首的几个蛮族大家族,都得到过中原或者唐国的支持,可以说和周行逢没有太大关系。这些蛮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哪一个都是可以翻云覆雨的存在。

就是衡州城这个张文表,虽然是周行逢的兄弟,其实也自己掌管了楚南广大地区。表面上依附在周行逢旗下,一来是张文表还不具有大气魄,二来他在夹缝当中,周行逢在的一天,他不敢主动分离。

郭镜明白事实上周行逢自己也有些无奈,楚地如今实际情况摆在这里。如果想统一楚地全境,或者往外发展的话,楚地可是真正的四面受敌。

不管是为了藩镇表面上面子,还是为了大度充分相信张文表,周行逢都得对外承认,说张文表是自己麾下军阀。

而郭镜不过是个钻了空子的人物,郭镜自己也深深明白这一点。因为他知道周行逢在等待,等待一个可以统一中原的人,然后自己固守楚地,到时候把家族卖个好价钱。

这就是郭镜肆无忌惮的原因,他记得皇帝刘继兴和他说过的话。周行逢不足惧,而是学会在楚地保护好自己,那就是最大的成功。如今郭镜显然越来越明白这个意义,自然对皇帝佩服的五体投地。

而即使到了今天的成就,郭镜依然没有丝毫的得意。不说如今的局面如何,如果没有皇帝刘继兴的支持决策,不说被周行逢剿灭,就是楚西的蛮族,也就足够郭镜喝一壶了。

如今见识了皇帝刘继兴的手段和决策,早在一年前的时候,居然对如今的政局就了如指掌,郭镜更加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在这个乱世里,寻觅一个良主难得,能够有机会发展更是难得。

这次驰援衡州城潘崇彻,虽然是匆匆率队而来,完全没有多少准备和摸底,但是郭镜更相信密党的资料。

虽然一路看来都困难重重,但是楚地这些小的府县,其实都没有人管理,这就是周行逢的死穴。郭镜一行可以说是明目张胆的穿越,完全不担心焦头烂额的潘松,更不会在意千里迢迢的周行逢。

如果这此可以克制住张文表的话,那么这个楚南广大地区,将会是岭南南汉朝廷的天下。到了那个时候,周行逢即使挂着楚地藩镇使尊的名头,那也是名存实亡了。

问题是要对衡州城形成合围,把张文表碾死在衡州城下,就是需要有人和潘崇彻里外合击。如今不知道其余支援衡州的人如何了,但是至少自己这支队伍起码慢了有近一天。

郭镜只希望菩萨保佑,不管这次行动如何,都不希望潘崇彻他们出现意外。

不管是出于私人信仰,还是郭镜现在心中的自信,都不允许出现失误。几路驰援潘崇彻的行动,虽然事情的成败不能归咎于某人,但是因为是自己的延误,而耽误了大事的话,郭镜心里难辞其咎。

真的得到了这些木船的帮忙,倒是不失为一种最好的代步工具。看着前方水道里逐渐远去的船只,恍如几只飘荡在水中的木偶纸船一般,郭镜心头却舒缓了起来。

六骑快马不断扬鞭,沿着河道边的土路快速前行,马蹄飞扬声声催人急。

这一路虽然是南下的官道,但是因为自马楚败亡以来,诸多军阀在这里发生过纷争。如今楚地许多地方都已经荒废,往往是百里难见人烟。

因为逐年的人迹罕至,当初曾经辉煌的官道逐渐湮灭,如今看来最宽处却也不过丈余。

四周更是古树参天灌木森森,若不是有着旁边的蒸水水道,只怕这当初的官道早已经荒废了。

而且这路随着弯弯曲曲的延伸,或者平时过往的人踪车迹不多,最窄的地方已经不足两米,甚至有些野草齐人高了。往往难见前路通途,都要靠着敏锐的感官辨别。

但是,这世上不是本来就无路么!

何况依稀有路就能行,怎么说也是官道。

天色已经完全的亮了,透过古树可以清晰的看到旁边的河道,还有两边丘陵的小山,以及小山上苍翠树木的掩映。

因为这里算是蒸水的上游,往衡州而下湘江,所以河水清澈随处可见底。青山绿水之间蜿蜒,让人感觉心旷神怡,丝毫发现不了那隐藏的杀机。

万事万物,当真是物尽天择,都有自己天生的生物链。

人不是也一样吗?

在蒸水小河道那里,有几艘木船正在快速的往前行驶,站在山坡上可以看到,那些小木船上似乎堆满了稻草杂物一般,完全看不出来是坐满了人。

这些木船船头船尾却有着几个艄公,正在卖力的摇着船橹,或者撑杆控制船速和方向。这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和平时乡间的行渡没有区别。

河水欸乃一声间,碧波荡漾顺流而下,让人感觉整个好像在画里一般。

高卷裤脚光着上身的艄公,面容饱含着岁月的沧桑,看着这船、这人、和这水,令人心里有些平静于这山水。这每艘木船不过十余米长度,宽不过近丈的范围,但是每艘船上的人都很平静。

郭镜勒缰止马,稳稳的坐在马上,看着远处的船只,如今如果不快行的话,船速顺流还快过马速。

勒马从一个小山坡小跑而下,前面又是一股凹形的小湾,丘陵地形就是如此微妙。郭镜策马缓行脸上沉静,虽然一言不发,却心中一直都在盘算和计较。

“彭骢、林奜,刚刚据斥候探子回报,前方不足三十里便是楚军衡州西渡水寨,此事你们当如何筹划!”郭镜的马速在进入小湾后逐减,偏头问身前身后的两个亲卫。

坡下的前面蒸水河道的水路渐宽,看起来那真正的像是大河了一般,有了湘江的大气感。甚至已经偶尔能够见到一些早起的轻舟,他们看到这些木船之后,大多数都会不以为意。

那些木船便有些并排前行起来,这样可以更快的加快速度。为了不引起人注意,装扮的就是拉货的木船。

郭镜看到前面逐渐上行的山坡,和树荫掩映下的河道里,那快速行驶的木船,沉吟着让自己的马逐渐停下来。

马上就要到达衡州城的前哨,南下衡州的必经之处西渡古镇,那里有着张文表的一个水寨。

如果密党传来的信息准确的话,这个水寨的几百楚军,如今完全的控制着南下之路。不但包括蒸水河的水道,也包含了唯一的官道去处,当真是进衡州城的要塞。

让人惊讶的是,这处水寨防守的水军偏将,乃是张文表真正的亲信。此人名唤夏佐,原是张文表手下大将夏辅的亲弟弟,都是衡州本地势力。

夏家投靠张文表之后,许多子弟得到了重用,如今这个夏佐算是心腹中的心腹。

据密党情报,潘崇彻占领了衡州城之后,曾经派人出来诱捕夏佐此人。不想此人当时正好不在水寨,居然逃过了一劫,之后对袭击起了疑心,居然固守水寨里再不出来。

夏佐的目的自然便是等待张文表,而潘崇彻也没有心力再次袭杀此人,短短几天时间和潘崇彻也拉锯战几次。

张文表匆匆赶回衡州城的时候,便命人传信于他,如今他已经成了扼守南下的主要人物。

郭镜虽然不会在意一个区区夏佐,但是想到此处离着西渡古渡已经极近,便思虑着对方的安排。作为一个领军首领,最应该做的就是提前谋划。

会不会有斥候探子在附近活动,这是郭镜首先便想到的。

因为有快马代步,郭镜可以随时掌握着前行的速度,倒不用担心河道里的木船。何况已经吩咐了下去,木船如果没有阻碍的话,在离着水寨五六里的地方大家便会下船。

此时看到木船的速度,显然比快马也不慢郭镜心里自然便宽心了许多。如果照这样下去的话,应该可以比预想的时间先到。希望衡州城里的潘崇彻能够坚持住,不然这次的行动就白费了。

知道这一路上随时出现各种情形,郭镜心中却波澜不惊,不管对方有没有派出斥候探子,自己却需要提早准备。毕竟任何一个大意的话,都足以导致事情的失败。

郭镜早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书生,而是一个可以说有着身经百战的将领,更是有着一定魄力的统帅。不然如何在楚地立足,如何在诸蛮林立的楚西立足。

皇帝的充分信任,只是郭镜前进的动力之一,郭镜在乎的是当初皇帝刘继兴所画的饼,那就是希望有一天天下太平,人人都可以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

郭镜愿意为了这个理想而奋斗,更愿意为了这个理想奋斗到老,甚至就是马革裹尸还,郭镜也会感觉到终身无憾。

看向跟随在身边的几个人,郭镜心里有些安慰。这里不但有彭骢几个亲卫,还有一直低调不吱声的百毒王郑拓。

不说彭骢和林奜是兴王府军院代表,是皇帝着重培养的人才,就是一个普通的牙兵,郭镜也会让他们更加强大。只有他们真正的强大了,自己才能在这楚地站的更稳,也会有更多的帮手。

前面官道逐渐上行,虽然有丘陵小山阻隔,往往都是斥候探子最忌讳的所在。但是有郑拓这个高手在,不说就是江湖上的高手,一般的潜伏的人,哪里能够躲过他的耳目,郭镜所以没有丝毫的担心。

郑拓从最初的保护郭镜,到如今郭镜把郑拓恭为先生,两个人似乎有些如鱼得水。

“使尊,但请放心,某等几人早已经安排下去!”彭骢旁边那个黑瘦的青年抱拳回复,眼中充满了自信的说道:“他们十人已经分成三艘轻舟提早出发,此时只怕已近西渡水寨附近!”

“好!如此本座便耐心等待你等好消息传来!”郭镜意气风发的看着远方,心情已经格外的激荡了起来。

!!!

!!!

!!!

“将军,衡州城传信!”

一声急报,惹得本来心中有些不爽的夏佐心中冒火。本来以为跟随张文表,是自己腾飞的一个好机会。没有想到志大才疏的张文表十分大意,真的以为楚南就是他的天下了。

没有想到居然被人偷袭了老窝,如今不但张家家眷不少被困,就是夏家也有不少家眷都落入了对方手里。虽然张文表团团包围了衡州城,但是毕竟有些投鼠忌器,怕城里的人狗急跳墙。

杀了张家的那些家眷,估计张文表不会有太大的反应。因为跟随在衡州城的张家人,只有两个侍妾和几个庶出的子女。但是跟随在张文表身边的将领,还有谋士诸人,这些人的家眷可是也都在衡州城里。

张文表本来想着围住衡州城可以震慑,如今倒好反倒是不断的被城里人动摇思想。夏佐更加窝火的是,自己身处水寨里,居然差点被城里派出的人刺杀了。

对方不但胆大包天,而且在刺杀不成毁坏了不少设施,大摇大摆的扬长而去。就在自己逃过一劫回到水寨,以为万事大吉的时候,那些人居然又杀了个回马枪。

自己奋力的抵杀,虽然袭杀了几人,但是自己这方也是损失惨重。张文表回来衡州,虽然给自己又派来了几百士卒,但是夏佐仍然隐隐感觉不安全。

听到外面牙兵的报告,夏佐压下了火气,命令让人进来。夏佐坐在虎皮椅上,头都没有抬起来,感觉一个人大步走进了自己屋里来。于是鼻音一哼,低声问到:“刺史大人有何传报!”

“恭喜夏将军,刚刚大人破开了衡州城一处缺口,率人占据了那处营地,特派属下前来传信,请将军过目!”那个二十来岁的青年都尉,看起来有些面善,好似在哪里见过。

看着他和颜善色的看着自己,听到他的喜报,夏佐一下几乎惊呆,忍不住便站了起来。这个消息太令人感觉到惊喜了,夏佐忍不住便想接过他手里的那卷急信。

那个青年都尉微微含笑,看到夏佐的手刚刚要接住自己的急信,突然就势往前一扑,那卷急信竟然直接顶到了夏佐的胸口。一阵剧痛让夏佐蓦然惊醒,看到自己胸口冒出了一股鲜血。

夺帅!

非莫大勇气,实难能得以实现。

夺帅也意味着无限危险,和巨大的号召力。

自万军中夺帅,须所为勇往直前,更需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

第一百一十六章 奇缘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第五百章 临战练兵第八百五十八章 路袭第八百一十九章 作茧自缚第七百九十章 异变第一百零八章 白狼寨第六百五十章 汉宫留影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一些计较第十五章 蓬州四友第一百九十六章 名捕和狼第五百九十八章 皇帝家奴第三百一十四章 落凤岭第七百七十八章 不容小觑第一千零八章 驾驭之道第一千零六章 金饭碗第八百四十六章 忠诚度第五百四十章 佛门禅吟第三百一十九章 山羊清草第二百三十九章 念第一千零五章 夺魂散祸第一期零七十六章 他来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生佛机缘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想法第二十六章 海上雄师第二百五十五章 山行第五百四十九章 境界的传承第四百九十八章 设伏反击第三百七十三章 霜霜第六百九十二章 江湖事第二百三十八章 逝去的一第九百九十一章 图谋第二百九十五章 再见岭南第一百六十六章 圣地第一百一十九章 生命的奇迹第七百六十六章 北派道门第六百一十二章 烽火起蜀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灵鹤剑第九百八十八章 构想未来第四十一章 手机是个好东西第三百二十二章 生意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各方出动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自有深意第七百二十一章 独私其身第四百九十六章 浮出水面第七百八十四章 无奈第八百九十八章 不安第五百九十八章 皇帝家奴第七百四十二章 渡人渡己第七百七十二章 血战第五十一章 蜕变第四百九十一章 此生所向第一百七十四章 金陵春梦三百一十三章 大人物第二十九章 人物第九百五十章 解脱第五百二十六章 羁縻州事第五百八十三章 小七驾到第二百五十七章 再见永州第八百九十五章 风云变幻第二百四十四章 议出第八百六十八章 精武擒虎第六百九十七章 流派第七百三十一章 修行神通第八百八十八章 后浪推前浪第七百八十一章 暗亏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西夜第十二章 天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奇遇第二百五十章 南下干部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陷阱第七百一十一章 高手现第二百零二章 杀帅第三十一章 卿本佳人第七百八十八章 实力第一百三十九章 道 难道第七百二十章 道门大势第六百七十一章 差强人意第六百四十七章 大人物第九百一十三章 修行的意义第二百二十三章 道门第一百六十六章 圣地第四百零八章 展翅第四百四十六章 南汉特使第四百二十一章 闲时茶话第二章 乌夜啼第二百九十一章 龙虎会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状态不好第六百四十六章 海鲜野味酒楼第五百八十七章 世事因由第一百零七章 龙争虎斗第五百五十九章 因由第七十四章 持久战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西夜第四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二百九十五章 再见岭南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势所趋第七百一十五章 逆境明悟第五百二十二章 教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