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隐患

魏琦眼中满是惊骇,看到高保绪脸色沉静,他似乎更是得到了证实一样。

因为在这个时代里,稍微有一些常识的人都知道,荆南其实就是在夹缝里求生存。

很多人都唾弃荆南的生存方式,中原占据优势的时候,便依附中原;后来江南杨吴势大,便主动和杨吴示好。

当然因为这个时候中原的根基也不是太稳,后来高季兴自己寻求独立,时机恰好成功了他的基业。如果换成任何另外一个时机,荆南都有可能被其中一方所吞没。

有人戏称唐末中原数霸,其中便有吴越钱缪、楚国马殷和荆南的高季兴!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把高季兴和钱缪乃至马殷比较。其实道理很简单,像中原和江南,甚至蜀地和岭南,虽然都出过傲笑风云的人物,但是和这三地比起来都稍有不如。

因为这三个人都是从唐末便割据自立,然后自己在位时间极长,并且人人得到了善终!而另外的政权,要么开创者命短,要么开创的基业命短,要么基业拱手让人,要么大浪淘沙改辕易辙。

虽然荆南的地盘一直不大,但是对于夹缝中的高家来说,却已经是极为不易。因为在后梁开平元年(907),高季兴任荆南节度使算起的话,当时所辖十州的荆南,其实不过仅仅江陵府一城之地而已。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高季兴看到了外强中干的后梁,其实已经算是大厦将倾。于是便大胆的在到任之后,召集流亡民渐复业。经过十余年的励精图治,在后唐的同光二年(924),被后唐拉拢受封为南平王,并且得到了归州和峽州两地。

因为荆南地势狭窄兵马羸弱,但是却占据这当时的南北交通的要冲位置。加上当时天下几分,东南方的南汉、闽地、楚国北入中原的话,都要经过荆南,却让高季兴看到了一个机遇。

那就是高季兴明白,自己的政权无非就是等待一位共主。因为荆南作为几地缓冲的话,只要天下各处割据太平,自己的地盘就不会有丝毫的影响。万一有一天出现了吞并,或者真正出现两国交战的事情,自己势必会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所以为了维持天下现状,高季兴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四处交集。杨吴势力变大,他便偷偷交好楚地;楚地稳固,他便西进蜀地交合。反正能够让各地势力均衡的事情,便是他最愿意做的。就是远在岭南的南汉国,他都曾经不时的交往,可以看出高季兴生存的境地。

不过这事在外人看来,一地割据势力,却和任何一个势力都交好,这显然是有些不要脸的行为,所以有人便称呼高季兴为高赖子。

不过高季兴不以为意,因为他发起于唐末,而且还曾经是朱温义子朱友让的家奴。后来受朱温的赏识,被朱友让收为义子,因为作战有功,一直做到了颍州防御使。因为出身后梁皇族,所以高季兴一直便雄心勃勃。

朱温在世时,高季兴倒也规规矩矩,后来发生了朱门以子弑父的事情,后梁国势式微,高季兴便逐渐跋扈了起来。因为袭取襄州不成,后来便干脆断绝了对后梁的贡赋。因为这种进犯中原的行为,使得荆南逐渐的脱离了后梁的管辖。

后唐初立时,高季兴也曾畏惧势大,而前去洛阳觐见李存勖。不过不知道是李存勖犯晕,还是没有把高季兴放在眼里,居然容许高季兴返回了江陵。

当时李存勖确实也后悔了,还叫襄州节度使刘训拦截高季兴。不过死里逃生的高季兴快马加鞭逃回江陵,后来再也没有出过江陵府。后悔的李存勖看到事不可为,只好安抚再次封高季兴为南平王。

wωw▲ttka n▲c o

从此中原的势力不匀,再也无法顾及荆南。使得高季兴由一方藩镇诸侯,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政权。对其境内的军事、政治、和邦交都有了完全的自主权。

因为高季兴选择的正确,加上拥有的基业也不小,使得周边的割据逐渐认可了荆南的存在。加上高季兴的儿子高从诲子承父业,更是一个极好守成的继承人,使得荆南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完善和定型。

不过这个时候中原诸国对荆南为什么默许,因为高季兴虽然厉害,但是他这个儿子高从诲似乎更加精明。

因为高从诲奉行事大以保其国,和交好邻道诸国的双重标准!

一来是事中原为正朔,明确了中原最强势力的格调。他的这番眼光,可能在当时的诸国势力看来,没有人能出其右的了。二来却是交好杨吴、南唐、马楚和后蜀,一生与诸国鲜有战事。这在当时天下诸道战乱纷纷相比,荆南可算是个异数!

不过有人看清了高从诲的聪明,因为杨吴势大的时候,他劝杨吴建国。而杨吴李家突起的时候,他便又劝李家废主自立,这份眼力在当时可以说有些独到。后来荆南得到南唐的支持,和这个时候高从诲的眼光分不开。

而且高从诲比起伏的执政更加理性和务实,也更加的灵活和开放。不但解除了笼罩在荆南上空的战争乌云,也带来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和稳定局面。这种灵活的决策,使得荆南政权延续了良好的基调,后继的高保融虽然逊色很多,但是因为遵循其策的缘故,还是稳稳保持着荆南的国运。

作为高家子孙,高保绪自然知道父祖的策略,不过因为哥哥高保融弱弱无能,如今荆南确实有着一种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外人很难看出来,但是作为从小接受极好教育的高保绪来说,却是很明白荆南如今的困境。

因为如今中原王朝日渐强大,几次征伐南唐和蜀中就是最好的例子。如今后蜀不求上进,南唐凭借天险醉生梦死,荆南虽然还没有这种危机,可是作为有些眼光的高保绪,却是可以看出这种深深的危机!

第四百六十八章 驸马府第四百一十章 抉择第七百三十七章 人间大德第八百九十三章 困兽犹斗第六百八十六章 知君第六百五十二章 皇帝有旨第五百五十章 同理第六百三十二章 战场第五百九十七章 聚宾楼近第一章 千年一梦第五百 七十章 平溪袭击第五百 七十章 平溪袭击第九百六十四章 远见第九百一十七章 天地操控第三百七十二章 较量第五十九章 一往无前第六百七十三章 三十六计第十章 千古一绝第九百九十七章 自相形惭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自有深意第九百九十六章 驚訝第七百六十章 價值第六百一十六章 忆苦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泊石钟山第八百三十九章 終生難忘第一百六十一章 龙现于野第九百四十八章 恶斗第八百九十六章 优胜劣汰第九百二十四章 万里挑一第八百四十六章 忠诚度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简单第四百九十三章 攻楚首战第五百三十七章 禅门大德第五百三十三章 茶寮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层心思第一百三十一章 问鼎(澄远)第五百七十九章 各方面和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重新上传(1104 六界仙尊)第六百九十八章 传承力第三百六十七章 遗憾第八百九十八章 不安第八百六十九章 上元错第四百五十四章 帮衬第二百七十一章 湘西王求婚第五百一十三章 分坛论史第九十七章 错综复杂第八百零三章 常理(转794)第四百九十四章 天下衡量第八百六十三章 杀手第一百三十三章 伤第三十九章 蛇也可以化龙第一百五十四章 蛊神第八百章 收拾(回791)第八百九十一章 情节严重第一千零四章 无济于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没有想到第六百三十章 錯手分別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看透第二百三十章 溪口之战第一百四十章 农村包围城市第九百一十章 江湖规则第六百三十章 錯手分別第九百六十二章 夺魂散第八百三十二章 危险的感觉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写照第二百六十章 打边炉第七百四十章 逐鹿中原第五百九十七章 聚宾楼近第四百六十四章 郭荣驾崩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心思变第一百三十八章 扭转乾坤第一百六十章 逝第二十一章 美女蛇第五百零二章 农村包围中央第三百二十四章 请大家吃海鲜第二百九十八章 农家乐第九百八十四章 危难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廷 江湖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受累第六十九章 何逍遥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局化小第九百五十七章 再见枭雄第三百四十七章 善心第四十八章 激流暗涌第四百三十二章 鬼王现身第八百九十一章 情节严重第二百七十七章 救星第九百三十四章 集合力量第六百一十二章 烽火起蜀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红莲再现第七百二十五章 高手过招第一百九十五章 双鹰会第五百三十三章 茶寮第九百二十六章 不以为然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蛇化龙第六百二十二章 蜀中利益第七百二十三章 宫门前第一百六十七章 在路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