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敲诈勒索(2)

第二天,马云又召见了胡思进的使者吴程。吴程这人四十多岁年纪,见了马云施礼之后,先送上吴越王钱弘俶的国书,表达了称臣之意,同时就是请求楚国主持正义,发兵替吴越征讨叛逆。

胡思进倒是直截了当的请求出兵,原因无非是因为他手下的部队战斗力较差,正是守守城池,在外野战,和钱弘倧的军队是屡战屡败。没有办法,谁叫当年南下福州的军队都是吴越军中精锐呢。

由于大楚皇帝马云见便宜就占的毛病,在当时已经传开了。吴程也没指望马云会做一个“做好事不留名”的大侠,他见马云有询问价码的意思,立刻就抛出了自己的条件:吴越之地,除了苏州、湖州、秀州、杭州、越州、衢州、睦州、婺州、明州之外,被楚军占领的地方,都是楚军的。吴越只要求除掉叛乱的钱弘倧,其余的别无所求。

这个条件不能不说很优越了,给了马云打仗的借口,而且还承诺吴越每年进攻白银5万两。同时,在战争期间,还可以供给楚军一部分粮草。如果是别的时候,马云恐怕会欣然同意。可现在楚军正在休养期,虽然对付吴越不需要出动大军,可是,军士也是人啊,总要让他喘口气才好啊。

于是,马云又抛出了自己的要求:割让苏州、湖州,在换取楚军出兵福州,分解胡思进的压力。

昨天晚上吴琼气鼓鼓的回到驿站,怒不可遏的摔了几个杯子,还偶出怨言,说大楚的胃口太大了。在有心人的故意配合下,吴程的人顺利的窃取到了吴琼和楚国谈判时,楚国提出的要求:称臣、纳贡、割地。对吴程来说,称臣是最容易的,反正不费一兵一卒,又不耗白银粮草。纳贡也是能够接受的,虽然纳贡对于楚国来说,是真的需要真金白银,而不是像史书中记载的那样:八荒夷人入中央王朝进贡,那些土著人都不爱吃的土特产,就能换到中央王朝非常奢侈的赏赐。可是如果楚国放开了对吴越海上贸易的管制,吴越的商人是最会做生意的,从商人身上很容易就能把纳贡的钱给凑足了。只有割地这条,本来吴程来的时候,胡思进也交代了,反正咱们的军队现在想打赢钱弘倧恐怕是很难了,既然这样,与其等着被钱弘倧收拾掉,还不不如把地方送给楚国呢,只要楚国出兵,打下来多少州县,那么那些州县就是归于楚国了。在这种情况下,割地是割得最惨的,有可能割掉8州的地盘。虽然割得肉痛,可是胡思进却是没有办法。

可没想到新科大皇帝陛下马云的胃口这么大,他要的不是钱弘倧控制的地方,而是胡思进控制下的苏州和湖州。自古都要苏杭熟,天下足的说法,如果把苏州割给了楚国,对吴越的影响就大了,首先吴越没有了战略纵深,楚军一个冲锋就能到达杭州城下,再者,割了苏州对吴越的实力也是重大的打击。

原本吴程一个晚上都没有睡好觉,不断的踌躇着,不断的徘徊着,就是想想出一个万全的法子,解决眼下这个老大难的问题。于是,他终于决定上来就抛出一个大的加码,彻底的打动楚国。可惜,没想到皇帝马云竟然转遍了观念,他昨天不是对温州、福州感兴趣吗,今天怎么又对苏州感兴趣了呢?

吴程陡然明白了,这楚国是想不菲吹灰之力就想占点便宜再说啊。这……这该怎么办呢?吴程脑子急转着。楚国狮子大开口已经是非常让人气愤了,而身边还有一个“抢标”的人,可能不断的抬高价码。有竞争似乎是一种鞭策,可并不是所有的竞争都是好事,眼下的竞争就让吴程举步维艰:太恶劣了。吴程并不知道钱弘倧的想法,他从自己的立场上来看,胡思进显然已经把钱弘倧给卖了,那么钱弘倧会不会也把胡思进给买了呢?

从楚国的角度来考虑,经济发达的苏州等地,俨然比温州要好的多。楚国真正感兴趣莫非是湖州、苏州?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一旦钱弘倧答应了马云的条件,割让温州、福州,换来对杭州的进兵,由于胡思进的军队数量少质量差,恐怕楚军会一路势如破竹啊,到那个时候,苏州等地还是会沦落到楚国的手里啊!怎么办?同意他们的要求,还是拒绝呢?吴程心中飞快的转折念头。垄断真是不好啊。如果楚国不是从三面包围了吴越,让吴越除了楚国就再也找不到能帮忙的大国,就不会这么受楚国的欺凌了。

吴程心头怦怦直跳,本来嘛,闽国灭国,李唐灭亡,楚国已经从三面包围了吴越,吴越的生存环境已经变得差了,可是吴越内部还有这么大的矛盾,这……莫非是天亡吴越吗?以吴越区区十二州之地,能够对抗一百多州的大楚吗?吴程的想法越来越远,越来越深入,整个有点发呆了。

谈判嘛,就是一个抬价砍价的过程。马云见吴程不说话,也不着急,让他回去好好的想一想。

吴程回到驿站里,他多想跑多对面去找钱弘倧的使者,两个人协调一致,不能让楚国白白占了便宜,可是,对面那人是仇敌啊。和仇敌联合,这不是脑子有病吗?他不仅不能去,还要时刻提防着对方,生怕对方的加码太搞了,让自己难以接下来。胡思进有钱,可是由于早期的冒进,损兵折将,现在变得有钱无兵,如果对方在这么攻击下去,越州恐怕就要失守了,越州一丢,杭州必然被全面包围,这么一来苏州、秀州、湖州的态度说不定就改变了。不行,一定要争取楚国的支持才对。可是,这明显是饮鸩止渴啊。内乱平了,实力削弱了,大楚多面包围,吴越恐怕是真的要亡了。

吴程心事重重的呆坐着,自己一族可是吴中望族啊,这种翻天的时候,可不能翻船啊!

第62章 架梯子爬墙第9章 行为艺术大师第101章 双管齐下第6章 投石问路第187章 讲和第十二章第88章 亲征河东第20章 洞庭密议第79章 豫章行(二)第85章 走在时代最前列第140章 改朝换代(1)第49章 血战黄土镇第192章 真议和第37章 牢头居然是王朴第1章 南平窘境第66章 援军?第1章 马邑之战第2章 夜袭朔州(中)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57章 霹雳火弹第117章 救人第109章 昭告天下第149章 奢侈品第90章 兄壮侄大第72章 狂暴冲击第169章 清州军情第189章 高勋议和第44章 10万两白银28第112章 只能打楚国第134章 诗贼(1)第103章 高举旗帜不动摇第157章 收复凉州第66章 迎亲第29章 营救五王爷第169章 清州军情第37章 声东击西(上)第86章 援兵2第15章 杀人第33章 发行国债第58章 如坠雾中第38章 决策(1)第36章 打不打第32章 国库没钱了第192章 真议和第188章 谁都没法拖下去第51章 旖旎的一夜第68章 老婆闯大牢第136章 刺杀连连第42章 趁火打劫第30章 攻克江陵第189章 高勋议和第120章 归程(上)第66章 援军?第114章 远交近攻第3章 坠马的疑问第27章 婚前恐慌症第83章 中箭第107章 心动(上)第66章 翻脸第126章 两派第3章 岳州现状第40章 一三五第161章 里通外国第12章 岳阳楼(下)第69章 侧翼第154章 落井下枪第60章 跟我走一趟第27章 孤注一掷第25章 限制党项(4)第160章 慢慢磨吧第98章 观画(下)第31章 驻兵灵州(3)第27章 孤注一掷第210章 聊天第149章 当皇帝了(1)第21章 捕风房第158章 蜀国来客第25章 小兵传奇第50章 家书第46章 蜜月第139章 重新谋划第64章 祭孔第131章 尽用楚人?(7)第6章 军事改革第204章 芙蓉花28第4章 美侍女第34章 遭遇第55章 新的变化第135章 诗贼(2)第24章 彷徨第120章 李唐猝亡(4)第11章 典军的麻烦第116章 备受争议的战争第80章 豫章行(三)第10章 茅山道士第86章 援兵2第79章 兵发明州第74章 在天愿为比翼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