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疑兵

夜色沉沉,防御使王全斌带着他麾下的一师人马正在这浓浓的夜色掩护下,人卷旗、马摘玲,竭力保持安静的向着黄河古道急速前进。他们是在攻击汴京的队伍里,被临时抽调出来的。

由于楚军的攻击重点放在汴京的南城门,王全斌师只是负责佯攻,对他们来说,体力上、人员上的消耗都要比钱清、石大还有禁卫军要轻的多。也正因为如此,当战场出现变数的时候,他们才担当起来近似于预备队的任务。

“将军,咱们是不是有点太过于小心了。”身旁的心腹校尉,大咧咧的说道。

王全斌微微一笑:“警惕一点,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楚军中有防御使以上官职的任务绝对不会超过50人,作为楚军陆军二十二个防御使中的一员,作为楚军的高级将领,王全斌在过去并不显山露出,他没有张文表、审图从坚、钱清、石大的勇猛,也没有卢绛、潘美等人的机变。可他也绝对不是什么庸才,作为当年跟随马云出使中原的护卫之一,他对中原军队的了解,相对要比其他的将领要好一些。而他也跟善于思考一些。

与军中普遍的乐观情绪相比,王全斌却觉得现在楚军的形势并不是很理想,甚至说是掉到了汴京的泥潭里面了。

“少则战之,但切忌不能离白沟太远。”临行前,马云的军令在王全斌的脑海里面有过了遍。他知道皇帝陛下和他一样,对战局是有担忧的,皇帝不让自己的军队脱离白沟一线,说白了,皇帝要让自己担负起大军北线的安全。同时,一旦自己脱离了白沟,楚军已经没有余力来救援自己了。

望着茫茫的夜色,王全斌心里突然觉得皇帝陛下此时恐怕是在后悔,如果,当时皇帝坚决一些,直接率领15大军直扑汴京,恐怕现在就不会这么捉襟见肘了吧。他猛地摇了摇头,将领不干政,这是大楚的铁律。或许,陛下更多是从整个战局上,从政治上考虑的吧。更可况,谁都不是圣人,就算是圣人,相比也猜不到孱弱的蜀军竟然能攻克凤翔,直逼长安。

“报……”斥候的生硬打断了王全斌的联想,王全斌精神一振,将所有的杂念抛弃,沉声说道:“可查明敌军的动向了吗?”

“禀报将军,敌人是多是步军,只有少量的骑兵,总共的人数大概在5000人左右,现在他们的主力从滑州南下之后,进入到封丘,一直都没有行动,只有骑兵在黄河古道北岸驻扎。却没有没有南下的意图。”

王全斌摆了摆手:“再探,他们如果有动作立刻向我汇报。”

“是!”斥候领命而去。

“将军,咱们是不是赶到封丘去把这5000人马给吃掉啊!”一旁的校尉说道。

王全斌瞥了一眼这个求战心切的校尉,心里却慢慢的升起一片迷雾:不对,这情况不太合理啊。这股人马从滑州而来,想必是滑州的李重进看到汴京危急了,不顾向训的约束,要赶紧南下救援。可是,他既然知道汴京危在旦夕,可为什么突然停在了封丘(今河南封丘附近)呢?难道他是畏惧了我军的实力?

李重进的样子一下子就在王全斌的脑海里呈现了出来,勇猛、粗暴、好杀、善战,这是李重进给王全斌的第一个印象了,像这样的人,他会在两军阵前胆怯吗?更何况,汴京城里的郭威,还是把他一手抚养的亲舅舅,他不应该停在封丘不动啊。难道他是因为知道自己渡过了白沟,自以为不是自己的对手,所以才停军在封丘的吗?

“来人,传令大军暂时休整,命令一团迅速东进,进驻郭桥,在郭桥的白沟上搭建十条浮桥。派人严加看守。”王全斌左思右想,他打定了主意,要看一看李重进的反应再说,毕竟自己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北线的安全。万一封丘有诈,对战局的影响可就大了。

谨慎的王全斌,采取了保守的做法。他将军队结成圆阵,就地休息,准备以逸待劳。连黄河古道也去不了,只是派人控制住了白沟水最浅的郭桥一带,同时派人严密的监视李重进部。

李重进滞留封丘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马云的手上,他忍不住挠了挠自己的头发,说道:“赵爱卿,你觉得李重进这么做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啊?是想牵制我军的兵力,还是有别的事意图啊?”

赵普盯着地图,沉思了半晌。他对军事判断,一是从政治层面上看,什么时候应该坚持,什么时候应该放弃,他会估算坚持和放弃,到底会产生多么大的政治影响,而不太去想坚持或者放弃,或造成大的的军事损失,第二,他是从捕风房的情报里面来分析,敌人的意图。说白了,从专业角度来看,赵普在军事上他不专业;或者说的玄乎一点,就是他没有敏锐的军事嗅觉。从敌人的一些微小行动上,他很难判断敌人的企图是什么。

赵普是这样的,马云呢?他虽然执掌兵权多年,大小战争打了无数场,他对战场是很熟悉的,可是,楚军打仗,很多情况下,都是事先计划好了,所谓谋定而后动,马云所取得哪些战功,更多的是依靠李骧等枢密院的人实现制定出来的军事计划。比如,砀山之战,这是楚军早就计划好的,在萧县以土堆战术,引诱郭崇出兵,然后在砀山打伏击。可进攻汴京,却是临时的行动,而且周军不同于以往的对手,以往的对手要么是望风而逃,要么是死忠的冲杀。不可否认,周军中有很多优秀的军事将领。

所以,马云心中突然意识到自己这次是不是有点过于托大了,相对于马光猛、朱元两个常胜将军来说,马云自己也是百战不殆的,可是,好像每次打仗,这两个人至少有一个是在自己手下吧。而现在跟在他身边的有那些人?钱清、石大、王全斌、李二狗,这里面似乎大都是勇将,而没有一个是智将,唯一一个有点头脑的应该是曹彬吧,可是曹彬却不在自己身边。现在,想找人商量一下,都很困难。马云突然有些想念李骧他们了,如果李骧在,应该很容易就判断出来周军的计划吧。

赵普说道:“陛下,现在咱们处在伪周的统治核心地区,中原的百姓对我们似乎还有一些误解,斥候们探测消息并不是很灵通,而捕风房人数毕竟单薄,这情报做的不太全面,以至于我们很难判断李重进的意图,不过,以臣之见,若是意图稳妥的话,不如就按咱们事先的安排,移军白沟吧。”

“临战而疑……是兵家大忌,汴京就在眼前,朕……决议强攻。李重进部不外乎5000人马而已,他就算有计策,对我们也是一样无可奈何的。”马云想了许久,终于又坚定了强攻的决心。

强烈推荐:

第71章 三路反叛(2)第35章 拉拢第138章 你有事了(1)第45章 空去空来第138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吗?第24章 彷徨第116章 含元殿第20章 白衣如雪赵匡胤第31章 推波助澜第32章 封州之战(中)第125章 半夜敲门第51章 追还是不追第40章 一战关中(1)第108章 心动(中)第1章 你说不行,我说行第54章 商讨第67章 徒呼奈何第30章 攻克江陵第11章 岳阳楼(上)第32章 封州之战(上)第61章 龙虎风云会(四)第56章 碰壁第124章 敲定买卖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75章 搜捕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28章 黎阳大战第198章 立功第36章 兵围荆门第65章 好事将近第12章 驱除契丹第66章 翻脸第18章 谋臣(3)第198章 立功第40章 找点事干(上)第25章 小兵传奇第56章 账本第38章 夜袭(上)第34章 来之不易的晚餐第161章 里通外国第117章 救人第165章 条件第83章 漫漫的攻城岁月第53章 觐见皇帝第83章 漫漫的攻城岁月第117章 救人(下)第65章 好事将近第115章 西征第93章 到后方去要啥有啥第92章 亲嘴的后果第5章 敲诈勒索(3)第12章 楚王选集第11章 后汉的建立(下)第129章 尽用楚人?(5)第120章 我看行第19章 弃子30第61章 打死你丫的第207章 水涨了第143章 等待第13章 突袭楚军第45章 空去空来第25章 决定战争的因素第10章 未来的CEO第121章 大好局面第53章 奇谋第52章 惹了大麻烦第34章 遭遇第22章 借兵第16章 伏击(二)第62章 匍匐卧倒第117章 救人(下)第85章 走在时代最前列第11章 后汉的建立(下)第123章 到车里面坐坐第21章 刘崇南下第7章 圣人东南飞第33章 激战封川(下)第41章 马踏南平(五)第42章 趁火打劫第28章 打劫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吗?第37章 马踏南平(一)第72章 斩立决第10章 茅山道士第16章 架起油锅第171章 设伏第12章 驱除契丹第118章 宿州、泗州30第46章 撞车第122章 攻陷河中第14章 转战归州(下)第146章 黄袍加身(3)第10章 最像诸葛骂王朗第48章第210章 聊天第87章 援兵3第189章 高勋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