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高举旗帜不动摇

赵普心惊胆战的跪在地上,心里已经准备好迎接马云狂风暴雨般的怒骂。在朝廷内外,谁都知道,自己是站在皇后那边的。可自己站在皇后那边,不仅仅是因为巧娘的关系,宗族亲戚总要讲究一个长幼有序、伦常有道吧。皇后的儿子马允文既是长子,又是嫡子,这。。。这怎么说都应该是太子的不二人选吧。从小派系来说,以范质、李骧、朱元、韩熙载等人为首的北方南迁到江南的官员,由于赵紫英也是北方人的关系,自然而然就站在了赵紫英这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对老家有感情,都希望打回北方去。这群人在朝廷内外的影响可是极大的。

这就不仅仅是他赵普在支持马允文,在马云昏迷、徐州被困的时候,朝廷流言四起,“挂了、被俘”的言论到处都是。朝廷上下为了安定人心,同时示意天下和伪周势不两立、决不妥协的立场,大部分人都同意速立新主,而新主也只有一个人选,就是马允文。马允文今年8岁了,性子温和,深受思齐殿各位师傅们的赞赏,被认为是有“仁君”风范(虽然只是个小屁孩)。有这样的一个人当皇帝,大臣们也安心。只有皇后不同意,这事才拖延了下去。现在看来,幸好皇后没同意,不然的话,金陵朝堂上的诸位大臣们,可就里外不是人了。

赵匡胤围了徐州三天就撤军了,消息传到金陵。朝廷的风声立刻就掉转了,都主张等等看,皇帝真是驾崩了,那再立新帝也不迟。可就是这个时候,赵普自己陷了进去,万一新帝登基,总要做些个安排吧,所以,他就写了奏章呈给赵紫英,希望她能够不动声色的未雨绸缪。如果这些事让马云知道了,那。。。那可就难办了。、而且马云建立了密折,允许军中都统、封疆大吏们,写那种不经过六部、通政司,直达上听的奏章。这么一来,金陵的拥立是绝对瞒不过马云的。

只是,马云不可能追究那些人的,毕竟人家是从大楚的全局出发。而朝廷内外真正有着后党、太子党名声的,也就是他赵普一个人,别的不说,谁让他的女儿是马允文未过门的媳妇呢?如果马允文登基,他就是国丈,以后他外孙很有可能就是下一任的皇帝。搞了半天,他这个远在徐州、时刻伺候在皇帝身边的刑部尚书反倒站在了风口处。比他品级大的那些相爷、枢密使们,反倒没有什么。如果马云想敲打敲打着大臣,那么自己无疑就是“杀鸡儆猴”的那只鸡了。而且,自己做的那些事情,确实有些是见不得光的。

赵普跪在地上,心怀忐忑的等待着马云的责骂。不料,马云呵呵一笑,扶起他说道:“赵爱卿,皇后做的是对的。淮南空虚,朱元回兵不及,朝廷上下,也只有朕的兄弟,才能挂帅出征,稳住江山社稷。走,咱们下去见见!”

马云二话不说,跳下龙辇,快步穿过前面的仪仗队伍,远远就看到马光猛、潘美、扬州刺史柳文玉等扬州大小官员站在那里,翘首以待。尊卑有别,这接驾活动,向来都是官员们跪在道路两侧,让皇帝陛下的队伍从中间穿过,如果皇帝陛下心情好,或许,还能找几个人上龙辇上聊会天,这就是天下的荣幸了。可没想到马云竟然亲自走到了前面。

马光猛一愣,赶紧跪下见礼。马云笑呵呵的一把扶起马光猛,然后大声说道:“诸位爱卿,都平身吧!朕已经知道了,淮南空虚,白衣军铁骑侵入淮南,横行无忌,如果淮南、特别是扬州的诸位爱卿,忠于国事、临危不惧,我大楚就岌岌可危了!朕要感谢你们呢!”

“哗啦”刚刚平身的这群人,又跪了下来,谦逊的,表忠心的,什么都用。场面乱的一沓糊涂,虽然官员们都练过怎么回话,可是,马云说话不可常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臣子们为国尽忠,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怎么能接受皇帝陛下的感谢呢。一点都不像郭荣麾下那群官员表态时的整齐划一。毕竟两国国情不同嘛,江南这块,从忠心角度来看,叛变的机会比较少,而中原乱成一团糟,大家伙儿都是见过大世面的,皇帝们为了收揽人心,什么奇谈怪论没有说过?他们自然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让皇帝陛下得到最大的满足,让自己恰如其分的表示出忠心耿耿。

“起来,起来,都起来吧。你们都是朕的肱骨,是朝廷的耳目手脚。在地方辛苦,朕心里都是明白的。特别是前些日子,朕的大军在汴京惨败,张永德这群贼子,兵进淮南,扰动天下,让淮河两岸百姓受苦了,朕心里又是难受,又是不安。你们的作为,使朕对百姓的愧疚之情,稍稍减轻。你们的表现,朕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马云大手一挥,振奋的说道:“白衣军强悍,没有关系,一次打不赢,咱们就打第二次,只要有你们这些忠勇之士,有百姓的极力支持。朕就不怕失败。中原百姓身受伪周荼毒,饥寒交迫、饿殍遍野,时刻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朕心里更是难受,同是华夏子民,朕和你们绝对不能坐视不理。朕绝对不会放弃中原的子民,希望诸君和朕同心协力,统一华夏,共治太平。”

“臣等紧尊圣谕!”一声倒是整整齐齐的。马云这段话比较正常,大家伙都知道该怎么回答。就像阅兵一样,主席说“同志们辛苦了”,大家伙就得回“为人民服务”。这叫套路,这是规矩,是不能乱的。

像这样的场合,最高领导人的话,都是需要再三琢磨的。大家伙儿嘴里回答着,心里都在暗自揣摩、领会皇帝陛下的谈话精神。毫无疑问,皇帝陛下并没有因为这次战败,从而改变了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这安了官员们的心,毕竟这些人都是在“统一天下”的观念中,被提拔起来的。如果皇帝陛下突然改了这个说法,对他们有点难以接受。就像赫鲁晓夫一样,斯大林一死就翻脸不认人了,这一方面造成了苏联党的混乱,另一方面也造成人民对党的不信任。一个“人渣、侩子手、法西斯、暴君、混蛋”竟然能当20多年的领导人,这让人还怎么继续信任呢?因此,造成了苏联思想上的动荡,埋下了分裂的隐患。

只要“统一天下”的中心思想没有改变,那么自己过去的、现在的所作所为都是被肯定的,都是有功劳的,对于将来他们也知道该怎么做。官员们的心,安定了。

第52章 惹了大麻烦第206章 凤翔第34章 马屁研究所第10章 未来的CEO第49章 为你做主第116章 含元殿第54章 商讨第21章 形势逆转第51章 追还是不追第63章 皇帝楼上坐第41章 一战关中(2)第13章 杀机现第48章 人事胜于天意第209章 半个月时间第29章 往事如烟(上)第14章 经济计划第77章 两个吴越王第135章 泼脏水2第6章 军事改革第151章 来了新消息第51章 发证奖励第79章 豫章行(二)第39章 茅山道长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41章 路遇赵匡胤第171章 设伏第32章 国库没钱了第1章 国号的争论7.13第159章 帮你守城第36章 打不打第107章 巧妙的战略第54章 如此举荐第18章 血战(一)第114章 淮南的对策第1章 南平窘境第37章 声东击西(上)第32章 封州之战(上)第15章 巧夺向城第10章 最像诸葛骂王朗第48章第142章 展示实力2第136章 刺杀连连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196章 调兵遣将第45章 神棍第174章 逼宫第99章 请人喝花酒第129章 尽用楚人?(5)第142章 改朝换代(3)第105章 幽会第142章 展示实力2第14章 转战归州(下)第56章 账本第112章 孙晟来访(2)第8章 盛典第83章 中箭第72章 狂暴冲击第176章 敌不动,我不动第183章 发兵第175章 御驾亲征第114章 远交近攻第34章 入蜀(3)第94章 全国大吹捧第69章 进攻潼关第45章 水攻第47章 赏赐第189章 高勋议和第87章 战潞州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笔钱第1章 马邑之战(下)第103章 高举旗帜不动摇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128章 尽用楚人?(4)第88章 亲征河东第66章 迎亲第24章 大晋的耻辱第75章 置之死地第149章 当皇帝了(1)第127章 买卖第128章 尽用楚人?(4)第48章 人事胜于天意第119章 王爷出使第49章 越墙第107章 明诏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18章 杀**个头第79章 截击第120章 归程(下)第87章 戏弄第84章 喜忧参半第64章 祭孔第1章 南平窘境第18章 三千精兵第2章 回家第50章 家书第19章 弃子第112章 夜宴(三)第108章 临江第84章 后蜀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