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不合时宜

是夜,唐山,二十镇总镇司令处。

从昨天早上开始,总镇营区以及唐山周边其他的几个营区便一直忙碌不休。

不得不说,从关外调入直隶这几个月里,着实让二十镇经历了许多事故,先是兵谏后又起义,清王朝算是折腾没了,但是对于二十镇来说也着实够呛。因为兵谏司令处遭到了一次大换血,直至今时今日高层军官们都还没缓过神来。

现在总算可以回老家,远离近畿是非之地,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大家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因此,从总镇到协部,从协部再到标部,无一不是积极的收拾行囊、整理装备,巴不得能够早一天登上火车回到关外。

此时已经是接近九点钟的光景,换做往常时候司令处大部分营房早已熄灯灭火。如今潘统制新官上任,自然容不得总镇这边有什么闪失,因此在纪律上抓的紧,大伙除了早早洗了休息也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

可是今天却大不一样,整个大营里依然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处处可见人影走动,时不时也有能听到各式各样的碰撞摩擦声,就彷佛正在筹备一场晚会似的。

总镇大营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整理,单单战马就有百余匹,另外还有三门小口径的火炮以及配套的炮弹,前前后后要分多次才能输送完毕。而为了赶上明天早上的第一趟火车,全员都必须抓紧时间把优先转移的东西清算出来。

统制官押房里,潘矩楹正与几名后勤军官检查物料清单,明日一早他将带领总镇的部分军官乘坐第一趟火车返回关外。虽然该交代的工作都已经交代了下去,该打点的事情也都由下面在负责,然而此时他心中依然有一股烦躁不堪的情愫萦绕不去。

他好不容易熬到今时今日的官职,却没想到事情根本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统制官的座位屁股都还没坐热,各式各样的麻烦接踵而至。

过去的事情倒罢了,好歹从明天开始二十镇便会陆续开拔返回关外,关内这些烂摊子信手推的干干净净就是了。只是四十协协统范囯璋的问题,这可不是回到关外就能解决的问题,相反,他甚至已经意识到这会发展成为更长远的斗争。

每每想到这一点,他都禁不住的心烦意乱,不管怎么说自己身为最高长官,居然连这点脸面都挣不回来,实在是可恨可气。然而生气也无济于事,谁叫范囯璋不仅是老资历,同时又有直系的政治背景呢。

这时,有人在押房敞开着的门板上敲了敲。

潘矩楹扭头向门外看去,只见是自己的副官阎景峰,他问道:“什么事?”

阎景峰没有急着回到阎景峰的话,而是迈步走到跟前,压低声音说道:“大人,刚刚收到滦州发来的电报,七十九标那边可能又出事了。”

潘矩楹立刻拧起了眉头,没好气的说道:“又出事了?在这个时候?”

阎景峰没有接话,只是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在场的那些后勤军官。

潘矩楹会意,二十镇正在转移的节骨眼上,就算天大的事情也要压到关外再处理,断然不能在这个时候太过声张。当即,他转回过身来,对众军官说道:“今天就先这样,其他的事情你们下去后再商议一下即可,都散了吧。”

众人很识趣,一个个应了一声,随后快步退出了押房了。

潘矩楹再次向阎景峰问道:“到底又出什么岔子了?”

阎景峰将手中的电报文件递到潘矩楹手里,他不动声色的说道:“电报是七十九标代理标统张建功发来的,按照电文里的意思,他是要检举标内有人勾结洋人,并且阴谋煽动标下士兵脱离二十镇。”

听到这两个罪名,潘矩楹连看电文的心思都没有了,脸色顿时显得愈发凝重起来,震怒的问道:“什么?谁这么大胆子?”

阎景峰是有脑子的人,他故意说道:“张建功检举的人正是袁肃袁梓镜。”

眼下总镇这边只是收到了一封电报而已,至于事情真假尚不清楚,再者现在二十镇上上下下都知道袁肃的来头,这么大的事情可不能随便乱说话。因此,他才很有用意的在话里加上“张建功检举的人”。

潘矩楹听到这个名字之后,脸色再次一变,惊讶不已的说道:“袁肃?怎么会是他?好端端的,他又瞎折腾什么?”

阎景峰下意识的说道:“大人,这件事尚且不知道虚实,无非是张建功的一封电报而已。现如今民国都成立了,下面那些人断然没理由再闹什么革命,因此就算真有其事,相信也不会是想象中的那么麻烦。”

缓缓吸了一口气,潘矩楹先让自己的情绪冷静下来,他确实很认同阎景峰的话,再者袁肃是袁世凯的侄子,之前滦州起义时还曾经率兵镇压革命党,理应不会做出什么忤逆之举才是。可是回头又想,尽管他看得出张建功是一个奸猾小人,可一来张建功也知道袁肃的身份,二来检举勾结洋人、阴谋兵变这可是大罪名,张建功有这个胆子敢造这个谣吗?

思来想去,这次事情必然不会是空穴来风!

“哪里有这么简单!真是不得让人安宁,我们明日就要上火车了,却在这个时候闹出这样的事,这教我怎么处理,教我如何向上面交代?又该向上面交代些什么?”一念及此,潘矩楹不由再次动气起来。

正如先前所考虑的那样,要出乱子也得等他回到关外在出,最最起码也应该是自己上了火车之后。只要他的人离开了直隶,到那时候该敷衍的能敷衍,不能敷衍的好歹有一个说辞,就推说自己在行途中毫不知情。

现在这件事不仅仅发生的不是时候,而且还是牵扯到袁世凯侄子的大事,让他处理不是,不处理也不是;处理的好会的罪人,处理的不好也会得罪人!

第2章 ,似有察觉第72章 ,整军欲动第75章 ,先有计划第81章 ,两淮扩军第44章 ,对话叔父第95章 ,学堂筹备第12章 ,栽赃嫁祸第96章 ,控制场面第44章 ,曹锟劫见第98章 ,三方度势第78章 ,晓之大义第64章 ,笑里藏刀第80章 ,滦州会议第97章 ,另有剖析第91章 ,坚守阵线第25章 ,作战计划第75章 ,三两天内第26章 ,拼上一把第60章 ,车站枪击第20章 ,越闹越大第53章 ,豫南对策第10章 ,各怀鬼胎第22章 ,落井下石第95章 ,学堂筹备第21章 ,另有对策第11章 ,别有用心第40章 ,宴席之间第46章 ,滦州谘议第37章 ,晓以大义第3章 ,火攻丹阳第53章 ,筹备工作第96章 ,控制场面第35章 ,群策群力第121章 ,一种妥协第17章 ,强化民兵第63章 ,招募改制第15章 ,挑明来干第46章 ,荣升护军第59章 ,意外事件第100章 ,深夜突袭第47章 ,南下上海第59章 ,约定与会第24章 ,另有一手第2章 ,进攻丹东第50章 ,上海晚会第4章 ,别有图谋第36章 ,官办银行第8章 ,会见蔡锷第90章 ,拉拢进退第43章 ,交心之谈第82章 ,北京调整第6章 ,日本妥协第97章 ,另有剖析第117章 ,西南预示第40章 ,改变心思第9章 ,内部矛盾第18章 ,冯国璋言第78章 ,晓之大义第95章 ,宴会酒色第88章 ,声名渐显第2章 ,安山张府第46章 ,荣升护军第22章 ,鱼龙混杂第39章 ,急收缓放第26章 ,拼上一把第96章 ,告一段落第73章 ,南北交锋第53章 ,豫南对策第31章 ,任大都督第51章 ,别有深思第74章 ,张家送别第47章 ,护国帷幕第61章 ,返回北京第61章 ,郑家大少第43章 ,洪宪筹备第31章 ,突发事件第120章 ,突然南下第58章 ,分开进货第44章 ,对话叔父第20章 ,独立事宜第67章 ,保定信函第80章 ,共和成立第84章 ,以理服人第8章 ,不做不休第40章 ,问题所在第83章 ,陷义帝制第65章 ,筹安谋策第12章 ,栽赃嫁祸第67章 ,国会危机第53章 ,一战阴影第65章 ,局势急转第56章 ,见林伯深第43章 ,返回滦州第93章 ,酒后之言第84章 ,趁势发展第80章 ,滦州会议第49章 ,疑雷诺森第22章 ,谋取出路第58章 ,锦衣回校第25章 ,几番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