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约定与会

余额不足

袁肃往年在学堂学习时,对林肇仁、胡龙骧都是认识的,只不过并不是很熟悉罢了。而如今他倒是进一步结识了胡龙骧,好在对方为了自己毕业考核之事奔走了一阵,彼此又书信往来颇有一段时日,感情自然是建立下来了。

两边见了面后,林肇仁最先迎着笑脸上前来嘘寒问暖了一番,然后热情洋溢的与袁肃握了握手。袁肃虽然是护军使的身份,可依然清楚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道理,原本打算先向几位师长行礼,没想到却被林肇仁抢先握手,一时倒有几分不自在起来。

与这位林总监客套应付过去后,他这才再次正了正身形,依次向几位教职官员握手问礼,随后也向当初训练过自己的几名日籍教官躬身行礼。教职官员都很客气,日籍教官们也都彬彬有礼的欠身回礼。

“梓镜如今果真是大有出息了,当为我预备大学堂的典范楷模。来来来,切莫在门外久站,我等先到学堂内坐下再好好聊一聊。”林肇仁言语故作亲切的说道,拉着袁肃的手就往大学堂门内走去。

一众人走进学堂大院,周围的一切对于袁肃来说并没有太多变化,要说有变化就是许多屋舍已经空旷了。沿着熟悉的路径,经过熟悉的堂舍,遇到熟悉的面孔,最终来到学堂主楼的学监会客室。

林肇仁请袁肃上座,袁肃千万推辞,让林肇仁和胡龙骧等人上座,他自己则陪坐在一旁。见袁肃如此恪守师生礼节,大家心里都很高兴。无论任何学堂教出有出息人才来,自然是不希望这些人才忘本。如今袁肃刚刚毕业就荣升护军使,不仅为学堂平添了荣颜,又表现的谦虚恭谨,实在是难能可贵。

茶水上齐,袁肃与林肇仁、胡龙骧等人闲聊了起来,所聊的内容离不开学堂最近的情况,比如搬迁的进度,第二期毕业学员的近况,第三期学员的招募等等。事实上,所聊的这些话都不是他所关心的事情,无非只是做为走访的攀谈而已。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正当袁肃打算把话题转到月底联谊会上面时,林肇仁倒是心有灵犀似的主动说起了这件事。

“梓镜如今身负重任,回来一趟也着实不容易,原本你们第二期的学员大多应该离校而去了,不期赶上学堂搬迁之事,只能委派他们暂且多留下一段时日。正好,如此一来梓镜倒是能与昔日的同窗们好好聚一聚。”

“总监大人说的是,师长之情尊而敬之,同窗之谊维而系之。学生此次前来能遇上总监大人为学员主持联谊会,实在是荣幸也是机缘。”袁肃点着头说道。

“我等办军学,无非是为了一尽匹夫之责,寒来暑往、迎新送旧,看着一期学员学成出师,既是我等的期望所在,也是我等挂念所在。正如梓镜你所说,同窗之谊不得不系,所以才想到办一场联谊会,好让你们第二期诸同窗好聚好散。”林肇仁文绉绉的说道。

“总监大人真正是煞费苦心啊。届时无论如何,学生必是不敢缺席。”袁肃顺着林肇仁的语气煞有其事的说道。

说完了这件事,众人不知不觉又谈到了第二期学员经历的种种事故,尤其是翻天覆地大革命那段时间闹出的是是非非。诸如李济深、孙岳、马毓宝这些学员,因为投身革命而导致学业半道而废,甚至还遭到官府的通缉,如今更是下落不明。

林肇仁说起这些事的时候,还是考虑到袁肃年轻人的心理,并没有太过尖锐的抨击革命,只是对这些学员的遭遇大发感慨。

袁肃对李济深和孙岳的名声还是很有耳闻,此二人在近代历史上的笔墨并不算少,他甚至还曾想过拉拢孙岳到自己麾下,只可惜现在二人都已经南下投奔革命党去了。退一步说,就算还能找到李济深和孙岳,可单凭他们二人浓厚的革命思想,只怕也无法叫人安心。

到了晌午时分,林肇仁提前派人去林公馆附近的酒楼订下一桌宴席,邀请袁肃与一众同僚同去酒楼吃饭。袁肃却提议索性就在学堂食堂用餐即可,不过林肇仁百般相邀,无可奈何之下只跟着教职人员和日籍教官们一起前往酒楼。

在饭桌上,林肇仁才渐渐与袁肃谈起关于其上任护军使之后的打算,并且下意识的拉拢关系,希望日后能多多关照。对此袁肃已经习以为常,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总会有许多人跑来攀亲带故,反正好听的话谁都会说,至于是否关照那就看情况再定。

宴席过后,袁肃不便再多叨扰,与林肇仁等人约定好本月二十六日前往林公馆参加联谊会,然后便告辞离去。林肇仁虚留了一阵,随后送袁肃上了马车返回总督府。

众人各自散去不久,杜预只身一人打马返了回来,追上了正与教务处几位同僚一起返回学堂的胡龙骧。教务处的其他几名部员深知胡龙骧曾与袁肃书信往来,也都识趣的先行告辞离去,腾出空间让杜预单独与胡龙骧谈话。

“胡大人,适才人多口杂,我家护军大人有很多感激的话不便开口,因而这才让小人特意回来一趟。”等其他人都走后,杜预这才客客气气的对胡龙骧说道。

起初胡龙骧心里同样在犯嘀咕,在信函里袁肃说的倒好听,结果见了面却是一副不冷不热,当真是让人有几分失望。现在看到杜预突然回来找自己,这才恍然的反应过来。虽说他曾经帮过袁肃,但袁肃倘若当着林肇仁的面前只与自己要好,只怕会弄得彼此生出间隙来。

“真是有劳杜副官了,还不知袁护军有什么要特意交代的吗?”他问道。

“我家护军大人想当面多谢胡大人之前在学堂代为走动,不知胡大人明日可有安排,我家护军大人在城中德盛斋酒楼预下一席,请胡大人赏脸一会。”杜预煞有其事的说道,这大半年的时间按照袁肃的吩咐读书看报,还跟着随营学堂学习,文化程度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不过书读的多了,为人处事还欠缺火候,因此说话时的语气总是板板眼眼好似官腔。

“袁护军何必如此破费,大可不必这般周折。说来,之前的事我也只是举手之劳而已,并无任何出力之处,袁护军若能记在心上便已是还了这份人情,哪怕不记在心上也于事无妨。”胡龙骧笑着客套着说道。

“胡大人千万不要这么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护军大人在火车时都还不停的叨念,若当初没有胡大人一臂之力相助,只怕他必是无籍可归了。总之,我家护军大人是千叮万嘱,胡大人明日有空的话,一定要去德盛斋走一趟,若明日事忙,也要另外约定日期再会。”杜预连忙加重语气的说道。

“唉,唉,真真是盛情难却啊。还请杜副官转告袁护军,明日中午我便去德盛斋走一趟。”胡龙骧虚诿的应了下来,他心里自然是高兴的,若是能与袁肃结交到关系,也算是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保不齐日后袁肃能愈发飞黄腾达,对自己的仕途能有一个照应。

“如此再好不过了,那在下先行告辞。”杜预一边说着,一边向胡龙骧拱了拱手。

袁肃之所以邀请胡龙骧单独相见,除了感谢之外,也是想借胡龙骧在学堂的职务,帮忙安排一些毕业的学员到第一混成旅来任职。就算第二期学员无从安排,日后还有第三期、第四期能够从中引荐;再者,就算陆军预备大学堂这边高材生各有所主,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学员同样是大有人才所在,虽是两个学堂,可很多资源是共享的,稍加联络也不是大问题。

第12章 ,各有部署第11章 ,起事前夕第92章 ,宴会过后第43章 ,交心之谈第50章 ,遇段祺瑞第3章 ,舆论手段第91章 ,唐海重工第119章 ,八月之初第112章 ,突破孝感第68章 ,返回保定第21章 ,公所典礼第6章 ,不留俘虏第60章 ,车站枪击第15章 ,挑明来干第26章 ,高顺消息第10章 ,小年宴会第83章 ,陷义帝制第98章 ,新的线索第47章 ,南下上海第35章 ,群策群力第72章 ,整军欲动第94章 ,奇正虚实第76章 ,慈善宴会第70章 ,正式会商第85章 ,双重密谋第57章 ,诱敌之策第40章 ,改变心思第55章第15章 ,挑明来干第36章 ,俘周宝林第66章 ,帝制进言第115章 ,长远打算第15章 ,事发突然第93章 ,飞来横祸第80章 ,共和成立第2章 ,安山张府第112章 ,突破孝感第9章 ,停火谈判第21章 ,正式军官第69章 ,实业之想第36章 ,官办银行第26章 ,高顺消息第63章 ,背道消息第38章 ,战后善后第39章 ,结交豪绅第32章 ,长痛短痛第81章 ,两淮扩军第67章 ,初显针对第40章 ,改变心思第19章 ,趁势而起第61章 ,郑家大少第28章 ,安山急事第71章 ,借机猎取第84章 ,长江之西第78章 ,突然而见第47章 ,护国帷幕第83章 ,颇有深意第34章 ,另有目的第98章 ,三方度势第87章 ,以身涉险第30章 ,双面处理第83章 ,亲去隆庄第90章 ,拉拢进退第54章 ,重庆变势第91章 ,别有阴谋第66章 ,化工产业第94章 ,背后阴谋第57章 ,华中绸缪第47章 ,南下上海第88章 ,声名渐显第62章 ,准备北上第88章 ,声名渐显第57章 ,军火清单第88章 ,控制战争第94章 ,入股开滦第68章 ,着手铺垫第86章 ,中间收购第29章 ,滦州驰援第95章 ,预备巷战第58章 ,鄂州对话第63章 ,招募改制第21章 ,正式军官第15章 ,顺利突围第12章 ,栽赃嫁祸第3章 ,舆论手段第74章 ,两淮之想第105章 ,会战序幕第15章 ,战后狂热第20章 ,郑州军事第86章 ,不待而见第56章 ,见林伯深第43章 ,返回滦州第67章 ,撮合婚事第17章 ,两边准备第66章 ,化工产业第74章 ,两淮之想第81章 ,王磷同忧第59章 ,意外事件第30章 ,唐氏云南第46章 ,北洋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