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京城春节

余额不足

火车拉响了汽笛声,车轮敲打铁轨的声音渐渐拉长了间隙。

坐在火车末端加挂的花车车厢里,袁肃透过车窗向外望去,北京大前门火车站在袅袅水蒸气后面若隐若现。也就在这时,列车员轻轻敲响了花车的车厢门,站在门外提示火车已经要进站了,希望贵宾们能提前做好下车的准备。

袁肃微微吁出一口气,心中暗暗的念叨着: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杜预,打点打点,准备下车。”他将目光从车窗外收了回来,对坐在靠近车厢门口沙发上的副官吩咐了道。

杜预立刻站起身来,与几名随员开始收拾行李,将桌面上一应文件该收好的收好。

五天前也就是一月二十九日,滦州接到了北京新华门总统府的电文,电文的格式私人信函,而发件人不是别人正是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袁世凯在这封电文里通篇都是以长辈的身份在说事,尽管大部分内容都是一些罗哩罗嗦的勉励之言,可如此突如其来的电报家书实在有太多让人猜疑的地方。

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一年一度传统佳节春节即将到来,做为去年刚刚崭露头角的袁氏一族子弟,袁世凯当然要进行一番慰问。在这份电文的最后,这位大总统叔父甚至还邀请袁肃进京来过春节。

虽然邀请之言只是一笔带过,不仔细揣摩的话只当是随意客套的一句话。但好在袁肃多了一个心思,他深知这封电文肯定不是空穴来风,哪怕自己是袁氏一族的子弟,可毕竟与这位大总统叔父素未谋面,而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又从一名军校学员一跃成为治理八县的边疆大吏,很难没有树大招风的嫌疑。

正因为如此,袁肃很快决定还是要去北京走一趟,他相信这位大总统叔父断然不会趁着自己进京的时候有什么企图,反倒可以趁着这次机会尽可能消除与这位大总统叔父之间的隔阂。于是,他在经过几天的安排后,回了一封电文到北京,表明自己北上的行程日期。

此次乘坐火车北上出发,他专门吩咐火车站安排一辆花车,并非是要显摆什么,而是故意要表现出自己是一个很实际的人。陪同一起北上的除了副官杜预之外,就只有两名随员和六名警卫员,俨然是轻装简行的姿态。

在火车行驶的这一路上,袁肃心里盘算了许多与大总统袁世凯见面后的情形,不管怎么说他都不像让这次见面有任何纰漏。说到底,他现在依然是北洋核心之外的一个小军头罢了,只有得到大总统袁世凯真正的认可,自己才能够走进北洋集团这个圈子之内。

所以这次会面对于他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

又过了大约十分钟的时间,火车的行速越来越慢,最后稳稳的停进了站台。

花车有单独的专门车门,杜预先一步打开车门,带着两名警卫员走到站台上。袁肃则在另外两名警卫员陪护下紧随其后走出车厢,剩下的人则拧着行李走在最后面。

刚刚站到站台上,就感到扑面而来一阵干燥的冷空气,袁肃禁不住把军大衣的纽扣扣严实,看来京城的天气还是要稍微冷一些。

在靠近出站口的位置,早已经有一队总统府的侍从等候多时,领头的一名身穿西装的中年人一眼看到花车这边的情况,当即带着队伍快步迎接上前来。

杜预也看到身穿西装的中年人,他先迈步走了过去。

“敢问可是山海关袁大都督?”西装中年人用北京腔调客气的向杜预询问道。

“正是,我是袁都督的副官杜预,敢问先生是?”杜预煞有其事的又回问道。

“在下是内务部总统府勤务科副科长李彬,特奉大总统之令专程前来迎接袁大都督。”中年人一边说着,一边十分有礼貌的欠了欠身。

这时袁肃与其他人走了过来,杜预立刻向李彬做了介绍。李彬又连忙转过身来向袁肃恭恭敬敬的行礼问好一番。

“真是有劳李先生接待,感激不尽。”袁肃温文尔雅的道谢一声。

“哪里哪里,分内之事,不足挂齿。袁都督一路辛苦了,还请这边出站,外面已经有专车恭候。”李彬笑着说道,随即招呼前来迎接的侍从上前去提行李。

一行人就这样出了火车站,北京连日下了好几场鹅毛大雪,整个京城银装素裹,大前门车站前的小广场上人来人往,旧式京城的氛围跃然纸上。就在出站口不远处的空地上,停着五辆黑色的小轿车,车头插着五色共和旗,一看就是总统府的专车。

如今这个年代在中国小洋车并不算普及,袁肃甚至记得曹锟在担任直隶督军时期,整个天津的小轿车加起来还不到二十辆,而曹锟任职直隶督军那还是七八年之后。由此不难推测,即便是现下的北京,小洋车也应该是一个稀奇的玩意。

好在袁肃等人在滦州时都见过这种轿车,不至于在这个时候丢人现眼什么的。

上了轿车,车队往京城内驶去。一路上映入眼帘的皆是古色古香的旧京城模样,四合院、有大有小的胡同、青砖堆砌的弄堂,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这个古都历史的见证者。随着车队开进城内繁华街道,偶尔还能看到其他小轿车驶过,即便是临近新春佳节,大街小巷里还是人群熙熙攘攘。有洋人、有中国人、也假洋人。

从大前门到新华门总统府这段路不算拥挤,可车队依然行了快一个钟头才到达目的地,不得不感慨北京这座古城是多么的庞大。

新华门已经算是靠近北京城西的位置,也就是在这附近有各式各样的政府机构。之前的一路上袁肃所目睹最多的,无非是京城百姓张灯结彩准备过年,而到了这里时却很轻易的便能发现到处充斥着浓郁的政治色彩。五色共和旗、条幅、标语,尤其是在路过前财政学堂楼舍时,整栋楼舍上都打着“庆祝临时参议院乔迁”、“热烈祝贺国会大选顺利结束”等等诸如此类的彩色横幅。

车队绕到新华门西边的南苑大门进入总统府,陪坐在副驾驶席上的李彬看到袁肃还在张望后方已经过去的标语,于是笑着说道:“上个月月底国会选举已经结束了,从去年十一月份直到现在,要说京城最大的新闻莫过于此了。”

袁肃沉思的点了点头,他自然知道国会选举对北洋政府的冲击,而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正是此次选举带来的后遗症。他叹了一口气,故作深意的说道:“如此看来,大总统为国会选举之事忧心甚重呀。”

李彬从副驾驶席上回过头来看了袁肃一眼,犹豫了一下之后,他语气沉重的说道:“袁都督所言不差,确实如此。南方诸政治势力一直在叫嚣着所谓政党政治,还推出什么修改过后的新《临时约法》,妄图以内阁代替大总统行使国家大权。大总统这些时日最担心的就是国会选举,毕竟国家共和了,南北也调和了,有些形式上的东西还是要顾全的。唉,可惜啊,总有一些人不顾大局……”

袁肃从李彬身上看到的,是南北不同地域的政治矛盾,在北方人来看南方是不顾大局,在南方人来看北方是不肯开明政治。归根结底是对权力掌握的争斗,只是彼此双方各有不同,北方手握军权和外交法统地位,南方则有国内绝大部分进步人士的拥戴。可以说南北各有缺漏和优势,倘若双方能够志诚合作,近代中国很快就能崛起。

第40章 ,问题所在第7章 ,阶段总结第100章 ,连夜突进第11章 ,请缨出战第9章 ,紧锣密鼓第73章 ,南北交锋第67章 ,初显针对第79章 ,建近卫军第17章 ,强化民兵第99章 ,中方态势第97章 ,制式武器第67章 ,国会危机第51章 ,剖心之言第26章 ,高顺消息第67章 ,保定信函第96章 ,打探消息第3章 ,舆论手段第51章 ,别有深思第64章 ,笑里藏刀第46章 ,集权之见第27章 ,迎王怀庆第29章 ,军纪之乱第39章 ,结交豪绅第18章 ,一时冲突第95章 ,宴会酒色第86章 ,不待而见第39章 ,中秋北京第23章 ,见张镇芳第88章 ,控制战争第66章 ,帝制进言第17章 ,遇孙连仲第1章 ,滦州郊外第15章 ,顺利突围第12章 ,筹码在手第113章 ,逐步事变第48章 ,南北驳火第84章 ,最后谈判第117章 ,西南预示第54章 ,购置军火第16章 ,定制式化第50章 ,遇段祺瑞第29章 ,深夜闯营第22章 ,滦州交代第69章 ,一战前夕第2章 ,安山张府第22章 ,进取商丘第75章 ,先有计划第39章 ,急收缓放第86章 ,给下马威第75章 ,赈灾募捐第10章 ,谈判决心第28章 ,根本隐患第32章 ,坚持进攻第44章 ,对话叔父第96章 ,新式步枪第106章 ,又有野心第99章 ,随县之战第76章 ,慈善宴会第76章 ,慈善宴会第32章 ,另有想法第88章 ,另有算盘第82章 ,临危受命第61章 ,审余小鱼第84章 ,趁势发展第24章 ,人满为患第81章 ,崛起之路第33章 ,学堂同窗第20章 ,总镇问话第18章 ,大学拜访第16章 ,两头行动第63章 ,引见同窗第60章 ,北洋新星第40章 ,新的编制第74章 ,铺路搭桥第65章 ,说赵山河第99章 ,随县之战第56章 ,道听途说第54章 ,重庆变势第27章 ,京城风声第44章 ,曹锟劫见第66章 ,化工产业第103章 ,独断专行第1章 ,太子一党第98章 ,三方度势第13章 ,重挫元气第94章 ,奇正虚实第31章 ,远在昌黎第12章 ,各有部署第72章 ,刻意打压第83章 ,亲去隆庄第80章 ,时局进展第29章 ,深夜闯营第92章 ,强猛攻势第96章 ,控制场面第79章 ,再见其人第55章 ,车站送行第24章 ,无心无意第4章 ,出水芙蓉第16章 ,辽东善后第49章 ,南北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