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国会危机

余额不足

东直隶警察总署聘用英国人詹姆斯·斯宾塞·戴姆勒为行政总监,袁肃又另行委任葛金章兼任总署总监。前者负责各级警察机构的行政和后勤工作,后者则是掌握警察的指挥权。

警察的人事安排一部分是公开招聘,招聘时间就定在四月二十日正式开始,对参加过民兵训练者优先录取。另外一部分则是从各团抽调多余的配额人员,比如之前在山海关扩充的后勤杂役人员。还有一小部分警职官员,是由各团团级军官推荐,或者下级军官自荐,经过严格审核和相关培训之后,直接调职在各级警察机构担任官职。

预计全辖区招募的警务人员为一千二百余人,武器装备则以是全额配备汉式步枪为基准。不过警员平常执行任务是不会携带步枪,只有在特殊需要或者上级命令时,才会由枪房领取武器。对于袁肃而言,警察同样是一支武装力量,必要是一样可以拉上战场参战。

整个警察系统普及大约需要六个月时间,今年年底之前才能完成预计规模的建设。

不过警察毕竟是吃公家饭,而且又不像军队那样枯燥和严格,一千二百人的名额放在东直隶八县来说根本不叫事,争先恐后报名参加者多不胜数。

滦州这边一切都进行的有条不理,然而就在四月二十八日这一天,一封从北京发来的电文一下子打乱了袁肃所有的安排,对于袁肃来说甚至完全没有意料到会发生如此严重的事情,因为之前哪怕一点点的预兆都没有。

电文发到旅部通讯室,署名是总统府内务处。通讯室先将电文交到了恰好在营楼的陈文年,陈文年看完电报之后,赶紧派人将在外正在谈生意的袁肃叫了回来。

足足等了一个钟头的时间,袁肃这才返回旅部大院,他没有回办公室,而是在勤务兵的带领下直接来到了参谋室。参谋室内不仅陈文年在,一团团长赵山河、参谋官何其巩二人也都在场,并且所有人的脸色都显得很凝重。

“怎么回事,北京那边是什么消息,这么急着叫我回来?”袁肃感觉到参谋室内的气氛很不对劲,他快速的询问道。

“都督,刚才总统府内务处发来电文,国会出乱子,而且还是大乱子。现在北京情况很糟糕,上海那边也都吵翻了天,这天下只怕是要变了。”陈文年叹了一口气,一边说着一边将刚刚收到的电文递到袁肃手里。

袁肃赶紧打开电报单子,仔细的过目了一遍,随着目光一行一行的掠过,他只感到心头渐渐拧紧起来,眉宇也笼罩着一股极其浓厚的愁容。

电文的内容是关于国会突发事变,宪法修正案关键几项议论可谓是峰回路转,一改之前的和和气气、顺顺利利样子。关于大总统的任期从之前临时约法的五年,被更改为六年,同时就是否给众议院弹劾总统的权力也做了激烈的纷争。支持北洋政府的党派几乎是不遗余力的开始抨击国民党,但凡国民党投票赞成的项目,这些党派一律反对。

国会内发生的这一系列事件实在是毫无预兆,可以说在此之前国会气氛十分和睦,无论是支持袁世凯还是反对袁世凯的议员,相互之间都能客客气气,甚至还能在会议闲暇之间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笑风生。

仅仅就隔了两天时间,一切都变得离谱起来。所有人好像遭受离魂似的,又好像是彻底变了一个人似的,更好像是事先早早准备好了。双方先开始就一些敏感问题发生争执,又由争执改为相互抨击,到最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更重要的是,从国会开幕到事态发生变故这十多天的时间里,宋教仁前前后后只参加了三、五场会议,而且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讨论议题。直到国会局势发生剧变那几天,宋教仁根本就没有再出现在国会大楼,期间国民党籍议员还纷纷前往宋教仁居所去寻,结果却没有一个人见到宋教仁本人。

或是门房说宋先生不见客,又或是被转告宋先生不在家。

一次两次或许还能说的过去,但是连续许多天都是如此这般,难免不会遭人猜忌。

简单来说,北京的政治局势现在是非常恶劣,以国民党为首的南方政党不断放出针对北洋政府的阴谋论。有人认为北洋政府收买国会议员,这还算是比较轻微的猜忌;也有人认为北洋政府从始至终就没有打算与南方合作,之前所做的一切都只是混淆视听的假象;甚至还有人推测宋教仁突然失去联系,正是遭到袁世凯的囚禁。

然而这份电报本来就是从总统府发出来的,说来奇怪的是,电文里既然提及到京城内盛传着的谣言,却没有针对这些谣言进行辩解。尤其是关于宋教仁的问题,电文里根本什么都没提到。单单从这一点上来看,似乎宋教仁遭到拘禁是恰有其事。

“怎么会这样?”袁肃放下手中的电文,脸色骤然生变,“前段日子不是还好好的吗?我从北京回来之前,宋先生还说一切都很顺利,怎么一下子……”

说到这里,他没有把后面的话说完,毕竟自己是北洋立场,在这个时候自然不能给北洋造成太多的负面压力。

“不好说,这件事太突然了,也太诡异了。单凭现在这份电文,几乎什么都无法解释。”陈文年叹了一口气,语气很是凝重的说道。

“都督,现在除了北京的局势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之外,我认为我们还应该弄清楚总统府发给我们这封电报究竟是什么意思?”站在一旁的何其巩沉思许久,不疾不徐的开口问道。虽然他说话的语气没有太多着急的意思,但是却透露着许多着重。

经过何其巩这一提,在场所有人都反应了过来,渐渐意识到这份电文发来的也有蹊跷。

其一这件事是国家政治,就算要通传整件事的进展,那也是告诉一些有资历的政治人物。袁肃纵然是大总统的侄子,可到底只是一个地方级的军职官员,与这些事可谓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去。

其二如此敏感的话题,当务之急最需要的是低调处理,除非是北京方面故意想把这件事闹大,又或者是当真已经闹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然而退一步说,就算真的已经闹大了,可也犯不着专门发一封电文到滦州,而且还是用一种模棱两可的描述手法,既不像是为北洋政府开脱,又不像是完全针对国民党,实在是让人无从揣测。

其三就是抛开这一切不说,把这封电文发到滦州这边,又有什么意义?以袁肃现在的身份资历以及手中的兵力,难不成还指望其来扭转局势?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袁肃十分郑重的说道。

“都督,暂时先不说总统府为什么会发这封电报到这里来,总之,北京的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南北合作已经成了泡影。更重要的是,南北的局势显然会一落千丈,矛盾只会越来越激烈,只怕……”陈文年语气凝重的说道。

袁肃不由自主的在心里暗暗发问:难道历史还是无法改变?宋教仁都已经安然无事来到北京了,但南北之间的矛盾还是无从避免,第二次革命终归还是要发生吗?

“不管怎么说,既然电报已经发到这里了,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深深吸了一口气之后,袁肃郑重其事的说道。

他虽然不希望自己所担心的事情会发生,但是有些事偏偏是无从预料,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预防准备。

“都督,你的意思是?”赵山河正声问道。

“全军加强戒备,各方面做好充足准备,随时面对南北局势的恶化。诸位,我不得不说,最坏的结果那就是爆发内战,南中国与北中国必将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袁肃说道。

参谋室内的众人面面相觑,赵山河尚且有几分疑虑之色,不过陈文年和何其巩却立刻明白了袁肃的意思,二人都是一副凝重的样子。

“都督,你打算如何行事?”赵山河有些疑惑的进一步问道。

“增加弹储备,全军加强训练,后勤物资以战时标准进行扩充和准备。”袁肃十分简略的说道。他虽然很不愿意看到事情会发生到这个地步,但是没办法,倘若真的发生到这样的地步,自己也只能硬着头皮去面对。

“都督,你是说,很快会发生战事?”赵山河脸色显得很是惊讶。

“老赵,南北之间的矛盾早已经是日积月累。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就算外面还有认为有谈话的可能,可是南北双方实际的掌权者,只怕不会再沉得住气。表面上来这是一次政治协商的破裂问题,可实际上,或许这是南北双方早就想为各自利益拼上一把的决心了。”陈文年语重心长的说道。

第85章 ,见何其巩第35章 ,合击围堵第93章 ,借机而入第16章 ,善后之计第73章 ,谘议之事第15章 ,挑明来干第72章 ,突发事件第81章 ,大转折点第81章 ,崛起之路第9章 ,玄机暗喻第9章 ,内部矛盾第49章 ,南北剧势第49章 ,并不简单第25章 ,作战计划第10章 ,谈判决心第47章 ,陆军部令第46章 ,荣升护军第38章 ,逐步善后第52章 ,纳捐集资第80章 ,共和成立第72章 ,突发事件第78章 ,突然而见第91章 ,募工募役第25章 ,天津寓居第95章 ,学堂筹备第100章 ,豺狼在侧第19章 ,擢王怀庆第3章 ,火攻丹阳第49章 ,信使突来第6章 ,暗藏势力第66章 ,所谓顾虑第52章 ,单见高顺第67章 ,撮合婚事第51章 ,英人扶持第52章 ,纳捐集资第68章 ,着手铺垫第26章 ,高顺消息第53章 ,筹备工作第77章 ,洋商企第90章 ,拉拢进退第18章 ,京城气象第91章 ,别有阴谋第68章 ,军火事故第52章 ,各有意外第22章 ,滦州交代第50章 ,上海晚会第6章 ,讨价还价第15章 ,事发突然第108章 ,信阳之乱第3章 ,洋商开矿第32章 ,另有想法第75章 ,各自为政第13章 ,深夜变故第85章 ,扔白手套第44章 ,信到京城第55章 ,前往保定第14章 ,借机行事第27章 ,迎王怀庆第57章 ,对簿一谈第112章 ,突破孝感第99章 ,到突破口第11章 ,别有用心第77章 ,彼此利用第12章 ,各有部署第4章 ,出水芙蓉第28章 ,虚情假意第13章 ,深夜变故第84章 ,以理服人第28章 ,两头态度第69章 ,实业之想第16章 ,知难而退第80章 ,三方保举第32章 ,另有想法第82章 ,营中出事第68章 ,行将开战第63章 ,制式产业55章 突发事件第44章 ,事在北京第79章 ,再见其人第15章 ,战后狂热第21章 ,公所典礼第74章 ,先声夺人第91章 ,别有阴谋第21章 ,另有对策第9章 ,世事难料第62章 ,准备北上第40章 ,改变心思第78章 ,晓之大义第88章 ,军政发展第71章 ,重新聚力第77章 ,洋商企第43章 ,简而复杂第47章 ,军政会议第38章 ,加紧提防第8章 ,不做不休第56章 ,道听途说第29章 ,五月六月第42章 ,忠言逆耳第100章 ,大公子言第94章 ,奇正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