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各自为政

袁肃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继而又默然的思索了一阵。他心里是很清楚,历史上的二次革命前前后后仅仅交战十多天便结束,甚至在国内根本就没有许多人认真看待过这件事。之所以能够引起一阵所谓的轰动,一方面是国民党人的造势声张,另外一方面也的的确确是一次南北政治上的大摩擦。

至于第二镇和江防营在南京的情况,他相信用不了多久北洋军还是会发动总攻。

张勋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但他的野心是基于对前清的愚忠,所以并不会全心思的在乎这一两块地盘的问题。再者,江防营在徐州经营多年,张勋的根基已经扎稳苏北一带,若是仓促的跟冯国璋在争取苏中,那显然是不理智。

而淮安所在地并不在张勋的势力范围之内,同时距离南京也有相当的距离。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地理便利,再加上目前江苏省内混乱的局势,这才使得袁肃认为有机可乘,而且还是有很大的机会。

“赵复甄是今日凌晨出发吗?”过了一会儿之后,袁肃开口向陈文年询问道。

“是的,一团跟第二镇第四辎重营今晚出发。中午总镇发来的命令是让我们赶往沿海地区加以戒防,只派遣少量部队负责津浦线所经过的乡镇一带的护卫工作。”陈文年点了点头,随即又把总镇详细的安排做了一番介绍。

“津浦线过了山东、徐州,大部分铁路是在安徽省内。淮北虽然没有这条线路,不过距离最近的宿县也仅仅不到五十里。”袁肃若有所思的说道。

“都督,冯大人的命令交代的很清楚,我部必须开赴江苏沿海。即便能够派遣一支部队前去津浦线安徽段驻防,也远远到不了淮北那个方向。淮北距离徐州只六十多里,这一段铁路一直由张勋的江防营在看着,我们实在是无法寻到合适的借口。”陈文年劝说的说道。

他自然是猜得出来袁肃心中的意思,正是巴不得要找到任何一个可用的机会去抢占地盘。虽然有总镇的命令负责津浦线铁路的维稳和护卫任务,可一方面淮北不在线路之内,另外一方面淮北又是倪嗣冲胞弟倪毓棻名义上的辖区,再一方面还与徐州江防营有所瓜葛,实在是一个很复杂的地头。

按照袁肃的逻辑来揣测,最有可能就是私自派兵进占淮北。不得不说这是十分冒险的举措,一旦引起了任何一方的不满,不仅很难向上面做出交代,同时还会给总镇、陆军部等高层授予把柄,实在是得不偿失。

最坏的结果还不是这些,而是一旦引起多方面的反对,就算袁肃是大总统侄子也难以为继,说不定还会因此给大总统本人添麻烦。万一再闹成当初在滦州那会儿的危急关头,那可就不仅仅是“得不偿失”这么简单了。

“事在人为,公台,今时非比往日。”袁肃颇有深意的说道。

“照我说,就算要关心这个问题,眼下还是先着手淮安方面。正所谓柿子捡软的捏,总不能连淮安都没有弄到手,就先想着怎么去弄淮北了吧。”陈文年语重心长的说道。

“既然有总镇的命令,淮安不算是什么难事。现在淮安驻部是哪一支?”袁肃问道。

“王耀庭第三旅一支辎重营负责驻防淮安,另外还有山东第五镇的一支工程队。第三旅主力部队昨日已经开抵镇江了。”陈文年说道。

“让赵复甄派一个营先到淮安,就说是临时休整。一团再分出一部跟第二镇辎重营南下,他本人带领剩下的人遵照总镇命令赶赴港城。”略作了一番思索,袁肃果决的说道。

“这样行吗?都督,王大人他本人可还在淮安呢。我建议不如我们晚些再行动。”陈文年略有几分疑虑的说道。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南京那边说打就打起来了,以第二镇和江防营的兵力,还真是不好预料战事会进行多长的时间。王耀庭他迟早是要去镇江的,现在总镇那边的注意力都放在南京那边,上下哪里敢有差池。”袁肃语气坚定不移的说道。

“将第一团一拆为三,会不会”陈文年多一个心思的说道。

“唉,正是四分五裂,才会省的他人怀疑我们别有用心。放心吧,等江苏这边平定下来之后,总镇和江防营都忙着善后,到时候我们便能趁机合拢队伍,上面根本无暇顾及我们这边的。”袁肃不疾不徐的说道。

“如此,我稍后便去拟订电文。”陈文年微微颔首应答下来。

“明日我们这边出发,我带领第三团前往港城和盐城,一边是为了遵从总镇的命令,一边也可以在侧翼照应一下淮安这边。至于第二团那边,我觉得还需要有一个信得过的人照应,索性就由你跟着第二团吧。”袁肃紧接着又说道。

“都督的意思,是我带着第二团走津浦线?”陈文年问道。

“没错。我知道你对取淮北有所顾虑,但是刚才我说过,今时非比往日,你难道还没听明白我的意思吗?”袁肃突然改变话题,意味深远的说道。

陈文年凝神思索了一阵,他虽然没能全然明白袁肃的意思,但是从动身开拔之前在滦州召开的军事会议上,再结合这段时间的耳闻目睹,多多少少还是可以猜出一些涵义。

最浅显的道理,那就是袁肃现在是手握重兵的一方大员,手下不仅有一个正规番号的混成旅,还有两个关防团。比起那些有资历有身份有系统的北洋老一辈的将领们来说,不仅更有实力,而且也更有底气。

但是在他看来,单凭这一点仍然不能成为肆意而为的根据,毕竟人在屋檐之下,不能因为个头强就敢拆了屋檐。退一步说,一旦招惹了多数人的反对,这些人联合起来对付他们的话,到头来反而还不比这些人合起来有优势。

不等陈文年开口说话,袁肃在略微停顿之后紧接着又说道:“公台,之前我们是为了拼一把,所以才做出了过火的行动,以至于惹出了很大的麻烦。然而现在不一样,我们不仅有了自己的基础势力,除了资历之外,我们与鲍霆九、王耀庭,甚至王懋宣没什么差别。”

陈文年原本准备说话,但听到这里却又欲言又止。他在盘算着袁肃的话,自己到底该如何去理解,又该如何去回答。

当然,他身为第一混成旅总参谋长,并不是时时刻刻要跟袁肃叫板,自己之所以叫板无非是提供另外一个方向的思路,以免让袁肃失去更宏观的思量。

顿了顿之后,袁肃又说道:“他们或许有一个响亮的职衔,但这个时代讲究的是实力,谁的兵多谁就有实力。王懋宣堂堂山东军务会办,职位仅次于山东都督,可是他手中只有一个旅的兵力,而且还不是满员满编。再看看现在山东的情况,俨然就是靳都督一手遮天,王懋宣根本就不是副职,简直就是一个打手下的角色。”

陈文年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说道:“这个道理我是知道的。但有时候不是什么事都能靠兵力来解决,若当真如此,之前中央也就没必要邀请宋先生北上了,直接发兵进攻,一鼓作气将南方弹压即可。”

袁肃微微的笑了笑,语气平稳的说道:“公台,你说的也是有道理。我所说的实力,是我们今时非比往日的其中一点,但也是最根本、最实在的一点。另外一方面我不知道公台你有没有考虑进行,那就是咱们北洋内部其实颇有分化。或许我从我们的角度上看不出什么,但是仔细揣摩一下,之前国府派我南下迎接宋先生在北京转车时,总统府派来送行的李大人,与我们的那番谈话。”

陈文年转了转眼睛,再次点了点头说道:“没错,确实如此。”

袁肃说道:“在外人来看,大总统所器重的无非是段总长和冯都督。可偏偏实际的情况却大有出入,正是因为之前的器重,以至于现在段、冯二人羽翼丰满,可以挺着腰杆向大总统来叫板了。这对于大总统来说是什么样的意思呢?”

陈文年早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北洋内部矛盾重重,看似是中华民国最强大的政权,可五脏六腑颠倒错综,当真是外强中干。”

袁肃加重语气说道:“不仅是外强中干,而是我的叔父在眼下这种大局势之下,他会如何去面对。别的不说,哪怕我叔父依旧对我不是很信任,可在段、冯二人面前肯定还是需要一个外援,哪怕不是自己的亲信,但只要能够分化段、冯二人的实力,单凭这一点就足以取得我叔父的支持。”

陈文年恍然大悟,叹声说道:“原来如此。不管怎么说,都督你是大总统的侄子,袁氏当中也就只有你手握军权,大总统不扶持你还能扶持谁?”

袁肃笑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此次我们趁机占取淮安和淮北,只要把脚跟站牢固了,再加上我叔父在幕后推助,势必能成大事。比起段、冯这两位老重臣,我们的根本还算薄弱,我叔父非但不会有所猜忌,相反还会大力扶植,直至能够与那些老一辈的人相抗衡。”

陈文年脸露欣然之色,笑着说道:“这还真是一次四两拨千斤的作为。”

袁肃说道:“关键还是要见缝插针。当然,话是这么说,可任谁也猜不透我叔父的心思,再加上段、冯这两位老狐狸各有自己的小算盘,也不是我们说能占便宜就能占便宜的。所以这次事情还是要小心一些,该做好的地方一定不能出差池。”

陈文年正色应道:“我明白。”

随即,袁肃又向陈文年交代了一下转入淮北的方法,可以借口第一混成旅的军粮因为列车安排档期不足的原因,所以只能送到济南,再由济南改由马队输送南下。而马队南下势必要经过淮北,所以便派遣一支部队在淮北驻防接应。

当然也可以利用其他借口,甚至多重借口。比如运输军粮物资的马队在南下时遇到麻烦,需要派遣军队去接应。又或者部队刚刚到达淮北时出现逃兵现象,有人私自窃取军粮逃走,故而要派遣专门人员前去调查和追捕逃兵。

总之理由前后一定要连贯,而且要做到滴水不漏。

陈文年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他倒是没想到,袁肃居然能够想出这么多鬼点子。

不过即便是有了借口理由,也需要真枪实弹的配合一下,必须调派一支辎重部队脱离津浦线,改由马队运送到淮北去。

这一切都必须连夜安排,毕竟明日下午第一混成旅便会开拔出发。

【鲍贵卿(18671934),字霆九,辽宁省海城县(又说为大洼县西安乡小洼村)人。天津北洋武备学堂工程科毕业,曾任黑龙江、吉林督军、陆军总长等职,1915年,为皖督倪嗣冲所忌,解除兵权,出任北京陆军讲武堂堂长。张作霖就任奉天督军后,他因与张作霖是同乡并有亲姻关系,1917年6月,张作霖向北京政府推荐鲍贵卿署理黑龙江。7月26日,北京政府正式任命他为黑龙江督军,暂时兼署省长加陆军上将衔。从此,成为奉系军阀中的重要一员。在任职两年的时间里,采用“招标”的办法,卖x官x鬻爵。下野后寓居天津。】

第15章 ,战后狂热第42章 ,赌桌话谈第60章 ,酒楼遭遇第40章 ,宴席之间第97章 ,开始进攻第68章 ,军火事故第61章 ,学习方法第77章 ,神秘来宾第19章 ,擢王怀庆第19章 ,擢王怀庆第42章 ,忠言逆耳第50章 ,上海晚会第26章 ,统制试探第40章 ,改变心思第26章 ,声东击西第100章 ,豺狼在侧第5章 ,伏击日军第57章 ,华中绸缪第3章 ,火攻丹阳第86章 ,中间收购第61章 ,汽车公司第78章 ,推举出山第3章 ,洋商开矿第52章 ,商丘发展第108章 ,信阳之乱第62章 ,神秘女子第45章 ,一念之间第66章 ,突来冷言第38章 ,收买人心第61章 ,返回北京第72章 ,开营训练第46章 ,滦州谘议第47章 ,会众豪绅第21章 ,军事部署第79章 ,决心一博第20章 ,总镇问话第8章 ,毕业策论第48章 ,游说成事第90章 ,发展工商第34章 ,着手发展第95章 ,借口生事第55章 ,前往保定第30章 ,双面处理第120章 ,突然南下第1章 ,滦州郊外第16章 ,两头行动第70章 ,扩编军队第29章 ,深夜闯营第6章 ,标部会谈第34章 ,香港分部第110章 ,妥善善后第77章 ,彼此利用第57章 ,诱敌之策第71章 ,重新聚力第69章 ,惊天变故第64章 ,儿女情长第30章 ,只身行贿第28章 ,根本隐患第90章 ,拟两部分第98章 ,新的线索第61章 ,汽车公司第29章 ,洋河水库第18章 ,局势变故第71章 ,炮兵计划第10章 ,小年宴会第11章 ,入豫心思第33章 ,不容忽视第3章 ,酒后亲王第76章 ,各有活动第42章 ,忠言逆耳第28章 ,继任赈灾第44章 ,曹锟劫见第22章 ,谋取出路第49章 ,疑雷诺森第73章 ,事前筹划第35章 ,群策群力第43章 ,交心之谈第84章 ,趁势发展第44章 ,对话叔父第33章 ,散播谣言第2章 ,进攻丹东第46章 ,荣升护军第1章 ,另有心计第67章 ,国会危机第58章 ,背后杀出第87章 ,以身涉险第17章 ,调派入豫第41章 ,当众翻脸第68章 ,返回保定第20章 ,越闹越大第72章 ,刻意打压第12章 ,初谈青岛第113章 ,逐步事变第52章 ,商丘发展第56章 ,见林伯深第71章 ,炮兵计划第100章 ,不期而遇第121章 ,一种妥协第66章 ,所谓顾虑第6章 ,日本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