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制式武器

袁肃深深吸了一口气,不得不说林作栋的话还是有不可推卸的道理所在。从长远角度来说,如果他在不扩充军备的情况下,让麾下三路部队全部装备这支新式步枪,的的确确还是有一些划算的,最起码统一了后勤供应,不必再担心子弹口径不一致。而且七点九二口径还能与马克沁重机枪通用,简直是十分便捷。

不过若真的要装备这种新式步枪,不仅需要大笔资金的投入,同时还要根据新式步枪的作战性能来制订一套适合运用的战略战术。步骑枪既不是步枪又不是骑兵枪,既没有步枪的长度,也没有骑兵枪的短小灵活。但是如果是在堑壕战中使用,却能发挥比步枪和骑兵枪都要好的作用,有威力、有射程,坑道中携带方便,当然,若是在坑道中进行白刃战同样也会比步枪更有优势。

左右一阵寻思,袁肃倒是有几分动心,但对目前个人的经济势力以及这支新式步枪的实际运用,只怕还是难以真正下定决心。在一种新式武器的投产之前,是需要经过详细的探讨和论证的,这一个环节是不可避免的步骤。

至于资金投入方面,他并非没有办法或者想法,若是能将这支新式步枪申报到陆军部军器司,哪怕不能被选定为制式步枪,也能获得一笔陆军部的投资。利用陆军部的投资来生产这支新式步枪,总比独力一人生产要好的多。

不仅如此,中国近代陆军一直没有制式武器的概念,直到国民x政府时期开始生产的中正式步枪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代制式步枪。假如他能说服北洋政府尽快落实制式武器的制度,再趁机推荐这支新式步枪,到时候就能让这支新式步枪发扬光大,同时还能从中获取一笔不菲的利益。

盘算到这里,袁肃心中已经有了想法,随即他说道:“这样吧,让一零一工厂先赶制三百支出来,装备到旅部教导队。过几天我会召开一个专门武器论证会议,如果确实可以很好的发挥我部作战性能,我会想尽办法来集资投产的。”

林作栋自然知道新式步枪的实际运用不是随便说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下来,他立刻点了点头,说道:“一切听凭大人的吩咐,稍后我便吩咐下去。因为目前设备还没有调整,所以这三百支新枪可能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袁肃微微点了点头,不动声色的说道:“尽快吧。哦,对了,既然是在我们厂里研制出来的,这支枪的生产权是怎么算?”

一零一工厂在招聘外籍技术顾问团时,是分了许多不同的合同方式。有的合同是属于自主研发产权,但有的合同却只是独家优先购买产权,也有的合同则是自研制出来之后就是属于第三方的产权。

严格的说,既然是在中国的工厂里面,利用中国的设备和资金来研究,甚至研究人员还是拿着中国开出的薪金,所有研发产权都应该归属厂房所有才是。哪怕在这个产权意识并不是很清晰的时代,许多国家也都会认同这样的惯例。

只可惜毕竟中国技术和设备都太落后了,所谓聘请的这些外籍技术顾问人员,也都是好言好语的求着念着别人来。正所谓有求于人,自然要再三让步。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国家太弱小,不得不接受那些不公平的条约、合同。

林作栋说道:“是这样的,因为这支新式步枪在设计原理上借鉴了许多不同的步枪,包括李恩菲尔德步枪,毛瑟步枪等等。所以为了不引起必要的产权纠纷,所以这支新式步枪是规属于皮尔斯先生个人所有。”

袁肃微微皱了皱眉头,瞪了一眼站在后面一直没说话的皮尔斯。

林作栋自然是知道袁肃的心意,于是连忙补充的说道:“不过皮尔斯先生已经承诺过,若是袁大人有心思投产这支新式步枪,他可以以两万元的价格转让全部产权。”

袁肃显出了几分欣然的样子,询问道:“两万元?全部产权?”

林作栋赶紧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是的,仅仅只需要两万银元就可以了。当然,皮尔斯先生还有另外一个附加的小条件,很小的条件而已。”

两万元还是银元转让一支新研发步枪的所有产权,这绝对是一件占大便宜的好事。不过袁肃就知道不可能这么简单,他沉着语气问道:“哦,是吗?说说看,是什么条件?”

林作栋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和表情都显得很轻松,他笑呵呵的说道:“其实也没什么,皮尔斯先生一方面就是希望能让这支新枪投产,另外一方面则是将这支新枪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就叫作汉诺威·斯宾塞式步枪。”

袁肃缓缓的点了点头,露出一个会意的笑容,没想到这个外国设计师注重的是个人名声。当然,他也猜测的到,一旦这支步枪大量投产,皮尔斯·汉诺威·斯宾塞的名字就会声名远扬,今后要么可以另寻高就,要么获得其他大财团的支持成立个人的军火公司,当真是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皮尔斯·汉诺威·斯宾塞。说实在的吧,这支步枪的定名纯粹是小事,无妨了。不过外国人的枪名在我们中国只怕是叫不来,若是可以的话,这支步枪的官方名称定位汉诺威斯宾塞式,有机会销售到国外的话那就是用这个名字。在我们中国的话,还是另取一个比较通俗的名字吧。”袁肃说道。

“这……我与皮尔斯先生商议一下吧。”林作栋说道。

他说完,转过身来用英文与皮尔斯交流了一阵。

请求各位读者大大继续支持一下吧。坚持完本,坚持完本。多谢还在继续支持的读者大大们。最近在看冯玉祥写的常凯申传,不知道这本书是否有太浓厚的个人情绪,觉得序言就很偏激!】

第24章 ,其人之道第23章 ,新的任命第57章 ,军火清单第95章 ,借口生事第20章 ,独立事宜第5章 ,伏击日军第90章 ,拉拢进退第83章 ,颇有深意第83章 ,亲去隆庄第115章 ,长远打算第66章 ,帝制进言第83章 ,陷义帝制第29章 ,滦州驰援第98章 ,培植政府第69章 ,一战前夕第20章 ,越闹越大第117章 ,西南预示第35章 ,群策群力第17章 ,遇孙连仲第75章 ,三两天内第11章 ,请缨出战第66章 ,化工产业第24章 ,其人之道第80章 ,三方保举第3章 ,舆论手段第90章 ,改制共和第15章 ,讨论武器第29章 ,军纪之乱第7章 ,针锋相对第94章 ,防线告急第10章 ,各怀鬼胎第34章 ,着手收网第16章 ,知难而退第78章 ,矿务公司第38章 ,会袁克定第67章 ,推心置腹第67章 ,保定信函第20章 ,明升实降第45章 ,萧墙之内第50章 ,开诚招降第63章 ,背道消息第76章 ,淮安打探第37章 ,晓以大义第78章 ,突然而见第44章 ,事在北京第54章 ,购置军火第7章 ,阶段总结第91章 ,坚守阵线第76章 ,宫中对谈第93章 ,大胆之举第74章 ,铺路搭桥第95章 ,预备巷战第21章 ,军事部署第16章 ,辽东善后第2章 ,似有察觉第50章 ,遇段祺瑞第69章 ,一战前夕第6章 ,讨价还价第9章 ,停火谈判第1章 ,太子一党第38章 ,会袁克定第33章 ,学堂同窗第42章 ,分配防区第47章 ,陆军部令第17章 ,强化民兵第86章 ,三旅番号第55章 ,战火转移第86章 ,不待而见第55章第71章 ,重新聚力第58章 ,似是而非第105章 ,会战序幕第27章 ,京城风声第79章 ,先礼后兵第51章 ,英人扶持第31章 ,远在昌黎第72章 ,刻意打压第27章 ,验证关系第61章 ,郑家大少第47章 ,会众豪绅第73章 ,南北交锋第121章 ,一种妥协第99章 ,加强铺垫第90章 ,拉拢进退第4章 ,松坡百里第56章 ,培植亲信第46章 ,舆论攻势第95章 ,预备巷战第11章 ,辽东反攻第46章 ,北洋暗流第82章 ,少更于老第31章 ,远在昌黎第28章 ,虚情假意第94章 ,绑架之案第78章 ,突然而见第36章 ,广布施恩第36章 ,仁卿态度第84章 ,趁势发展第36章 ,仁卿态度第90章 ,第一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