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大转折点

余额不足

不过对西方列强还是要给一些面子,日置义在随后做出答复,正在与中国的密谈只是关于青岛问题的归属,不存在所谓的《二十一条》。日本外交部的态度很明确,那就是在英美面前坚决不承认存在这些私下的条款,但是另外一方面仍然不停的向中国施压,逼迫中国尽快签署跳跃。

九月十日这天,日本公使馆转达日本外交部的电文,向中国给予了最后通牒。并且同样在这一天,从朝鲜和日本本土调集到旅顺集合的第五师和第十八师团,一起进行了备战指令的操练,以武力向北洋政府施压。

随着各方面的消息汇聚于北京,袁肃等待袁世凯的反应多少有了几分焦虑。

历史上的中日谈判原本在五月份就尘埃落定,显然是因为穿越造成了历史微波,所以谈判才拖延到现在才到尾声。可不管怎么说,哪怕时间上的稍微推延,也没能对实事造成一丝一毫的改变。如果袁世凯真的还是违心与日本签署了《二十一条》,那么别说洪宪帝制不会有任何起色,北洋政府从此也会彻底走向一条分崩离析的道路。

袁肃在九日和十日这两天一直保持着与雷诺森的联系,来来往往去了二十几封电文。

他一直寄希望能通过雷诺森来说服英国方面,哪怕是为了给日本一个警告,而放弃支持日本夺占青岛。雷诺森对于《二十一条》的痛恨是最明显的,因为他这几年在中国发展的势力全部都是沿海地区,甚至在未来几年还打算在直隶沿海拓展更多势力地盘。

但是英国方面只在乎揭穿日本与中国私底下的密约,更何况日本外交部已经再三否认密约的存在,只称密约是有关战后青岛归属的问题。英美目前也无从对日本采取实质的制裁,最多只能是口头上的警告。

即便雷诺森转告了袁肃的意思到白厅,透露北洋政府有意将青岛的归属移交给英国接管,这件事曾经在驻华公使馆引起了一阵兴趣。朱尔典还专门就这件事发了好几封电文到伦敦,提供了一些针对接管青岛的利益分析和方案建议。

可是英国政府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认为目前英国没有多余的资源分配来接管青岛。再者,既然欧洲战事需要拉拢日本参战,那理应应该给予日本一些好处。用中国的青岛来做为交换的条件,对英国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选择。

正因为如此,英国驻华公使最终否决了雷诺森提交的建议。

不过,从一开始雷诺森就没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外交部的这些文职官僚身上,在等待朱尔典给以答复的同时,他依然不停的游说自己的上级单位英国白厅,并且大放厥词认为日本海军的发展迟早会威胁到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即便现在不做考虑也应该为以后做好考虑。

尤其是日本竟然威胁北洋政府,要求中国不许在租界沿海地区和岛屿给其他国家,这已经是在限制英国在远东地区的海上势力拓展。日本不承认不代表不是事实,北洋政府内部许多高级官员都已经确认《二十一条》的真实性,并且到现在日本都没有放弃迫使中国就范。

雷诺森希望白厅能够抛开外交部这一层,直接与北洋政府的某些势力达成合作,支持这支势力来反制日本狂妄的野心。

白厅对于全球战略上的目光自然要比外交部那些坐办公室的官僚看得更仔细,但是考虑到目前主要的任务还是应对欧洲战场,也不能太过明显的来针对日本这个军事上的盟友,所以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只要中国军队能在与日本军队非冲突的前提下接管青岛,英国军方会给予适当的支持”。

当袁肃收到了这个消息之后,愈发青岛问题可以强硬的来解决。他回了电文,对雷诺森的努力表示十分感谢,并且会永远牢记这份恩情。

他在当天就把这个消息通过总统府侍从室转达给了袁世凯,仅仅过了十几分钟,袁世凯派夏寿康到北海招待所邀请袁肃出席总统府军事参议处顾问会议。显然这个会议已经很早就开始筹备,只不过是临时让其参加其中。

不管怎么说,他知道这次会议是袁世凯做出最终决定的时刻,也意味着北洋政府和中国近代历史是否可以走向一个转折点。

军事参议处的顾问会议在怀仁堂主会议室召开,当袁肃跟着夏寿康走进会场时,这里会议桌左右早已坐满了许多总统府的高级幕僚,不光是军参处的人,还有外事处、内务处等其他部门的主事官,甚至还有段祺瑞、徐树铮这些陆军部的高级官员。

旁侧靠墙的位置还有几名外籍顾问,不过都是德国、美国、英国的顾问,唯独没有见到之前最受袁世凯信任的日本顾问班志超。单单从这一点看来,似乎已经可以预示这次会议的用意所在,多多少少给了众人一些期待和希望。

众人纷纷向袁肃颔首行礼,倒是段祺瑞只是不冷不热的瞥了一眼,没有任何表态。

会议桌下方增设了一个空座,夏寿康好声好气的说了一些解释的话,让袁肃暂时委屈的坐在下座。

袁肃刚刚落座没多久,会议室的侧门打开,门外承启官高唱:“大总统到!”

众人陆续站起身来,目光肃然的转向侧门。不一会儿,在一众随从幕僚的簇拥之下,袁世凯大步流星的走进了会场。威风凛凛的大总统礼服穿戴的整整齐齐,然而脸上却是一副凝重且冰冷的神色。

“无须虚礼,都坐,时间紧迫。”袁世凯走到首座主席位置前,干净利落的说道。

与会者听到这番话,每个人的脸上更显出几分认真,任谁都能看出现在的气氛非同小可。接连落座之后,袁世凯先看了一眼与其正对面下座位置上的袁肃,眼神中颇有几分复杂,眉宇间更显得一股忧愁和沉重。

“克礼,适才你托人传进来的话,我与史莱特先生已经谈过了。”

袁肃没有料到刚开会的第一件事居然就与自己有关,不过关于白厅给出的承诺是属于不成文的承诺,不仅没有公开,相反还需要保密。毕竟这件事与英国外交部的政策是背道而驰,一旦传出来势必会造成用过内部不和的笑话。

他暗暗捏了一把冷汗,目光不禁落在坐在靠墙位置英国军事顾问史莱特身上。

这时,史莱特站起身来,用英语义正言辞说道:“我可以证明从伦敦的确有这样的消息,但是也希望在座的诸位都能明白,我们大英帝国出于道义的援助是有必要的前提,那就是贵国必须在不与日本发生军事冲突的情况接管青岛。这一点是重中之重。”

听到这里,袁肃稍微更放心了一些,史莱特既然是军事顾问,在系统上也是属于军事部门的编制,而且还是总统府的军事顾问,白厅派下来的命令自然会在第一时间得知。

袁世凯微微点了点头,沉着气说道:“日本欺我太甚,这几日反复思量,犹是觉得此事非同小可。若让日本得此一寸,他日势必又会逞进一尺。昨日上午,我已经撤回之前颁布的青岛中立战区的命令,今日会议若是能讨论出结果,明日我便会正式照会日本公使,宣布青岛主权事宜。诸君,此事关于国家主权,更关于我北洋法统于国内国际的威严,切不可小视。”

说完这番话,全场为之哗然。尽管在进会场之前,众人多多少少有猜测今日会议的内容,但是当袁世凯做出如此决心之际,让之前诸多失望一下子全部转化为了希望,这种极大的反差少不了造成了情愫上的巨大影响。

段祺瑞和徐树铮双双露出振奋的表情,外事处的几位文职官员也都欣喜万分。只有个别几个军事参议处的参谋官颇有忧虑,这些人都是帝制坚定不移的拥戴者,他们本来是赞成用青岛换取日本支持称帝,现在大总统突然改变主意,就怕会影响帝制的进程。

等待全场稍微缓和下来后,袁世凯又转向一旁的德国军事顾问莱因哈特问道:“青岛方面是否已经有了决定?”

莱因哈特点了点头,不疾不徐的说道:“我们德意志帝国远东司令部依然还会坚持之前与大总统的约定,只要中国军队开进青岛,我们德意志帝国在青岛的军队可以在一周之内完成相关的交接。但是我方提出的所有条件都是不可退让,还望大总统阁下能够谅解。”

在没有正式参加世界大战之前,北洋总统府的是处在一段很复杂也很滑稽时期,无论是英国、德国的军事顾问还是英国、德国的驻华公使,闲暇时都能在一起吃午餐,并且谈论一些时事,丝毫不会因为欧洲战事的影响而处于剑拔弩张的局面。

德国和英国的驻华外交系统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这部分系统只会对远东地区的政治局势负责。

即便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中国正式宣布参战,那时候也是很礼貌的请德国在华的所有官员出境,不仅安排了船只,还提供了许多善后的优待条件。

第31章 ,远在昌黎第13章 ,不合时宜第54章第96章 ,控制场面第66章 ,突来冷言第23章 ,新的任命第92章 ,强猛攻势第18章 ,局势变故第41章 ,瀛台大会第18章 ,京城气象第61章 ,汽车公司第52章 ,西南事变第41章 ,再访张府第100章 ,大公子言第71章 ,炮兵计划第99章 ,加强铺垫第52章 ,商丘发展第99章 ,北上议事第60章 ,北洋新星第32章 ,新官上任第100章 ,连夜突进第54章第41章 ,再访张府第47章 ,会众豪绅第19章 ,擢王怀庆第92章 ,强猛攻势第80章 ,时局进展第102章 ,麻城摩擦第25章 ,几番折腾第1章 ,滦州郊外第77章 ,神秘来宾第62章 ,准备北上第86章 ,中间收购第6章 ,标部会谈第9章 ,紧锣密鼓第45章 ,一念之间第50章 ,约谈合作第70章 ,枭雄末路第51章 ,剖心之言第25章 ,几番折腾第78章 ,矿务公司第110章 ,妥善善后第66章 ,帝制进言第22章 ,鱼龙混杂第70章 ,正式会商第113章 ,逐步事变第28章 ,安山急事第25章 ,作战计划第10章 ,学堂过审第70章 ,堂上之争第40章 ,改变心思第28章 ,虚情假意第40章 ,新的编制第92章 ,宴会过后第2章 ,似有察觉第36章 ,趁势而为第61章 ,返回北京第84章 ,最后谈判第93章 ,大胆之举第56章第43章 ,交心之谈第81章 ,行营布置第38章 ,会袁克定第25章 ,天津寓居第69章 ,实业之想第33章 ,一波又起第23章 ,新的任命第21章 ,中央命令第51章 ,剖心之言第52章 ,西南事变第21章 ,另有对策第100章 ,深夜突袭第83章 ,陷义帝制第28章 ,继任赈灾第91章 ,坚守阵线第67章 ,推心置腹第18章 ,大学拜访第55章 ,战火转移第43章 ,新春正月第72章 ,刻意打压第78章 ,推举出山第34章 ,着手收网第58章 ,鄂州对话第78章 ,矿务公司第8章 ,会见蔡锷第36章 ,俘周宝林第42章 ,赌桌话谈第50章 ,约谈合作第81章 ,王磷同忧第29章 ,五月六月第18章 ,一时冲突第93章 ,借机而入第42章 ,分配防区第11章 ,辽东反攻第39章 ,中秋北京第3章 ,洋商开矿第78章 ,突然而见第35章 ,刀俎鱼肉第56章 ,道听途说第65章 ,辖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