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密本制度

第158章 密本制度

去还是不去,对于黎利等人来说,绝对是个难以抉择的问题。

如果去,那就意味着他们放弃了对清化府的掌控,日后只能听命于大明的安排。

如果不去,看看这满地的人头,这些人就是他们的下场。

“怎么,尔等身为朝廷命官,进京朝觐考察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你们想违抗太祖皇帝的旨意?”

朱高煦看这些人沉默不语,当即一拍桌子怒道。

不给他爷爷面子,就是不给他朱高煦面子,那可不要怪他发飙了!

面对朱高煦这个浑身是血的杀神,黎利等人皆是胆寒,最终黎利只得站起来强笑道:“殿下息怒,下官等人非是不愿进京,只是交趾距离京城遥远,这一来一去实在不方便啊。”

“对对对,这路途太遥远了,还望王爷和黄布政使体谅我等啊!”

其它人闻言也纷纷赞同道。

“哼,本王就是从京城赶来的,有什么可遥远的,本王能走,你们就不能走,难道你们比本王还要娇贵吗?”

朱高煦冷笑一声质问道。

这下黎利等人也被怼的哑口无言,的确,人家王爷都能从京城赶来,他们又有什么资格报怨路途遥远?

“我不管伱们有什么理由,十天之内,将本王需要的工匠和青壮准备好,十天后立刻启程进京,若敢不从,以谋逆罪论处!”

朱高煦也不管黎利这些人是否同意,直接再次命令道。

面对蛮横的朱高煦,黎利等人根本没有讲理的资格。

如果放在以前,他们还可以暗中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朝廷的命令。

但现在清化府的豪强被杀了大半,说起来也怪他们大意了,根本没想到朱高煦会这么果决,事先没有任何征兆就直接动手,让他们再也没有联合的机会了。

现在只剩下他们这十几个,根本兴不起什么风浪。

酒宴结束,黎利等人跨过满地的人头,心惊胆战的离开了知府衙门。

“恭喜殿下!”

杨士奇让人把人头收走,这才向朱高煦道贺。

“哈哈,此事如此顺利,也多亏了杨长史你的谋划,这帮交趾人果然是一群畏威而不怀德之悲,只有用这种雷霆手段,才能让他们老实顺从!”

朱高煦大笑道。

对于杨士奇这个长史,刚开始他还有些看不上,但因为朱瞻壑的极力推荐,所以朱高煦才勉为其难的收下他。

没想到杨士奇还真是厉害,这段时间帮他将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而且还对交趾提出一整套的计划,使得他能从交趾搜刮出更多的东西。

“这次也多谢殿下鼎力相助,才能消除清化府的隐患,殿下有什么需要,下官一定尽力配合!”

就在这时,黄福忽然笑呵呵的插嘴道。

“黄布政使客气了,接下来就你和杨长史一起,一方面帮我打造船只,另一方面组织更多的工匠和青壮,日后好随我下西洋!”

朱高煦竟然十分客气的道。

黄福也知道朱高煦要去天竺的事,毕竟他要征用交趾大量的人口,肯定需要黄福的配合,所以在刚抵达交趾时,就向对方出示了朱棣的密旨。

“下官遵命,定当全力配合杨长史!”

黄福也立刻保证道。

对于地方官来说,治下百姓的人口数量,直接关系到自己的政绩。

但朱高煦却是奉旨征调交趾的人手,因此黄福根本不用担心政绩的问题,反而希望朱高煦多带走一些交趾人,他好从广东、广西、云南一带迁移更多人口,这也是朱棣密旨上同意的。

“行,那你们自己商量着办!”

朱高煦大手一挥,有杨士奇这样的得力助手,他也乐得做个甩手掌柜。

酒宴结束,朱高煦尽兴而归,杨士奇和黄福则来到知府衙门后的书房,两人一边品茶一边闲聊。

“士奇,当年一别,我本以为你会在朝中平步青云,却没想到你竟然要跟随汉王去天竺。”

黄福这时忽然向杨士奇道,神情中也露出几分惋惜之色。

当初黄福在京城时,与杨士奇也是旧识,他只比对方大四岁,彼此都佩服对方的才学,因此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却没想到多年之后,竟然会在交趾再聚。

“世事难料,当初我进入内阁,本以为日后内阁会大放异彩,却没想到陛下连内阁也废除了,却又成立了一个不是内阁的内阁。”

杨士奇也微微一笑,把话题扯到了朝廷新成立的内阁上。

“说起这个内阁,陛下还真是高明啊,一个无定员、无定所,却又把握实权的内阁,简直就是另一个锦衣卫,权力再大,也不过是帝王手中的工具,随时都可能抛弃掉!”

黄福提到内阁时,表情也颇为复杂,因为内阁成立后,会极大的增强皇帝手中的权力,而大臣们恐怕再也无法制约帝王了。

“是啊,我在路上听到这个消息时,也是大感震惊,不过身为帝王,陛下想要加强手中的权力也无可厚非。”

杨士奇叹了口气道,做为臣子,他也不希望看到帝王手中的权力过大。

“除了内阁,陛下最近又宣布了一条政令,不知士奇你可知道?”

黄福忽然再次问道。

“什么政令?”

杨士奇好奇的追问道。

“陛下特许,让我们这些地方官可以直接上奏密本,而且密本上的内容只有陛下才可以观看,现在我也在观望,不知道该写什么好?”

黄福说到最后也皱起眉头。

“密本?那不就是让地方官互相监督举报吗?”

杨士奇闻言也大惊失色,目光犀利的他,一下子就看出这种密本制度,根本就是为了分化监督官员之用,与锦衣卫有异曲同功之妙。

“说的就是啊,上递密本是陛下特许的权力,至少每月一次,而且必须派亲信直接送到京城,中间不能假手它人,在交趾境内,不光我有密本之权,孙信等一些知府,也同样可以上奏密本。”

黄福说到最后,脸上也露出苦笑之色,他不愿意做打小报告的小人,但却担心被别人在背后举报,所以才找杨士奇商量。

(本章完)

761.第761章 齐东港659.第659章 夜校(下)606.第606章 禁止回京450.第450章 安置新移民(下)第143章 讨公道(下)704.第704章 蒸汽机船622.第622章 美洲是个圈套?986.第986章 二十年第78章 朱高煦中毒(下)第205章 又是火药第233章 粮船北上第57章 连锁反应702.第702章 乱成一锅粥的交趾853.第853章 两个选择第222章 百万仓311.第311章 联合朝鲜400.第400章 移民的福利(下)932.第932章 二手战舰534.第534章 还要北征?546.第546章 银矿反击战(下)第204章 城东半山寺第3章 少师姚广孝第52章 你想要什么?653.第653章 城东小学第112章 真凶是赵王?325.第325章 辽东总兵292.第292章 银行保险柜第275章 寿宴(上)464.第464章 输送人才(下)第188章 状告朱高煦(上)845.第845章 种地和经商第129章 漆器494.第494章 问罪316.第316章 又是朱高燧779.第779章 师徒310.第310章 两个好处774.第774章 派驻总督398.第398章 海上囚犯(下)第120章 朱棣的决断(下)第179章 蜀王家的狗血剧398.第398章 海上囚犯(下)813.第813章 抵达威尼斯740.第740章 阿丹港易主(上)第10章 多好的孩子915.第915章 儿子失踪了第268章 朝廷逼出来的漕运961.第961章 大军出发第86章 郑和回来了985.第985章 草原之变第187章 迁都第132章 婚姻的自主权第174章 都督张兴(下)442.第442章 “封侯拜相”郭成志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点620.第620章 赵王不见了(下)第16章 好弟弟(上)704.第704章 蒸汽机船第139章 命苦的张忠第38章 木秀于林第82章 小人物的复仇633.第633章 天竺利益冲突第145章 什么事这么好笑?801.第801章 西红柿和辣椒397.第397章 海上囚犯(上)第253章 工匠提供的线索379.第379章 流放囚犯去天竺第50章 打我372.第372章 局势变化344.第344章 壹岐海战(下)第280章 恢复自由(上)963.第963章 张辅的苦劝490.第490章 朵颜三卫第249章 琉璃瓦与铜瓦(上)第134章 用谎言维持的脸面840.第840章 逃难(中)743.第743章 皇家小学306.第306章 倭寇的老巢第10章 多好的孩子480.第480章 遗漏的事(上)第109章 杨士奇上任579.第579章 朱高炽病了(下)第138章 上元佳节(下)470.第470章 自爆(下)428.第428章 爷仨第213章 意外的线索742.第742章 女校的招生416.第416章 朱瞻壑接手832.第832章 还人情463.第463章 输送人才(上)520.第520章 向外扩张(上)675.第675章 初见兀鲁伯801.第801章 西红柿和辣椒882.第882章 乾清宫(下)476.第476章 两条路936.第936章 救人(上)362.第362章 一休和尚(上)381.第381章 成婚(下)856.第856章 朱瞻壑要去欧洲382.第382章 天津开海(上)第272章 准备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