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朱元璋留下的秘道

第215章 朱元璋留下的秘道

“当初我皇爷爷的大军已经进城,建文帝还在皇宫,但随后就忽然消失不见,你到底是怎么帮他的?”

朱瞻壑听到溥洽的话,也不禁好奇的问道。

自从知道朱允炆没死后,他就对朱允炆消失的经过了解了一遍,胡濙那里有详细的记录,虽然没有证据,但胡濙也怀疑这件事和溥洽有关。

“太祖皇帝临终前,将一条宫中的秘道托付给我!”

溥洽也不再隐瞒,当即说出了自己守护多年的秘密。

“真的有秘道!”

朱瞻壑和刘勉都是惊呼一声,就连姚广孝也露出惊讶之色。

当初朱允炆在宫中神秘失踪,许多人都在猜测,怀疑宫中是不是有秘道,能够直通城外,否则当时朱棣大军围城,朱允炆根本不可能逃脱才对。

但朱棣进城后,派人将皇城搜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所谓的秘道,事后胡濙也多方查探,同样没有找到秘道,于是对于所谓的秘道,也只能当做一个传闻。

却没想到现在溥洽证实,皇城中的确有一条秘道,这可实在太惊人了,万一有人利用这条秘道,直接杀入宫中,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溥洽,你说那条秘道是太祖皇帝所留?”

姚广孝很快恢复了冷静,当即向溥洽再次问道。

“不错,当年懿文太子突然去世,太祖皇帝仓促间选定建文帝为继承人,但他一直担心建文帝坐不稳大明的江山,于是借着修建孝陵之时,让人修建了一条宫中通往钟山的秘道,这样如果有个万一,也好让建文帝有个逃生的机会。”

溥洽说到这里也叹了口气。

当然太祖皇帝将秘道托付给他时,他甚至还怀疑太祖皇帝的判断,但出于对太祖皇帝的忠诚,他还是严守秘密,结果在太祖皇帝去世四年之后,这条秘道就派上了用场。

“原来如此,太祖皇帝英明神武,连我都看出朱允炆不似人君,更别说从微末起家的太祖皇帝了!”

姚广孝这时叹了口气低声道。

当初他之所以劝朱棣起兵造反,就是看出朱允炆绝非明主,大明交到他手里,肯定会大乱。

“那这条秘道的入口和出口都在哪,现在还能使用吗,如果被人利用杀进宫中,皇爷爷岂不是危险了?”

朱瞻壑再次急切的问道,这条秘道无论如何也要毁掉,绝不能落到朱文奎这些人的手中。

“世子放心吧,当初建文帝出逃时,为了防止被人追杀,已经将宫中的入口毁掉了……”

没等溥洽说完,姚广孝就忽然脸色一变打断道:“等等,那个入口被毁,难道和宫中的那场大火有关?”

朱允炆在皇城中消失时,曾经放了一把大火,他的妻子马皇后赴火自焚而亡,同时也烧毁了宫中的许多建筑,事后朱棣不得不重建了不少宫殿。

“不错,那个入口就在被毁的一座宫殿下,而且入口四周布置了火药,随同大火发生爆炸,使得整个入口彻底毁掉了,不可能有人从秘道进宫。”

溥洽再次解释道。

“那出口呢?”

朱瞻壑猛然一惊,如果这条秘道的出口还在,朱允炆又是从秘道中逃脱的,所以朱文奎肯定知道出口在哪里。

这段时间朱瞻壑翻遍了皇城,却一直没有找到朱文奎的下落,现在看来,对方很可能躲在那条秘道里。

“出口……”

只见溥洽竟然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叹了口气道:“出口就在半山寺!”

半山寺是溥洽当年修行的寺庙,他虽是朱允炆身边的主录僧,但平时很少进宫,一般都居住在半山寺中,目的也是为了亲自守护那条秘道的出口。

溥洽虽然只是个僧人,但却深明大义,而且他效忠的并不是朱允炆,而是太祖皇帝朱元璋,为了当年答应朱元璋的诺言,他可以在诏狱苦守十几年。

可是在得知朱文奎竟然要炸毁孝陵,溥洽也终于明白,自己已经没有必要再保守这个秘密了。

“竟然在半山寺!”

朱瞻壑和刘勉闻言也都大为懊悔,半山寺他们早就去过,也发现了王洽等人的痕迹,从而猜到他们要用火药炸孝陵,却没想到那里竟然还有一条秘道。

“出口在寺中哪里?”

朱瞻壑很快反应过来,当即向溥洽再次问道。

“寺后有一口井,出口就在井中!”

溥洽如实回答道。

“少师,我要立刻带人前去半山寺!”

朱瞻壑闻言,立刻向姚广孝告别道。

迟则生变,像朱文奎这种危险人物,还是早点抓捕归案为好。

“去吧!”

姚广孝点头,他并不打算离开,也不打算再参与这些皇家的争斗中。

于是朱瞻壑和刘勉起身告辞,两人以最快的速度点齐人手,骑上快马再次杀向半山寺。

上次去半山寺时,他们已经将半山寺搜查了一遍,但却没想到寺后的井中竟然另有乾坤。

很快朱瞻壑他们赶到半山寺,只见这里荒凉依旧,寺中还保持着上次他们来的样子,似乎没有任何的变化。

不过这次他们却是有备而来,直接冲到寺后,果然找到一口深井。

这口井并不宽大,外表看起来十分普通,似乎就是寺中取水之用的井。

只是井特别深,借助井口的光亮,隐约可以看到井下水光鳞鳞,水面上似乎有不少的杂物。

“世子你看,井口有新鲜的磨痕!”

很快就有锦衣卫发现了水井的异常,只见在井口的石壁上,有一些绳子留下的擦痕,不过并不明显,不仔细观察根本看不出来。

“放人下去!”

随着刘勉的一声令下,立刻有人拿来绳子,随后一个身手不凡的锦衣卫主动请缨,顺着绳子就下到井中。

朱瞻壑等人也都在井口紧张的看向观望,只见下井的锦衣卫还没下到井底,忽然惊喜的向上叫道:“井壁上有个门……”

还没等这个锦衣卫把话说完,井中忽然异变突起,只见井壁上刀光一闪,下井的锦衣卫惨叫一声,眼看着就要从绳子上跌落。

(本章完)

476.第476章 两条路748.第748章 苏伊士港(下)第11章 阴沟里翻了船892.第892章 修铁路第101章 邪恶的想法第178章 只差三岁501.第501章 锦衣卫的职责731.第731章 锦衣卫的交锋584.第584章 离京937.第937章 救人(下)第188章 状告朱高煦(上)第274章 香水是我的了515.第515章 海外冒险故事288.第288章 别罗里之战(中)467.第467章 山根城之战680.第680章 多国使团(下)565.第565章 朱棣病重588.第588章 倒行逆施第19章 张辅有不轨之心?335.第335章 对马岛之战(上)286.第286章 信用的建立760.第760章 罗娑斯洲329.第329章 缺人342.第342章 九州大名428.第428章 爷仨401.第401章 牧民710.第710章 你想回威尼斯吗?523.第523章 朱勇回来了289.第289章 别罗里之战(下)492.第492章 分配俘虏第213章 意外的线索297.第297章 海上遭遇(上)625.第625章 嫌疑人朱瞻基745.第745章 宁安公主572.第572章 朱高炽要选妃642.第642章 两头下注623.第623章 杀人灭口(上)978.第978章 另立新君494.第494章 问罪第220章 曹贼728.第728章 试乘蒸汽船367.第367章 弥留之际(下)464.第464章 输送人才(下)376.第376章 放榜458.第458章 报仇(上)565.第565章 朱棣病重380.第380章 成婚(上)755.第755章 王朝的兴衰第279章 又见朱高燧380.第380章 成婚(上)845.第845章 种地和经商924.第924章 夜见张辅第38章 木秀于林683.第683章 谈判陷入僵局564.第564章 最后一次北征(下)739.第739章 女校(下)939.第939章 战前400.第400章 移民的福利(下)871.第871章 梦中情人第155章 陶大仙人962.第962章 前方就是土木堡868.第868章 迎接408.第408章 驿站第113章 东厂的诞生(上)第125章 中山王之子429.第429章 风险和机遇878.第878章 海峡对岸397.第397章 海上囚犯(上)第32章 朱瞻基回来了303.第303章 定海卫633.第633章 天竺利益冲突310.第310章 两个好处第246章 流言蜚语535.第535章 束手无策395.第395章 布政使黄逸724.第724章 神秘金先生601.第601章 朱瞻基登基916.第916章 救人第61章 死奸商409.第409章 绑架第257章 朱高炽涉案769.第769章 商谈(下)838.第838章 安置灾民第80章 当面对质372.第372章 局势变化785.第785章 奇人院(下)966.第966章 尽人事,听天命553.第553章 喇嘛在草原(中)688.第688章 交趾叛乱与内书堂第147章 陶家三代追梦人556.第556章 夏元吉入诏狱(上)634.第634章 称帝?752.第752章 捷报第197章 迁都之议(下)第238章 又见卖地(上)790.第790章 穆法斯的羡慕951.第951章 撤军的路线369.第369章 替代官员的人(上)425.第425章 朱棣的怀疑454.第454章 张忠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