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航海侯不能用

第221章 航海侯不能用

“世子你想什么呢?”

常思宁见朱瞻壑看着自己发愣,虽然害羞,但她还是在朱瞻壑面前挥了挥手问道。

“啊?没什么,在想海运的事情。”

朱瞻壑这才清醒过来,随即找了个借口道。

他并不打算告诉常思宁关于朱文奎的事,虽然朱文奎说他疯狂复国是因为见到常思宁,但在他看来,常思宁只是个引子,真正的原因还是朱文奎自己的野心。

自从朱文奎被抓后,潜伏在京城的建文余孽被一扫而空,而且随着他的落网,建文余孽再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人物,虽然朱允炆还没找到,但他已经放弃了复国,其实已经无关大局了。

在这种情况下,朱瞻壑也终于开始接手重启海运的事,这也是他和朱棣早就说好了,要不是朱文奎的事,在祭祀孝陵过后就要开始了。

“世子你怎么忽然重启海运了?”

常思宁好奇的问道。

今天朱瞻壑找到她,其实也是和海运有关,因为当初的海运就是航海侯在主持,第一代航海侯张赫开辟了通往辽东的航道,后来海运由他的儿子,也是常思宁的姑父张荣接管。

“下西洋的事你比我清楚,在我看来,咱们大明的未来在海上,海运也绝不能丢,只是我对海运没有经验,所以想找伱问一下,航海侯这个人能用吗?”

朱瞻壑这才将自己来找常思宁的目的讲了出来。

对于张荣这个人,朱瞻壑并不喜欢,但以前他掌管着海运,对海运应该很有经验,朱瞻壑想用他,但又有些犹豫,所以想听一听常思宁的意见。

听到朱瞻壑问起自己那位姑父,常思宁却沉默了片刻,随后这才开口道:“虽然姑父对我们并不好,但至少在我们兄妹最无助的时候,容许姑母收留了我们,所以我虽然不喜欢他,但我也他还是很感激的。”

“这么说你赞同我用他?”

朱瞻壑听到这里开口问道。

“不!若世子你想重启海运,就绝不能用我姑父!”

没想到常思宁却十分坚定的摇了摇头道。

“为何?”

朱瞻壑十分意外,刚才他听常思宁那么说,还以为她要帮航海侯说话呢?

“身为晚辈,我本不该说长辈的坏话,但我姑父这个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且为人贪婪,当初掌管海运,就没少收受贿赂,可以说之前海运之所以废除,也和他有很大的关系!”

常思宁毫不留情的揭发张荣道。

“竟然是这样!”

朱瞻壑闻言也大为惊讶,他相信常思宁肯定不会骗自己,毕竟这是家丑,如果不是怕朱瞻壑误用小人,恐怕她也不愿意说出来。

“好吧,我明白了,那我再去寻找一下别人,毕竟当初参加海运的人还有不少,肯定有人对海运比较熟悉。”

朱瞻壑点头道。

告别了常思宁,朱瞻壑转身就来到北镇抚司,并且让人找来与海运有关的人事资料。

虽然海运这种事,去五军都督府或吏部肯定也有记载,但肯定不如锦衣卫这边的详细。

朱瞻壑找到张荣的资料,果然发现锦衣卫这边记录着张荣在执掌海运期间,贪赃枉法、胡作非为,也正是因为他的无能和贪婪,才导致海运的亏空越来越大,最终停止了海运。

要不是因为张荣的父亲于国有功,朱棣早就将他拿下问罪了,所以这几年航海侯府越来越没落,其实完全是因为张荣自作自受。

“真是不孝子,张赫那么辛苦才好不容易打通了航道,结果全都被你这个不孝子给败光了!”

朱瞻壑看完张荣的资料也气的一捶桌子怒道。

不过气归气,朱棣都没处罚张荣,他也不好说什么,更何况对方还是常思宁的姑父,就像常思宁说的那样,张荣对他们兄妹虽然不好,但至少有收留之恩。

随后朱瞻壑又翻看了一下与海运有关的资料,很快发现一个关键人物。

“张芾,张荣的堂弟,现任镇海卫指挥使!”

朱瞻壑看着海运的资料自语道。

据资料记载,这个张芾是张赫兄弟的儿子,从小父母双亡,跟着张赫长大,十五岁就进入军中,跟随张赫开辟海运航线,立下不少的功劳。

张赫死后,张荣接手海运,但他是个纨绔子弟,根本不懂海运,因此在最开始,海运一直由张芾帮着张荣打理,当时的海运也是井井有条,从来没有出过差错。

直到后来张荣看到海运的利益巨大,于是开始胡乱插手,这才导致海运亏空。

期间张芾劝过张荣,甚至两人还因为意见不合多次争吵,可却没办法改变海运的状况,毕竟张荣是他堂兄,而且是正牌的航海侯,张芾根本争不过张荣。

最后海运停罢,张芾调任镇海卫指挥使,镇海卫在苏州太仓,那里也是海运的起始点,以前海运的粮草物资,都要通过水陆运到苏州集合。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太仓也是下西洋的起点,郑和的船队一般也是到太仓集合,经过修缮与补给后,才会正式启航。

锦衣卫中有张芾的详细资料,朱瞻壑仔细的看了一遍后,感觉此人的确是个人才,他能因功成为一卫的指挥使,虽然和航海侯张赫有关,但也的确立下不少的功劳。

“刚好要去苏州一趟,到时可以见一见这个张芾!”

朱瞻壑自语道。

海运要重启,苏州做为海运的起点,朱瞻壑肯定要亲自去一趟,以前海运的船只和人员,也都需要亲自考察。

离开北镇抚司,朱瞻壑回到王府,结果还没坐下,常思宁就派人送来一封信。

朱瞻壑打开书信,原来常思宁回去后,又询问了一下她姑母常夫人,结果常夫人的反应和她一样,都十分反对朱瞻壑用张荣,坚称用张荣肯定会坏事。

而且常思宁还在信中说,常夫人向朱瞻壑推荐了一个人,也就是张荣的堂弟张芾,说此人极有才能,对海运更是熟悉,肯定能帮上朱瞻壑的忙。

“这倒是巧了,看来我的眼光还不错,这个张芾应该不会让我失望。”

朱瞻壑看完书信也不禁笑道,常夫人不推荐自己的丈夫,而是推荐张芾,由此可见,这个张芾的确是个十分出色的人才。

(本章完)

342.第342章 九州大名第106章 仆从军855.第855章 君士坦丁689.第689章 扶植代理人第47章 计划顺利740.第740章 阿丹港易主(上)849.第849章 奥斯曼船队第151章 又忽悠一个第207章 祭祀孝陵第278章 圈禁第267章 又见宋礼784.第784章 奇人院(上)第119章 朱棣的决断(上)973.第973章 王振之死977.第977章 骑兵的末日350.第350章 谈崩了936.第936章 救人(上)第37章 全军覆没的五虎上将第95章 谨慎多疑的纪纲386.第386章 全面开海第216章 朱文奎被抓(上)913.第913章 汉人议员913.第913章 汉人议员619.第619章 赵王不见了(上)687.第687章 兀鲁伯不想走第154章 史上第一次飞天(下)746.第746章 抵达埃及第175章 没有开始就已结束第73章 诏狱第53章 情种与冤种第234章 疯狂的北京372.第372章 局势变化927.第927章 殉葬?703.第703章 掌控交趾的经济命脉579.第579章 朱高炽病了(下)第165章 谷王与建文帝699.第699章 又是柳升394.第394章 涉案官员第50章 打我542.第542章 大战在即318.第318章 打造武器506.第506章 新闻报(下)第173章 都督张兴(上)323.第323章 对马岛(上)337.第337章 背后的人第181章 打消怀疑第276章 寿宴(下)758.第758章 朱瞻基巡边(下)第256章 一封信第278章 圈禁321.第321章 禁止贩卖武器674.第674章 联姻696.第696章 蒸汽机(中)841.第841章 逃难(下)631.第631章 皇子朱祁镇661.第661章 吃空饷971.第971章 崩溃第13章 朱高煦“骂死”太子422.第422章 围堵唐赛儿第50章 打我第271章 银行第163章 合欢树第147章 陶家三代追梦人309.第309章 从源头上解决倭寇897.第897章 斯库台里港之战395.第395章 布政使黄逸808.第808章 清剿沙盗802.第802章 海军的绝配444.第444章 遥望天竺第65章 大惊喜552.第552章 喇嘛在草原(上)第33章 头上没毛,嘴巴不牢783.第783章 待遇744.第744章 兴国公府的家事496.第496章 瓦剌崛起(下)439.第439章 朱瞻圻出海756.第756章 非议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点300.第300章 葛成二郎767.第767章 兄弟密谈(上)367.第367章 弥留之际(下)854.第854章 风险与收益第101章 邪恶的想法第279章 又见朱高燧582.第582章 两京制(下)364.第364章 归程730.第730章 锦衣卫谢锋(下)772.第772章 朱瞻坦(上)841.第841章 逃难(下)644.第644章 大汉银行第108章 吃着火锅唱着小曲第280章 恢复自由(上)666.第666章 铁关城412.第412章 官兵是你小子惹来的第175章 没有开始就已结束第250章 琉璃瓦与铜瓦(下)第179章 蜀王家的狗血剧378.第378章 进士郑礼360.第360章 僵持的局面848.第848章 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