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联合朝鲜
武英殿,内阁大臣悉数到场,朱瞻壑站在朱棣旁边,指着地球仪上倭寇九州的位置,将自己之前的计划再次讲了一遍。
对于出征倭国这件事,朱棣虽然心动,但还是有些犹豫,所以他最终将内阁大臣全部召集过来,共同商议此事。
“各位,总的来说,只要打下九州岛,就可以彻底的解决沿海的倭寇之乱,同时可以图谋倭国的银矿,更远一些,还能派出船队抵达美洲,将那边的高产作物,以及金银带回来。”
朱瞻壑最后总结道,说完就看向几位内阁大臣。
只见金忠与夏元吉等人都表现的十分稳重,一个个皱起眉头不肯发表意见。
倒是张辅这时第一个站出来道:“臣以为此事可行,区区一个倭寇之乱,就让朝廷在沿海设立无数卫所,光是养这些卫所,每年都花费甚巨,如果能彻底解决倭寇,光是这一笔开支,就能节省上百万贯!”
张辅的话一出口,立刻引得夏元吉有些意动,做为户部尚书,没有人比他更想节省开支了。
当然所有人都知道,张辅身为武将,说这些话也有私心,毕竟只有打仗时,武将才能建功立业,这不光是张辅的想法,也是大明所有武勋的想法。
比如朱棣每次北征,反对的大都是文臣,但武将们却几乎全都赞同。
“陛下,当初太祖皇帝定下十五个不征之国,倭国就是其中之一,若现在对倭国用兵,恐怕会惹人非议啊!”
金忠犹豫了片刻,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担忧道。
“太祖皇帝立下不征之国,主要是这些国家距离大明太远,与大明没有什么利益上的冲突,攻打他们非但没有任何好处,反而还要劳民伤财,所以才叮嘱我们后世子孙不得擅用刀兵。”
朱棣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这才再次道。
“更何况所谓的不征之国,朕又不是没有打过。”
朱棣话中所说的不征之国,其实就是指交趾,当初还叫安南,同样也是不征之国之一,但朱棣趁着安南的内乱,直接吞并了安南,改名为交趾。
听到朱棣这么说,金忠也无奈的退了下去。
对于出兵倭国这件事,金忠其实并不怎么赞同,虽然朱瞻壑说了占据九州的三个好处,但除了彻底消除倭寇外,其它两个好处都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不一定能实现。
虽然目标长远是好处,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太过长远的目标,却可能成为一纸空谈。
另外朱棣以交趾为例,但自从交趾打下来后,朝廷一直往交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虽然这几年安定了一些,但从交趾所得的收益,还是小于朝廷的付出。
相比交趾,九州孤悬海外,大明想要控制,就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因此在短时间内,九州对于大明来说,同样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陛下,若是出兵倭国,消耗的钱粮恐怕十分惊人,现在朝廷恐怕一时间也拿不出这么多钱粮啊。”
这时夏元吉冷静下来,当即上前开口道。
他并没有明确反对,虽然倭国的银矿让他很心动,但他和金忠一样,都知道银矿想要开采出来,最少也需要十年左右,而九州的负担却是实打实的,因此他对出兵一事,也同样抱有几分怀疑。
“钱粮的确是个问题,但这次朕打算先派人去朝鲜,与他们联合出兵,到时钱粮主要由朝鲜负责,咱们主要负责出兵和战船,应该可以节省一大部分。”
朱棣大手一挥说道。
“陛下,朝鲜会同意吗?”
夏元吉闻言一愣,如果有朝鲜提供钱粮的话,那他就没什么可说了。
“朝鲜肯定会同意的,毕竟倭寇之患,受影响最大的就是朝鲜,只是他们兵力不足,无法彻底解决倭寇,但如果咱们大明出兵,他们肯定会竭尽全力相助!”
没等朱棣开口,朱瞻壑就斩钉截铁的说道。
朝鲜现在的国王名叫李芳远,是朝鲜开国之君李成桂的儿子,历史上称李成桂为朝鲜太宗,因为他和李世民一样,都自己老爹囚禁了起来。
李成桂虽然是朝鲜的开国之君,但为人残暴,而且在与儿子的关系也十分紧张,李芳远通过两次政变,铲除了异己,为自己登上王位铺平了道路。
可以说李芳远的经历,与李世民还真有像,当然了,他的才能远无法与李世民相比,但在朝鲜历史上,李芳远也算是一位十分有为的君主了。
现在的朝鲜在李芳远的治理下,国力也十分鼎盛,并且朝鲜一直与大明交好,朱棣登基时,朝鲜也第一时间派使臣前去庆贺,可以说十分有眼力。
最重要的是,朱棣本人对朝鲜族美女也极为钟爱,甚至曾经多次派宦官前去朝鲜,挑选一些美貌的少女入宫,比如朱棣的宠妃权氏,就是朝鲜人。
种种原因之下,使得朝鲜与大明的关系极为紧密。
另外朱瞻壑还知道,朝鲜现在深受倭寇之苦,历史上的李芳远,因为忍无可忍,将会在几年之后,对倭国的对马岛展开一场突袭,目的就是为了打击倭寇。
不过以朝鲜的国力,也只能对对马岛这种小岛用兵,至于对马岛背后的九州,朝鲜根本无力进攻。
反而是九州岛上的大名,曾经有人自称是百济王族之后,多次向朝鲜索要土地,因此朝鲜与九州岛之间的关系,也极为紧张。
“陛下既然想要联合朝鲜,最好还是先派使节去朝鲜,试探一下朝鲜国王的态度,如果朝鲜愿意出兵出粮,到时我们大明再做决定也不迟!”
金忠再次上前开口道。
金忠看出朱棣偏向于出兵,自己想要劝阻也很难,所以他只能用这种方法拖延一下,看看事情是否有什么转机?
“这倒是可以,你们觉得派谁担任使节为好?”
朱棣闻言点了点头赞同道。
这次不是一般的出使,而是要与朝鲜商议出兵的事宜,因此使节的身份不能太轻,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大明对此事的重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