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第322章 朝鲜使节的报信

第322章 朝鲜使节的报信

朱瞻壑记得很清楚,他去天津抓李茂芳时,朱勇他们的使团才出发,现在估计还在海上漂着,根本不可能到朝鲜。

“我也很奇怪,朱勇他们才刚走,朝鲜的使节就来了,而且就在你和富阳侯刚离开天津,朝鲜使团的船就抵达了天津港,可以说和你们是前后脚,现在使团也马上就要到北京了。”

朱棣这时也摸着下巴疑惑的道。

“会不会是朝鲜派使节来进贡?”

朱瞻壑问道,大明的各个番属国,都需要向大明进贡,有些是一年一贡,有些则是三年一贡,时间并不确定,朱瞻壑也不知道朝鲜是几年一贡?

“不可能,朝鲜进贡的使团还在京城,绝对不可能有第二批进贡的使团,除非……”

朱棣说到这里,忽然想到了什么,当即也皱起眉头。

“除非什么?”

朱瞻壑好奇的问道。

“除非是朝鲜国内发生了什么大的变故,比如国王去世,新王登基需要朕的册封之类的,他们才会派出使团。”

朱棣皱起眉头说道。

现在的朝鲜国王是李芳远,朱棣对他的印象很好,当初李芳远出使大明时,还特意去北京拜访过还是燕王的朱棣,后来朱棣登基,李芳远也第一个送表庆贺,后来更是经常向大明进贡人参、美女等,其中朝鲜的美女更是深得朱棣的喜爱。

因此无论是从私人感情,还是从国家方面考虑,朱棣都不希望李芳远出什么事。

“应该不太可能,李芳远比皇爷爷还小几岁,而且听说身体也不错,在朝鲜国内的威望也很高,应该不可能出什么意外。”

朱瞻壑却立刻摇头道。

李芳远比朱棣年轻,但两人去世的时间也只差两年,因此朱瞻壑很肯定,李芳远应该不会出什么事。

“如果不是李芳远出事,那就是有比较重大的国事,所以他才会派使团。”

朱棣说到这里,再次皱紧了眉头,因为他想不出来,有什么重大的国事会让李芳远特意派一支使团过来?

祖孙二人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结果,最后也不猜了,反正最迟明天,朝鲜的使团就会抵达北京。

果然,就在第二天中午,朝鲜使团终于来到北京城。

可能是因为事情紧急,所以这次朝鲜的使团人数不多,使节名叫李詹,曾经多次出使过大明,也算是朱棣的老熟人了。

“朝鲜使臣李詹,拜见吾皇万岁!”

李詹进到武英殿,立刻向朱棣跪拜道。

朝鲜与大明的关系紧密,甚至朝鲜人可以参加大明的科举,有些朝鲜人更是直接在大明做官,所以朝鲜的使节只要来大明,一般都会得到朱棣的亲自接见。

“李使节不必多礼,不知朝鲜国王派你前来,所为何事?”

朱棣笑呵呵的问道,旁边的朱瞻壑也在打量着这位朝鲜使节,他在得知对方进京后,也第一时间赶到宫中。

“启禀陛下,臣奉吾国主前来,是想向陛下禀报一件紧急军情!”

李詹面色严肃的回答道。

“军情?难道说是女真人有什么异动?”

朱棣闻言愣了一下这才问道。

朝鲜与大明虽然接壤,但其实两国边界上生活着大批的女真人,这些女真人倒是经常与朝鲜或大明发生一些冲突,但规模都不大,大明也从来不把那些女真人放在眼里。

“不是女真人,而是倭寇!”

李詹提到倭寇时,脸上也露出愤怒之色。

“倭寇?”

朱棣听到这里更加惊讶,还忍不住看了旁边的朱瞻壑一眼,他们才刚清剿了一批倭寇,怎么朝鲜就跑来说倭寇的事?

“陛下,就在几个月前,倭国对马岛的倭寇齐出,一路抢掠我国沿海,经全罗道、忠清道,一路杀向黄海道,我国虽然组织兵力清剿,但无奈这些倭寇极其奸滑,根本不与我们硬碰,寻到间隙就会杀向沿海抢掠,百姓们是深受其害!”

李詹说到倭寇对朝鲜的危害时,也气的全身直哆嗦。

“倭寇之害,我大明也深有体会,不过你这次前来见朕,不会是想让朕派兵帮你们清剿倭寇吧?”

朱棣最后怀疑的问道。

他这边才刚派出使团,准备与李芳远商议联合出兵,清剿倭寇的事,结果李詹就跑来说了这些,这让朱棣也怀疑是不是双方都想到一块去了?

“陛下误会了,倭寇虽然危害极大,但我朝鲜还是有自保之力的,只是倭寇一路杀向黄海道,接下来就可能是平安道,甚至是杀向大明的辽东一带,因此吾王派我前来,其实是向陛下报信,请陛下让辽东一带做好防备倭寇的准备!”

李詹立刻解释道。

“倭寇敢去辽东!”

朱棣听到这个消息也颇为惊讶,因为辽东可不是南方,大明为了占据辽东,在那里设有重兵,一方面从侧翼威胁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抵御辽东以北的女真等部落。

“陛下,据我们得到的消息,倭国九州一带发生了天灾,导致粮食产量大跌,于是饥民们为了活命,纷纷出海成为倭寇,甚至还有一些倭寇大名在背后支持,所以这次倭寇的声势浩大,不得不防啊!”

李詹再次解释道。

倭国多山少地,偏偏人口却不少,因此每次倭国遇到什么天灾人祸,就会演变成倭寇出海,而朝鲜就首当其冲,是倭寇的第一个抢掠目标。

“皇爷爷,如果倭国真的发生了天灾,那么倭寇只抢掠朝鲜,肯定抢不到足够的粮食,因此他们很可能冒险抢掠我大明的沿海,而辽东与朝鲜紧挨着,应该会成为他们的目标!”

朱瞻壑这时也终于站出来道。

在原来的历史上,大明沿海受倭寇侵袭最严重的是江浙与福建一带,北方沿海虽然也有倭寇活动,但因为北方驻军战斗力较强,倭寇吃亏的次数多了,于是也纷纷转移到南方沿海。

所以在大明的中后期,倭寇几乎都集中在南方沿海,毕竟那里的兵力弱,偏偏又比北方富裕,自然成为倭寇眼中的大肥羊。

(本章完)

778.第778章 黑火药的局限性832.第832章 还人情739.第739章 女校(下)382.第382章 天津开海(上)922.第922章 扩张633.第633章 天竺利益冲突694.第694章 一个玩具第596章 对质朱高燧(上)第140章 天阉835.第835章 火车上的谈话第185章 招揽张兴第181章 打消怀疑649.第649章 科举与吏转官326.第326章 张辅的最后一次出征758.第758章 朱瞻基巡边(下)387.第387章 共同调查387.第387章 共同调查第112章 真凶是赵王?336.第336章 对马岛之战(下)718.第718章 家事(下)第258章 交权第258章 交权579.第579章 朱高炽病了(下)第20章 以毒攻毒(新书求推荐收藏)333.第333章 信德之战(上)957.第957章 兵临城下874.第874章 黑海海峡之战(上)435.第435章 白莲教徒964.第964章 永顺伯薛绶第93章 朱瞻壑来“夺权”了第101章 邪恶的想法第153章 史上第一次飞天(中)第183章 朱允炆的活动范围第279章 又见朱高燧527.第527章 是忠是奸?第74章 内阁之议945.第945章 御驾亲征616.第616章 谈条件第214章 溥洽保守的秘密309.第309章 从源头上解决倭寇768.第768章 兄弟密谈(下)468.第468章 第二个目标第31章 拍卖(新书求推荐收藏)第106章 仆从军323.第323章 对马岛(上)328.第328章 对马宗氏(下)979.第979章 回京第158章 密本制度950.第950章 撤军第22章 促织904.第904章 丢官印的背后321.第321章 禁止贩卖武器303.第303章 定海卫607.第607章 冒险第245章 宝钞的恶果907.第907章 官印又丢了674.第674章 联姻849.第849章 奥斯曼船队879.第879章 物资566.第566章 榆木川(上)413.第413章 好喝的粥839.第839章 逃难(上)599.第599章 驿站遇刺507.第507章 预订和约稿455.第455章 刘勉的处境946.第946章 朱瞻壑的警告550.第550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下)第210章 真的是朱文奎809.第809章 新火器722.第722章 王通的困境(上)769.第769章 商谈(下)346.第346章 平户争夺战(上)702.第702章 乱成一锅粥的交趾440.第440章 郭县令288.第288章 别罗里之战(中)598.第598章 瞒不住936.第936章 救人(上)356.第356章 犒赏三军945.第945章 御驾亲征320.第320章 大乌龙532.第532章 阿岱汗之死338.第338章 菊池氏701.第701章 蒸汽机的应用838.第838章 安置灾民697.第697章 蒸汽机(下)830.第830章 魔幻的战局第188章 状告朱高煦(上)第90章 古代审美的变迁第182章 睡不着的黎利第202章 朱瞻圻的身世(上)第1章 千古奇冤徐野驴828.第828章 引爆冲突629.第629章 荒岛面谈(上)第41章 小倔驴684.第684章 雕像和白骆驼729.第729章 锦衣卫谢锋(上)358.第358章 足利义嗣566.第566章 榆木川(上)第238章 又见卖地(上)第240章 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