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第332章 德里苏丹国

第332章 德里苏丹国

“启航!”

随着朱高煦一声令下,狮子港中庞大的船队纷纷扬帆起锚,然后依次驶出海港。

看着前方一望无际的大海,朱高煦也是心中激动,等了这么久,终于要开始正式北上了。

相比于激动的朱高煦,旁边的杨士奇却显得十分冷静,他在心中将整个出兵的计划又过了一遍,确保没有任何的纰漏。

对于这次出兵的计划,杨士奇与朱高煦也经过多次商讨,最后两人将目标定在了北天竺的黑兹尔汗。

这个黑兹尔汗本是帖木儿帝国的总督,以前掌管着木尔坦、拉合尔等地,后来帖木儿死后,他攻占了北天竺的核心德里城,于是自立为大汗,属于印度历史上德里苏丹国的第四个王朝。

德里苏丹国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王朝,而是分为五个王朝,每个王朝彼此间没有什么关系,甚至彼此敌对,只是因为国都都设在德里,而且统治的时间都不长,因此合并在一起,统称为德里苏丹国。

在德里苏丹国时期,也是北天竺最为混乱的时期,这个时期北天竺出现了数个独立的国家,彼此间征战不休,导致德里也几次易手,因此才在短短的几百年间,出现了五个王朝。

现在的黑兹尔汗,统治着包括信德、旁遮普以及印度北方邦的西部,属于北天竺最为强大的一个国家。

但这种强大只是暂时的,黑兹尔汗周围同样也有几个并不比他弱多少的敌人,因此为了增加自己的威望,黑兹尔汗对外依然宣称自己是帖木尔派遣的总督。

要知道帖木尔的威名在中亚、北天竺一带实在太强大了,哪怕帖木儿现在已经死了,可是留下的帖木尔帝国,对于北天竺的各个势力来说,依然是个庞然大物。

所以黑兹尔借助帖木儿帝国的威名,再加上自己手中的实力,这才能够占据德里,成为北天竺最为强大的国家。

朱高煦他们的船队离开狮子港后,绕过天竺的最南端,沿着天竺的西海岸北上,之所以不从东海岸进攻,主要是黑兹尔的统治区域在北天竺的西北区域。

因此朱高煦他们需要乘船抵达北天竺的德尔巴,然后从那里登陆,先攻占信德,再往东北方向进攻,拿下拉其普特,最后再杀向德里。

对于信德等地区的情报,杨士奇之前也早就派人收集了许多,甚至还向一些大食商人、天竺商人也购买了不少情报,毕竟对于这些商人来说,只要给够钱,他们甚至愿意把自己的老婆儿女都卖了。

一个月后,朱高煦的船队终于抵达了德尔巴港,这里也是黑兹尔汗国最重要的港口,德尔巴港背靠着信德,经常有各国的商人前来这里交易,整个港口也十分的繁华。

年轻的巴赫鲁尔站在自己的总督府城墙上,看着远处繁华的港口,也露出满意的微笑。

巴赫鲁尔是黑兹尔汗派遣到信德的总督,他出身于中亚一个大部落,家族在中亚一带十分有势力,属于帖木儿帝国的大贵族。

不过巴赫鲁尔只是家族的旁支,当年跟随黑兹尔汗来到天竺,成为黑兹尔汗最信任的手下,所以才会被派遣到信德,掌管着德尔巴这个最为繁华的港口。

“黑兹尔汗以前只是个总督,他可以做国王,我也是总督,为什么我不可以?”

年轻的巴赫鲁尔看着远处繁华的港口,眼睛中闪烁着一种名叫野心的东西。

巴赫鲁尔属于家族旁支,在家族中并不受重视,所以才会跟随黑兹尔来到偏远的天竺。

但巴赫鲁尔从小受到的教育,却让他不甘心久居人下,更何况他还这么年轻,就已经成为一地的总督,以信德这里的繁华,用不了多久,他就能积蓄出强大的实力。

“十年,或者二十年,迟早有一条,我也要杀到德里去,到时让家族那些老家伙们看看,我巴赫鲁尔绝不是家族里那些废物可比的!”

巴赫鲁尔在心中暗自发誓道。

如果朱瞻壑知道巴赫鲁尔现在心中的想法,肯定也会大为赞叹,因为就在几十年后,正是这个巴赫鲁尔灭掉了黑兹尔汗留下的势力,成为德里苏丹国最后一个王朝的开创者。

“咦?”

就在巴赫鲁尔在心中盘算着如何积蓄实力时,却忽然看到在港口外的海面上,出现了一艘艘庞大的船只,这让巴赫鲁尔也吓了一跳,毕竟这些船实在太大了,港口那些进出的商船与它们一比,就像是婴儿与成年人的差别。

“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船?”

巴赫鲁尔震惊的无以复加。

“总督,明人的船队又来了!”

就在这时,忽然只见一个军官跑上城墙,大声向巴赫鲁尔禀报道。

“明人的船?”

巴赫鲁尔吃了一惊,他也是第一次见到大明的船只,因为他是去年才刚上任,之前郑和几次下西洋,虽然也曾经在德尔巴停靠过,但当时巴赫鲁尔并不在这里,自然也不认识。

“明人不是生活在世界最东边吗,他们的船只怎么会出现在咱们这里?”

巴赫鲁尔皱起眉头问道。

做为帖木儿帝国的贵族,巴赫鲁尔当然知道大明,因为当初帖木儿,就是死在东征大明的路上,当时巴赫鲁尔的父亲,还曾经是东征大军的一员,可惜因帖木儿的死,导致东征军解散,没能进入到大明的领土。

“总督有所不知,明人的船队曾经几次来过德尔巴,不过他们的船队虽然强大,但并不会主动惹事,来港口主要是交易,以及补充一些补给。”

军官再次禀报道。

“原来只是路过!”

巴赫鲁尔闻言也是心中一松,刚才他见到大明如此强大的船队,甚至都以为对方是来攻打自己的,却没想对方的船队已经几次经过德尔巴,这让他总算放下心来。

然而就在巴赫鲁尔刚松了口气,正准备吩咐手下小心接待大明的船队,不要招惹他们时,却只见大明的船队径直冲进了港口,随后只听“轰隆”一声,大明的战船竟然向港口开炮了。

(本章完)

615.第615章 朱瞻基的儿子639.第639章 夏元吉的烦恼967.第967章 挖掘水井第64章 朱棣有召911.第911章 又见朱瞻坦879.第879章 物资第174章 都督张兴(下)第192章 郑和抵达交趾355.第355章 大内氏(下)832.第832章 还人情537.第537章 余百户的毒计(中)839.第839章 逃难(上)第35章 斩爹宝刀第233章 粮船北上511.第511章 儒报(中)698.第698章 九真李氏682.第682章 买人质666.第666章 铁关城384.第384章 骗子第259章 大型打脸现场345.第345章 大名的争执388.第388章 抵达宁波第195章 彭城伯张昶734.第734章 憋屈的朱瞻基369.第369章 替代官员的人(上)462.第462章 好事333.第333章 信德之战(上)515.第515章 海外冒险故事第234章 疯狂的北京第51章 好人没好报786.第786章 研制新火药867.第867章 一场舞会(下)641.第641章 白银运输456.第456章 两位布政使616.第616章 谈条件第222章 百万仓第12章 下西洋之议第216章 朱文奎被抓(上)349.第349章 立足九州403.第403章 称帝与爵位第160章 胡濙925.第925章 麓川之战929.第929章 正统十四年929.第929章 正统十四年474.第474章 父与子(上)442.第442章 “封侯拜相”郭成志883.第883章 朱瞻基驾崩493.第493章 勾心斗角672.第672章 兀鲁伯被俘401.第401章 牧民631.第631章 皇子朱祁镇第240章 宋礼446.第446章 新老移民(中)第149章 满城皆知第255章 “忠臣”宋礼第112章 真凶是赵王?409.第409章 绑架第124章 真凶浮出水面488.第488章 兴和之战(上)296.第296章 海禁与倭寇730.第730章 锦衣卫谢锋(下)740.第740章 阿丹港易主(上)812.第812章 白鲸693.第693章 纺织业(下)809.第809章 新火器314.第314章 永平公主(中)第260章 涨价的契机838.第838章 安置灾民929.第929章 正统十四年第81章 真凶找到了463.第463章 输送人才(上)第171章 这世上最缺的是机会964.第964章 永顺伯薛绶864.第864章 帝国的延续第155章 陶大仙人第170章 老子英雄儿混蛋第258章 交权616.第616章 谈条件916.第916章 救人913.第913章 汉人议员第237章 不一样的养廉银509.第509章 夏元吉的投稿(下)第47章 计划顺利874.第874章 黑海海峡之战(上)606.第606章 禁止回京第8章 大蒜加酒(下)744.第744章 兴国公府的家事432.第432章 赈济灾民第218章 朱文奎被抓(下)第14章 死马当做活马医864.第864章 帝国的延续第182章 睡不着的黎利866.第866章 一场舞会(上)第130章 朱高燧的后手415.第415章 赎金加倍295.第295章 因噎废食688.第688章 交趾叛乱与内书堂第268章 朝廷逼出来的漕运第229章 旧港求援813.第813章 抵达威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