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第357章 真正的以夷治夷

第357章 真正的以夷治夷

杨允这些官吏的到来,总算是缓解了朱瞻壑手中无人可用的局面。

不过朱瞻壑虽然嘴上警告这些官员,似乎表现的十分强硬,但其实在安排这些官员时,还是会为他们考虑的。

比如现在九州岛虽然占领了大部分,但大明在九州没有统治基础,有些地方时不时就会爆发反对大明的活动,甚至还有些亡命武士,试图暗杀大明的官员。

所以为了这些官员的安全考虑,朱瞻壑并没有粗暴的把官员分派下去,而是先以杨允为首,组建了一个布政使司,将核心的行政机构先搭建起来。

然后又选派了一些精明的官员,分派他们在大宰城周围的一些地方任职,毕竟大宰城是日本行省的行政核心,有大量的明军驻扎,远比其它地方要安全。

等到这些官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让倭人习惯了大明的统治之后,朱瞻壑才会分派更多的官员去其它地方任职。

“世子,能用的人都已经分派下去了,但咱们的人手还是严重不足,除了大宰城周边,其它地方完全无法统治,如果长此以往,恐怕会出问题啊!”

这天杨允再次找到朱瞻壑,开口就诉苦道。

朱瞻壑听后,却是沉思了片刻这才开口道:“这件事我考虑过,最终想出一个办法,只是不知道是否可行,杨布政使你帮我参详一下!”

“世子有何办法?”

杨允闻言立刻来了精神,他和朱瞻壑虽然不是很熟,却早就听说过对方的名声,连皇帝陛下都经常找他商量事情,足以说明这位世子殿下的能力。

“想要解决官员人手不足的问题,最根本的办法还是从大明国内移民,只要咱们明人的数量多了,自然也不愁没有官员可用。”

朱瞻壑侃侃而谈道。

“这……这我当然知道,但咱们离大明太远了,想要移民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到的事,所以这个办法虽然治本,但却解决不了眼下的问题。”

杨允有点无语的说道,这个办法他自己也能想到。

“所以这个办法只能放在后面,至于如何解决眼下的问题?”

朱瞻壑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这才微微一笑道。

“我觉得不如从朝鲜抽调一批人过来!”

“朝鲜!”

杨允一愣,这个办法可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相比于咱们大明,朝鲜距离九州更近,抽调人手花费的时间更短,而且他们做为咱们的属国,国内的读书人一向对咱们大明十分向往,经常有朝鲜的读书人参加咱们大明的科举,为的就是想在咱们大明为官。”

“好像还真是如此,朝鲜国内儒学盛行,光是我知道的朝鲜官员,就有四五个!”

杨允闻言也眼睛一亮,他以前可是吏部侍郎,对官员的情况知道的最清楚不过。

“还不仅仅如此,咱们抽调朝鲜人来九州做地方官,就算他们与倭人发生了矛盾,倭人也只会怪到那些时鲜官员身上,到时咱们再出面调解,反倒落下一个好名声,这才是真正的以夷治夷!”

朱瞻壑笑呵呵再次说道。

当初朱高煦去交趾时,就是朱瞻壑给他出主意,让他带一批交趾人去天竺,然后安排交趾人去治理天竺人,和他现在的办法几乎一模一样。

“世子高见,我觉得此事可行!”

杨允闻言也立刻明白了朱瞻壑的意思,当即大声赞叹道。

其实这个办法说白了,就是脏活累活全都扔给朝鲜人去干,明人只要把持着核心的权力就行了。

而且朝鲜人在九州没有根基,他们手中的权力,全都来自于大明,因此不用担心他们会像倭人贵族那样,在地方上建立太深厚的关系,从而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既然杨布政使你觉得可行,那我明天就找朝鲜人谈一谈!”

征得杨允的同意,朱瞻壑也哈哈一笑道,毕竟这些官吏日后都要在杨允手下做事,因此必须得到他的同意才行。

第二天一早,朱瞻壑就将朝鲜的那位李从茂将军找来,告诉他自己手中缺人,所以想从朝鲜抽调一批官吏来九州,帮自己治理九州的事讲了一遍。

果然,李从茂闻言也十分欣喜的答应下来,在他看来,大明费了这么大力气打下九州,却让他们朝鲜人帮着治理,这也意味着,日后他们朝鲜能在九州拥有不小的权力。

甚至李从茂还想到,万一日后大明在九州呆不下去了,那是不是意味着,他们朝鲜可以接管整个九州岛?

一想到这里,李从茂也是心中窃喜,于是以最快的速度派人回朝鲜报信。

当李芳远接到李从茂的书信时,他甚至都以为这封书信是不是写错了,大明竟然把这么好的机会让给自己?

不过在再三确认,书信上的内容是真的后,李芳远也立刻找来大臣商议,随后在短短的半个月内,就抽调了一大批官吏,其中有些还是在职的官员,然后全都送到了九州岛。

随着这批朝鲜官吏的到来,总算是解决了朱瞻壑手下官吏不足的问题,这些朝鲜官吏,对于帮助大明统治九州,有着极大的热情。

一方面他们希望通过这个机会,能够进入到大明的官僚体系中,甚至日后被调回大明本土任职。

另一方面,做为倭国的世仇,特别是一些人深受倭寇的危害,现在大明征服了倭寇的老巢九州,能在倭寇的老巢做官,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极为解气的事。

因此这些朝鲜官吏在来到九州岛后,就迸发出极大的热情,对杨允安排的官职,也没有丝毫的抱怨,哪怕明知道有危险,他们也敢在大明的支持下赴任,并且坚决执行杨允下达的政令。

另外这些朝鲜官吏的到来,同样也让那些被逼而来,甚至不情不愿的大明官吏们,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

毕竟这帮朝鲜同僚如此卖力,他们如果再不表现一下,恐怕就要被他们比下去了,所以大明的官吏们也开始被调动起积极性,这倒是个意外之喜。

(本章完)

928.第928章 废除殉葬725.第725章 去大汉吧第74章 内阁之议第213章 意外的线索第88章 相依为命的兄妹793.第793章 偶遇旧识359.第359章 风云突变第161章 又见郑和第198章 重启海运第75章 似无实有的内阁505.第505章 新闻报(中)第62章 初版三国361.第361章 姚广孝病重424.第424章 泄压口第25章 交趾乱局的根源323.第323章 对马岛(上)953.第953章 拦截982.第982章 一身两帝878.第878章 海峡对岸880.第880章 朱瞻基病了361.第361章 姚广孝病重925.第925章 麓川之战第185章 招揽张兴332.第332章 德里苏丹国298.第298章 海上遭遇(下)850.第850章 依弗港之战(上)473.第473章 一个教训(下)478.第478章 又要北征第138章 上元佳节(下)979.第979章 回京294.第294章 下西洋的积极性960.第960章 从不让人失望的朱祁镇460.第460章 报仇(下)833.第833章 青州号311.第311章 联合朝鲜第31章 拍卖(新书求推荐收藏)457.第457章 双向刺杀559.第559章 回大明探亲第120章 朱棣的决断(下)499.第499章 石见叛乱921.第921章 中兴之主?529.第529章 将计就计(上)第184章 时运不济第4章 高僧与舍利第98章 毁灭你,与你何干?738.第738章 女校(上)第208章 朱悦燇有问题379.第379章 流放囚犯去天竺527.第527章 是忠是奸?931.第931章 使团到来747.第747章 苏伊士港(上)798.第798章 海伦怀孕了第111章 一举两得(到)747.第747章 苏伊士港(上)714.第714章 海伦的另一层含义330.第330章 小管事466.第466章 目光短浅的倭人559.第559章 回大明探亲414.第414章 盘问630.第630章 荒岛面谈(下)395.第395章 布政使黄逸959.第959章 我为拯救大明而来736.第736章 内奸(上)第208章 朱悦燇有问题463.第463章 输送人才(上)第112章 真凶是赵王?732.第732章 交趾事了第217章 朱文奎被抓(中)705.第705章 大汉商品的代销权554.第554章 喇嘛在草原(下)495.第495章 瓦剌崛起(上)872.第872章 朱祁铠的人生规划359.第359章 风云突变第175章 没有开始就已结束912.第912章 重临威尼斯第98章 毁灭你,与你何干?第187章 迁都406.第406章 佛母(上)314.第314章 永平公主(中)第267章 又见宋礼559.第559章 回大明探亲588.第588章 倒行逆施511.第511章 儒报(中)317.第317章 朱高炽瘦了539.第539章 藏传佛教929.第929章 正统十四年626.第626章 朱瞻基追上来了第87章 长颈麒麟489.第489章 兴和之战(下)466.第466章 目光短浅的倭人385.第385章 信息不透明676.第676章 邀请899.第899章 王振的作用第218章 朱文奎被抓(下)577.第577章 又见朱高炽(下)869.第869章 发疯337.第337章 背后的人第32章 朱瞻基回来了第83章 纪纲有问题(上)943.第943章 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