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第365章 又见张忠

第365章 又见张忠

十天之后,朱瞻壑他们的船队抵达了金州卫。

相比当初朱瞻壑离开时,这里的港口变得繁华了许多,毕竟东征军的物资,大都需要从这里中转,因此金州港就变得重要起来,自然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

船队需要在金州卫休整一天,因此朱瞻壑就带着一休在码头转了转,也好让他体会一下大明的风土人情。

自从一休得知佛牙舍利送到大明后,就十分迫切的想要早点抵达大明,好亲自参拜一下传说中的舍利,要知道这种机会,在日本是绝不可能有的,甚至他也只是在经书中的一些记载中,才知道佛祖有舍利留下。

现在来到金州卫,虽然距离大明的京城还有一段距离,但已经很近,估计最快几天就能到达,因此一休也心情大好。

只见码头上车水马龙,到处都是做生意的小贩,特别是朱瞻壑他们这支船队的到来,更吸引了无数人来做生意。

金州卫是军港,能在这里停靠的,都是大明的水师,水师的待遇不错,而且在海上飘了那么久,只要靠近码头,船上的人都会下船大肆采买。

因此对于码头的人来说,每当有船队到来,都是他们发财的机会。

“世子,这里是大明最大的港口之一吗?”

一休看着周围热闹的人群,以及宽阔巨大的海港,也不禁好奇的向朱瞻壑问道,这么巨大的海港如果放在日本,绝对属于首屈一指的大港口。

“呃?金州卫只是个卫所,但因为位置特殊,所以这里的港口比一般的港口要大一些,不过还算不上大港口。”

朱瞻壑愣了一下这才回答道。

他亲眼见过许多的港口,比如天津港、苏州那边的刘家港等,这些港口都算是大明有名的大港口,相比之下,金州卫这边的港口虽然比一般的卫所大,但放在大明也只能算是一个中等港口。

一休聪明过人,听到朱瞻壑的话也立刻明白过来,当即也赞叹道:“不愧是天朝上国,这么大的海港竟然还不算大港口,真想看一看大明最大的港口是什么样子?”

“快了,咱们下一站就会抵达天津港,那座港口虽然是新建的,规模比不上南方的大港口,但放在北方,却是首屈一指的大港口。”

朱瞻壑笑着回答道。

不过就在两人说话之时,忽然只见前面一阵喧哗。

朱瞻壑和一休扭头看去,却见到几个本地的年轻人,扯住一个倭人就要厮打,周围的人也都是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指着那个倭人大声怒骂。

这个倭人是朱瞻壑船队中带回来的,属于日本行省的官员,这次跟随朱瞻壑一同回北京朝觐考察,毕竟这是朱元璋立下的规矩,日本行省又是新附之地,任命的官员当然要进京考核一番。

眼看着那个倭人官员就要挨打,幸好港口维持秩序的官兵赶了过来,当即将倭人官员救了出来。

不过在救的过程中,倭人官员还是挨了几下黑手,甚至连那些救人的官兵,也显得不太尽职,任由围观的人厮打倭人官员,然后这才慢吞吞的带他离开了港口。

“世子,为何这些百姓如此仇视我国之人?”

一休看到这种情况,也不禁皱起眉头问道。

“百姓不是仇视你们,而是仇视倭寇。”

朱瞻壑叹了口气,接着这才解释道。

“就在去年,对马宗氏派出一支倭寇的船队,沿着朝鲜海岸抢掠,最后抵达金州卫这里,这里的守军和百姓齐心协力,最终全歼了这支倭寇,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因此百姓们对倭寇们自然是恨之入骨。”

“原来如此,百姓们分不清倭寇和普通日本人的区别,自然一同仇视!”

一休目光沉重的自语道。

“其实这边的百姓还算好的,因为倭寇很少来北边抢掠,就算来,也是输多胜少,相比之下,南方的倭寇之患更加严重,百姓对倭寇更加仇视!”

朱瞻壑说到这里,扭头对一休提醒道。

“一休你到了大明,如无必要,最好不要说自己来自日本,否则可能会招来别人的仇视。”

“谢世子提醒,一休明白!”

一休点头道,但心情却越发的沉重,倭寇之乱,竟然如此严重,甚至影响到两国之间的邦交。

虽然目睹了一点不愉快,但并没有影响一休的兴致,反正他是和尚,没有日本人标志性的发型和衣着,再加上精通汉语,因此几乎没有人能认出他的身份。

船队休整了一天之后,第二天一早就再次启航,几天后穿过渤海,最终抵达了天津港。

船只刚在码头停靠,站在船头的朱瞻壑,却一眼就看到码头上有一个熟人在等着自己。

“张忠!”

看到码头上迎接自己的人,朱瞻壑也不禁激动的大叫一声,来人正是当初下西洋的张忠。

只见张忠这时也看到了他,当即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朱瞻壑以最快的速度下了船,两人在码头上相见,都是哈哈一笑。

“几年不见,你好像比以前更黑了!”

朱瞻壑打量了一下张忠,随即打趣道。

当初张忠听从郑和的安排,去水师中适应了一段时间,结果整个人就变得又黑又瘦,现在非但没有变回来,反而更黑了,看起来都有点印度阿三的样子了。

“伱还说我,也不看看你自己,比我强不了多少!”

张忠指着朱瞻壑也大笑道。

朱瞻壑这段时间在海上,也同样是风吹日晒,整个人也晒黑了许多,当然比张忠还是白上不少。

“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的,我爹在天竺那边怎么样了?”

朱瞻壑急忙问道,朱棣信上记载的住处太少,他很想知道朱高煦在天竺的详细情况。

“这些事情说来话长,咱们可以找个时间慢慢谈,不过你现在最好还是赶紧去京城,少师那边的情况十分不妙,估计也就在这几天了。”

没想到张忠这时神情严肃的说道,他知道姚广孝在朱瞻壑心中的份量,因此才特意提醒他。

(本章完)

934.第934章 兀鲁伯来信第280章 恢复自由(上)第157章 朱高煦在交趾(下)第244章 开银行550.第550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下)893.第893章 胡濙的谋划797.第797章 见面第253章 工匠提供的线索437.第437章 移民(中)第77章 朱高煦中毒(上)第223章 刘家港411.第411章 唐赛儿539.第539章 藏传佛教846.第846章 移民安置(上)660.第660章 探索美洲的船队592.第592章 撑起大局的张皇后507.第507章 预订和约稿808.第808章 清剿沙盗646.第646章 官与吏(上)第2章 大明“李世民”第268章 朝廷逼出来的漕运912.第912章 重临威尼斯362.第362章 一休和尚(上)774.第774章 派驻总督297.第297章 海上遭遇(上)364.第364章 归程385.第385章 信息不透明530.第530章 将计就计(下)495.第495章 瓦剌崛起(上)967.第967章 挖掘水井598.第598章 瞒不住331.第331章 愚蠢479.第479章 治标不治本445.第445章 新老移民(上)第271章 银行743.第743章 皇家小学第170章 老子英雄儿混蛋352.第352章 担忧的朱棣459.第459章 报仇(中)554.第554章 喇嘛在草原(下)第22章 促织668.第668章 对士气的打击第151章 又忽悠一个第220章 曹贼415.第415章 赎金加倍752.第752章 捷报563.第563章 最后一次北征(上)764.第764章 遇事不决找大哥377.第377章 利益冲突646.第646章 官与吏(上)754.第754章 告状的方法776.第776章 朱瞻圻带的好头第186章 卖地753.第753章 王通的安排448.第448章 临阵退缩425.第425章 朱棣的怀疑611.第611章 张氏兄弟第248章 三大殿被毁570.第570章 朱棣驾崩(下)第251章 不能指着一个人坑843.第843章 种族问题第102章 效仿蒙古人751.第751章 开罗之战(下)927.第927章 殉葬?751.第751章 开罗之战(下)673.第673章 常威的儿子883.第883章 朱瞻基驾崩第168章 蜀王的信749.第749章 开罗之战(上)885.第885章 清理土人356.第356章 犒赏三军310.第310章 两个好处720.第720章 七弦琴与荷马史诗第86章 郑和回来了923.第923章 引入外力451.第451章 父子对质691.第691章 兀鲁伯要走了495.第495章 瓦剌崛起(上)422.第422章 围堵唐赛儿444.第444章 遥望天竺第246章 流言蜚语820.第820章 败家子489.第489章 兴和之战(下)896.第896章 穆法斯战败733.第733章 大发雷霆466.第466章 目光短浅的倭人296.第296章 海禁与倭寇449.第449章 安置新移民(上)第199章 明东陵882.第882章 乾清宫(下)第50章 打我566.第566章 榆木川(上)827.第827章 穆法斯的求助第166章 长江上的截杀928.第928章 废除殉葬第239章 又见卖地(下)431.第431章 橄榄枝584.第584章 离京第127章 收尾813.第813章 抵达威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