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第405章 山东灾情

第405章 山东灾情

朱瞻壑他们的船队在海上遭遇了巨型风暴,巨大的福船在风暴之中,就像是海中的树叶一般,似乎随时都可能倾覆。

万幸的是,这场风暴似乎只是台风的预演,来的快去的也快,仅仅片刻之后,海上的风浪就小了许多。

趁着这个机会,朱瞻壑立刻指挥船队驶向岸边。

本来船队为了朱瞻基和朱瞻壑的安全,一直紧贴着海岸线行驶,因此船队转向之后,很快就来到了一处海湾之中躲避。

结果就在他们刚冲进海湾,一股更大的风暴来袭,最后几艘刚冲进海湾的战船,直接被掀翻了,导致数百人落水。

其它战船拼死救援,但等到风暴停了之后,依然发现有八人死亡,另有十几人失踪,在那种大风暴下,失踪其实也意味着死亡。

除了人员的损失外,幸存的船只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有些桅杆都被刮断了,严重一些的船只,已经无法再远程航行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以朱瞻壑和朱瞻基的身份,也不允许他们再冒险的呆在海上。

于是船队在商量过后,决定去前方的灵山卫停靠,至于朱瞻壑和朱瞻基等人,则由海路改走陆路,穿过山东赶往京城。

船队拖着那些受损的战船,最终好不容易抵达灵山卫,卫指挥使得知朱瞻基和朱瞻壑的身份,也是吓了一跳,急忙亲自迎接,并将自己的府邸腾出来让两位皇孙休息。

不过朱瞻基只休息了一天,然后就带着锦衣卫离开了灵山卫,看样子他还是打算先走一步,早点进京城向朱棣告状。

朱瞻壑也懒得理会,反正他和朱瞻基也闹翻了,分开走也避免了再见面,对两人都好。

所以朱瞻壑特意在灵山卫多休息了两天,然后这才带东厂的人赶往京城。

海上虽然有风浪的颠簸,但人呆在船上,也基本不怎么劳累。

可是走陆路却不同,哪怕骑着马,一天下来也会让人累的全身骨头疼,所以在这个时代,出行实在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许多人一辈子,可能也就在自己出生地的方圆百里内活动。

不过当朱瞻壑他们进入到山东地界时,他却眉头一皱,入目所见之地,到处都是乞丐与游民,哪怕村庄里的百姓,也大都面有菜色。

甚至本应天真可爱的孩子,也一个个都是面黄饥瘦的,更有不少大头娃娃,就像是后世非洲发生饥荒时的儿童一样,一个个都是严重的营养不良,甚至影响到生长发育。

“怎么回事,山东发生什么大灾了吗?”

看着路上的这一幕幕人间惨剧,朱瞻壑也不禁暗自皱眉,最后忍不住向曹雷问道。

“没听说山东有什么大灾啊,倒是有几次旱灾和蝗灾,但规模都不大,应该不至于影响这么多人啊。”

曹雷这时也有点摸不着头脑,对眼前看到的这一切也感觉不可思议。

“派人去打听一下,别暴露身份,也别和当地的官府接触!”

朱瞻壑当即吩咐道。

这里属于青州地界,可是事先并没有听到任何消息,所以朱瞻壑怀疑,当地的官府可能在刻意隐瞒消息。

曹雷立刻答应一声,当即派出十几个手下换上便装,四散出去打听消息。

等到第二天时,打听消息的人也陆续归来,然后向朱瞻壑禀报了他们打听到的情况。

而当朱瞻壑听完这些人的禀报后,整个人也是眉头紧锁。

山东之所以出现那么多的流民和乞丐,民间如此的萧条,说起来其实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历史遗留的问题。

原来当初朱棣起兵靖难,南下的大军与建文帝的军队大战,其中主战场就在山东,济南、青州等地都发生过数场大战。

而在战争之中,受到损失最大的,显然就是百姓,可以说经过靖难之后,山东各地百业萧条,百姓们流离失所。

好不容易等到靖难结束了,按理说山东应该迎来一个休养生息的时期。

然而很可惜,当初朱棣南下时,曾经在山东遇到了强烈的抵抗,因此朱棣登基后,做为后方的北京、永平和保定一带百姓,得到了许多税收上的照顾,但山东却没有这样的照顾,该交的税一样都没少。

更加糟糕的是,前些年朱棣要挖大运河,还要修北京城,同时还要北伐,而山东则承担了十分沉重的徭役,再加上山东的天灾不断,更让百姓们苦不堪言。

朱棣刚登基的前几年,山东的大小灾情不断,水灾、旱灾、蝗灾几乎是轮着来了几遍,这几年山东虽然没有大灾,但各地的小灾却依然不断。

比如今年的青州,就发生了一场不大也不小的旱灾,本来官府应该赈灾,但山东本地却根本没有粮食赈灾,从河南、江浙一带运粮的话,又需要时间。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青州当地受灾的百姓,纷纷拖家带口的踏上了逃荒之路,朱瞻壑所见的乞丐和流民,几乎都来源于此。

甚至还有一些饥民聚众为盗,把持山头抢掠过路的客商。

可以说从朱瞻壑收集的情况来看,整个山东几乎已经坐在了火山口上,随时都可能爆发一场民乱。

想到上面这些,朱瞻壑也心中沉重,同时更让他愤怒的是,山东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但外界却没有听到任何的消息。

甚至就连曹雷的东厂,事先也没有听到任何风声,这也就意味着山东当的官员并没有上报,刻意隐瞒了山东的严峻灾情。

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其实也很简单,无非就是粉饰太平,掩盖自己的失职,毕竟身为当地的官员,如果治下发生这么大的灾荒,对他们来说,则是政绩上的一大污点。

“幸好老天降下一场风暴,让我们不得不改路经过山东,也算是上天开了眼了!”

朱瞻壑低语一声,随即就吩咐曹雷,让他派出东厂的番子,尽量收集更多的消息和证据,等到他回京之后,一定要将山东的真实情况上报!

(本章完)

364.第364章 归程836.第836章 大灾之年583.第583章 朱瞻基来告别604.第604章 朱高煦归来(下)655.第655章 私塾关门643.第643章 扫平日本的开端第265章 堵住户部的大门971.第971章 崩溃452.第452章 真相931.第931章 使团到来887.第887章 宦官王振(上)第136章 珠钗会903.第903章 张太后驾崩297.第297章 海上遭遇(上)第255章 “忠臣”宋礼649.第649章 科举与吏转官443.第443章 将计就计第210章 真的是朱文奎582.第582章 两京制(下)第119章 朱棣的决断(上)292.第292章 银行保险柜638.第638章 朱高煦称帝第238章 又见卖地(上)627.第627章 夏元吉可抵百条战船367.第367章 弥留之际(下)561.第561章 吴家寨(下)557.第557章 夏元吉入诏狱(下)607.第607章 冒险569.第569章 朱棣驾崩(上)600.第600章 大哥你怀疑错人了547.第547章 朱勇的心思第595章 宫中查案(下)405.第405章 山东灾情315.第315章 永平公主(下)552.第552章 喇嘛在草原(上)919.第919章 直布罗陀第153章 史上第一次飞天(中)398.第398章 海上囚犯(下)548.第548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上)964.第964章 永顺伯薛绶942.第942章 脱脱不花(下)693.第693章 纺织业(下)374.第374章 科举747.第747章 苏伊士港(上)915.第915章 儿子失踪了第161章 又见郑和第219章 朱允炆不是大BOSS960.第960章 从不让人失望的朱祁镇934.第934章 兀鲁伯来信第121章 抓捕纪纲(上)919.第919章 直布罗陀825.第825章 面谈?787.第787章 硝酸684.第684章 雕像和白骆驼321.第321章 禁止贩卖武器585.第585章 不要命的李时勉323.第323章 对马岛(上)第253章 工匠提供的线索463.第463章 输送人才(上)685.第685章 镜子(上)904.第904章 丢官印的背后302.第302章 将计就计第277章 朱高炽进宫730.第730章 锦衣卫谢锋(下)458.第458章 报仇(上)743.第743章 皇家小学622.第622章 美洲是个圈套?928.第928章 废除殉葬401.第401章 牧民第23章 常家兄妹509.第509章 夏元吉的投稿(下)629.第629章 荒岛面谈(上)602.第602章 被夺权了792.第792章 土包子305.第305章 交换人质(下)第272章 准备礼物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点第94章 中年危机第54章 新的财路695.第695章 蒸汽机(上)第229章 旧港求援686.第686章 镜子(下)941.第941章 脱脱不花(上)454.第454章 张忠来了第95章 谨慎多疑的纪纲282.第282章 第一笔银行贷款914.第914章 安排468.第468章 第二个目标608.第608章 杀进京城(上)954.第954章 追兵将至980.第980章 暗流涌动702.第702章 乱成一锅粥的交趾959.第959章 我为拯救大明而来862.第862章 要离开了513.第513章 朱棣也看报564.第564章 最后一次北征(下)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点第275章 寿宴(上)736.第736章 内奸(上)第38章 木秀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