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第411章 唐赛儿

第411章 唐赛儿

夜深人静,整个卸石棚寨也陷入到安静之中,除了偶尔家养的狗叫上几声外,整个寨子似乎都已经睡着了。

唐赛儿的房间却还亮着灯,她看着手中的来信,整个人也陷入到沉思之中。

唐赛儿虽然对外称佛母,但其实年纪并不大,今年还不到二十岁,身材高挑,白净的一张小脸,秀美的五官中带着一股女子少见的英气。

“滨州一带活动的太过频繁,已经引起了官府的注意,看来得避一下风头,毕竟现在还不是和官府正面硬扛的时候!”

唐赛儿看着书信低声自语道。

唐赛儿十五岁时就嫁给丈夫林三,林三是白莲教的教首之一,所以在林三死后,唐赛儿就继承了丈夫的位置,继续指挥手下的白莲教徒四处行动。

而且因为丈夫是被官府害死,他父亲被官府征调去过劳役,累了一身病还被官府欺压,最后也活活的气死,因此唐赛儿心中恨极了官府,这些年一直在暗中发展势力。

别看唐赛儿年轻,但她从小习武,不但武艺超群,而且聪明过人,接替丈夫成为白莲教首后,她对外自称佛母,借助山东这几年的混乱,大力发展信徒。

现在山东的益都、诸城、安丘、莒州、即墨、寿光等州县,几乎都有她的信徒,借助这些信徒,唐赛儿的势力已经遍布山东的中部和东部,有些地方连官府都要看他们的脸色行事。

不过唐赛儿还是十分谨慎,知道以自己现在的力量,相比大明这个庞然大物来说,根本不值一提,因此如果没有必要,她也不愿意与大明朝廷发生正面冲突。

就在唐赛儿沉思之时,忽然只见房门一开,一个十四五岁的明媚少女走了进来,手中端中一碗热汤,看到唐赛儿也立刻笑道:“就知道嫂子你肯定没睡,我给你熬了鸡汤,你快趁热尝尝!”

明媚少女名叫林芸,是唐赛儿亡夫的亲妹妹,当初林三死的时候,林芸还没有成年,唐赛儿将她即当成女儿又当成妹妹,一直养在身边。

“你这丫头怎么也不睡?”

唐赛儿看到林芸也不禁宠溺的一笑道。

“我这不是担心嫂子你熬坏了身体吗,所以特意做了鸡汤给你补身子。”

林芸笑着上前,将鸡汤递给嫂子道。

唐赛儿接过小姑子熬的鸡汤,尝了一下味道还挺好,这让她也不禁再次夸赞道:“我家芸儿的厨艺真是越来越好了,也不知道日后哪个男子有幸,能娶到芸儿你这个心灵手巧的好妻子!”

“嫂子你又取笑我!”

林芸听到嫂子的话,也不禁害羞的道。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看你都这么大的人了,也该考虑自己的婚事了,你老实告诉我,有没有相中的男子?我去帮你提亲!”

唐赛儿拉着小姑子坐下,十分认真的问道。

她现在最不放心的,就是这个小姑子,毕竟她是白莲教首,做的也是掉脑袋的事,唐赛儿并不想让小姑子跟着自己冒险。

所以唐赛儿最近也在考虑,想将小姑子找个好人家嫁出去,当然要切断她和自己的关系,这样日后就算自己出事,也不会连累到她。

“嫂子你说什么呢,我才不嫁人!”

林芸却更加害羞的道。

“不嫁人怎么行,你要是没有相中的男子,那我就帮你物色一个,毕竟你都十五了,当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已经嫁给你哥了。”

唐赛儿提到早亡的丈夫时,神情也是一黯。

“可是……”

林芸刚想再说什么,但就在这时,忽然只听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着就听外传来一个人惊慌的声音道:“佛母,大事不好了,外面发现官兵的踪迹!”

“什么!”

唐赛儿闻言一下子跳了起来,快步来到门前,打开房门问道:“官兵在哪里,有多少人?”

“就在寨子东北十里外,大概有两三千人,我们的人无意间发现他们的行踪,本以为只是路过,但他们却停留在那里不动了,疑似是冲着咱们寨子来的。”

报信的人再次说道。

“立刻派人再去打探,一定要查清楚这支人马从哪来的,有何目的?”

唐赛儿神情严肃的命令道,现在的她,尽显一代佛母的风采,言行举止都颇有威严。

“属下遵命!”

报信的人立刻飞奔而去,安排人去查探那只支人马的情况。

卸石棚寨做为唐赛儿的老巢,周围的村镇也全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因此很快就有更多的信息被收集,然后送到唐赛的手中。

“打着青州旗号的兵马?可青州距离这里有好几百里,他们怎么会忽然来我们这里,难道真是冲着我来的?”

唐赛儿看着手中的这些情报,也不禁眉头紧皱的自语道。

这些年她虽然发展出不小的势力,但一直都十分小心,哪怕别人知道佛母,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她一直藏身在卸石棚寨。

所以按照常理来说,官府应该不可能知道她的消息,更不可能派兵前来围剿?

与此同时,青州军中的高凤,也十分的矛盾。

前来报信的锦衣卫百户吴光,一直催促着他攻打卸石棚寨,想要早点将朱瞻基解救出来。

高凤当然也想要这个功劳,但他也不傻,卸石棚寨建于悬崖之上,地形十分险要,这肯定不是一般的村寨,而是占山为王的土匪,否则也不会绑架太孙。

就算寨子中土匪的兵力比他们少得多,但借助地利的优势,高凤想要以三千人打下这座险要的寨子,也是难比登天。

可是现在箭在弦上,高凤也根本没有任何退路,否则被绑架的朱瞻基万一出了事,他们全家老小都要跟着陪葬。

因此在仓促的准备之后,高凤也终于下令,亲自率军杀向卸石棚寨。

高凤的大军刚一动,寨子中的唐赛儿也第一时间接到了消息,随着她一声令下,寨子中的白莲教徒也立刻行动起来,山寨的各处关卡全都严阵以待。

本来唐赛儿并不想这么早和官府发生冲突,但没办法,现在对方杀上门来了,她当然不会任由对方拿捏,只是她还是想不明白,为何官府忽然就找上门来呢?

(本章完)

933.第933章 瓦剌动向741.第741章 阿丹港易主(下)792.第792章 土包子第27章 朱祁镇他娘451.第451章 父子对质第23章 常家兄妹642.第642章 两头下注第196章 迁都之议(上)第135章 内阁成立第263章 官船商用647.第647章 官与吏(下)861.第861章 偶遇第111章 一举两得(到)第65章 大惊喜302.第302章 将计就计468.第468章 第二个目标983.第983章 三年876.第876章 黑海海峡之战(下)第265章 堵住户部的大门919.第919章 直布罗陀第37章 全军覆没的五虎上将368.第368章 姚广孝去世第25章 交趾乱局的根源第70章 悲喜交加的日子第217章 朱文奎被抓(中)688.第688章 交趾叛乱与内书堂第125章 中山王之子547.第547章 朱勇的心思第150章 拜访侯府616.第616章 谈条件640.第640章 朱高燧也不容易第202章 朱瞻圻的身世(上)第106章 仆从军第215章 朱元璋留下的秘道第1章 千古奇冤徐野驴877.第877章 夺取布尔萨433.第433章 又见唐赛儿731.第731章 锦衣卫的交锋956.第956章 兵不血刃743.第743章 皇家小学584.第584章 离京700.第700章 交趾完了第261章 朱瞻基的疑惑511.第511章 儒报(中)813.第813章 抵达威尼斯819.第819章 开平卫内迁(下)第32章 朱瞻基回来了373.第373章 同病相怜391.第391章 悬山岛第217章 朱文奎被抓(中)670.第670章 兀鲁伯要撤军643.第643章 扫平日本的开端第278章 圈禁857.第857章 合作的资格517.第517章 报纸引发的风波(下)563.第563章 最后一次北征(上)436.第436章 移民(上)第240章 宋礼753.第753章 王通的安排第156章 朱高煦在交趾(上)第117章 朱高燧的后宫路线878.第878章 海峡对岸817.第817章 双喜临门858.第858章 重要人物442.第442章 “封侯拜相”郭成志第132章 婚姻的自主权第250章 琉璃瓦与铜瓦(下)673.第673章 常威的儿子829.第829章 边市商人445.第445章 新老移民(上)540.第540章 喇嘛巴普793.第793章 偶遇旧识第202章 朱瞻圻的身世(上)418.第418章 交易前夕888.第888章 宦官王振(下)892.第892章 修铁路第143章 讨公道(下)第76章 武臣入阁410.第410章 搬救兵880.第880章 朱瞻基病了297.第297章 海上遭遇(上)644.第644章 大汉银行第130章 朱高燧的后手299.第299章 解决倭寇的方法326.第326章 张辅的最后一次出征298.第298章 海上遭遇(下)772.第772章 朱瞻坦(上)367.第367章 弥留之际(下)580.第580章 迁回南京第199章 明东陵第6章 脸长之人比较长寿?791.第791章 威尼斯商人第218章 朱文奎被抓(下)319.第319章 朱高燧喊冤650.第650章 报纸的问题525.第525章 空置的流民营482.第482章 搞平衡?642.第642章 两头下注第94章 中年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