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3.第453章 给别人做嫁衣?

第453章 给别人做嫁衣?

山东莱州,自从第一批的移民从这里乘船离开之后,山东全境的流民都开始往这里转移。

做为港口,莱州的交通方便,各种物资也便于调集,比如朱瞻壑就多次从南方调粮,否则那么多的流民,光靠山东一地根本养不活。

不过现在朱瞻壑也有点焦头烂额,只见他在客厅中来回走动,满脸都是焦急之色。

流民汇聚的速度远超朱瞻壑事先的估计,现在莱州汇聚的流民,已经超出十万之众,这么多的流民,光是每天消耗的粮食就是个天文数字。

“世子,事情不好办啊,朝廷已经几次从南方调粮,但咱们消耗这么大,调集来的几批粮食也消耗很快,等到这几批粮食吃完了,咱们总不能再向朝廷要粮吧?”

只见一个官员面带愁容的向朱瞻壑禀报道。

这个官员名叫李齐,是朱棣指派给朱瞻壑,专门协助他管理流民的官员。

“这倒是麻烦了,我也没想到流民们来的这么快,可他们既然来了,咱们也不能不收啊。”

朱瞻壑叹了口气道。

其实自从青州收容流民的消息传出去后,山东境内各地的流民也是闻风而动,甚至一些地方官还主动帮助流民迁移,因为流民无论在哪里,都是个不稳定的因素,各地官员都恨不得花钱把他们送走,反正只要不在自己治理的地方就行。

所以在短时间内,山东全境的流民几乎都往青州汇聚,然后又由青州转移到莱州,结果现在莱州人满为患,为了应付这些流民的吃喝,朱瞻壑身上也承担着不小的压力。

“世子,现在最紧要的,还是想办法将流民转移出去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咱们身上的压力啊!”

李齐耐心的提议道。

李齐今年三十多岁,二十多岁就中了进士,在地方上为官多年,为人精明强干,政绩十分的突出,所以才被朱棣指派给朱瞻壑,朱瞻壑对他也十分欣赏。

“可是上批移民的船只还没有回来,就算是从民间雇船,短时间内也找不到足够的船只,而且没有朝廷的船队带路,我也不放心把移民交给民间的商船。”

朱瞻壑皱起眉头再次道。

移民这种事,一定要有朝廷的船队带头才行,否则全都交给民间的船队,他们为了赚钱,肯定会拼命的往船上塞人,到时说不定会被他们搞成运奴船。

“世子,我倒是有个想法,就是不知道朝廷会不会同意?”

没想到李齐忽然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开口道。

“什么想法?你快说!”

朱瞻壑闻言也立刻催促道,李齐很有才干,他甚至都想把对方要过来,让对方帮自己处理汉王府的事情,只是还没有找机会说。

“世子,以前我在浙江一带为官,我听说宁波外海有一片岛屿名叫舟山,面积十分广阔,后来因为海禁,导致百姓内迁,现在开海之后,岛屿上的人口虽然有所恢复,但还是不多,如果把流民迁到舟山一部分,咱们身上的压力可就小多了。”

李齐立刻提议道。

“可就算迁到舟山,流民照样也要吃饭啊,到时不还得从别处运粮食吗?”

朱瞻壑不解的问道。

舟山朱瞻壑去过两次,随着开海,岛上的确开始有人居住,但增长的速度并不快,主要是之前岛上的居民搬走多年,早就在别处安定下来了,除了少数人外,大部分人都不想再折腾,毕竟谁也不知道朝廷万一哪天再发疯,到时他们还得搬走,因此许多岛屿都还空着。

“世子,舟山是岛,四周都是大海,海中水产丰富,可以解决一部分粮食的问题,另外舟山岛上也有土地,可以组织流民耕种,另外就算是调粮,舟山也比山东这边方便多了。”

李齐再次解释道。

“这倒也是!”

朱瞻壑闻言也连连点头,刚才他也是太心急了,竟然忘了舟山的便利。

不过很快朱瞻壑又皱起眉再次问道:“这个办法好是好,可如果流民去了舟山,并且在当地耕种的话,很可能会在舟山定居,到时再想让他们迁移到天竺,恐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流民们为什么愿意冒险出海去天竺?主要就是因为他们在山东活不下去了,但凡有一丝机会,他们绝不肯背井离乡。

所以李齐提议让流民去舟山,到时流民在舟山安定下来,再想他们搬走,那可就难比登天了,甚至可能还会引发流民的反抗。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但莱州现在的流民这么多,咱们根本消化不了,所以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放弃一部分,让他们去舟山定居,总比呆在莱州饿死强。”

李齐这时也无奈的回答道。

李齐说完就看着朱瞻壑,毕竟他只能提建议,真正做决定的人是朱瞻壑。

朱瞻壑这时也十分为难,他花了那么大力气聚集流民,为的就是往天竺输送移民,可是现在倒好,因为流民太多养不起,不得不迁到舟山去,这不是给别人做嫁人吗?

但眼睁睁的看着移民们挨饿,甚至是饿死,也不让他们去舟山找一条活路?这种事朱瞻壑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

于是朱瞻壑在考虑再三后,终于一咬牙道:“好吧,你准备一下,调集一批船队,将一部分流民迁到舟山去,我会上书与朝廷沟通的!”

“世子仁慈,无数百姓都因您一念而活,下官佩服!”

李齐这时一脸敬佩的说道,他性格方正,很少拍上司的马屁,但这次却是真心的佩服朱瞻壑,毕竟像他这样身居高位,却能为百姓着想的人实在太少了。

“你也不必夸我,其实做这个决定我也十分心疼,毕竟之前的努力都要便宜给别人了。”

朱瞻壑苦笑一声再次道,他对信任的人也一向很坦然,有什么就说什么。

不过就在朱瞻壑的话音刚落,忽然就见有人飞奔而来禀报道:“启禀世子,外海来了一支庞大的船队,据说是汉王府水师都督张忠率队从南洋而来!”

(本章完)

560.第560章 吴家寨(上)476.第476章 两条路第171章 这世上最缺的是机会第212章 朱瞻圻的变化405.第405章 山东灾情621.第621章 朱高燧父子现身447.第447章 新老移民(下)第26章 过劳肥331.第331章 愚蠢440.第440章 郭县令第185章 招揽张兴第157章 朱高煦在交趾(下)739.第739章 女校(下)第174章 都督张兴(下)第36章 有反贼923.第923章 引入外力405.第405章 山东灾情287.第287章 别罗里之战(上)662.第662章 朱瞻基的顾忌491.第491章 一战震草原987.第987章 朱祁镇死了426.第426章 堆满火药的仓库572.第572章 朱高炽要选妃298.第298章 海上遭遇(下)951.第951章 撤军的路线618.第618章 被堵在港口了881.第881章 乾清宫(上)第104章 大忽悠朱瞻壑(上)600.第600章 大哥你怀疑错人了536.第536章 余百户的毒计(上)787.第787章 硝酸352.第352章 担忧的朱棣316.第316章 又是朱高燧638.第638章 朱高煦称帝336.第336章 对马岛之战(下)372.第372章 局势变化359.第359章 风云突变第193章 自愿报名第110章 威与恩第275章 寿宴(上)880.第880章 朱瞻基病了414.第414章 盘问489.第489章 兴和之战(下)第245章 宝钞的恶果689.第689章 扶植代理人431.第431章 橄榄枝第150章 拜访侯府371.第371章 一休进宫885.第885章 清理土人522.第522章 团聚930.第930章 大明第一嘴炮974.第974章 朱祁镇被俘308.第308章 逃脱654.第654章 算学教材678.第678章 兀鲁伯游记(下)第169章 三方合作第58章 拿去融了第25章 交趾乱局的根源556.第556章 夏元吉入诏狱(上)第151章 又忽悠一个559.第559章 回大明探亲第260章 涨价的契机第128章 朱高炽也中毒了第198章 重启海运886.第886章 张太后的善意549.第549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中)第9章 相逢即是有缘第54章 新的财路677.第677章 兀鲁伯游记(上)779.第779章 师徒第280章 恢复自由(上)第29章 养成系青梅竹马第98章 毁灭你,与你何干?541.第541章 选址636.第636章 抵达狮子港797.第797章 见面609.第609章 杀进京城(下)671.第671章 汉军真的会飞637.第637章 天竺见闻622.第622章 美洲是个圈套?第147章 陶家三代追梦人940.第940章 强硬的大明682.第682章 买人质288.第288章 别罗里之战(中)910.第910章 儿子(下)858.第858章 重要人物474.第474章 父与子(上)570.第570章 朱棣驾崩(下)575.第575章 名利双收768.第768章 兄弟密谈(下)第133章 母子间的一场大戏924.第924章 夜见张辅372.第372章 局势变化第60章 惯偷朱瞻圻574.第574章 朱高燧立大功496.第496章 瓦剌崛起(下)第31章 拍卖(新书求推荐收藏)第42章 秋兴大赛545.第545章 银矿反击战(上)550.第550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