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7.第497章 战俘的分配

第497章 战俘的分配

阿鲁台兵败被杀,脱欢一举重振瓦剌的威名。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草原,各大部落都在紧急商议,要如何应对草原的局势变化?

不过阿鲁台虽然死了,但鞑靼并没有因此灭亡,阿鲁台只是鞑靼的太师,之前他还拥立了一个大汗,对方名叫孛儿只斤·阿岱,因此也被称为阿岱汗。

这位阿岱汗十分年轻,之前只是阿鲁台手中的傀儡,但现在阿鲁台一死,阿岱汗也趁势而起,收拢鞑靼的旧部,与瓦剌的脱欢相抗争,虽然现在他还不是脱欢的对手,但脱欢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消灭对方。

草原上打的热闹非凡,做为始作俑者的朱棣,这时却率兵退回大明境内。

不过回到大明境内后,朱瞻壑却开始忙碌起来,因为朱棣把战俘全都交给他处理,报酬就是让他从战俘中优先挑选四万人送到天竺,本来朱棣只想给三万,但后来打下朵颜三卫后,又给加了一万。

“世子,这战俘也太多了!”

李齐看着一眼看不到尽头的战俘营,也不禁大皱眉头道。

当初在莱州时,十万流民就已经很难管理了,结果现在这里却有十几万战俘,而且都是草原人,习俗性格与中原大不相同,这让他也十分为难。

“越多越好,毕竟多一个战俘,草原上就少一个胡人,日后我大明的压力也就减小一分。”

朱瞻壑却微微一笑道。

之前他和朱棣商议过对草原的战略计划,现在对于大明来说,在军事上横扫草原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对草原形成有效的统治。

比如这次消灭了阿鲁台和朵颜三卫,留下了大片的势力真空,而大明如果在这些地方驻军,只会空耗兵力,如果不驻军,日后只会便宜别人,比如脱欢和阿岱汗。

另外还有眼前数落庞大的俘虏,这么多人总不能全都杀掉,就算朱棣是皇帝,敢这么做也要背负很大的骂名,如果不杀,养着浪费粮食,如果放了,过不了几年他们就又会与大明作对。

所以朱棣和朱瞻壑商议过后,决定对草原实行一个放血计划,比如这次的这些俘虏,除了朱瞻壑挑出四万人外,剩下的要么送到日本,要么送到交趾去。

草原本来就人口稀少,特别是儿童的死亡率极高,所以整个草原的人口数量一直增长不上去,哪怕那些有名的大部落,一般增长到万人以上,就要分开放牧,一个部落内部分成数个部分十分正常。

所以朱棣决定,日后对草原形成惯例,所有俘虏都要送到大明的边疆或海外领土去,这样即可以有效的减少草原人口数量,也能加强对边疆和海外的统治力度。

“世子,既然咱们有四万的名额,不知这个挑选的标准是什么?”

李齐这时再次向朱瞻壑问道。

他是被朱瞻壑连夜从莱州叫过来的,为的就是帮朱瞻壑管理这些俘虏,顺便帮他挑选一些人送到天竺去。

“优先挑选一些懂手艺的工匠、大夫等,剩下的全都要十八到三十岁之间的健康女子,天竺那边男多女少,这次刚好把问题解决了!”

朱瞻壑吩咐道。

虽然大明的女子十五就成年了,草原上的女子成年更早,有些十二三就嫁人生孩子了,但朱瞻壑却知道,女子十八才算发育完全,有更大机率生出健康的孩子。 “属下明白了,不过剩下的这些战俘要怎么办?”

李齐先是点头,随后又有些为难的道,如果只是挑选一些战俘带走,倒也不难,可难就在难在还要负责剩下的战俘。

“这些战俘我们也要送走,但我们只需要把他们送到天津就行了,剩下的自然有朝廷的官员去处理,只是这一路走到天津,路上也要做好安排,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恐怕要你多费心了。”

朱瞻壑说到最后也两手一摊,朱棣把这个烂摊子扔给他,所以他也只好找李齐帮忙,这也是对李齐能力的一个考验。

“这么多俘虏,我建议还是分批走,否则太容易出乱子了,既然陛下要世子先挑人,那不如我们先把人挑出来,然后分批送到莱州安置,那边的营地都是现成的。”

李齐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继续道。

“至于剩下的人,最好编成队伍,以家庭为单位,就像他们以前随水草迁徙一样,这样应该能省不少力气。”

“有道理,就按你说的办!”

朱瞻壑当即拍板道,事实上他对组织迁徙的事毫无头绪,所以才把李齐叫来帮自己,所以对方无论说什么他都会赞同,反正他是没办法了。

看到朱瞻壑这么信任自己,李齐也不再推辞,先是亲自巡视了一下战俘营,然后立刻着手战俘的安排。

四万工匠和女子很快被挑选出来,然后分批送走,这里是开平,距离天津还有一段距离,但也不算太远,主要就是组织这些战俘很费力。

李齐的能力的确很出色,有他出面帮朱瞻壑,很快就将这些战俘分组编队,然后由军队押送着赶往天津。

这些俘虏也十分的配合,毕竟他们都知道,大明如果没有在战场上处死他们,那么接下来就会想办法安置他们,而且做为游牧民族,他们也早就习惯了迁徙。

再加上有大明的军队押送,就算有个别人想要闹事,也要考虑一下自己的脑袋是否结实?

这些战俘一路步行,经北京抵达天津后,就在天津港暂时安置下来。

因为俘虏太多,每天消耗的粮食都不是小数目,所以朱棣也想快点把他们送走,因此对于这些战俘的分配,也很快有了结果。

最早的一批战俘在抵达天津后,仅仅休息了一天,就被装上大船,然后直接驶向日本布政使司。

这批战俘主要以青年男子为主,因为朱瞻基已经与足利幕府达成协议,对方割让石见国,大明也保证不再进攻幕府的势力,日本之前的那场战争也暂时告一段落。

接下来就是对石见银矿的开采,到时需要大量的矿工,而这些战俘显然是最好的劳力。

(本章完)

第184章 时运不济604.第604章 朱高煦归来(下)326.第326章 张辅的最后一次出征464.第464章 输送人才(下)第130章 朱高燧的后手第131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4章 高僧与舍利966.第966章 尽人事,听天命877.第877章 夺取布尔萨第139章 命苦的张忠886.第886章 张太后的善意第125章 中山王之子808.第808章 清剿沙盗975.第975章 大汉的援军第148章 钻进牛角尖的陶穹797.第797章 见面310.第310章 两个好处658.第658章 夜校(上)第56章 差点被毁的永乐大典962.第962章 前方就是土木堡545.第545章 银矿反击战(上)629.第629章 荒岛面谈(上)821.第821章 生灵涂炭746.第746章 抵达埃及853.第853章 两个选择第27章 朱祁镇他娘557.第557章 夏元吉入诏狱(下)第271章 银行450.第450章 安置新移民(下)第8章 大蒜加酒(下)755.第755章 王朝的兴衰513.第513章 朱棣也看报933.第933章 瓦剌动向349.第349章 立足九州792.第792章 土包子第136章 珠钗会568.第568章 榆木川(下)312.第312章 费尽心思出海748.第748章 苏伊士港(下)第125章 中山王之子373.第373章 同病相怜第5章 相士772.第772章 朱瞻坦(上)691.第691章 兀鲁伯要走了786.第786章 研制新火药第161章 又见郑和373.第373章 同病相怜505.第505章 新闻报(中)744.第744章 兴国公府的家事624.第624章 杀人灭口(下)368.第368章 姚广孝去世509.第509章 夏元吉的投稿(下)847.第847章 移民安置(下)第72章 蹲监狱就不用干活了?579.第579章 朱高炽病了(下)432.第432章 赈济灾民第595章 宫中查案(下)667.第667章 清水河之战855.第855章 君士坦丁第164章 一对苦命人第49章 还有没有一点契约精神了?726.第726章 交趾国书902.第902章 七年(下)541.第541章 选址800.第800章 威尼斯商人的信誉第104章 大忽悠朱瞻壑(上)612.第612章 朱瞻基逃了第596章 对质朱高燧(上)第73章 诏狱873.第873章 攻陷罗德岛873.第873章 攻陷罗德岛第203章 朱瞻圻的身世(下)678.第678章 兀鲁伯游记(下)746.第746章 抵达埃及第26章 过劳肥481.第481章 遗漏的事(下)937.第937章 救人(下)第223章 刘家港920.第920章 三重领土591.第591章 陛下驾崩了555.第555章 吐蕃与草原第103章 天赐之地天竺第101章 邪恶的想法第116章 什么叫东厂?504.第504章 新闻报(上)306.第306章 倭寇的老巢865.第865章 合作第206章 龙王309.第309章 从源头上解决倭寇772.第772章 朱瞻坦(上)546.第546章 银矿反击战(下)567.第567章 榆木川(中)524.第524章 安远侯柳升981.第981章 立碑太庙第223章 刘家港704.第704章 蒸汽机船828.第828章 引爆冲突第217章 朱文奎被抓(中)760.第760章 罗娑斯洲407.第407章 佛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