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4.第504章 新闻报(上)

第504章 新闻报(上)

在朱瞻壑的设想中,既然办了报纸,最少也要一天一张,就像是早报或晚报一样,都在每天的特定时间发行。

但是马安却提醒朱瞻壑,一天一张可能有点困难,就算报社能排出版,印刷作坊想要印刷出来,也需要花费时间。

这主要是印刷作坊产能有限,现在的作坊生意很好,本来就有不少活在排队,所以能分给报纸的产量并不多,哪怕现在就招人提高作坊的产能,但也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

针对这种情况,朱瞻壑也只好改变了想法,刚开始就不追求速度了,可以变成隔天发行,这个马安觉得可以做到。

于是随着朱瞻壑一声令下,马安立刻行动起来。

印刷作坊旁边的宅院是现成的,很快就挂出报社的牌子,而报社的名字则是朱瞻壑亲自取的。

本来朱瞻壑想取一个“大明日报”或是“永乐日报”之类比较响亮的名字,最差也要叫“北方日报”或“北京日报”之类地域性比较强的名字。

不过后来朱瞻壑仔细一想,却打消了上面这种想法,叫大明或永乐这种名字,与朝廷的牵扯太深,万一日后报纸出了什么事,容易惹怒朝廷,哪怕朱瞻壑是汉王世子也不行。

至于叫地域性比较强的名字,则是太局限了,朱瞻壑可是想把这份报纸办好,最好是让整个大明,甚至是包括天竺都发行自己的报纸,所以这个名字就不能太有局限性。

于是朱瞻壑考虑许久,最终将报纸命名为《早间新闻报》,这个名字没有任何政治气氛,而且按照原来的设想,报纸在早晨发行,因此这个名字倒也贴切。

当然了,这个名字也有缺点,那就是太普通,没有记忆点,但做为大明,或者说是世界上第一份报纸,它本身就是个记忆点,所以一个普通的名字也将变得不平凡。

于是早间新闻报社也正式挂牌,马安按照朱瞻壑的吩咐,很快招募了十几个读书人。

不过报社还要解决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新闻的来源,这一点朱瞻壑也早就考虑到了。

现在报社刚成立,还没有自己的记者,但马安做为王府的大管事,本来就认识不少三教九流的人物,比如京城那些消息灵通的帮闲,只要找到他们,就能得到不少新奇的消息。

另外还有官场上的消息,这更不是问题,朱瞻壑随便动用一点关系,就可以搞到不少消息,而且邸报也可以做为参考。

至于商业方面的情报,那就更多了,银行、天津的码头和海关等地,都是商业信息交流的中心,而这些地方都和朱瞻壑有关,收集消息更加方便。

而且报纸刚成立,对新闻的来源也没有太多的要求,只要能够满足及时、吸晴等条件就足够了。

报社大厅之中,朱瞻壑坐在书案后,把手中的这些文章大概看了一遍,随后挑出了几份后,剩下的全都推到书案道:“不行,除了我挑出来的几份,剩下的这些全都打回去重写,一定要写的直白易懂,千万别掉书袋!”

“世子,这些文章已经很直白了,还要改吗?”

站在朱瞻壑桌前的中年人一脸为难的道。

这个中年人名叫梁信,是马安从印刷作坊调来,在报社任主编,以前他在作坊负责印刷书籍的校对,现在则负责报社文章的审验,不过他才刚上任,对主编的事务不熟悉,所以朱瞻壑干脆亲自上任给他做个演示。

“当然要改,你告诉你手下的那些人,他们写的人文章不是给考官看的,而是要卖出去给普通百姓看的,有些人可能只是勉强识文断字,像他们写这些满是书袋的文章,别人怎么看得懂?”

朱瞻壑十分强硬的道。

报社招来了十几个读书人,都是马安亲手把关,脑子算是比较灵活的,但可能是平时写惯了八股,把文风习气也带了过来,比如写个寡妇偷人的新闻,都恨不得写个四六对仗出来,简直让人无语。 “这……好吧。”

梁信无奈的点头,他们这些读书人写文章,以前都要求要写出文采,结果现在倒好,眼前这位世子大人的要求却是相反的。

“等等!”

朱瞻壑这时忽然想到了什么,于是叫住对方道。

“你们都看过三国演义吧?”

“看过,这本书在读书人之中十分流行,听说连太子都喜欢看。”

梁信立刻点头回答道。

“很好,让他们就按照三国演义的行文去写,半白不文的也勉强可以,但千万不要在文章里引用什么圣人的微言大义,或是插入诗词之类的!”

朱瞻壑再次提出要求道。

这些招来的读书人不会写白话文,所以他也只能降低要求,让他们拿三国演义做参考,应该更容易写出让自己满意的文章。

“学生明白了,我这就去告诉他们!”

梁信当即答应一声,随后跑出去与手下的读书人去商议了。

等到下午的时候,梁信终于将手下重新写好的文章送交给朱瞻壑。

这次朱瞻壑看完之后,终于满意的点了点头,但他还是拿起笔,在一些文章不满意的地方画了个圈,然后在旁边写上批改的意见。

等到批改完后,朱瞻壑这才抬头道:“这次写的还可以,以后就按照这个标准来。”

“是,学生明白了,日后一定不会让世子您失望!”

梁信当即拍着胸脯保证道。

“好了,天色不早了,我让人在旁边的兴庆楼订了几桌酒菜,伱带报社的人过去,好好款待一下大家,这段时间大家的辛苦我也看在眼里,等报纸正式发行了,本世子肯定不会亏待大家!”

朱瞻壑大手一挥道。他只让梁信带人去,自己却不打算一块去,毕竟他身份太高,去了恐怕所有人都会感到不自在。

“谢世子!”

听到朱瞻壑这么说,梁信当即也兴奋的行礼道,说完这才转身出去,随即就听到外面一阵欢呼,然后所有人都跟着梁信跑去吃饭了。

(本章完)

349.第349章 立足九州373.第373章 同病相怜858.第858章 重要人物345.第345章 大名的争执556.第556章 夏元吉入诏狱(上)658.第658章 夜校(上)889.第889章 大明使团(上)423.第423章 表明身份894.第894章 送给朱祁镇的礼物776.第776章 朱瞻圻带的好头534.第534章 还要北征?第110章 威与恩839.第839章 逃难(上)907.第907章 官印又丢了928.第928章 废除殉葬第53章 情种与冤种第204章 城东半山寺734.第734章 憋屈的朱瞻基372.第372章 局势变化第190章 背后插一刀563.第563章 最后一次北征(上)295.第295章 因噎废食476.第476章 两条路312.第312章 费尽心思出海750.第750章 开罗之战(中)905.第905章 胡濙与王振第183章 朱允炆的活动范围第179章 蜀王家的狗血剧919.第919章 直布罗陀第131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792.第792章 土包子第139章 命苦的张忠542.第542章 大战在即448.第448章 临阵退缩668.第668章 对士气的打击869.第869章 发疯第194章 张兴来也558.第558章 汉王妃去天竺第219章 朱允炆不是大BOSS796.第796章 晴晴第74章 内阁之议952.第952章 太监喜宁908.第908章 不是时候396.第396章 抵达狮子城第40章 打个招呼852.第852章 赶出地中海700.第700章 交趾完了724.第724章 神秘金先生第276章 寿宴(下)第71章 詹事府开在诏狱吗?627.第627章 夏元吉可抵百条战船542.第542章 大战在即第134章 用谎言维持的脸面第3章 少师姚广孝850.第850章 依弗港之战(上)819.第819章 开平卫内迁(下)507.第507章 预订和约稿880.第880章 朱瞻基病了第63章 老三想出头398.第398章 海上囚犯(下)955.第955章 杨善的质问第274章 香水是我的了第195章 彭城伯张昶646.第646章 官与吏(上)860.第860章 穿过运河416.第416章 朱瞻壑接手第3章 少师姚广孝339.第339章 假与真882.第882章 乾清宫(下)720.第720章 七弦琴与荷马史诗839.第839章 逃难(上)349.第349章 立足九州392.第392章 假和尚850.第850章 依弗港之战(上)第193章 自愿报名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点492.第492章 分配俘虏302.第302章 将计就计980.第980章 暗流涌动607.第607章 冒险907.第907章 官印又丢了943.第943章 联手第83章 纪纲有问题(上)487.第487章 阿鲁台的计划311.第311章 联合朝鲜775.第775章 有野心的朱瞻垐883.第883章 朱瞻基驾崩第197章 迁都之议(下)408.第408章 驿站879.第879章 物资第36章 有反贼562.第562章 汉王妃赐刀第266章 皇帝也得交税863.第863章 东正教圣人第136章 珠钗会第172章 谷王朱橞第1章 千古奇冤徐野驴490.第490章 朵颜三卫第137章 上元佳节(上)986.第986章 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