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6.第586章 求情

“吾等读书人,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牢房之中,昏迷的李时勉梦到了他年少求学之时,那位教他们《孟子》的老先生,慷慨激昂的向他们说出名闻天下的横渠四句。

也是从那时起,李时勉就一直以这四句话为自己的终生追求,哪怕当初先皇朱棣在世时,他也敢上书直接指出皇帝的缺点。

梦中的场景很快发生了变化,慷慨激昂的老先生消失了,却出现了满脸泪痕的妻子,看着妻子熟悉的脸庞,李时勉也不禁心中一软,第一次露出了愧疚之色。

因为他这次上书,不但自己可能会死,甚至还可能连累家人,李时勉家中除了妻子儿女,而且还有年迈的母亲在世,若他真的出事,家里的重任就全都压在妻子身上了。

所以李时勉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妻子,但他并不后悔,毕竟身为臣子,他有责任和义务指出帝王的过失。

其实当初朱高炽还未登基时,李时勉也是坚定的太子党,多次上书维护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在当时的李时勉看来,朱棣的三个儿子之中,只有朱高炽才是最适合的太子人选。

只是让李时勉做梦也没想到,朱高炽在登基为帝之后,前后变化竟然这么大,甚至荒淫无度,整日流连于后宫之中,要知道朱棣才刚去世还不到一年,遗体都还在停灵殿里没有安葬,可朱高炽却连装装样子都懒得做。

也正是因为朱高炽这种前后不一的表现,才让李时勉更加心痛,感觉自己看错了人,于是他才冒死上书,甚至在上早朝之前,他就已经让家里人准备好了棺材。

就在李时勉沉浸在梦中之时,忽然感觉嘴边一阵湿热,紧接着一股浓重的药味涌入鼻腔,让他一下子从昏迷中清醒了过来。

等到李时勉努力的睁开眼睛,却只见自己身边站着一个锦衣卫千户,手里拿着一碗药汁,正在往他嘴里喂。

“你……你是何人,给我喝的什么?”

李时勉强忍着胸口的剧痛,声音沙哑的向这个千户问道。

“李侍讲放心,我这是止血化淤的良药,你胸口断了三根肋骨,等下我帮你复原,再配合药性,应该很快就能稳定伤势!”

千户声音低沉的回答道。

“是谁让你来救我的?”

李时勉却依然十分警惕的问道,毕竟这里可是诏狱,想要让一个人无声无息的死掉,简直再容易不过了。

“我不能说,但以你现在的伤势,如果不及时医治的话,必死无疑!”

千户却不肯说出自己背后的人,反而指出李时勉的伤势严重,如果自己真想对他不利,干脆什么都不做就行了。

李时勉也不傻,这时也终于反应过来,于是也不再多问,当即张开嘴巴将碗里的药一口喝干,碗里的药鲜红如血,但味道却并不难喝。

看到李时勉把药喝光,千户这才让他平躺,然后伸手在李时勉的胸口摸索了片刻,随后这才将他断掉的肋骨接好,又用木板做了固定,叮嘱他不要乱动,好让骨头有时间长好。

李时勉这时也感觉到,自己喝下药后,本来剧痛的胸口也舒服了一些,当下再无怀疑,对千户道谢过后,对方这才告辞离开。

这个千户自然是朱瞻壑安排的,对于李时勉这种伤,军中自有一套医治的办法,这个锦衣卫千户正是此中的好手。

当天晚上,朱瞻壑找到夏元吉,两人在书房里密谈。

“夏尚书,李时勉的命暂时保住了,但他的伤势可不轻,必须要静心休养,诏狱里条件太差,我又不能明着让人照顾他,所以您最好还是想办法,将他从诏狱里放出来。”朱瞻壑直接向夏元吉说道。

他对李时勉还是很佩服的,所以也不希望对方死在诏狱里。

ωwш ●ttKan ●¢ o

“我明白,我已经和内阁的人商量过了,明天我们就入宫向陛下求情,毕竟李时勉上书言事,陛下也不能随便给他定罪!”

夏元吉点头道。

严格来说,李时勉其实并没有罪,毕竟上书言政是官员的权力,不能因言论给他定罪,所以夏元吉才说动内阁的其它人,准备为李时勉求情。

“那就好,你们准备什么时候进宫?到时我也去,说不定可以帮上什么忙。”

朱瞻壑再次问道。

“就在明天早饭之后,毕竟这件事越早越好,我也怕李时勉在狱中坚持不住。”

夏元吉立刻回答道。

第二天上午,朱瞻壑也早早的入宫,当他来到武英殿时,夏元吉、蹇义等内阁的官员正在向朱高炽禀报当天的政务,毕竟朱高炽可以不上早朝,但有些政务他还是要听一听的。

朱瞻壑进到大殿也没有打搅任何人,自己找了个地方站着静听。

很快政务禀报完了,夏元吉看了看其它人,这才第一个站出来道:“陛下,昨日翰林侍讲李时勉上书谏言,并无任何罪责,所以还请陛下将他从诏狱中放出,否则日后百官恐怕都不敢在朝堂上开口了!”

“李时勉辱朕,难道这还不是大罪?”

朱高炽闻言冷哼一声质问道。

“陛下,李时勉就算在言谈时有些过激,但也是上书议政,若陛下仅仅因为这点小错就将他抓起来问罪,恐怕会寒了百官之心!”

蹇义这时也站出来道,其它内阁的官员同样也纷纷站出来附议,他们早就串通好了,要帮李时勉求情脱罪。

看到这些内阁大臣竟然联合起来帮李时勉求情,朱高炽也气的脸色铁青。

不过很快朱高炽就冷笑一声道:“看来你们早就串通好了要帮那个李时勉!”

“臣等不敢,只是李时勉确实无罪,若是因言获罪,恐天下人不服啊!”

夏元吉再次开口道。

面对这帮内阁大臣的求情,朱高炽也不能忽视他们的意见,不过他却灵机一动,当即冷笑道:“好啊,既然你们为李时勉求情,那朕就放了他,不过他以下犯上,朕要对他略施薄惩!”

880.第880章 朱瞻基病了第8章 大蒜加酒(下)第38章 木秀于林491.第491章 一战震草原第262章 金银财宝563.第563章 最后一次北征(上)429.第429章 风险和机遇第132章 婚姻的自主权514.第514章 赌徒罗俭709.第709章 划分利益654.第654章 算学教材第135章 内阁成立756.第756章 非议512.第512章 儒报(下)第253章 工匠提供的线索497.第497章 战俘的分配883.第883章 朱瞻基驾崩795.第795章 车上闲谈(下)364.第364章 归程313.第313章 永平公主(上)527.第527章 是忠是奸?449.第449章 安置新移民(上)372.第372章 局势变化第148章 钻进牛角尖的陶穹第63章 老三想出头774.第774章 派驻总督394.第394章 涉案官员761.第761章 齐东港692.第692章 纺织业(上)第276章 寿宴(下)第20章 以毒攻毒(新书求推荐收藏)801.第801章 西红柿和辣椒第106章 仆从军745.第745章 宁安公主543.第543章 朱勇告状第237章 不一样的养廉银第53章 情种与冤种396.第396章 抵达狮子城第172章 谷王朱橞636.第636章 抵达狮子港977.第977章 骑兵的末日384.第384章 骗子396.第396章 抵达狮子城531.第531章 反转第208章 朱悦燇有问题547.第547章 朱勇的心思第19章 张辅有不轨之心?375.第375章 消息传出484.第484章 大明情报网(中)第597章 对质朱高燧(下)496.第496章 瓦剌崛起(下)664.第664章 作坊(下)395.第395章 布政使黄逸854.第854章 风险与收益953.第953章 拦截585.第585章 不要命的李时勉第217章 朱文奎被抓(中)640.第640章 朱高燧也不容易885.第885章 清理土人525.第525章 空置的流民营第76章 武臣入阁390.第390章 来历不明的和尚786.第786章 研制新火药第127章 收尾876.第876章 黑海海峡之战(下)919.第919章 直布罗陀732.第732章 交趾事了809.第809章 新火器第16章 好弟弟(上)506.第506章 新闻报(下)第205章 又是火药958.第958章 于谦的质问927.第927章 殉葬?818.第818章 开平卫内迁(上)第92章 打草的棍子450.第450章 安置新移民(下)735.第735章 海伦的提议835.第835章 火车上的谈话529.第529章 将计就计(上)第84章 纪纲有问题(下)第151章 又忽悠一个427.第427章 大伯做榜样632.第632章 满剌加港580.第580章 迁回南京第138章 上元佳节(下)823.第823章 修建中的铁路383.第383章 天津开海(下)第100章 闻风而动第227章 程济326.第326章 张辅的最后一次出征第127章 收尾803.第803章 夏元吉病重第270章 汉王妃来了291.第291章 扩建港口第77章 朱高煦中毒(上)302.第302章 将计就计900.第900章 七年(上)第91章 畅谈海外诸国819.第819章 开平卫内迁(下)第75章 似无实有的内阁